心靈的港灣

為什麼有人不晨起、跑步、閱讀,卻一樣成功?


為什麼有人不晨起、跑步、閱讀,卻一樣成功?

作者:An志國

不知何時開始朋友圈被每天晨起打卡,跑步打卡,讀書打卡的照片所刷屏,每個人都像喝足了雞湯打足了雞血一樣天天高唱。這樣活動已然成為職場成功人士的必備條件,而我這種不晨起,不跑步,不怎麼讀書的人就被這群人所鄙視所群毆,一夜之間就直接被over了。


晨起,跑步和讀書與成功有半毛錢關係,這些只是個人眾多習慣之一,職場人士是有因為具備這種因素而成功,

但不代表成功者就必須具備這些因素,你可以舉100個人因為這些而成功,也可以舉100個成功人士並不具有這樣的特徵,在批判性思維中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謬誤,這種單一的個人經歷,甚至是個人經歷的綜合,根本不足以構成一個有代表性的經歷樣本。


以偏概全謬誤指一個人僅根據群體中極小部分的經歷就得出有關整個群體的結論。


自從村上春樹說過出他的每天都晨起跑步寫作並堅持20年之久後,

我這種只要有時間睡覺就睡到自然醒,不愛運動,也不太愛閱讀的人難道只能像這寒風中的破塑膠袋飛來飛去,無從落下。


其實不然,自己養成什麼樣的習慣重要的看你自己,找到符合自己的節奏,才是成功的關鍵。


每個人都具有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基因,不晨起,跑步,閱讀成功人士大有所在,為何一定要跟隨在他人身影下。


那麼該如何去做呢?


1、明確自身類型


如果你是清晨高效型,那你可以跟小六一樣5點早起開始你的一天,如果你是夜貓型不妨和我一樣晚上10點之後開始學習。找到自己的精力充沛區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舒適並高效。


2、找到學習特性


如果你是閱讀型,那你就可以依靠大量的閱讀提升你的能力,如果是傾聽型不妨把大量的時間去聽講座,論壇和別人交流上,那樣你提升的效果更快。


3、找到舒適點


你的舒適點由你的基因決定,別人吃素減肥你可能是得肝癌,因為你的身體基因不適應。當找到舒適點後,人的大腦就進入省力模式,做事時自動的全心全意地參與,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或是有意識改變,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地啟動。在找尋的過程中,與其痛苦不堪,飽受挫折人云亦云更隨潮流,還不如找到屬於自己身體舒適點,這才是最為有效的自然法則。


4、找到自己的節奏


你得找到符合自己的節奏,就如比賽中的運動員,只有找到自己的進攻和防守節奏才能獲勝一樣,否則你有再強的實力如不適應比賽節奏上都難以發揮出來。別人可能善於速讀,所有他能一年讀100-200本,而你本就沉穩性格,完全可以以匠人精神按照自己節奏去閱讀。


5、發揮自身所長


找到自己的80/20。


不要整體被木桶定律所迷惑,一天到晚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消除你的短板去做你本就不擅長的事情,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讓優點更加突出。擅說者去說,擅聽者去聽,擅寫者去寫,找到自己的職業突破口。


6、切勿抗拒習慣


其實無論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有各式各樣的習慣。即時這些習慣通常是讓我們待在舒適區而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其實除了個別極端習慣外大部分習慣就能帶來各種好處,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各種不具備這種習慣時的事情。


所以唯一問題是:你是否願意養成習慣。
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讓優點更加突出。擅說者去說,擅聽者去聽,擅寫者去寫,找到自己的職業突破口。


6、切勿抗拒習慣


其實無論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有各式各樣的習慣。即時這些習慣通常是讓我們待在舒適區而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其實除了個別極端習慣外大部分習慣就能帶來各種好處,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各種不具備這種習慣時的事情。


所以唯一問題是:你是否願意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