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想拯救世界 卻沒人幫媽媽洗碗
世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人幫媽媽洗碗
作者:擺渡人(簡書簽約作者,
1
前不久在報紙上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男孩兒時的願望。
在一次題目為《我的理想》的作文測試中,“科學家”、“歌唱家”、“作家”……各種“家”字輩的理想賺足了版面和期許,贏得了很多“有志向”“少年有志”“世界未來主人”的讚歎和鼓勵,而一個小男孩的理想卻是:變成一條狗。
很多人為他的理想而譁然、而哂笑、而看不起,但他選擇此理想的原因卻令人潸然。
我們常說“小時候以為自己能拯救世界,長大後才發現整個世界也拯救不了我。”其實拯救世界固然是宏偉遠大的理想,但珍惜眼前人的道理也值得被世人銘記。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努力地追求幸福、努力變得更強大爬得更高,卻往往忽視了微小卻珍貴的溫暖和感動。有著豐滿炫目的理想固然讓人欣喜,可連身邊細小的事情都做不好,
有句話說的好,世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人幫媽媽洗碗。
2
蕭雅是個從農村來到大城市的女孩兒,父母本不同意她遠離家鄉讀書。但是,雖然她是個女孩子,卻有著男孩子的傲氣,倔強地要去遠方,還說不然就不讀書了。家人磨不過她,便只好遂了她的願。
她學習很努力,大學時候的表現也很出色,
因為離家太遠,蕭雅一年之中也就回家一次,每次呆十天左右。
回到家,父親母親就會像招待遠方的貴客一樣對待蕭雅。反正就在家待幾天,基本就是回家吃一通,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走的時候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要說蕭雅不想回家誰都不相信,她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每個月都往家裡打錢,從物質上無憂地滿足了父母的衣食住行。
街坊鄰里都說“老蕭你們家祖上冒青煙兒了,
父母希望你能出人頭地,能有一番大作為,其實說到底,是希望你能幸福。如果他們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那麼他們會放你走。與此同時,父母的幸福不過是兒女相伴,子孫繞膝,你的離開也就剝奪了他們幸福的權利。
沒有什麼能夠抵得上“陪伴”二字在人一生中的重量,
3
蕭雅一直認為她的成功,就是給爸媽最好的回報。的確如此,可是也不僅僅如此。
那年冬天格外地冷,蕭雅不太想回到寒冷的北方,所以打算直到除夕前一天再回家。父母沒有多說什麼,即使他們非常渴望女兒能夠趁著春節長假多陪陪自己。
還沒到歸期,蕭雅就收到了家裡的噩耗:父母親煤氣中毒,搶救無效身亡。
這樣的消息讓蕭雅沉湎于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
或許她早一點回家,父母就不會燒那種廉價的煤炭,不會那麼大意,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如今這樣,即使自己再成功好像也失去了意義,她後悔自己只顧拼事業,只顧自己的宏圖大志而對老人不夠關心,她後悔沒有及時回家幫媽媽置辦年貨,沒有幫媽媽洗一次碗,沒有多陪爸爸喝一壺酒。
我想,很多人都會這樣的吧。
年輕的時候老想往外走,把陪伴拋之腦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只在某些時候才讓人徹悟,而徹悟的時候往往早就為時已晚。
4
我認識的一位元老師,讀書的時候也是年級裡的佼佼者,成績能力各方面都非常出眾,那時候他的理想也是劃不著邊際的崇高和偉大。
讀大學的時候也是去了很遠的地方。
大學期間,趁著週末、節假日,他拿著一張學生證去了很多的地方,喜歡旅遊的他甚至可以說國內已經走遍了,旅遊相冊越來越厚。很多人勸他的父母說:“你家小李那麼四處闖蕩,以後估計也不會留在身邊。”
可是恰恰相反,他大學畢業之後就回到家鄉的高中,做了教書匠。現在每天都能見到父母,雖然不住在一起,卻離得非常近,來往方便。
他說:“誰不想在青春正盛的時候掀一掀風浪,做點兒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業呢?可是我父母只有我一個兒子,而且他們兩個身體都有一些老毛病,我走了他們怎麼辦?我可不放心讓他們兩人相依為命。所以,我在年輕的時候就幾乎把所有的城市都走了一遍,見慣了所有的風光,提前愛上了平淡,畢業之後就老老實實待在父母身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和美的家庭,也就夠了。”
“說實話,偶爾也會有後悔的時候。看到當年的同學衣錦還鄉受到眾人的贊許的時候,同學聚會他們都西裝革履的時候,但也僅僅是那一兩個瞬間的感覺。他們每個月給家裡寄錢,甚至每次寄的比我一個月的工資都多,但是他們不能給父母親人的陪伴,不能幫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在外邊過得再好,父母親還是會牽掛會不放心。”
我想,對於任何一個父母來說,最好的陪伴就是常在身邊,無論他們需不需要你。只要有你常在眼前,一切都會溫暖。
5
成功人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夠在擁有成功事業的同時兼有幸福完整的家庭。一個人的精力、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事業投入地多,那其他方面就不免會有差池。
經營好工作的同時,再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是何其難的一件事。
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二者並非魚與熊掌、水火不容,二者的側重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定理規定人生該怎麼過,也不必效仿他人的步履,這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
在這裡,筆者不反對每個人都該有遠大的理想,這是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教給我們的道理。但是,現在我想說的卻是,在這個過分傾倒於“拯救世界”的社會中,我們也該看一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你長大了,他們卻不再年輕了。
他們一輩子勞碌,曾經為你洗衣做飯,現在可能洗碗都變得非常困難。而每當你回到家時,最美好的一面又會呈現在你面前。
在父母看來,你在的時候,天天都是過年。你不在的時候,年年都難過。
世人都想拯救世界,都想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光彩奪目,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以致我們一直矚目未來,卻很少回頭看看家裡孤獨飲酒的父親,孤獨洗碗的母親。對他們來說,最奢侈的禮物,不是你為母親逛了一天的街還沒入手的一件大衣,也不是你帶回家的名貴好酒,更不是父母銀行卡裡瘋長的數字,而是最簡單也最難得的兒女的陪伴。
所以,趁著父母還在,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你會發現,拯救世界很困難,為父母做點事情卻是很簡單。
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消息讓蕭雅沉湎于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
或許她早一點回家,父母就不會燒那種廉價的煤炭,不會那麼大意,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如今這樣,即使自己再成功好像也失去了意義,她後悔自己只顧拼事業,只顧自己的宏圖大志而對老人不夠關心,她後悔沒有及時回家幫媽媽置辦年貨,沒有幫媽媽洗一次碗,沒有多陪爸爸喝一壺酒。
我想,很多人都會這樣的吧。
年輕的時候老想往外走,把陪伴拋之腦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只在某些時候才讓人徹悟,而徹悟的時候往往早就為時已晚。
4
我認識的一位元老師,讀書的時候也是年級裡的佼佼者,成績能力各方面都非常出眾,那時候他的理想也是劃不著邊際的崇高和偉大。
讀大學的時候也是去了很遠的地方。
大學期間,趁著週末、節假日,他拿著一張學生證去了很多的地方,喜歡旅遊的他甚至可以說國內已經走遍了,旅遊相冊越來越厚。很多人勸他的父母說:“你家小李那麼四處闖蕩,以後估計也不會留在身邊。”
可是恰恰相反,他大學畢業之後就回到家鄉的高中,做了教書匠。現在每天都能見到父母,雖然不住在一起,卻離得非常近,來往方便。
他說:“誰不想在青春正盛的時候掀一掀風浪,做點兒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業呢?可是我父母只有我一個兒子,而且他們兩個身體都有一些老毛病,我走了他們怎麼辦?我可不放心讓他們兩人相依為命。所以,我在年輕的時候就幾乎把所有的城市都走了一遍,見慣了所有的風光,提前愛上了平淡,畢業之後就老老實實待在父母身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和美的家庭,也就夠了。”
“說實話,偶爾也會有後悔的時候。看到當年的同學衣錦還鄉受到眾人的贊許的時候,同學聚會他們都西裝革履的時候,但也僅僅是那一兩個瞬間的感覺。他們每個月給家裡寄錢,甚至每次寄的比我一個月的工資都多,但是他們不能給父母親人的陪伴,不能幫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在外邊過得再好,父母親還是會牽掛會不放心。”
我想,對於任何一個父母來說,最好的陪伴就是常在身邊,無論他們需不需要你。只要有你常在眼前,一切都會溫暖。
5
成功人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夠在擁有成功事業的同時兼有幸福完整的家庭。一個人的精力、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事業投入地多,那其他方面就不免會有差池。
經營好工作的同時,再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是何其難的一件事。
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二者並非魚與熊掌、水火不容,二者的側重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定理規定人生該怎麼過,也不必效仿他人的步履,這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
在這裡,筆者不反對每個人都該有遠大的理想,這是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教給我們的道理。但是,現在我想說的卻是,在這個過分傾倒於“拯救世界”的社會中,我們也該看一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你長大了,他們卻不再年輕了。
他們一輩子勞碌,曾經為你洗衣做飯,現在可能洗碗都變得非常困難。而每當你回到家時,最美好的一面又會呈現在你面前。
在父母看來,你在的時候,天天都是過年。你不在的時候,年年都難過。
世人都想拯救世界,都想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光彩奪目,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以致我們一直矚目未來,卻很少回頭看看家裡孤獨飲酒的父親,孤獨洗碗的母親。對他們來說,最奢侈的禮物,不是你為母親逛了一天的街還沒入手的一件大衣,也不是你帶回家的名貴好酒,更不是父母銀行卡裡瘋長的數字,而是最簡單也最難得的兒女的陪伴。
所以,趁著父母還在,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你會發現,拯救世界很困難,為父母做點事情卻是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