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道不同不相為謀,夢想這件事尤其是

你不是沒才華,你只是合錯了群

作者:謝姣姣

“你以後想做什麼?”

這是一個我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1

小時候,我們會無所顧忌地把自己內心對未來的所有期盼攤開在眾人面前:“我想當科學家”“我想當音樂家”……

人們不會認為我們不自量力,因為我們還這麼小,未來又那麼長,一切看起來都有可能。

甚至,如果我們的理想過於微小:“我想當司機”“我想當保姆”……人們還會鼓勵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想做的?比如舞蹈家、作家……”。於是,在被視為權威的大人的肯定下,

我們自己也認為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任何人。

然而,等到我們真的踏入社會,開始承擔責任,面臨職業選擇時,我們必須要務實、理智,必須選擇最有可能實現而非最喜歡的路,必須做最應該的選擇而非最弘大的夢想。

“會寫東西的人那麼多,能當作家的有幾個?成為知名作家的又有幾個?”

“喜歡唱歌的人那麼多,但是不是誰都能當明星。”

“你現在的工作這麼穩定,

發展前景又很好,為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呢?”

“你是在開玩笑吧?你沒有任何基礎,怎麼做一個畫家?”

……

年少時,我們的理想越耀眼,越被認為有抱負、有出息;長大了,我們的目標越遠大,卻被認為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人們可以哄你、勸你、鼓勵你,真正面臨選擇時,不管是出於善意還是惡意,同樣可以攔你、擋你、否定你。

漸漸地,我們把內心的渴望、野心擱置,

仿佛只是午夜做的一個夢,還安慰自己,“把自己現在的生活過好就是勝利。”

我們做的每一個決定,出發點不是我們的潛力是什麼,而是我們的能力是什麼;不是我們可能做成什麼,而是我們能夠做成什麼。

我們越是清晰地意識到,如果我們“離經叛道”,如果我們發出出乎意料的宣言,面臨的將是質疑、不屑和輕視,別人可能會覺得我們是一個傻瓜,只會做白日夢。

我們不想成為異類,從而自我壓抑,渾渾噩噩度日。但是,很多時候,錯的不是我們,也不是別人,只是我們把自己擺錯了地方,選擇了錯誤的圈子分享另一種生活期待。

就像一個保姆告訴你她要做一個偉大的攝影師,周圍人都在嘲諷。於是為了贏得圈子的認可而你也假裝贊同,還轉過頭來自我勸說,“她什麼都不懂,還異想天開,簡直是癡人說夢。”

明明你內心對她很讚賞,

還要出聲附和,順便息了自己挑戰的心思。

於是,我們本可以達成夢想的機會就這樣被我們放過。

沒有人說過實現理想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從未開始,就永遠只是一個夢而已,每每午夜夢回,只剩後悔與自卑相伴一生。

2

在第一本書面世前,我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包括家人,朋友。因為對於我實際所處的生活圈子來說,文學這件事太過遙不可及,無異于天方夜譚,而在過往,我又未展現過任何與之相關的榮譽和才華。

唯一發生過的關聯,就是我在高中時偷偷幫一位被我認為是才女的好友投過稿,卻石沉大海,那時我就知道這不是我能夠駕馭的領域。

我怕面對周圍人不理解和不認可的眼神,所以我選擇沉默,羞於提起。

偷偷摸摸地做一件事是疲憊的,無人分享的努力則分外寂寞。

在稿子被一次次推倒重來,在靈感枯竭無力為繼,在收到一封封被據稿的郵件時,我不止一次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反正也沒有人指望我真的能夠出一本書。”

所幸,在陰差陽錯中,我加入了幾個作者群。在這裡,我們或許連彼此長什麼樣子、真實的名字是什麼都不知曉,卻可以毫無障礙的交流。我們相互支援,給予信心和力量,不再是孤軍奮戰。

原來,寫作這件事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遙遠,也沒有我以為的那麼高門檻。某個大神可能還未高中畢業,某個專職作家以前可能只是一個農民工,某個成名作者還有一個小職員的身份……我認識了很多被認為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作家的人,也認識了很多被認為跟寫作毫無關係的作家。

這時我才意識到,一些人的“不可能”或許正是另一些人的人生,一些人的“奇跡”或許是另一些人的習以為常。

我們不是沒才華,我們只是合錯了群。就像天鵝在鵝群中只是一隻“醜小鴨”,但在天鵝群裡飛翔卻是自我的本質屬性。我們必須清楚,任何溝通都需要恰當的物件。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思考方式都不同,質疑是可以預見也可以理解的。改變別人的想法嗎?或者安於現狀嗎?不。不如找到同類人,你會輕鬆得多,也會有更多的信心。

保姆想做攝影師,她跟保姆說會被不屑,於是只能埋在心裡,度過平庸且與自我期待背道而馳的一生。其實,她需要找攝影圈的人,在這裡才能獲得攝影人贏得的尊重和共鳴。

3

夢想需要同路人,指路人,教練和支持人,這個人絕不肯存在於那些質疑你的人中。

我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夢想這件事尤其是。

我們應該保持自知之明,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因為不同的想法或者評論就熄滅內心的渴望之光。

我們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對自己坦誠,才能找到出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一直在為誰奔跑,在巨浪的生活裡,在唯獨沒有愛過自己的那麼多年裡,你何時才為自己而跑,什麼才是你生命的速度?”

美國作家傑克比林斯說,“瞭解自我,不僅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更是最不方便去做的一件事啊。”因為我們的世界裡,充滿了太多干擾、噪音和誘惑,讓我們輕易迷失,得過且過。“可是如果我們不為自己想過的生活努力,我們就不得不應付不想過的生活。”

我們要認清自我的本質,我們要過的不是別人的生活,把生活過成自己的。不管是喜是悲,是好是壞,是窮還是富有,關鍵是心之所向。別人說什麼,評論什麼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認可自己。如果一種生活你過的話雖然艱難,但是不過的話更加痛苦,你會聽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然後,找到屬於你的圈子。親愛的,“潛力”和“實力”是兩個不同的詞,在潛力轉化為實力前,有人會踩我們,但也有人會支持我們。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先進入這個圈子。

試試和那些具有相同野心的人為伍,讓你置身于可成長的環境中—在那種你不僅可以讓自己進步,其他人也會推動你前進的環境。在這裡,你會直接接觸到你需要的一切,你會快速地提升,你會獲得心靈的共鳴和繼續的動力,你會有一個看得見的目標而非別人口中的奢望,你會獲得更為客觀的評價和自我判斷,你會獲得歸屬感。哪怕依然可能面臨別人的貶低和嘲弄,但至少你知道,這輕視不是對你的“夢想”,只是對你的能力。

為什麼非要在鹽鹼地裡種下種子呢?也許錯的不是你,也不是想過的生活,而是沒有找到適合的土壤。

但是,你可以找到適合的土壤,讓自己少一些挫敗,多一份鼓勵。

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置身於障礙重重呢?為什麼要自我埋沒呢?

如果你可以飛,為什麼不展開翅膀,回歸你該在的地方呢?

打破生活,把時間用在夢想的路上。不要再做無謂消耗了。

我們覺得很累很疲憊,不是夢想太重,或者目標太遠,而是缺乏支持和別人的信任。

但是你不能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心思啊!

我只是需要一個開始,我正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因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延伸閱讀:
每只菜鳥都有鷹的夢想

而在過往,我又未展現過任何與之相關的榮譽和才華。

唯一發生過的關聯,就是我在高中時偷偷幫一位被我認為是才女的好友投過稿,卻石沉大海,那時我就知道這不是我能夠駕馭的領域。

我怕面對周圍人不理解和不認可的眼神,所以我選擇沉默,羞於提起。

偷偷摸摸地做一件事是疲憊的,無人分享的努力則分外寂寞。

在稿子被一次次推倒重來,在靈感枯竭無力為繼,在收到一封封被據稿的郵件時,我不止一次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反正也沒有人指望我真的能夠出一本書。”

所幸,在陰差陽錯中,我加入了幾個作者群。在這裡,我們或許連彼此長什麼樣子、真實的名字是什麼都不知曉,卻可以毫無障礙的交流。我們相互支援,給予信心和力量,不再是孤軍奮戰。

原來,寫作這件事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遙遠,也沒有我以為的那麼高門檻。某個大神可能還未高中畢業,某個專職作家以前可能只是一個農民工,某個成名作者還有一個小職員的身份……我認識了很多被認為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作家的人,也認識了很多被認為跟寫作毫無關係的作家。

這時我才意識到,一些人的“不可能”或許正是另一些人的人生,一些人的“奇跡”或許是另一些人的習以為常。

我們不是沒才華,我們只是合錯了群。就像天鵝在鵝群中只是一隻“醜小鴨”,但在天鵝群裡飛翔卻是自我的本質屬性。我們必須清楚,任何溝通都需要恰當的物件。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思考方式都不同,質疑是可以預見也可以理解的。改變別人的想法嗎?或者安於現狀嗎?不。不如找到同類人,你會輕鬆得多,也會有更多的信心。

保姆想做攝影師,她跟保姆說會被不屑,於是只能埋在心裡,度過平庸且與自我期待背道而馳的一生。其實,她需要找攝影圈的人,在這裡才能獲得攝影人贏得的尊重和共鳴。

3

夢想需要同路人,指路人,教練和支持人,這個人絕不肯存在於那些質疑你的人中。

我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夢想這件事尤其是。

我們應該保持自知之明,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因為不同的想法或者評論就熄滅內心的渴望之光。

我們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對自己坦誠,才能找到出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一直在為誰奔跑,在巨浪的生活裡,在唯獨沒有愛過自己的那麼多年裡,你何時才為自己而跑,什麼才是你生命的速度?”

美國作家傑克比林斯說,“瞭解自我,不僅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更是最不方便去做的一件事啊。”因為我們的世界裡,充滿了太多干擾、噪音和誘惑,讓我們輕易迷失,得過且過。“可是如果我們不為自己想過的生活努力,我們就不得不應付不想過的生活。”

我們要認清自我的本質,我們要過的不是別人的生活,把生活過成自己的。不管是喜是悲,是好是壞,是窮還是富有,關鍵是心之所向。別人說什麼,評論什麼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認可自己。如果一種生活你過的話雖然艱難,但是不過的話更加痛苦,你會聽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然後,找到屬於你的圈子。親愛的,“潛力”和“實力”是兩個不同的詞,在潛力轉化為實力前,有人會踩我們,但也有人會支持我們。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先進入這個圈子。

試試和那些具有相同野心的人為伍,讓你置身于可成長的環境中—在那種你不僅可以讓自己進步,其他人也會推動你前進的環境。在這裡,你會直接接觸到你需要的一切,你會快速地提升,你會獲得心靈的共鳴和繼續的動力,你會有一個看得見的目標而非別人口中的奢望,你會獲得更為客觀的評價和自我判斷,你會獲得歸屬感。哪怕依然可能面臨別人的貶低和嘲弄,但至少你知道,這輕視不是對你的“夢想”,只是對你的能力。

為什麼非要在鹽鹼地裡種下種子呢?也許錯的不是你,也不是想過的生活,而是沒有找到適合的土壤。

但是,你可以找到適合的土壤,讓自己少一些挫敗,多一份鼓勵。

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置身於障礙重重呢?為什麼要自我埋沒呢?

如果你可以飛,為什麼不展開翅膀,回歸你該在的地方呢?

打破生活,把時間用在夢想的路上。不要再做無謂消耗了。

我們覺得很累很疲憊,不是夢想太重,或者目標太遠,而是缺乏支持和別人的信任。

但是你不能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心思啊!

我只是需要一個開始,我正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因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延伸閱讀:
每只菜鳥都有鷹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