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渡渡: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文/渡渡(網路知名作家渡渡)

一直以來,

我覺得比起微博,微信更為可怕得多。

在現在這個見面說了沒幾句,就會熱絡的說:“你有微信嗎?”的世界,交換微信都成了一個基本禮節。有時候哪怕你不想,但是對方只要有了手機號,加你的微信易如反掌,那麼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就這麼慢慢的,那些不會出現來圍觀你微博的人,在朋友圈裡全都出現了。爸媽,領導,同事,客戶,還有某些你加了備註才能分得清是誰的親戚和同學。

似乎已經是一個常態,方便聯絡,方便發圖賣萌,還能適當瞭解對方的生活,靠點贊和抖機靈的回復來拉近關係。你看,他們都喜歡這一套。

我媽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她不喜歡別人在微信朋友圈裡面老是轉發一個連結,有一次她很抓狂得指著一個人的朋友圈對我說:“這個人的人生中就沒有一點自己想說的話嗎?”

我想了一會兒,對我媽說:“也許不是別人沒話要說,

而只是覺得不合適說。”

前不久的某次午餐,同事A對我說:“我有關注你微博哦”,我問她說:“好啊好啊,那你叫什麼我也關注你。”,她沖我搖搖頭:“我不告訴你。”

頓時冷汗直冒,忙回想有沒有在微博上吐槽過公司加班慘無人道,有沒有吐槽過影響形象的奇葩事件,還有有沒有分享過小黃片之類的。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微博從頭到尾全部清理一遍,方可以長舒一口氣,幸好沒有亂來過。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一次,例如遠房親戚在飯局上默默地說,我經常看你微博哦,總是會給人帶來一種怪異的感受。內心的第一反應是還好我不在微博上po些什麼個人短長,例如今天半夜又叫了個麥當勞之類的。因此還算坦然,想想你愛看就看吧,反正我是一個”哈哈哈哈哈,233333“”臥槽牛逼“的哈哈黨。只是略有些擔憂,他們大概以後看見我就會想起那些可愛的小黃圖和被舉報的節操微博吧。

只是內心偶爾OS:對我而言,又少了一塊自由的土地。

以前剛開始用人人和微博的時候,一有不開心就會發上來。上課太困要發,作業太多要發,半夜複習還要問一句有人在嗎?不久前翻看了一下所有的微博,才發現自己原來發了好多現在看起來都很蠢的話,轉發了無數矯情的言論。以前覺得非說出來不可的事情,現在覺得也就那樣。

再也看不到有人會發狀態抱怨說和男友吵架,

質疑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也不會有人說一些生活裡遇到的尷尬事,或是輕易地表達自己的憤怒。目之所及,畢業以後,朋友圈的味道就變了。留學的小夥伴們做起了代購,進了銀行的小夥伴開始每天發哪個產品的利率高,去他們銀行存錢怎麼划算,貸款怎麼便宜。進了外企的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Fighting”或是“品牌新聞”,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做回歸身心,做養顏護膚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節奏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有多好,讓人起死回生,返老還童,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裡吃飯了好幸福”,“今天去哪裡度假了好開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個有收穫的人”,到處都是一片虛假繁榮,大家開始只po開心的事情,那麼不開心的事情呢?

人長大了之後,朋友圈就再也不是只有朋友了,長大了,就算再難過,也不會共用情緒了。

那些一往無前的“我有話要說”,通通變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唐在朋友圈發的東西有種最近不開心的氣息。雖然沒有明說原因,但是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我問她怎麼了,她也不願意說些什麼。我回復她,問她如何,她都說還不錯。是啊是啊,從很不好到非常好之間的那一段,都叫還不錯。有時候想起以前的她,會被男朋友的不理解氣哭,在社交網路上說自己真的很難過,想要別人理解。可是現在呢,所有的故事都成了那三個字:“還不錯”。

以前那個會抱著我哭的唐再也不見了。會飛奔到我寢室和我擠一張床的唐消失了。她沒有了情緒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懷念那時候的她。許是我也並不願意承認,在畢業之後我們不再那麼親密無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很少見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裡互相留個言。

唐,這是成熟了吧。

如果成熟就是不會再在大家面前放肆的哭和笑,不會再毫不顧忌得分享自己的感情。那麼幼稚的人最快樂,因為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但是這世界沒人喜歡幼稚的人啊,所以成熟的要義,就是要在“我開心”和“大家都開心”之間找一個平衡。你看啊那些人都學會了不動聲色得長大,戴上了一張遇到所有人都會說我最近還不錯的面具。漸漸的相信的人也就多了,就連好友都忘記了上前問一句脫下面具我們擁抱一個好不好。

原來社交媒體,終究是為了社交而存在的。你無法在上面看到你朋友的真實生活,你無法瞭解到你的父母是否真的快樂。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罷,都是一句“請組織放心”的保證。如果真的還顧及他們的話,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多見見面,每一種都會比通過朋友圈點贊來得自然。

從前誤以為,社交媒體拉近了人的距離。現在卻發現,它把我們的真實越推越遠。破壞了溫情脈脈的交流,簡化了彼此間的體貼,我們住進了社交媒體,就像住進了一個玻璃房子,四周看到的都是拿著劇本的演員,然後我們也開始了按照劇本來了同樣的表演。

一開始沒想過,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你最近好嗎?”

“在朋友圈裡,最近,我挺好的。”
例如做回歸身心,做養顏護膚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節奏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有多好,讓人起死回生,返老還童,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裡吃飯了好幸福”,“今天去哪裡度假了好開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個有收穫的人”,到處都是一片虛假繁榮,大家開始只po開心的事情,那麼不開心的事情呢?

人長大了之後,朋友圈就再也不是只有朋友了,長大了,就算再難過,也不會共用情緒了。

那些一往無前的“我有話要說”,通通變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唐在朋友圈發的東西有種最近不開心的氣息。雖然沒有明說原因,但是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我問她怎麼了,她也不願意說些什麼。我回復她,問她如何,她都說還不錯。是啊是啊,從很不好到非常好之間的那一段,都叫還不錯。有時候想起以前的她,會被男朋友的不理解氣哭,在社交網路上說自己真的很難過,想要別人理解。可是現在呢,所有的故事都成了那三個字:“還不錯”。

以前那個會抱著我哭的唐再也不見了。會飛奔到我寢室和我擠一張床的唐消失了。她沒有了情緒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懷念那時候的她。許是我也並不願意承認,在畢業之後我們不再那麼親密無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很少見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裡互相留個言。

唐,這是成熟了吧。

如果成熟就是不會再在大家面前放肆的哭和笑,不會再毫不顧忌得分享自己的感情。那麼幼稚的人最快樂,因為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但是這世界沒人喜歡幼稚的人啊,所以成熟的要義,就是要在“我開心”和“大家都開心”之間找一個平衡。你看啊那些人都學會了不動聲色得長大,戴上了一張遇到所有人都會說我最近還不錯的面具。漸漸的相信的人也就多了,就連好友都忘記了上前問一句脫下面具我們擁抱一個好不好。

原來社交媒體,終究是為了社交而存在的。你無法在上面看到你朋友的真實生活,你無法瞭解到你的父母是否真的快樂。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罷,都是一句“請組織放心”的保證。如果真的還顧及他們的話,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多見見面,每一種都會比通過朋友圈點贊來得自然。

從前誤以為,社交媒體拉近了人的距離。現在卻發現,它把我們的真實越推越遠。破壞了溫情脈脈的交流,簡化了彼此間的體貼,我們住進了社交媒體,就像住進了一個玻璃房子,四周看到的都是拿著劇本的演員,然後我們也開始了按照劇本來了同樣的表演。

一開始沒想過,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你最近好嗎?”

“在朋友圈裡,最近,我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