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丁的愛情
世上還有誰比簡•奧斯丁更加瞭解愛情與婚姻?作為安立甘教會一位教區長(為了貼補家用,
他還要種地和在寄宿學校教書)的八個孩子之一,她非常清楚自己所處時代的社會和經濟狀態,尤其明白當時的女性該如何出人頭地。在《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費爾德莊園》(1814)、《愛瑪》(1815)、《諾桑覺寺》和《勸導》(1817)等書中,奧斯丁揭示出基於愛情的婚姻的新的一面與女性在經濟和法律方面無法獨立的舊有問題之間的矛盾。
簡•奧斯丁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不乏各種機智人物的陪伴。姐姐卡珊德拉是她最親密的朋友。她擁有善良忠誠的兄弟、慈愛豁達的父母,她完全投入到家庭的社交生活中,深受兄弟們的孩子的喜愛。她是個手藝高超的女裁縫,擅長絲綢刺繡。她會彈鋼琴、會唱歌,讀英語和法語書,會畫畫。私下裡,她還寫故事,不過只和家人分享。躲在屋裡寫作的時候,聽見僕人或者客人進來,
她會把手稿藏好。在這個男人害怕過於聰明的女人的世界,沒有人知道簡•奧斯丁究竟有多麼聰明。 15歲之後的簡•奧斯丁正式進入婚姻市場,除了擁有良好的教養和優越的家庭背景,她還是個心地善良的大美人,一位年輕女子曾經說“她姐姐和她本人是英格蘭最漂亮的兩個女孩”。 這張簡•奧斯丁的版畫肖像是受到她姐姐卡珊德拉的一幅畫的啟發創作的。多虧有卡珊德拉寫實的藝術風格,
簡•奧斯丁的美貌才不至於被後世遺忘。 據奧斯丁最喜歡的兄弟亨利回憶,她特別喜歡跳舞,而且是個高手。在家庭的社交圈裡,可以見到一些缺乏財力讓女兒在社交場合亮相的父母,而這是她們的主要擇偶機會。社交生活通常包括舞會,有時是晚餐聚會後的即興舞蹈,有的是本地舞廳中的正式舞會。《傲慢與偏見》中的一個人物曾經評論說:“愛上跳舞是走向愛情的必經步驟。
” 奧斯丁就經常和父母參加星期四晚上的舞會。1795年到1796年的耶誕節期間,她曾經和湯姆•勒弗洛伊短暫擦出過愛情的火花。湯姆是奧斯丁鄰居的侄子,在去倫敦學習法律之前來此地拜訪。簡在寫給卡珊德拉的信中表現出對這段關係的激動心情:“我幾乎不敢告訴你我的愛爾蘭朋友和我做了什麼,你自己想像一下在跳舞和坐下來時能做出來的最不檢點和令人震驚的事情就可以了。
”關於這件事她只提到這麼一次。 兩人的歡樂時光是短暫的,湯姆的家人注意到他們的密切關係,就讓湯姆立刻離開,他們雖然尊重奧斯丁的家庭和人格,但是還要考慮其他因素。湯姆沒有錢,讀書全靠一位叔祖父的經濟資助,未來的律師事業也要靠他贊助,所以當時根本沒有能力和簡結婚。對於湯姆的離開,沒有記錄顯示簡表現出任何痛苦或失望的跡象,她的傳記作者德德拉•勒•法雅認為,奧斯丁當時“處於醉人的舞會宴樂和令人興奮的愛情承諾之間的兩難境地”。 簡•奧斯丁與另外一個男人也有過一段夭折的愛情,卡珊德拉認為這個男人非常有魅力、英俊、優雅,只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贏得簡的愛情。他們是在一個海濱度假區相遇的,離開之前,他宣稱很快就能再次見到奧斯丁姐妹。不久,她們聽說這人突然去世了。“我相信,如果簡曾經愛過什麼人,那一定是這位無名的紳士,”她的侄子表示。 雖然在這種令人開心的家庭環境中度過了好多年,簡無法忘記的是,只要她還沒結婚,就一直是家庭的經濟負擔。她寫了一首小詩,無傷大雅地嘲弄了急於尋找夫婿的漂亮姑娘瑪利亞。瑪利亞身材高挑,性格幽默,“中等年紀,善於調情”,“出入各種舞會卻無功而返”,“尋找一位丈夫是她的最終目標”,最後她嫁給了“蘇醒先生,而像他這樣的人,她在年輕的時候是看不上的”。簡曾經以嚴肅得多的語氣提醒她的侄女:“單身女子很有可能變窮——這是必須結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奧斯丁後來的做法卻與她的觀點不符。1802年12月,哈裡斯•比格-惠瑟向她求婚,雖然不愛這個人,她還是接受了求婚。哈裡斯是她童年時代就認識的奧斯丁家的朋友,“一個大塊頭、長相平庸的男人,話不多,一開口就結巴,在談話中具有攻擊性,幾乎毫無變通可言”。 不過,他是一個大莊園的繼承人,如果成為他的妻子,奧斯丁就能讓父母過上更舒適的生活,給仍然單身的卡珊德拉提供一個永遠的家,甚至幫助她的兄弟們。然而就在接受求婚的第二天,她反悔了,因為她不愛他。她從未後悔自己的決定,多年以後,她對侄女說,在考慮別人的求婚的時候,“除非你真的喜歡他,不要做出太多的承諾或者想要接受他。沒有感情的婚姻是最難忍受和持久的事情”。
簡·奧斯丁的遺憾
2008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了《簡·奧斯丁的遺憾》,以劇情片的訴述形式,獨家披露簡·奧斯丁的信件、日記和她的小說,重現這位女文豪的浪漫一生,走進她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影片的背景設定在女作家簡·奧斯丁即將步入40歲之際,侄女Fanny請這位寫過無數愛情小說的姑媽做參謀,幫忙挑選丈夫人選。 一方面奧斯丁既堅持婚姻關係中愛情不可缺少的地位,一方面長期拮据的生活又讓她深知缺乏經濟基礎的愛情不會有善果,而奧斯丁這些矛盾的態度也令侄女Fanny迷惘。 簡·奧斯丁年輕時也曾有過真心相愛的人,可最後仍因經濟原因各奔東西,而對真實愛情的崇拜又讓她拒絕了富裕紳士的求婚。 最後奧斯丁選擇了不嫁的單身生活,她將對愛情的熱情融入自己的創作中。選擇了不一樣的自由生活,到底她有沒有後悔過呢?
她的傳記作者德德拉•勒•法雅認為,奧斯丁當時“處於醉人的舞會宴樂和令人興奮的愛情承諾之間的兩難境地”。 簡•奧斯丁與另外一個男人也有過一段夭折的愛情,卡珊德拉認為這個男人非常有魅力、英俊、優雅,只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贏得簡的愛情。他們是在一個海濱度假區相遇的,離開之前,他宣稱很快就能再次見到奧斯丁姐妹。不久,她們聽說這人突然去世了。“我相信,如果簡曾經愛過什麼人,那一定是這位無名的紳士,”她的侄子表示。 雖然在這種令人開心的家庭環境中度過了好多年,簡無法忘記的是,只要她還沒結婚,就一直是家庭的經濟負擔。她寫了一首小詩,無傷大雅地嘲弄了急於尋找夫婿的漂亮姑娘瑪利亞。瑪利亞身材高挑,性格幽默,“中等年紀,善於調情”,“出入各種舞會卻無功而返”,“尋找一位丈夫是她的最終目標”,最後她嫁給了“蘇醒先生,而像他這樣的人,她在年輕的時候是看不上的”。簡曾經以嚴肅得多的語氣提醒她的侄女:“單身女子很有可能變窮——這是必須結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奧斯丁後來的做法卻與她的觀點不符。1802年12月,哈裡斯•比格-惠瑟向她求婚,雖然不愛這個人,她還是接受了求婚。哈裡斯是她童年時代就認識的奧斯丁家的朋友,“一個大塊頭、長相平庸的男人,話不多,一開口就結巴,在談話中具有攻擊性,幾乎毫無變通可言”。 不過,他是一個大莊園的繼承人,如果成為他的妻子,奧斯丁就能讓父母過上更舒適的生活,給仍然單身的卡珊德拉提供一個永遠的家,甚至幫助她的兄弟們。然而就在接受求婚的第二天,她反悔了,因為她不愛他。她從未後悔自己的決定,多年以後,她對侄女說,在考慮別人的求婚的時候,“除非你真的喜歡他,不要做出太多的承諾或者想要接受他。沒有感情的婚姻是最難忍受和持久的事情”。
簡·奧斯丁的遺憾
2008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了《簡·奧斯丁的遺憾》,以劇情片的訴述形式,獨家披露簡·奧斯丁的信件、日記和她的小說,重現這位女文豪的浪漫一生,走進她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影片的背景設定在女作家簡·奧斯丁即將步入40歲之際,侄女Fanny請這位寫過無數愛情小說的姑媽做參謀,幫忙挑選丈夫人選。 一方面奧斯丁既堅持婚姻關係中愛情不可缺少的地位,一方面長期拮据的生活又讓她深知缺乏經濟基礎的愛情不會有善果,而奧斯丁這些矛盾的態度也令侄女Fanny迷惘。 簡·奧斯丁年輕時也曾有過真心相愛的人,可最後仍因經濟原因各奔東西,而對真實愛情的崇拜又讓她拒絕了富裕紳士的求婚。 最後奧斯丁選擇了不嫁的單身生活,她將對愛情的熱情融入自己的創作中。選擇了不一樣的自由生活,到底她有沒有後悔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