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二十多歲,到底應該幹什麼?

二十多歲,到底應該幹什麼?可能是很多人都在想的一個問題。

小的時候,我做夢都想快點邁入那個“二十多歲”的圈子,因為他們於我而言,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過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不僅有自己的職業,還可以有足夠的自由去交際、去生活;那些二十多歲的人可以自己做主,他們離自己的夢想很近,他們過的簡直就是好萊塢大片中的生活啊。世界仿佛就是給二十多歲的人準備的,供他們娛樂玩鬧,大展拳腳。

我那麼迫切地渴望進入二十多歲,

可是真的到了二十多歲卻又忍不住發出“不想長大”的感慨。

恍惚回首,曾經拼了命想要逃離的那段歲月才是最好的時光,專注而充滿希望。那時候,一切都有盼頭,覺得要考個好大學,再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便此生足矣。可是,現在呢,反而不知道以後想做什麼了。似乎一切都在跨入二十多歲的門檻後戛然而止,整個人迷失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

以至於都不知道自己整日都在忙些什麼。

二十多歲的階段,看起來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因為都想要反而不知道該從哪個下手。每個人仿佛都在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事情。我們身處流水線,因為慣性一直向前,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休息一下。大家都很急,都急著找一份好工作、擁有一段好婚姻,對生活和夢想的差距也由最初的掙扎變為妥協。

最近一次同學聚會,

感受尤其明顯,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想要追上那些買車買房結婚的人。生活的步伐落後一步,是不是就意味著滿盤皆輸?生命啊,本不應該是一場輸贏的較量,而應該是對遭遇的美好的禮贊啊!

年輕的時候,生活是一場旅行,陽光、沙灘和海浪,鮮花、飛鳥和四季。然後,你開始長大,學會小心翼翼,你學會了藏拙,選擇大家都在走的路,因為這樣既安全,也容易。可是生活並沒有安全網,

什麼時候生活開始迫切得令人害怕而不好玩了呢?

我經常看到馬路中間幾輛大車橫亙其中,因為大家都很急,反而把自己困在自己製造的困境中,一個都走不了。

一個長輩看著我整天步履匆匆,眉頭緊皺,就好像有一座大山壓在身上,整個人每天都繃得緊緊的,似乎隨時會斷裂崩潰一般,終於忍不住對我說:“你現在才二十多歲,何必這麼逼著自己?錢財、權勢、名譽、地位,

這些都是你四十歲以後要考慮的事,何必那麼急著長大呢?”

何必呢?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啊。當我們的步伐與同齡人的步伐不一致的時候,享受生活也許是一件難事兒。

與眾不同有時意味著異類。世俗中的人往往崇尚世俗的活法,那些活得明白、活得通透的人反而與世界與眾。

我也曾經喜歡坐在角落,看著路上的行人與車,享受著與他們擦肩而過的奇妙感覺。後來,我也淪為行人中的甲乙丙丁,交流只為目的,吃飯只為填飽肚子,時刻提醒自己,效率效率!

日子久了,越過越發現,即使一天到晚忙到死,也毫無成就感,也沒有感到一絲快樂。然後,一邊挫敗,一邊繼續做著無用功,繼續挫敗……似乎陷入了一個閉環。

在我的身體再次出現故障,精神又一次快到崩潰的邊緣時,我想,我或許應該放緩一下腳步,讓自己的身體、能力和心靈同步吧。

我們總要學會在恰當的年紀做適合的事情。20多歲正是你享受大好年華的時候,30多歲是你靠教訓和經驗立足的時候,而40多歲才是你為後人撐起天空的時候。成熟不用那麼著急,該來的時候自會來。

也許只有你慢下來,才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聽見別人聽不見的,想到別人想不到的。

畢竟,當你只顧埋頭趕路,怎麼能發現你錯失了多少美麗的風景?當你陷入高速運作的生活旋渦中,又怎麼可能好好感受陽光的溫暖?畢淑敏在《星光下的靈魂》中寫道:“凡是自然的東西都是緩慢的。太陽一點點升起,一點點落下。花一朵朵開,一瓣瓣地落下,稻穀成熟,都慢得很。那些急遽發生的自然變化,多是災難。如火山噴發、颶風和暴雨。一個孩子要長大是很慢的。一個人睡覺,也是很慢的,從日落到日出,人才能休息過來。”人生何其漫長,何必在二十出頭用完所有後勁。

如果我們站在海邊的時候看到過春暖花開;經過麥田的時候邂逅過怒放的生命;如果我們為聽到空穀中的山歌流過眼淚……我們的心靈就會越來越豐盈。

讓生活慢下來,還生命一個本來面目。想想小時候,每一天都過得很仔細,很悠長,生活清晰地在眼前鋪陳開,甚至可以回憶起一天天是怎麼度過的,以及當時的心情,和每一個反應,是喜是怒,是嘴角上揚還是眉頭緊皺。

不知從何時起,生命裡就充斥了太多的東西,我們像海綿一樣吸收加之於我們的種種,卻不加分辨,儘管我們還沒來得及思考這些東西是不是必要的,入夢前唯一記得的也只是忙或者忙到什麼程度,生活無趣到似乎只用一個“忙”字就足以概括,至於它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卻全無頭緒。

人生應該過成一本童話書,你會想起玩耍的田地或小沙丘,想起飛舞的紅蜻蜓和草叢間的蚱蜢。這也許才是你能帶給身邊的人最好的禮物,也是你給自己最大的獎賞。慢一點,至少你能微笑,能真正關心他人,能給陌生人騰出一點時間,給自己留出一些喘息和治癒的機會。

人生至少應該做到心懷夢想而腳踏實地,懂得不動聲色地享受沉默,能夠放緩腳步與世界對話。只有守得住內心的淡泊與寧靜,才能漸進人生更深遠的境界,欣賞到獨一無二的風景。
我也淪為行人中的甲乙丙丁,交流只為目的,吃飯只為填飽肚子,時刻提醒自己,效率效率!

日子久了,越過越發現,即使一天到晚忙到死,也毫無成就感,也沒有感到一絲快樂。然後,一邊挫敗,一邊繼續做著無用功,繼續挫敗……似乎陷入了一個閉環。

在我的身體再次出現故障,精神又一次快到崩潰的邊緣時,我想,我或許應該放緩一下腳步,讓自己的身體、能力和心靈同步吧。

我們總要學會在恰當的年紀做適合的事情。20多歲正是你享受大好年華的時候,30多歲是你靠教訓和經驗立足的時候,而40多歲才是你為後人撐起天空的時候。成熟不用那麼著急,該來的時候自會來。

也許只有你慢下來,才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聽見別人聽不見的,想到別人想不到的。

畢竟,當你只顧埋頭趕路,怎麼能發現你錯失了多少美麗的風景?當你陷入高速運作的生活旋渦中,又怎麼可能好好感受陽光的溫暖?畢淑敏在《星光下的靈魂》中寫道:“凡是自然的東西都是緩慢的。太陽一點點升起,一點點落下。花一朵朵開,一瓣瓣地落下,稻穀成熟,都慢得很。那些急遽發生的自然變化,多是災難。如火山噴發、颶風和暴雨。一個孩子要長大是很慢的。一個人睡覺,也是很慢的,從日落到日出,人才能休息過來。”人生何其漫長,何必在二十出頭用完所有後勁。

如果我們站在海邊的時候看到過春暖花開;經過麥田的時候邂逅過怒放的生命;如果我們為聽到空穀中的山歌流過眼淚……我們的心靈就會越來越豐盈。

讓生活慢下來,還生命一個本來面目。想想小時候,每一天都過得很仔細,很悠長,生活清晰地在眼前鋪陳開,甚至可以回憶起一天天是怎麼度過的,以及當時的心情,和每一個反應,是喜是怒,是嘴角上揚還是眉頭緊皺。

不知從何時起,生命裡就充斥了太多的東西,我們像海綿一樣吸收加之於我們的種種,卻不加分辨,儘管我們還沒來得及思考這些東西是不是必要的,入夢前唯一記得的也只是忙或者忙到什麼程度,生活無趣到似乎只用一個“忙”字就足以概括,至於它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卻全無頭緒。

人生應該過成一本童話書,你會想起玩耍的田地或小沙丘,想起飛舞的紅蜻蜓和草叢間的蚱蜢。這也許才是你能帶給身邊的人最好的禮物,也是你給自己最大的獎賞。慢一點,至少你能微笑,能真正關心他人,能給陌生人騰出一點時間,給自己留出一些喘息和治癒的機會。

人生至少應該做到心懷夢想而腳踏實地,懂得不動聲色地享受沉默,能夠放緩腳步與世界對話。只有守得住內心的淡泊與寧靜,才能漸進人生更深遠的境界,欣賞到獨一無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