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80後媽媽婚姻家庭感悟:同一屋簷下的50、80、10後


署名“徽儀”的一位80後媽媽分享的一篇關於家庭,關於育兒和教育的感悟文章:同一屋簷下的50、80、10後

如果沒有身邊兩個熊孩子,我和父母的緣分大概就像龍應台說的“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背影中漸行漸遠”,一年到頭只有過節放假才草草相聚,還沒熟悉就又到了離別。

遠行·再聚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我們全家歡欣鼓舞,只有我娘親,偷偷跑到廚房裡背著我抹眼淚。孩童逐漸長大自立,少年離開家鄉求學,每次分離最傷感的都是母親這個角色。

從那一年離開家鄉,已經十年。大江南北,飄洋過海,待我安定下來,決定建一個小窩時,像眾千萬有志青年一樣,我沒有選擇自己的家鄉。

而後,就是比讀書時更少的電話,更少的回家,就在某次“懶得解釋”,某次“不被理解”後,我驚訝地發現了自己的成長和父母的老去,再也找不回童年依戀的感覺。我和父母開始生疏了,在時間和空間面前,再親密的關係都脆弱無力。

直到有一天,10後出現了。

“媽,我懷孕了。”我有點忐忑,就像小時候犯錯誤一樣。

“……”電話那頭先是一片沉默,而後是批評我沒有做好措施,末了,“沒關係。生下來,我幫你。”每一次,最關鍵的時候都是這樣一句“沒關係”。

就這樣,10後的出現,把快要生疏的娘親拉進了我的生活。隨後,退休的婆婆也加入了養娃大業,和我娘親輪流駐場,轟轟烈烈地扛起了生活的大旗。

我家頓時熱鬧起來。

由小倆口之家忽然升級為上有老下有小的祖孫三代。

從此,我和娘親一年中有一半時間又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了。

五零·八零

在料理家務和帶娃方面,我永遠不是娘親和婆婆的對手。我在廚房對著一個菜譜搗鼓半天,也不如媽媽婆婆三下五除二做的好吃;孩子哪兒不舒服了,著急上火地翻遍了育兒聖經,也不如媽媽婆婆氣定神閑地端出個土方子來的效果好;我可以輕鬆海淘各種最時髦的玩具,

卻無法像媽媽婆婆那樣耐心地陪著娃玩上一整天。

她們來之前,我以為自己已經是個成熟的大人了;她們來之後,我卻發現自己還是那個小孩,依然離不開父母的羽翼。

我們這代8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衣食無憂,洗衣做飯從不需我們插手。在高考指揮棒下,一切行動以學習為重。我們曾一廂情願地相信,高分就是光明未來的通行證,把青春熱血付諸於檯燈下的不眠夜時,

卻無暇顧及生活技能和健身運動。

也許,在高考指揮棒之上,還有儒家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條,像一幅畫的基色調,影響著每個人對社會分工最原始的態度:重學習,輕勞動,重思想,輕行動。必須承認,我們從心底瞧不上“低級”勞作。

然而現實卻像一記耳光,打得我們滿臉火辣。進入社會後,我們尷尬的發現,課堂上的東西基本沒用,生活的常識卻基本為零。

眼高手低,是80後這代人走入社會時的集體形象。

而娘親和婆婆那代50末、60初,一家少有兩三個,多至八九個,她們的童年是由兄弟姐妹組成的“叢林社會”,她們的父母疲于奔波養家,基本對孩子放任自流,這種放養讓她們年紀小小就獨當一面,洗衣做飯帶弟弟妹妹,練就了滿身童子功。

作為紅旗下的蛋,50後的成長充滿坎坷,大字報、武鬥、上山下鄉、計劃生育、下崗再就業,一個都沒落下,讀書的黃金時間都付諸流水。有多少人曾暗自神傷,感歎生不逢時,又在心底暗下決心,要創造最好的條件,讓孩子不受生活之苦,安心讀書。

於是,我們成了她們的理想。

50後的一代人,在混亂的幼年,動盪的青年,辛苦的中年後,日子終於開始紅火,生活逐漸走向滋潤,卻始終瀟灑不起來。她們一輩子的關鍵字是孩子:補課升學、房子車子、相親就業、孫子孫女。

孩子是她們的鎧甲,也是她們的軟肋。

衝突·重塑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三代人,有溫暖,有熱鬧,當然也有柴米油鹽和人間煙火。分歧和矛盾不可避免。

圍繞如何撫育10後的分歧,瑣碎到孩子該穿幾件衣服,該不該餵飯,要不要把尿……每一個細小的意見不同都能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媽,給孩子穿太多了吧。”室溫23,一件秋衣,一件襯衣,一件毛衣。

“不多,他還小。”娘親怕冷,自己在暖氣房裡還要裹著高領毛衣加羽絨背心。

有時,孩子貪玩不吃飯。

“媽,別喂他。餓了他自然會找吃的。”

“那哪成,小孩子要長身體。”一個繼續玩,一個繼續追著喂。

“你這樣喂,他自理能力得不到鍛煉。哪有三歲了還不自己吃飯的啊。”

“三歲還是小寶寶呢。”

“!@#$%&#&*?$%……”

面對這些意見不同,剛開始時我總著急地反駁,最後只換來娘親的一句“我不也把你養得還不錯嘛?”再爭論下去,老人家就氣的血壓升高,揚言要收拾行李打包回家了。這招狠,我立馬認慫。

後來,我不說了,只背地和先生做個鬼臉,吐個舌頭。我明白老人家都是因為愛孩子,越老,會越愛。

娘親常常說老二的小胖臉簡直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滿臉的驕傲。

婆婆有時會對著老大,不經意地喚先生的乳名,滿眼的溫柔。

她們都從孫輩身上找到了母愛的延續。就像一篇文章裡說的,你和孩子之間最親密的時光就那幾年。她們失去了那些親密的時光,再次相逢時就愈加珍惜。而我們,深陷其中卻只覺得麻煩。

育兒的分歧其實不用太在意,孩子按照哪種方法都能長大,更需要用心的是大家庭裡的各種關係。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和先生的關係經歷了一次重塑。戀愛和丁克都很簡單,談情說愛,風花雪月,每天都可以過成情人節。孩子的突然到來,把我們嗖的一聲丟進了慌亂的狀態。我覺得不被理解,他覺得不可理喻,好在我們從沒有停止溝通,無論是激烈的爭論、平靜的分析、冷靜的寫信,還是無言語的相擁和哭泣,我們終於爬過了婚姻裡第一座艱險山丘。從那之後,我們更像是莫逆之交,我們之間多了一份義氣。

同樣重塑的還有我和娘親的關係。在我的主場裡,娘親的角色不再僅是媽媽和外婆,有時候她也會忽然像小孩子一樣,脆弱,渴望關愛。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心情突然低落的候,她都像一個張惶失措的孩子,等待救援。我開始為娘親做主,小到時尚潮流、飲食養生,大到人生理念,我竟然發現她開始聽我的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的作用。

婆媳關係一定是屋簷下最需要用心經營的關係。婆婆知書達禮,婚禮那天的家長寄語上,她就如先知一般提醒我們“家是一個講愛不講理的地方”,婆婆善解人意,相處自然容易,但仍然需要用心呵護。人與人的關係都是鏡像的,投之以善,才能期望得到溫柔相待。
生活的常識卻基本為零。

眼高手低,是80後這代人走入社會時的集體形象。

而娘親和婆婆那代50末、60初,一家少有兩三個,多至八九個,她們的童年是由兄弟姐妹組成的“叢林社會”,她們的父母疲于奔波養家,基本對孩子放任自流,這種放養讓她們年紀小小就獨當一面,洗衣做飯帶弟弟妹妹,練就了滿身童子功。

作為紅旗下的蛋,50後的成長充滿坎坷,大字報、武鬥、上山下鄉、計劃生育、下崗再就業,一個都沒落下,讀書的黃金時間都付諸流水。有多少人曾暗自神傷,感歎生不逢時,又在心底暗下決心,要創造最好的條件,讓孩子不受生活之苦,安心讀書。

於是,我們成了她們的理想。

50後的一代人,在混亂的幼年,動盪的青年,辛苦的中年後,日子終於開始紅火,生活逐漸走向滋潤,卻始終瀟灑不起來。她們一輩子的關鍵字是孩子:補課升學、房子車子、相親就業、孫子孫女。

孩子是她們的鎧甲,也是她們的軟肋。

衝突·重塑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三代人,有溫暖,有熱鬧,當然也有柴米油鹽和人間煙火。分歧和矛盾不可避免。

圍繞如何撫育10後的分歧,瑣碎到孩子該穿幾件衣服,該不該餵飯,要不要把尿……每一個細小的意見不同都能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媽,給孩子穿太多了吧。”室溫23,一件秋衣,一件襯衣,一件毛衣。

“不多,他還小。”娘親怕冷,自己在暖氣房裡還要裹著高領毛衣加羽絨背心。

有時,孩子貪玩不吃飯。

“媽,別喂他。餓了他自然會找吃的。”

“那哪成,小孩子要長身體。”一個繼續玩,一個繼續追著喂。

“你這樣喂,他自理能力得不到鍛煉。哪有三歲了還不自己吃飯的啊。”

“三歲還是小寶寶呢。”

“!@#$%&#&*?$%……”

面對這些意見不同,剛開始時我總著急地反駁,最後只換來娘親的一句“我不也把你養得還不錯嘛?”再爭論下去,老人家就氣的血壓升高,揚言要收拾行李打包回家了。這招狠,我立馬認慫。

後來,我不說了,只背地和先生做個鬼臉,吐個舌頭。我明白老人家都是因為愛孩子,越老,會越愛。

娘親常常說老二的小胖臉簡直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滿臉的驕傲。

婆婆有時會對著老大,不經意地喚先生的乳名,滿眼的溫柔。

她們都從孫輩身上找到了母愛的延續。就像一篇文章裡說的,你和孩子之間最親密的時光就那幾年。她們失去了那些親密的時光,再次相逢時就愈加珍惜。而我們,深陷其中卻只覺得麻煩。

育兒的分歧其實不用太在意,孩子按照哪種方法都能長大,更需要用心的是大家庭裡的各種關係。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和先生的關係經歷了一次重塑。戀愛和丁克都很簡單,談情說愛,風花雪月,每天都可以過成情人節。孩子的突然到來,把我們嗖的一聲丟進了慌亂的狀態。我覺得不被理解,他覺得不可理喻,好在我們從沒有停止溝通,無論是激烈的爭論、平靜的分析、冷靜的寫信,還是無言語的相擁和哭泣,我們終於爬過了婚姻裡第一座艱險山丘。從那之後,我們更像是莫逆之交,我們之間多了一份義氣。

同樣重塑的還有我和娘親的關係。在我的主場裡,娘親的角色不再僅是媽媽和外婆,有時候她也會忽然像小孩子一樣,脆弱,渴望關愛。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心情突然低落的候,她都像一個張惶失措的孩子,等待救援。我開始為娘親做主,小到時尚潮流、飲食養生,大到人生理念,我竟然發現她開始聽我的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的作用。

婆媳關係一定是屋簷下最需要用心經營的關係。婆婆知書達禮,婚禮那天的家長寄語上,她就如先知一般提醒我們“家是一個講愛不講理的地方”,婆婆善解人意,相處自然容易,但仍然需要用心呵護。人與人的關係都是鏡像的,投之以善,才能期望得到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