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一個值得深思的親情感動,我們努力賺錢為的什麼?

一個貧寒家庭長大的孩子走出山溝過上城裡人的生活,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但父母的思想更重要:他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卻擁有遠見卓識,寧可自己受苦挨累也要培養兒子讀大學……父母的愛偉大而沉重,

沉重得令人心痛,但在現實面前,金錢卻成為了試金石?

2015父親節,推薦這個故事給大家,一個值得深思的親情感動故事:父子滄桑,錢是親情的試金石?

接到W副總父親去世的消息,我以為聽錯或者對方說錯了,忙問了一句到底是誰去世了,

對方說沒錯,真的是W副總的父親。當時公司裡許多人都在外地,我和部門同事去參加一個短期的培訓,當接到電話時已是次日中午,我們驅車往回趕,想送老人最後一程,更想看看副總的母親,一個癌症晚期的患者。

這是上週五的晚上,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因多年的腦血栓,最後死於心肌梗塞。在最後的時刻W副總無緣盡孝,趕回老家時老人的壽服都穿戴整齊了。

提起這位老人,我們大家都很心酸,因為他這輩子活的很辛苦,養育了三個兒子,W副總是長子,也是唯一走出農村的兒子,他的兩個弟弟大弟在市里開個小飯館,只能解決一家三口的生活問題,節餘很少;老三至今還在務農,經濟條件不好,靠天吃飯的日子大家是明白的。老人最驕傲的是就是供出一個大學生,雖然當年花了很多錢和心血,但老人每每提起他的長子,

臉上都是欣慰和笑容。

副總是個孝心兒子,當大學畢業成家立業後,副總一直想把父母接到城裡一起生活,可他老婆卻一百個不願意。她說要接父母行,但我也有父母,我父母把我養大也不容易,要接就都接來。副總的岳父母大人本就是市里的,有自己的房子住,老倆口還有退休工資,如果真把他們接到家裡住,他岳父岳母也不會來的,老婆這樣說,就是不同意把公婆接來。

副總非常難過,他就是想不明白老婆身為某公司的主管,應該是開明的懂事的,可是為什麼對公婆的態度就這麼惡劣呢?

然後副總提出每月給父母300元錢貼補家用,副總老婆默許了。副總心想,不接就不接吧,在自己家裡老婆成天給臉子看父母也住不下去,還不如給點錢父母喜歡什麼自己買呢。可是,希望永遠也沒有現實殘酷,當每月300元的標準實行一年後,副總老婆不幹了。

她算了一筆賬,每年就3600元,如果算上過年過節的禮品錢,一年就要5000元。她對副總說,咱兒子上學也需要錢,不能按月給你家錢了,什麼時候他們需要時再給。副總當時不同意,但老婆比他強勢,副總也就妥協了。

副總心裡自有盤算,他每月的工資不是固定的,很多績效工資老婆是不掌握的,他每月按部就班的給父母匯款,從未間斷,但人往往總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容易忽略細節,匯款的票根留在衣服口袋裡被老婆發現了,於是一場戰爭終於暴發了。可憐的副總被老婆撓的花了臉,到公司後大家心照不宣沒人問他,只相信他夜晚回家摔了一跤。大家背後都很同情副總,也在暗中責備他老婆的不通情理,即使兩口子打架,也別往臉上打呀,掛花了丟人的不只副總一個。副總不是一個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人,幾年來為了孝敬父母,與老婆打上了持久戰。同事們都在背後讚揚副總的智慧,對於這樣的老婆能維持這麼久的婚姻,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父親的病故對於副總的打擊是相當大的,他一直以為母親會先離開,畢竟是癌症晚期了,曾想到母親百年後父親的生活如何安排,沒想到父親自己安排好了,先行一步離開了人間。悲痛欲絕的副總打起精神打理父親的後事,壽衣及喪事用品的購買及親戚朋友、鄉里鄉親、街坊鄰居、同事同學等一些前來參加葬禮的人吃飯住宿等,都要他來安排。我們這些同事趕到時,副總已經一切安排就緒了。

以前聽說副總家境一般,沒想到家境豈止是一般,可以說是相當貧寒的。一個貧寒家庭長大的孩子,終於走出了山溝過上城裡人的生活,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更佩服他的父母,祖祖輩輩的農民,卻擁有遠見卓識,寧可自己受苦挨累也要培養兒子讀大學,真是傾其所有,包括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父母的愛偉大而沉重,沉重得令人心痛。

葬禮結束後我們即返回了。但故事並沒有結束,留下的同事回來介紹說,副總的老婆和婆婆及二位弟弟因為花錢的事爭吵,她說都是父親的兒子,葬禮的花銷應該均攤,不能讓老大一個人承擔。喪葬費等15000元,吃飯3000元,住宿1500元,還有其他的一些花銷共計20000元。副總老婆堅持老大花8000元,二個小叔子各花6000元。兩個弟媳都強調說父母為培養老大上大學花錢最多,給父親送終就應該老大出10000元,他們出5000元。意見不統一爭吵不停,而且就在癌症晚期的婆婆面前爭吵。此時,人性都丟棄在一邊,三個女人心裡只想著錢,真是令人悲歎的一幕。

副總一改往日的儒雅,他進屋一聲喝斥,讓老婆住了嘴,說,我是W家的長子,為父親送終是長子的事,輪不到別人插嘴。整個喪葬費的花銷20000元全由我一人承擔,別人不要再爭了。轉身對老婆說,你如果還認我是你老公,就聽我的話,如果不認,你去哪裡我不攔你。此話落地,屋內一片寂靜,副總的老婆也呆在了原地。

副總幾年來的委曲求全,並不是怕老婆,而是想息事寧人,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殊不知,在親情面前,錢顯得非常渺小,而真正強大的,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親情,那是割捨不斷的濃濃的血脈親情。在特定的情況下,錢也是試金石,試出了人心中的醜惡和偉善,也試出了為人子女對父母的誠孝和敬愛。

在我們眼裡一向窩囊的副總,這下終於做了次“爺們”,他不在畏畏縮縮,他光明磊落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愛父母就用行動。而錢,就應該花在該花之處,即使全花沒了又何妨,我們有的是青春,有的是力量,還可以再掙;而親情如果花沒了,任你怎麼使勁也是掙不回來的。

【錢和親情的思考】

1、你努力賺錢為了什麼?

無論是誰都喜歡錢,也在努力的賺錢,我認為賺錢並不是每天看著那些數字在增長,而是在積累的過程中創造未來的儲備基金,用錢時能有錢可拿。

2、錢最想給誰花?

總聽老人說“人心向下”,意思是我們的錢最想給兒女花,這是人的慣性。那麼,應該從現在開始打破這種思維慣性,做到“人心向上”,多為父母做些事情,別做“子欲孝而親不待”令人後悔莫及的事。同時,讓自己的孩子看看我們是如何對待父母的,身教比言傳影響更深刻。

3、錢重要還是情重要?

不要用錢來試探親情,那樣做親情會越來越淡薄,無論何時,親情是第一位的。

朋友們,你們認為呢?
匯款的票根留在衣服口袋裡被老婆發現了,於是一場戰爭終於暴發了。可憐的副總被老婆撓的花了臉,到公司後大家心照不宣沒人問他,只相信他夜晚回家摔了一跤。大家背後都很同情副總,也在暗中責備他老婆的不通情理,即使兩口子打架,也別往臉上打呀,掛花了丟人的不只副總一個。副總不是一個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人,幾年來為了孝敬父母,與老婆打上了持久戰。同事們都在背後讚揚副總的智慧,對於這樣的老婆能維持這麼久的婚姻,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父親的病故對於副總的打擊是相當大的,他一直以為母親會先離開,畢竟是癌症晚期了,曾想到母親百年後父親的生活如何安排,沒想到父親自己安排好了,先行一步離開了人間。悲痛欲絕的副總打起精神打理父親的後事,壽衣及喪事用品的購買及親戚朋友、鄉里鄉親、街坊鄰居、同事同學等一些前來參加葬禮的人吃飯住宿等,都要他來安排。我們這些同事趕到時,副總已經一切安排就緒了。

以前聽說副總家境一般,沒想到家境豈止是一般,可以說是相當貧寒的。一個貧寒家庭長大的孩子,終於走出了山溝過上城裡人的生活,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更佩服他的父母,祖祖輩輩的農民,卻擁有遠見卓識,寧可自己受苦挨累也要培養兒子讀大學,真是傾其所有,包括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父母的愛偉大而沉重,沉重得令人心痛。

葬禮結束後我們即返回了。但故事並沒有結束,留下的同事回來介紹說,副總的老婆和婆婆及二位弟弟因為花錢的事爭吵,她說都是父親的兒子,葬禮的花銷應該均攤,不能讓老大一個人承擔。喪葬費等15000元,吃飯3000元,住宿1500元,還有其他的一些花銷共計20000元。副總老婆堅持老大花8000元,二個小叔子各花6000元。兩個弟媳都強調說父母為培養老大上大學花錢最多,給父親送終就應該老大出10000元,他們出5000元。意見不統一爭吵不停,而且就在癌症晚期的婆婆面前爭吵。此時,人性都丟棄在一邊,三個女人心裡只想著錢,真是令人悲歎的一幕。

副總一改往日的儒雅,他進屋一聲喝斥,讓老婆住了嘴,說,我是W家的長子,為父親送終是長子的事,輪不到別人插嘴。整個喪葬費的花銷20000元全由我一人承擔,別人不要再爭了。轉身對老婆說,你如果還認我是你老公,就聽我的話,如果不認,你去哪裡我不攔你。此話落地,屋內一片寂靜,副總的老婆也呆在了原地。

副總幾年來的委曲求全,並不是怕老婆,而是想息事寧人,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殊不知,在親情面前,錢顯得非常渺小,而真正強大的,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親情,那是割捨不斷的濃濃的血脈親情。在特定的情況下,錢也是試金石,試出了人心中的醜惡和偉善,也試出了為人子女對父母的誠孝和敬愛。

在我們眼裡一向窩囊的副總,這下終於做了次“爺們”,他不在畏畏縮縮,他光明磊落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愛父母就用行動。而錢,就應該花在該花之處,即使全花沒了又何妨,我們有的是青春,有的是力量,還可以再掙;而親情如果花沒了,任你怎麼使勁也是掙不回來的。

【錢和親情的思考】

1、你努力賺錢為了什麼?

無論是誰都喜歡錢,也在努力的賺錢,我認為賺錢並不是每天看著那些數字在增長,而是在積累的過程中創造未來的儲備基金,用錢時能有錢可拿。

2、錢最想給誰花?

總聽老人說“人心向下”,意思是我們的錢最想給兒女花,這是人的慣性。那麼,應該從現在開始打破這種思維慣性,做到“人心向上”,多為父母做些事情,別做“子欲孝而親不待”令人後悔莫及的事。同時,讓自己的孩子看看我們是如何對待父母的,身教比言傳影響更深刻。

3、錢重要還是情重要?

不要用錢來試探親情,那樣做親情會越來越淡薄,無論何時,親情是第一位的。

朋友們,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