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缺愛缺乏安全感卻始終故步自封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


什麼樣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

作者:李甜甜(豆瓣作家,

專欄作者)

最近跟閨蜜們聊電影,聊著聊著開始聊到一個話題,如果性格決定命運,那麼什麼樣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

有人說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邊的松子。

因為內在的卑微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極度渴望被愛,覺得自己必須付出更多才值得被更好地對待,於是無底線傾進付出去取悅別人。因為低自尊的性格,松子很容易因為別人的點水之恩自己去湧泉相報。從小缺失家庭溫暖的松子總是容易被情感不健全的男子吸引並付諸全部的情感和依賴,

就是因為初見時對方對松子付出的一點點呵護,一點點關懷。而她則試圖以替代方式把自己變成一個愛的給予者,來填補這種未能滿足的需要。害怕遺棄卻總是被遺棄,嚮往溫暖卻總是被溫暖捨棄,拼命逃離孤寂卻始終逃不脫一生孤寂的魔爪,愛得太過用力的人生只能是,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生。
寫下“對不起,生而為人”後悲愴地死去。

有人說是《我想和你好好的》裡邊的倪妮飾演的咪咪。

咪咪不屑富二代的金錢追求,倒是很青睞馮紹峰飾演的亮亮。因為比起富二代赤裸裸的銅臭味,亮亮接地氣的體貼和甜言蜜語更得咪咪的青睞。熱戀過後歸於平淡的時候,生性風流的亮亮對愛情的關注驟然下降,不安感強烈的咪咪則開始了各種歇斯底里的懷疑、試探和鑽牛角尖,

用“作死”來試探這個男人到底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愛著自己。她哭、她鬧、她不愛惜自己、她做盡傷人傷己的蠢事,其實看似糾結複雜的她只是反反復複求證一件事:你愛不愛我?你會不會一直愛我?可惜,面對一個同樣脆弱同樣不知所措的年輕男人,同女人對愛情至死不休的執念相比,亮亮對自由的渴望和對責任的恐懼讓他選擇了逃避這段窒息的感情。
於是,愛情就像手裡的沙,捏得越緊散得越快。

也有人說是《廊橋遺夢》裡的法蘭西斯卡和《迷失東京》裡的夏洛特。

她們在一段穩定的關係裡,或者在一段穩定的婚姻中磨掉最初的新鮮與所謂的激情,在主角眼裡如同鹹魚一般的伴侶早已失去任何吸引力,於是開始主觀無限放大對方的麻木冷漠甚至愚蠢,給自己的空虛寂寞找的理由去放縱。同是面對形容枯槁的疲憊愛情,

《我想和你好好的》裡咪咪選擇了自損和內耗,而法蘭西斯卡和夏洛特則選擇了將矛盾向外轉移。無論經過光影怎樣的美化和過濾,這種穩定情感之外的多餘情緒,都是虛空人士對自己落寞情懷的變相補償。

他們對情感裡的寵愛充滿渴望所以傾向感情熱度的持續維持,當情感濃度下降的時候他們則恐慌不已。這時候,她們必須用一種補充去充盈自己的生命活力,才能讓自己不至於被落寞所吞噬。她們急於抓住救命稻去補償自己的空虛,妄圖在一段情感裡的被肯定而維持自身存在的價值。這時候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曖昧情感,容易成為她們饑不擇食的救命稻草。

其實,坎坷的情路各有各的坎坷,但是不幸福的原因卻是一致。高於生活卻源於生活的電影之外的姑娘們,正是如此:無論是極度忘我去追尋真愛的松子,還是歇斯底里往死裡作的咪咪,或是寂寞空虛冷的法蘭西斯卡和夏洛特們,坎坷的根源還是自身對愛有匱乏感,也就是缺愛。

缺愛的女子,她們童年時期未被呵護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或者成長道路上對挫敗感的深刻體驗讓她們對安全感有著極度的依賴,對愛的渴望與敏感超乎常人。無論獲得多少愛,她們骨子裡總是潛伏著一種不安全感——這個無常的世界,到底有沒有人能夠無限包容自己無限呵護自己無限愛惜自己,給自己一個避風港去做徹底安穩的歸宿?這種不安感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吞噬了她們的自信和篤定,滋生出更多的欲求不滿與脆弱不堪。

過去失敗的體驗總是讓她們充滿不安與懷疑,在心底深處實際上對任何人都沒有信心,卻又恰恰極度渴望尋求到那份平靜的踏實感和歸屬感。於是在情感的道路上,她們總是茫然無措卻又急於求成。愛的匱乏感讓她們本能地急促地去尋求心理補償,這種感覺會像上癮一樣停不下,來瘋狂地愛人與被愛,無窮盡地付出愛,或者需索愛,用來填補內心深處無窮盡的大洞。她們不惜加大自我損耗的力度陷入情感泥潭而不能自拔:或犧牲自我討好別人,或尋死覓活尋求肯定,或渴望被愛失去底線和理智而以身試險。記得有句話是,給愛賦予越多犧牲修行的孩子,越容易被苦難綁架,陷入困境。承載著太多脆弱和漏洞的心智,太過容易被私欲過重和別有用心的他人趁虛而入,從而加重悲劇的深意。

如此這般下去,是不是所有安全感匱乏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此生情感歸宿不得善終?

如果是真的,馮夢龍老先生就不會言語“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了。人類發展到今天,人的主觀能動性當然不是一句空話。放任“註定”成為註定,那就不是有生機有活力的大活人,是腐朽破敗的行屍走肉。

改變“註定”的第一步,是直面真實的自我。你需要找出自己缺愛的根源,回首自己的成長途徑找出癥結,到底是童年時期情感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還是成長道路上對挫敗感的體驗太過敏感。家庭物質基礎和父母自身言傳身教對孩子成長過程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成長過程中,再有愛心再細心的父母都會有疏忽孩子情感需求情緒需求的時刻,更別說存在相當數量沒有正確科學育兒觀念的父母處理親子關係粗暴簡單。等到了發育期青春期等身體心理變化的敏感時期,成長時期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敗如果不能很好地應對和疏解,很容易對個人性格造成不良映射。負面影響可能當時並未明顯地顯現出來,但是對之後的成長道路影響深遠。如果能找到缺愛根源,一定要重視自己缺愛背後的訴求到底是什麼。明確了自己的訴求,才能對自己的性格缺陷對症下藥。

第二,學會與孤獨共處,寂寞是人生常態。很多缺愛的姑娘無限降低自己的底線去容忍他人對自己的情感上尊嚴上的踐踏,她們並非不明白對方的渣點槽點在哪裡。之所以繼續受虐深陷一段腐朽感情的泥潭而不願自拔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她們愛的匱乏感強烈,她們自身的自卑感和強烈的不安感讓她們沒有自信沒有力量去建立健全的性格去獨自面對現實和挑戰,更別說無常的事實。所以他們害怕被拋棄,被拋棄後的一個人孤苦無依的孤獨感讓她們不知所措,習慣于自己定位成“弱者”姿態。所以她們遵從自己最原始最低級的本能,寧可選擇自欺欺人偏安一隅的寄生,也不願意選擇獨立自主奮發向上的新生。如果不能學會與孤獨共處,學從孤獨中自我修煉強大起來,接受“寂寞才是人生常態”的現實,她們情感上的悲劇只會雪上加霜。

第三,學會關注自己重視自己,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實力而非別人的評價之上。很多情路坎坷的姑娘習慣于壓抑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能去可以討好別人,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去乞求一份廉價的同情廉價的愧疚去維持一段廉價的情感。她們是道德綁架的犧牲品,但是她們卻又自以為政治正確地用道德綁架自己去“拯救”自己。可惜無底線得付出乞求來那一點點的口碑實在是可持續性堪憂,畢竟在這個每天奉獻的姑娘沒時間去提升自我價值,就算自我壓榨也是程度有限。而外界永遠誘惑五光十色,人性永遠貪婪無垠,最後的自我奉獻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個費力不討好。再一看,那些年同樣起點的姑娘,只因為懂得愛自己珍惜自己而去投資自己提升自己,如今早已事業愛情兩得意。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不過如此。

第四,尋找一個人品厚重性格寬厚的伴侶。雖然我們一再強調重視自身原因是改善問題的根本,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外在因素。有人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是沒錯,但也別忘了“選擇什麼樣的伴侶就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這話絕對是真理。尋找一個人品厚重性格寬厚的伴侶,花好月圓的時候雙方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世事無常的時候也會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情感順遂的女人才有精力去尋求更廣闊的天空,被感情糾葛牽扯的女人只能在生命的枯井裡了無生趣地怨了一輩子。相由心生,女人尤甚。慈眉善目還是滿目戾氣,歲月不會說謊。于茫茫人海中尋求知心伴侶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對缺愛的姑娘而言,切記伴侶的選擇永遠是觀其行勝於聽其言。

最後竭盡所能,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自己,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如果說日常生活中治癒缺愛缺安全最易把控的方法是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自己,那麼治癒缺愛缺安全的終極目標依舊是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自己。情緒穩定意味著深陷困境依然能夠頭腦理智冷靜地分析問題,進而找出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缺愛的姑娘因為缺乏安全感很容易驚慌失措不知所以,進而思維短路甚至情緒崩潰選擇發洩或是逃避,導致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境界,直至萬劫不復。這種性格的姑娘如果做了母親,縱使內心再過善良再疼愛孩子依舊是一個無能的母親。動輒歇斯底里的情緒發洩只會讓無辜的孩子在童年的陰影裡不斷重複自己缺愛缺乏安全感的悲劇,將自己的宿命變成下一代悲劇的迴圈。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我想寫到這裡答案已經明瞭:缺愛缺安全感的姑娘不一定情路坎坷。但是缺愛缺乏安全感卻始終自欺欺人故步自封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
才能讓自己不至於被落寞所吞噬。她們急於抓住救命稻去補償自己的空虛,妄圖在一段情感裡的被肯定而維持自身存在的價值。這時候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曖昧情感,容易成為她們饑不擇食的救命稻草。

其實,坎坷的情路各有各的坎坷,但是不幸福的原因卻是一致。高於生活卻源於生活的電影之外的姑娘們,正是如此:無論是極度忘我去追尋真愛的松子,還是歇斯底里往死裡作的咪咪,或是寂寞空虛冷的法蘭西斯卡和夏洛特們,坎坷的根源還是自身對愛有匱乏感,也就是缺愛。

缺愛的女子,她們童年時期未被呵護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或者成長道路上對挫敗感的深刻體驗讓她們對安全感有著極度的依賴,對愛的渴望與敏感超乎常人。無論獲得多少愛,她們骨子裡總是潛伏著一種不安全感——這個無常的世界,到底有沒有人能夠無限包容自己無限呵護自己無限愛惜自己,給自己一個避風港去做徹底安穩的歸宿?這種不安感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吞噬了她們的自信和篤定,滋生出更多的欲求不滿與脆弱不堪。

過去失敗的體驗總是讓她們充滿不安與懷疑,在心底深處實際上對任何人都沒有信心,卻又恰恰極度渴望尋求到那份平靜的踏實感和歸屬感。於是在情感的道路上,她們總是茫然無措卻又急於求成。愛的匱乏感讓她們本能地急促地去尋求心理補償,這種感覺會像上癮一樣停不下,來瘋狂地愛人與被愛,無窮盡地付出愛,或者需索愛,用來填補內心深處無窮盡的大洞。她們不惜加大自我損耗的力度陷入情感泥潭而不能自拔:或犧牲自我討好別人,或尋死覓活尋求肯定,或渴望被愛失去底線和理智而以身試險。記得有句話是,給愛賦予越多犧牲修行的孩子,越容易被苦難綁架,陷入困境。承載著太多脆弱和漏洞的心智,太過容易被私欲過重和別有用心的他人趁虛而入,從而加重悲劇的深意。

如此這般下去,是不是所有安全感匱乏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此生情感歸宿不得善終?

如果是真的,馮夢龍老先生就不會言語“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了。人類發展到今天,人的主觀能動性當然不是一句空話。放任“註定”成為註定,那就不是有生機有活力的大活人,是腐朽破敗的行屍走肉。

改變“註定”的第一步,是直面真實的自我。你需要找出自己缺愛的根源,回首自己的成長途徑找出癥結,到底是童年時期情感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還是成長道路上對挫敗感的體驗太過敏感。家庭物質基礎和父母自身言傳身教對孩子成長過程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成長過程中,再有愛心再細心的父母都會有疏忽孩子情感需求情緒需求的時刻,更別說存在相當數量沒有正確科學育兒觀念的父母處理親子關係粗暴簡單。等到了發育期青春期等身體心理變化的敏感時期,成長時期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敗如果不能很好地應對和疏解,很容易對個人性格造成不良映射。負面影響可能當時並未明顯地顯現出來,但是對之後的成長道路影響深遠。如果能找到缺愛根源,一定要重視自己缺愛背後的訴求到底是什麼。明確了自己的訴求,才能對自己的性格缺陷對症下藥。

第二,學會與孤獨共處,寂寞是人生常態。很多缺愛的姑娘無限降低自己的底線去容忍他人對自己的情感上尊嚴上的踐踏,她們並非不明白對方的渣點槽點在哪裡。之所以繼續受虐深陷一段腐朽感情的泥潭而不願自拔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她們愛的匱乏感強烈,她們自身的自卑感和強烈的不安感讓她們沒有自信沒有力量去建立健全的性格去獨自面對現實和挑戰,更別說無常的事實。所以他們害怕被拋棄,被拋棄後的一個人孤苦無依的孤獨感讓她們不知所措,習慣于自己定位成“弱者”姿態。所以她們遵從自己最原始最低級的本能,寧可選擇自欺欺人偏安一隅的寄生,也不願意選擇獨立自主奮發向上的新生。如果不能學會與孤獨共處,學從孤獨中自我修煉強大起來,接受“寂寞才是人生常態”的現實,她們情感上的悲劇只會雪上加霜。

第三,學會關注自己重視自己,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實力而非別人的評價之上。很多情路坎坷的姑娘習慣于壓抑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能去可以討好別人,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去乞求一份廉價的同情廉價的愧疚去維持一段廉價的情感。她們是道德綁架的犧牲品,但是她們卻又自以為政治正確地用道德綁架自己去“拯救”自己。可惜無底線得付出乞求來那一點點的口碑實在是可持續性堪憂,畢竟在這個每天奉獻的姑娘沒時間去提升自我價值,就算自我壓榨也是程度有限。而外界永遠誘惑五光十色,人性永遠貪婪無垠,最後的自我奉獻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個費力不討好。再一看,那些年同樣起點的姑娘,只因為懂得愛自己珍惜自己而去投資自己提升自己,如今早已事業愛情兩得意。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不過如此。

第四,尋找一個人品厚重性格寬厚的伴侶。雖然我們一再強調重視自身原因是改善問題的根本,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外在因素。有人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是沒錯,但也別忘了“選擇什麼樣的伴侶就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這話絕對是真理。尋找一個人品厚重性格寬厚的伴侶,花好月圓的時候雙方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世事無常的時候也會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情感順遂的女人才有精力去尋求更廣闊的天空,被感情糾葛牽扯的女人只能在生命的枯井裡了無生趣地怨了一輩子。相由心生,女人尤甚。慈眉善目還是滿目戾氣,歲月不會說謊。于茫茫人海中尋求知心伴侶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對缺愛的姑娘而言,切記伴侶的選擇永遠是觀其行勝於聽其言。

最後竭盡所能,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自己,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如果說日常生活中治癒缺愛缺安全最易把控的方法是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自己,那麼治癒缺愛缺安全的終極目標依舊是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自己。情緒穩定意味著深陷困境依然能夠頭腦理智冷靜地分析問題,進而找出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缺愛的姑娘因為缺乏安全感很容易驚慌失措不知所以,進而思維短路甚至情緒崩潰選擇發洩或是逃避,導致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境界,直至萬劫不復。這種性格的姑娘如果做了母親,縱使內心再過善良再疼愛孩子依舊是一個無能的母親。動輒歇斯底里的情緒發洩只會讓無辜的孩子在童年的陰影裡不斷重複自己缺愛缺乏安全感的悲劇,將自己的宿命變成下一代悲劇的迴圈。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我想寫到這裡答案已經明瞭:缺愛缺安全感的姑娘不一定情路坎坷。但是缺愛缺乏安全感卻始終自欺欺人故步自封的姑娘,註定情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