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付出,為什麼要羞於接受呢?
有付出,為什麼要羞於接受呢?
作者:保羅·科埃略(巴西著名作家)
我遇見過許多善解人意、慷慨異常的人,可惜極少遇到可以大方接受的人,即使他們收到的東西帶著愛和熱情。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反應呢?
接受他人恩惠會使自己低人一等?
我曾遇見過許多善解人意、慷慨異常的人,他們會為別人向自己尋求建議或支持而滿懷欣喜。這麼做無可厚非,因為助人為樂本是善事。可惜,我極少遇到可以大方接受的人,即使他們收到的東西帶著愛和熱情。
他們仿佛覺得,接受他人恩惠會使自己低人一等;依靠別人更加不會光彩。他們會想:“如果有人給我什麼,是因為我沒有能力自己獲得。”或者“這傢伙現在給我東西,肯定是要我將來加倍奉還。”他們甚至會想得更糟:“我根本不值得別人這麼幫我。”
宇宙由兩種力量推動,付出和接受是同一運動的組成部分
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反應呢?也許是因為我們不明白,
正是這兩種力量有節奏地收縮,促成了心臟的律動。夜空中的眾多星辰都能放射光芒,但在同時,他們也會吞入周圍的一切,物理學家稱其為引力。那樣的付出與接受,就算看上去是兩個極端,實際上卻是同一運動的組成部分。
有愛才有給予和接受
熱心慷慨的人並不高人一頭,大方接受的人也不會矮人一截。準確地說,有愛才有給予和接受。以下的這個小故事能形象地說明我的觀點:
有一名伐木工,做慣了砍伐樹木的粗活,結果卻娶了一位性情與他截然相反的妻子:她心思細膩、溫柔體貼,有一手漂亮的刺繡活兒。他非常為妻子驕傲,工作愈發努力。為了讓家中衣食無憂,
他們在一起生活了許多年,所生的三個孩子都長大了,讀了大學,結了婚,生活在他鄉,就像大多數的人一樣,這對夫婦則繼續住在同一屋簷下。然而,就在丈夫因工作越來越強壯的同時,妻子卻變得虛弱了。她不再刺繡,沒有胃口吃飯,也不再每天外出散步,整日鬱鬱寡歡。她的健康每況愈下,到了最後甚至都起不了床。
因為,我需要你啊!
她的丈夫對此束手無策。一天晚上,在妻子發著高燒,臉色死灰的時候,他絕望地伸出大手撫摸她纖細的手指,哭喊到:“不要離開我。”
被高燒折磨得昏昏沉沉的妻子努力說道:“你為什麼要哭呢?”
“因為我需要你啊!”
妻子眼中似乎就這樣又有了光芒:“你到現在才告訴我這些?我覺得在孩子們成人離家後,生活就沒有了意義。你從來都不需要別人的!”
“我總是羞於接受”,伐木工說道,“我一直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你為我所做的一切。”
從那天以後,他的妻子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又去林中散步並動手繡她的作品了。她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因為有一個人需要她,有一個人能夠接受她可以給出的最好的東西:她的愛。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你為我所做的一切。”
從那天以後,他的妻子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又去林中散步並動手繡她的作品了。她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因為有一個人需要她,有一個人能夠接受她可以給出的最好的東西: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