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別因為你遊手好閒,所以你自稱文藝青年!

別因為你遊手好閒,就自稱文藝青年!
作者:反褲衩陣地

太會給文藝青年畫像了:消瘦、敏感,無論男的女的都長得跟周迅似的。喜歡捅大詞兒,動不動就“複雜”、“掙扎”、“去遠方”,成天沒完沒了地幹些沒用的事,貌似不需要被理解,但內心深處尤其渴望被尊重。不過,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文藝青年看起來無所事事,但又應該無所不能。

沒有創造力,都是假文青。

說真的,大千網路、無奇不有。我不怕在微博或者朋友圈裡看別人秀恩愛、炫名牌、爆粗口、扯黃段子,

或者以一個憤青的姿態,轉發各種驚悚新聞再配上怒不可遏的疾呼和表情包。我最怕看到的,是一些遊手好閒又莫名其妙的神經衰弱症患者,每晚準時推送包含淚目、迷離、恍若所失等精神狀態以及虛焦、過曝、阿寶色調等濾鏡效果的自拍。不知道他們一年365個白天都遇到了怎樣的人和事,總之沒有一天不是帶著淡淡的哀愁和欲言又止的傲慢——“你的缺席反而使你在我心裡完美無缺”、“他們的瘋狂和我無關”、“今夜,
讀詩,寫字,關窗,閉耳”、“世界太浮躁,靈魂沒辦法思考”……

尷尬得令我想立即假扮派大星,抓住她們的手,說:“別鬧了!我們一起去抓水母吧~”

不自拍腳丫子,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我承認,在我們還一無所有、屁都不是的時候,都喜歡標榜個性、刻意與眾不同,來證明自己很重要。而凹出一個文藝青年的造型,則是成本最少的:左手張愛玲,

右手王家衛;每年諾獎定時跟風買書然後看也不看只秀書皮;大作家去世點蠟燭;大作家得獎轉發新聞說:X年磨一劍!觀影指南永遠是奧斯卡最佳,覥著臉照搬豆瓣知乎熱門評論,然後標注成自己的想法;

段位高一點的,秀音樂會、舞劇話劇現場照,各大博物館趕場似地追展,九宮格美圖中一定有一張處心積慮的自拍;喝茶、抄經、禮佛,轉發不知出處的謁語,當然全往弘一、星雲、南懷瑾、索達吉堪布……身上掛靠出處,

可憐法師們被迫成了高產量低品位的格言寫手……

是的,我們都曾這樣明目張膽地消費文藝,把它當做裝點門面的玩意兒。因為活得沒有底氣、暫時看不到未來,於是發出傲嬌的呼喊:我存在著、我不一樣!

沒有搭車去過川藏,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等風來》裡劉孜那段臺詞其實說得特別到位:“出去演演遊客,村兒裡體驗一下生活,

拜個佛留個影,您就頓悟了?那我要紮在靜安寺磕半年頭,是不還能成活佛?要瞧不上現在的生活,就趁早別回來;要還想回來接著過,就索性別給自己下這種套兒!還沒高調的資格呢就嚷嚷著要低調,還沒活明白呢就要去偽存真。這是一種最損己不利人的行為!自己特別的假,別人看著也非常累!”

而且,只是裝裝逼倒也還好,最怕假文青們繃不住了,每天只會抱怨工作非我所願,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他們會為自己設想一個充滿詩意的未來,但卻不肯為實現它而下功夫努力,理由是:我哪裡有時間?我不自由啊!文藝是情懷,要放在雲端;生活太鄙俗,我無能為力。真是臺詞差,演技更差。

不去趟雙廊,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若是一個真正的文藝青年,倒還好了,那證明你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並懂得專注。用內心強大執著的力量堅持修行,越深愛越沉默。

愛讀書、那就學以致用。有情懷,更有讓情懷落地的途徑。嚮往遠方,所以才腳踏實地的為自己找到去遠方的方法。

我認識一個知名主持人,成就頗高,不擅爭名,最大的愛好就是利用閒暇時光遍訪名山。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了做手藝人的妙處,於是開始鑽研木工,拜師學藝,幾年後,他悄悄開了間木工鋪子,製作充滿巧思的家居物件,但絕不把自己的大名掛上去。他有在俗世裡令自己衣食無虞的本事、於是可以把心中的文藝高高地供起。這也是判斷真文藝的一個標準:你是否真正能自得其樂,不與外人道。

另外一位近在身邊的朋友,曾困在格子間裡的文藝愛好者,喜歡詩詞歌賦,迷戀字裡行間所描摹的釵環脂粉以及藏在這背後的閨閣時尚。於是,她白天勤奮工作,夜裡和週末則用來研究相關典籍和資料,幾年來筆記做了幾大本,其毅力和專業程度令人嘆服。不久前,她辭了職出了專著,還開了間小小的鋪子,賣自己調的香粉和親手設計的釵環,她是下苦功鑽研過的,所以她的生意,沒有流於表面的俗氣。東西一旦有了誠意,自然不愁客源。不是非要讓你把你的文藝轉化成現金,但如果你的學識、研究、審美、修養,能正面發揮、成為你本人獨特的技能,又何樂不為呢?

不走趟鐵軌,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偽文藝青年是一群拿走暢銷雞湯書、關掉搜索網頁、換去棉布長裙、藏起煙與酒,就只剩下空殼,無法表達看法的人。而真文藝青年則是一群認真在讀書,在學習,在用心感受世界,習慣用創造力解決內心衝突,心裡住著孩童和老人,偶爾天真偶爾通達,歡喜自知的人。

金銀不貪,情懷不減。生活有所依,精神亦有所依。

文藝可以稱為你的標籤、愛好、技能、甚至生存之道,但絕不應該成為你遊手好閒的藉口——你玩兒壞自己沒關係,千萬別玩兒壞了“文藝青年”這個群體。


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他們會為自己設想一個充滿詩意的未來,但卻不肯為實現它而下功夫努力,理由是:我哪裡有時間?我不自由啊!文藝是情懷,要放在雲端;生活太鄙俗,我無能為力。真是臺詞差,演技更差。

不去趟雙廊,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若是一個真正的文藝青年,倒還好了,那證明你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並懂得專注。用內心強大執著的力量堅持修行,越深愛越沉默。

愛讀書、那就學以致用。有情懷,更有讓情懷落地的途徑。嚮往遠方,所以才腳踏實地的為自己找到去遠方的方法。

我認識一個知名主持人,成就頗高,不擅爭名,最大的愛好就是利用閒暇時光遍訪名山。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了做手藝人的妙處,於是開始鑽研木工,拜師學藝,幾年後,他悄悄開了間木工鋪子,製作充滿巧思的家居物件,但絕不把自己的大名掛上去。他有在俗世裡令自己衣食無虞的本事、於是可以把心中的文藝高高地供起。這也是判斷真文藝的一個標準:你是否真正能自得其樂,不與外人道。

另外一位近在身邊的朋友,曾困在格子間裡的文藝愛好者,喜歡詩詞歌賦,迷戀字裡行間所描摹的釵環脂粉以及藏在這背後的閨閣時尚。於是,她白天勤奮工作,夜裡和週末則用來研究相關典籍和資料,幾年來筆記做了幾大本,其毅力和專業程度令人嘆服。不久前,她辭了職出了專著,還開了間小小的鋪子,賣自己調的香粉和親手設計的釵環,她是下苦功鑽研過的,所以她的生意,沒有流於表面的俗氣。東西一旦有了誠意,自然不愁客源。不是非要讓你把你的文藝轉化成現金,但如果你的學識、研究、審美、修養,能正面發揮、成為你本人獨特的技能,又何樂不為呢?

不走趟鐵軌,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偽文藝青年是一群拿走暢銷雞湯書、關掉搜索網頁、換去棉布長裙、藏起煙與酒,就只剩下空殼,無法表達看法的人。而真文藝青年則是一群認真在讀書,在學習,在用心感受世界,習慣用創造力解決內心衝突,心裡住著孩童和老人,偶爾天真偶爾通達,歡喜自知的人。

金銀不貪,情懷不減。生活有所依,精神亦有所依。

文藝可以稱為你的標籤、愛好、技能、甚至生存之道,但絕不應該成為你遊手好閒的藉口——你玩兒壞自己沒關係,千萬別玩兒壞了“文藝青年”這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