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替別人著想”,你錯在哪兒了?
文|Lens雜誌
比同情心更高段位的,是“同理心”。如果說同情心只是替對方感到失落、難過等等,
這確實很貼心,可就像“同情心氾濫”一樣,“同理心氾濫”也不是一件好事。那怎麼把握這個“替別人著想”的度呢?
近年來,“同理心”被捧得太高了。
的確,同理心是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必備素質,缺乏同理心會讓你決策失誤、無緣種種好處;但如果不能認清同理心的局限,
同理心氾濫,到底錯在哪兒了呢?
什麼是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
費心耗神
同理心屬於高負荷認知活動,和同時記憶多種資訊、在喧鬧環境中保持專注一樣,會消耗大量認知資源。持續投入同理心,可能引發“同情疲勞”(壓力過大導致理解他人的意願和能力嚴重缺失),或演變成長期、慢性的職業倦怠。
一項對臨終關懷機構護士的研究顯示,同情疲勞的症狀主要是心理上的:焦慮、創傷感、生命訴求感,以及過度的同理心,即為他人利益犧牲自己的需求(而不僅僅是體會他人的感受)。
一項對韓國護士的調查表明,感到同情疲勞的護士近期離職的概率明顯較高。其他關於護士的研究揭示了同情疲勞的其他負面影響,如曠工、給藥差錯等。
在其他地方,對同理心的要求也無休無止。
零和困境
同理心不僅消耗精力和認知資源,
這種零和困境有時會導致另一種“分配”行為:將同理心更多賦予“自己人”(如本團隊和本組織成員),而對待核心圈子外的人同理心不足。我們投入更多時間精力來理解親近朋友和同事的需求,這很自然,因為我們本來就更關心他們。由於同理心是有限的,這種投入的不均衡進一步加劇:我們把大部分同理心用在親近的人身上,同他們的聯繫增強,而同“外人”建立關係的意願被削弱。
在公司中就常有類似的現象。對下屬和同事的同情可能催生對他人的攻擊性。更常見的是,內部人根本不想對外人懷有同理心,這足以使我們錯失跨部門或跨組織合作機會。
侵蝕道德
最後,同理心可能導致道德判斷失當。很多情況下,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對外人的敵意,而是對圈內人的極端忠誠。為了真切體會親近的人的所思所感,我們可能會把他們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這可能會讓我們對他人的錯誤視而不見,甚至自身行為失當。
在職場中,出於對同事的同理心,人們不願舉報錯誤行為,而這往往釀成醜聞。此前曾有研究證實,崇尚集體主義的國家賄賂問題更普遍,我們的研究間接印證了這一結論。集體歸屬感和個體間的相互依賴,容易讓人們寬容錯誤行為。這種心態會削弱責任感,讓人們把錯誤歸咎於集體而不是實際犯錯的人。
簡言之,對“自己人”的同理心可能損害一視同仁的公正心。
如何防止同理心氾濫?
分解任務
管理者可要求員工專注於某一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而無需照顧到所有人。有些員工可以優先負責客戶,有些人則優先照顧同事需求。這相當於為滿足不同利益相關方需求建立任務小組,使得每個人能更輕鬆地完成建立關係和收集觀點的工作。
在本團隊和本組織內較平均地分配“照顧需求”的任務,整體效果將更好。一個人的同理心是有限的,但一個團隊發揮同理心的空間和自由度都更大。
減少犧牲
心態決定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感到同理心帶來的壓力。例如,如果我們預設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本質上相衝突,我們會尤其苦惱於零和困境。談判各方固守自己立場止步不前時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對抗心態不僅阻礙相互理解和溝通,還會讓我們覺得如果不能完全如己所願就是失敗。要想避免談崩,我們必須找到照顧各方利益的整體解決方案。
一位管理者與一名優秀的應聘者進行薪酬談判,如果雙方咬住自己的出價不放,談判將陷入僵局。但假如應聘者更關心職業穩定,而管理者正好在努力降低離職率,雙方就能找到共同利益。就薪水問題讓步,這對管理者的同理心要求過高;但既然留住新員工符合他的利益,他可以欣然保證對方職業穩定。
每個人的同理心都是有限的,但可高效加以利用。減少成見,多問問題,你就可能找到共贏解決方案。
給予喘息
理解和應對他人的需求、利益和欲望,這或許是最困難的工作,但需要最“硬”的技能。有人說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但要想真正讀懂他人的心思,並待之以同情而非冷漠,你需要付出艱苦的心智努力。
我們都知道,從事技術、分析工作和重複性工作(如資料登錄)的人都需要定期休息。同理心也如此。管理者應設法給員工提供喘息空間。谷歌“20%自由時間”的政策就是這樣。雖然表面上給予員工更多主導權,但受益的最終是公司,而且還會加大工作量。
管理者應更進一步,鼓勵員工花更多時間考慮自己的利益。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專注於自身事務一段時間後,人們更能感受到對他人的同理心。
雖然有多種局限性,但同理心在工作中必不可少。因此管理者必須保證員工明智地使用同理心。
尼古拉斯·艾普利在《心智》(Mindwise)一書中建議,如果我們想要理解他人,最好直接和他們交談,而非想像他們的感受。
面對面溝通,問問別人感覺怎麼樣、想要什麼或有什麼想法——這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但卻更能讓你有效地理解他人;這樣做,員工和組織能夠真正收集資訊,不必再無休止地揣測,從而大大減輕精神和心理負擔。這才是理解他人並展現同理心的正確方法。
本篇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已獲授權轉載。
原文作者:Adam Waytz
譯者:王晨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很自然,因為我們本來就更關心他們。由於同理心是有限的,這種投入的不均衡進一步加劇:我們把大部分同理心用在親近的人身上,同他們的聯繫增強,而同“外人”建立關係的意願被削弱。在公司中就常有類似的現象。對下屬和同事的同情可能催生對他人的攻擊性。更常見的是,內部人根本不想對外人懷有同理心,這足以使我們錯失跨部門或跨組織合作機會。
侵蝕道德
最後,同理心可能導致道德判斷失當。很多情況下,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對外人的敵意,而是對圈內人的極端忠誠。為了真切體會親近的人的所思所感,我們可能會把他們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這可能會讓我們對他人的錯誤視而不見,甚至自身行為失當。
在職場中,出於對同事的同理心,人們不願舉報錯誤行為,而這往往釀成醜聞。此前曾有研究證實,崇尚集體主義的國家賄賂問題更普遍,我們的研究間接印證了這一結論。集體歸屬感和個體間的相互依賴,容易讓人們寬容錯誤行為。這種心態會削弱責任感,讓人們把錯誤歸咎於集體而不是實際犯錯的人。
簡言之,對“自己人”的同理心可能損害一視同仁的公正心。
如何防止同理心氾濫?
分解任務
管理者可要求員工專注於某一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而無需照顧到所有人。有些員工可以優先負責客戶,有些人則優先照顧同事需求。這相當於為滿足不同利益相關方需求建立任務小組,使得每個人能更輕鬆地完成建立關係和收集觀點的工作。
在本團隊和本組織內較平均地分配“照顧需求”的任務,整體效果將更好。一個人的同理心是有限的,但一個團隊發揮同理心的空間和自由度都更大。
減少犧牲
心態決定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感到同理心帶來的壓力。例如,如果我們預設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本質上相衝突,我們會尤其苦惱於零和困境。談判各方固守自己立場止步不前時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對抗心態不僅阻礙相互理解和溝通,還會讓我們覺得如果不能完全如己所願就是失敗。要想避免談崩,我們必須找到照顧各方利益的整體解決方案。
一位管理者與一名優秀的應聘者進行薪酬談判,如果雙方咬住自己的出價不放,談判將陷入僵局。但假如應聘者更關心職業穩定,而管理者正好在努力降低離職率,雙方就能找到共同利益。就薪水問題讓步,這對管理者的同理心要求過高;但既然留住新員工符合他的利益,他可以欣然保證對方職業穩定。
每個人的同理心都是有限的,但可高效加以利用。減少成見,多問問題,你就可能找到共贏解決方案。
給予喘息
理解和應對他人的需求、利益和欲望,這或許是最困難的工作,但需要最“硬”的技能。有人說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但要想真正讀懂他人的心思,並待之以同情而非冷漠,你需要付出艱苦的心智努力。
我們都知道,從事技術、分析工作和重複性工作(如資料登錄)的人都需要定期休息。同理心也如此。管理者應設法給員工提供喘息空間。谷歌“20%自由時間”的政策就是這樣。雖然表面上給予員工更多主導權,但受益的最終是公司,而且還會加大工作量。
管理者應更進一步,鼓勵員工花更多時間考慮自己的利益。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專注於自身事務一段時間後,人們更能感受到對他人的同理心。
雖然有多種局限性,但同理心在工作中必不可少。因此管理者必須保證員工明智地使用同理心。
尼古拉斯·艾普利在《心智》(Mindwise)一書中建議,如果我們想要理解他人,最好直接和他們交談,而非想像他們的感受。
面對面溝通,問問別人感覺怎麼樣、想要什麼或有什麼想法——這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但卻更能讓你有效地理解他人;這樣做,員工和組織能夠真正收集資訊,不必再無休止地揣測,從而大大減輕精神和心理負擔。這才是理解他人並展現同理心的正確方法。
本篇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已獲授權轉載。
原文作者:Adam Waytz
譯者:王晨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