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看性格:如何訓練你的眼神?
眼神有多重要?如何訓練你的眼神?
作者:區家麟
以貌取人,
但觀其眼神以觀其人,往往異常準確。
在很多非專業的工種裡,如果求職者學歷與經驗差不遠,面試時,最主要看態度。態度,則反映於眼神。
人們說,梁朝偉演技很好,因他“眼睛懂得演戲”,大概沒有人會說:他的鼻子演得很有神、他的耳朵很迷人。若你不相信眼神之重要,請回想初戀心動一刻,難忘那回眸淺笑、婉約深情的觸電感覺,正是來自深邃溫柔的眼神。
一雙瞌睡的眼睛
求職面試,
面試時,應徵者都懂得挺直腰板,裝出信心,但筆直的坐姿、振奮的聲線,掩飾不了眼神的疲憊。面試的大學畢業生,常帶著一雙瞌睡的眼睛,掩蓋不了眼白裡的紅筋。面試前夕,睡眠不足,往往被一眼看穿,
面試時,眼睛正是窺探的秘道。少經世故的年輕人,最易被眼神出賣。大學裡的就業講座,教人要直望考官,與人攀談時,不能看天望地,要有眼神接觸,這是最基本的禮貌與溝通技巧。
眼神反映性格
很多人知道眼神重要,故意睜大眼睛,想裝得神采奕奕,卻是眼大無神,空洞無物;有些人意態從容,
有些人不敢與考官對望,就知道他自信心甚低,心裡有鬼;有些人眼神誠懇,你感受到真心真意,言行合一;有些人眼睛會笑,你知道他對世界充滿好奇,樂天積極;有些人雙眼發亮,你感受到一顆真心,無怨無悔。
那麼,如何把眼神訓練好?
對不起,相由心生,眼神反映性格,
真誠勝過技巧
面試時應懷著什麼心情,令眼神誠摯、有說服力?很簡單,要對新職位有熱誠、想學想做、靈活醒目,知識不足的話要有好奇心、答錯題目時要表現積極檢討的動力。更重要的是,這種神態鬚髮自內心,才會於眼神中流露。冒充有興趣很快會露出馬腳,還是早早充實自己,
所謂的面試技巧常有一大誤區,提供得體的“標準答案”。曾遇過一位應徵的女士,請她介紹自己,她用背書的姿態一口氣把預先準備的答案讀出來,文中有大量四字成語,她嘴角含笑但眼神呆滯,語調比電子發聲書更像機械人,場面滑稽。
還有一位女同學,面對考官,如奧巴馬在國會山莊面對全地球人發表演說,一分鐘自述,抑揚頓挫。話畢,請她談談自己的缺點,她說自己的缺點是容易哭,說罷,不知想起什麼慘事,她眼眶發紅,聲線開始顫抖,淚水已湧出來……
每一代人的際遇與成長環境皆不同,新一代,似乎較多人不擅溝通、情緒容易波動、求學動力低;但性情真切、敢想敢做,又是上一代所欠缺。我們以上一代的身份,評價年輕人表現,容易陷入“世代之爭”的圈套。
論實力,新一代猛人甚多,傻人亦多,走向兩極化,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錯覺;如今的成長環境,非年輕人自己能選擇。要怪,問題可能出自那群高呼“一代不如一代”的上代人,80後90後的成長環境,正是上一代人製造出來的。
一分鐘自述,抑揚頓挫。話畢,請她談談自己的缺點,她說自己的缺點是容易哭,說罷,不知想起什麼慘事,她眼眶發紅,聲線開始顫抖,淚水已湧出來……
每一代人的際遇與成長環境皆不同,新一代,似乎較多人不擅溝通、情緒容易波動、求學動力低;但性情真切、敢想敢做,又是上一代所欠缺。我們以上一代的身份,評價年輕人表現,容易陷入“世代之爭”的圈套。
論實力,新一代猛人甚多,傻人亦多,走向兩極化,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錯覺;如今的成長環境,非年輕人自己能選擇。要怪,問題可能出自那群高呼“一代不如一代”的上代人,80後90後的成長環境,正是上一代人製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