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我們總要有些愛好,與世俗保持距離

我們總要有些愛好,與世俗保持距離

作者:趙曉璃(職業培訓師、簡書簽約作者)

去年夏天,我無意中看到一篇演講稿,演講者是《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阿裡安娜·赫芬頓,她的演講主題是《成功的“第三大尺度”》。在演講稿中,赫芬頓提到了除金錢、權利之外的第三尺度:幸福。

她一再強調,不要“通過失去自我的代價去取得所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要問最終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我們應該找到一個地方。給我一個支點,

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我們通過認識自我,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支點,就可以取得更多的健康和給予,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看完《成功的“第三大尺度”》這篇演講稿的那天下午,我照例來到公交站牌等公交,打算去瑜伽館練習瑜伽。

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我眼前飄過。

“蔡蔡”,話音剛落,那個女孩回過頭來,沒錯,大大的眼睛,纖瘦高挑的身材,這不就是蔡蔡嗎?

“是我”,我朝她招手。

她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是你呀,好久沒見了。”

說起來,蔡蔡是我剛開始練瑜伽的時候遇到的。

幾年前,我在一家很大的瑜伽館辦了張年卡,剛接觸瑜伽的我肢體明顯不協調,當時蔡蔡就在我的旁邊,時不時對我的動作進行提醒與指正。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仔細觀察這位美女,發現她長得很有異域風情,便和她聊了起來,這才知道,這位美女練了七年多的瑜伽,突然我對一個問題頗感興趣,

那就是“既然你練了這麼久,幹嘛不當個瑜伽教練呢?”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很我也是有私心的,因為當時我剛接觸瑜伽不久,就想以後能夠做個瑜伽教練賺點外快也不錯。

還沒等蔡蔡開口,館裡的一個教練就說話了:“是啊,我們館長都找她談過好多回了,一直想讓她當兼職教練,可蔡蔡怎麼都不答應,真不明白是怎麼想的。”

蔡蔡笑了:“其實我真的沒有想太多,

我只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能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愛好不容易,我不希望在這份愛好裡摻雜太多的東西,要知道如果一旦當了教練,就必須照顧會員的體驗,也就意味著我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練習我想要做的體式,另外當教練就意味著收入,而我覺得一旦愛好與收入掛鉤,我自然地對它有所期許、有所要求,慢慢地我就會為之所累,而無法像現在這樣盡情享受這份愛好給我帶來的單純的快樂了。

我似有所悟。

我們為什麼會常常厭倦現在的工作?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當“內在動機”被“外在動機”取代,你做一件事開始貪圖結果,你就會漸漸失去很多東西,比如快樂。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群淘氣的孩子在一個老人門口踢球,不論老人怎麼說都毫無效果。後來老人想了個辦法,他第一天給了這群孩子一筆錢,告訴他們自己很喜歡看他們踢球,第二天繼續給錢,只是後來越給越少,漸漸地這群孩子就不想踢球了,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早已從“踢球是為了快樂”轉向了“踢球是為了利益”。

為了外在的某種結果從事某項活動,一旦外在的結果無法如你所願,你自然會感覺到沮喪甚至懷疑自己,而當你脫離外在的結果做一件事情,只是因為喜歡,你收穫的快樂是無法言喻的。

所以當很多人說把愛好做成職業時,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的聲音,那就是任何愛好一旦納入了職業範疇,就會有相應的考核標準,到時候你是否還能像當初那樣享受其中的愉悅,就很難說了。

是的,畢竟人不是機器,沒必要天天像打了雞血上了發條那樣繃緊每一根神經,而是需要適度放鬆;在所有的放鬆方式中,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為了任何目的去做,僅僅因為喜歡,無疑是一件對身心極為有利的事。

我曾經的一位同事果果就是這樣的例子。

這個姑娘長得特別好看,身材也超級好,然而在童年時代,由於家裡經濟條件有限,沒能圓自己的舞蹈夢,後來就一路坎坷,讀大學的時候學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畢業之後也十分迷茫,憑藉自己的外形優勢,來到公司做前臺行政的工作。

有那麼一段時間,果果超級不自信,打電話也唯唯諾諾的,所以少不了被老闆數落。

有一天傍晚,果果叫上我一起逛街,和我說自己覺得生活了無生趣,更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聽完果果的傾訴,對她說其實這根本不怪她,因為在職場中,領導多是用結果去評判一個人,不太在意過程以及個體感受,如果想要重拾自信,有一條路可以嘗試下,那就是拾起童年的夢想,去學習跳舞。

“什麼?姐,你確定你說的是真話嗎?我現在都二十多歲了,骨頭也僵硬了,能學得會嗎?”果果瞪大了眼睛問我。

“只要你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你可以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定,比如半年啊,如果半年內跳不好,也權當放鬆了呀,再重新找份類似于行政或文員的工作,我覺得並不存在多大的問題。”我說。

沒到一個禮拜,果果就辭了職,很多人都在揣測她到底去了哪裡,只有我隱隱約約知道她去了哪裡。

她參加了一個舞蹈班,開始學習舞蹈。

她告訴我說,自己第一次跳舞的時候,既興奮又緊張,她生怕自己跳不好會出醜,但沒想到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她腦海裡充盈的是童年時自己在家裡對著鏡子偷偷摸摸跳舞的場景,她頭一次覺得自己和內心貼的這麼近,她的身體開始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擺動起來,這種感覺完全是不受自己大腦支配的。

一時間,仿佛一切都靜止了,當身體的動作與音樂逐漸融入一體,她的內心就升騰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愉悅,這種狀態是她在上學甚至上班之後這麼多年來從來不曾體會過的,她終於不用為瑣事傷神,也不用為他人的否定而懷疑自己,更不用理會其他人的看法,這一刻,音樂在,她在,這就是一個完整而美妙的世界。直到音樂停止,她還久久地沉浸在巨大的愉悅中,期盼著下一節課的到來。

就這樣,果果一發不可收拾,練習舞蹈沒多久又開始學繪畫,一刻不得停歇。

當我再次看到她的時候,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與快樂向我宣告,如今的果果真的做回了她自己。

至於今後做什麼,果果突然不焦慮了,她告訴我,自己能從舞蹈中找回自我,突然覺得一切都沒有以前想像的那麼困難重重了,她突然覺得什麼都不怕了。

毋庸置疑,當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去除了人內心深處的幸福,往往以外在的金錢、地位作為評判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被評判、被貼標籤、被定義、被量化等一系列境遇,圍繞著這些產生的所謂奮鬥所謂拼搏,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因為沒有了幸福可言的內心,猶如斷了源頭的泉水,再也發不出歡快的音律了。

以上故事裡的主人公,都是脫離了世俗的“投入產出比”做一些喜歡的事情,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愛好很難說能他們帶來怎樣可觀的收益,甚至個人回報率極低。

可是我始終堅信,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不少這樣的人,他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達成可見的結果,只是為了和內在的自己相遇。

誠然,這個世界上的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所以奮力一搏活成了特立獨行的模樣,這也是一種成功,然而還有一種成功,那就是其實你未必非要證明什麼,也未必活出怎樣的與眾不同,你需要做的,只是和你的內心相遇,然後靜靜地去體會“一切如是”。

人生中總會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插曲,與你的內心無比貼近,卻註定和世俗保持著格格不入的距離。

第二天繼續給錢,只是後來越給越少,漸漸地這群孩子就不想踢球了,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早已從“踢球是為了快樂”轉向了“踢球是為了利益”。

為了外在的某種結果從事某項活動,一旦外在的結果無法如你所願,你自然會感覺到沮喪甚至懷疑自己,而當你脫離外在的結果做一件事情,只是因為喜歡,你收穫的快樂是無法言喻的。

所以當很多人說把愛好做成職業時,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的聲音,那就是任何愛好一旦納入了職業範疇,就會有相應的考核標準,到時候你是否還能像當初那樣享受其中的愉悅,就很難說了。

是的,畢竟人不是機器,沒必要天天像打了雞血上了發條那樣繃緊每一根神經,而是需要適度放鬆;在所有的放鬆方式中,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為了任何目的去做,僅僅因為喜歡,無疑是一件對身心極為有利的事。

我曾經的一位同事果果就是這樣的例子。

這個姑娘長得特別好看,身材也超級好,然而在童年時代,由於家裡經濟條件有限,沒能圓自己的舞蹈夢,後來就一路坎坷,讀大學的時候學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畢業之後也十分迷茫,憑藉自己的外形優勢,來到公司做前臺行政的工作。

有那麼一段時間,果果超級不自信,打電話也唯唯諾諾的,所以少不了被老闆數落。

有一天傍晚,果果叫上我一起逛街,和我說自己覺得生活了無生趣,更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聽完果果的傾訴,對她說其實這根本不怪她,因為在職場中,領導多是用結果去評判一個人,不太在意過程以及個體感受,如果想要重拾自信,有一條路可以嘗試下,那就是拾起童年的夢想,去學習跳舞。

“什麼?姐,你確定你說的是真話嗎?我現在都二十多歲了,骨頭也僵硬了,能學得會嗎?”果果瞪大了眼睛問我。

“只要你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你可以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定,比如半年啊,如果半年內跳不好,也權當放鬆了呀,再重新找份類似于行政或文員的工作,我覺得並不存在多大的問題。”我說。

沒到一個禮拜,果果就辭了職,很多人都在揣測她到底去了哪裡,只有我隱隱約約知道她去了哪裡。

她參加了一個舞蹈班,開始學習舞蹈。

她告訴我說,自己第一次跳舞的時候,既興奮又緊張,她生怕自己跳不好會出醜,但沒想到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她腦海裡充盈的是童年時自己在家裡對著鏡子偷偷摸摸跳舞的場景,她頭一次覺得自己和內心貼的這麼近,她的身體開始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擺動起來,這種感覺完全是不受自己大腦支配的。

一時間,仿佛一切都靜止了,當身體的動作與音樂逐漸融入一體,她的內心就升騰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愉悅,這種狀態是她在上學甚至上班之後這麼多年來從來不曾體會過的,她終於不用為瑣事傷神,也不用為他人的否定而懷疑自己,更不用理會其他人的看法,這一刻,音樂在,她在,這就是一個完整而美妙的世界。直到音樂停止,她還久久地沉浸在巨大的愉悅中,期盼著下一節課的到來。

就這樣,果果一發不可收拾,練習舞蹈沒多久又開始學繪畫,一刻不得停歇。

當我再次看到她的時候,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與快樂向我宣告,如今的果果真的做回了她自己。

至於今後做什麼,果果突然不焦慮了,她告訴我,自己能從舞蹈中找回自我,突然覺得一切都沒有以前想像的那麼困難重重了,她突然覺得什麼都不怕了。

毋庸置疑,當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去除了人內心深處的幸福,往往以外在的金錢、地位作為評判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被評判、被貼標籤、被定義、被量化等一系列境遇,圍繞著這些產生的所謂奮鬥所謂拼搏,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因為沒有了幸福可言的內心,猶如斷了源頭的泉水,再也發不出歡快的音律了。

以上故事裡的主人公,都是脫離了世俗的“投入產出比”做一些喜歡的事情,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愛好很難說能他們帶來怎樣可觀的收益,甚至個人回報率極低。

可是我始終堅信,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不少這樣的人,他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達成可見的結果,只是為了和內在的自己相遇。

誠然,這個世界上的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所以奮力一搏活成了特立獨行的模樣,這也是一種成功,然而還有一種成功,那就是其實你未必非要證明什麼,也未必活出怎樣的與眾不同,你需要做的,只是和你的內心相遇,然後靜靜地去體會“一切如是”。

人生中總會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插曲,與你的內心無比貼近,卻註定和世俗保持著格格不入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