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與學生相處融洽 3步改善師生交往的途徑
教學交往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良好的交往,既是教學的核心,
一、注重第一印象
師生之間相互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會成為此後師生交往的感情基礎,也會成為每個學生進步的動力。
1、注意儀錶。當你站在學生面前,還沒有開口的時候,你的儀錶已經在向學生說話了。儀錶雖是一個人的外表,卻並不是硬套在你身上的,而是你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精神氣質的自然流露。我們的前輩是很注重儀錶的,如蔡元培先生等。有的女教師刻意雕琢,那不好;有的男教師不修邊幅,也不當。教師的儀錶理應合乎時宜,具有審美價值,表現出教師這一職業所持有的氣質風範,
2、面帶微笑。有人曾以“你不喜歡什麼樣的老師”為題做過調查,答案自是多樣,但有一條就是“不笑”。其實,面帶微笑,恐怕是最令人愉快,最能溝通人與人感情的一種面部表情了。
對教育而言,微笑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藝術。當你找學生談話,用含笑的目光注視他時,會使他放棄戒備心理,造成一種融洽和諧的氣氛;當學生在課堂上因緊張而回答不出時,你的微笑是一種激勵和期待;當學生因犯了錯而惴惴不安、手足無措時,你的笑容是一種諒解;當學生做對了一件事,你的笑容是一種最好的獎賞;當學生和你一起閒談、遊戲的時候,你的笑容會使學生倍感親切……微笑,
二、保持一顆童心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童年時代,童年的印象對於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種十分珍貴的財富,有了它,在探索兒童心靈世界的時候,可以少走彎路,
在教學過程中要葆有一顆童心,才能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找到接觸點和共振點,把握住教育的契機。如果總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麼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穎、奇特的想法和行為都可能被否定,那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創造性。
課間多和學生生活在一起,主動接近他們,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等,時時處處以朋友的身份和兒童交談、遊戲。當教師以欣賞的目光注視著遊戲的孩子們時,當我們參與其中一同遊戲時,孩子們玩得最起勁、最開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這種童心,不是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一般平等而真誠的“情感投入”,是人道主義情懷的自然流露。
三、發揚教學民主
兒童年齡雖小,但他們都是有主見,有思想的人。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盡情表現自己才能的自我意識是當今兒童的特點。教學中要發揚民主,尊重兒童的意見和要求,不能採取強迫命令,無條件服從的方法進行教育,更不能用懲罰的手段對待兒童的錯誤或失敗,應採用說理的方法正面教育,力求師生之間逐步形成相互探討的民主風氣。
現代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有心眼,早熟者多,對老師的教學工作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開始他們不好意思跟老師面對面地講,於是我就讓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給老師提意見。好多學生在信中對老師的語言、行為等作了評價。
在學生當堂、當眾指出教者的錯誤時,教師要冷靜地分析,擇善而從。理想的教育、教學應該是對話式的,師生相互請教,雙方互為先生和學生。在批評教育的問題上,師生同樣是平等的:教師當然可以批評學生,學生也可以批評老師;如果教師批評失誤,應該尊重學生申辯或解釋的權利;如果學生批評有誤,也應允許教師敘說原委。作為教師,要不斷豐厚自己的學識,提升自己的理性。因為只有豐厚的學識與徹底的理性才能賦予人一種大氣,這種大氣,是作為教師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大氣,才能真誠地鼓勵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去拓展已經變得十分狹窄的心靈空間和精神世界。良好的師生交往,應該是人的潛能的不斷發揮,人的思想感情的充分釋放。“作為真誠的民主教育,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本身。”
那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創造性。
課間多和學生生活在一起,主動接近他們,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等,時時處處以朋友的身份和兒童交談、遊戲。當教師以欣賞的目光注視著遊戲的孩子們時,當我們參與其中一同遊戲時,孩子們玩得最起勁、最開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
這種童心,不是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一般平等而真誠的“情感投入”,是人道主義情懷的自然流露。
三、發揚教學民主
兒童年齡雖小,但他們都是有主見,有思想的人。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盡情表現自己才能的自我意識是當今兒童的特點。教學中要發揚民主,尊重兒童的意見和要求,不能採取強迫命令,無條件服從的方法進行教育,更不能用懲罰的手段對待兒童的錯誤或失敗,應採用說理的方法正面教育,力求師生之間逐步形成相互探討的民主風氣。
現代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有心眼,早熟者多,對老師的教學工作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開始他們不好意思跟老師面對面地講,於是我就讓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給老師提意見。好多學生在信中對老師的語言、行為等作了評價。
在學生當堂、當眾指出教者的錯誤時,教師要冷靜地分析,擇善而從。理想的教育、教學應該是對話式的,師生相互請教,雙方互為先生和學生。在批評教育的問題上,師生同樣是平等的:教師當然可以批評學生,學生也可以批評老師;如果教師批評失誤,應該尊重學生申辯或解釋的權利;如果學生批評有誤,也應允許教師敘說原委。作為教師,要不斷豐厚自己的學識,提升自己的理性。因為只有豐厚的學識與徹底的理性才能賦予人一種大氣,這種大氣,是作為教師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大氣,才能真誠地鼓勵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去拓展已經變得十分狹窄的心靈空間和精神世界。良好的師生交往,應該是人的潛能的不斷發揮,人的思想感情的充分釋放。“作為真誠的民主教育,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