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適當離群恰好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適當離群,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作者:阿何(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理工男)
摘自:人民日報
在知乎上, “孤立”是關注數最多的話題之一,網友們貢獻了無數高贊回答。
一個顯而易見的悖論是,社交媒體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聯繫卻在不斷拉遠。如何更好地融入各種不同的群體,成為許多人關心的話題。
這種關心背後潛藏的命題無非是:合群才是正確的,倘若一個人不被周圍的人接納,說明他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但事實和我們的認知可能有所不同。有時候,適當離群恰好是保證優秀的必要。
我有位朋友叫Lisa,年紀輕輕就在一家外企的骨幹部門做到了組長職位,是大家眼中的“女強人”。
雖然地位和收入都遠超同齡人,但Lisa在公司過得並不是很開心,因為她總覺得在公司裡被孤立了。部門的同事根據性格、愛好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圈子,但大多數與她絕緣。中午去食堂吃飯,
“一開始,我真挺鬱悶的,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次一起吃飯時,Lisa跟我說,“但後來我徹底明白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說來,Lisa被孤立的原因非常搞笑:原來的組長跳槽後,上面的領導讓所有員工競聘這個崗位,結果除了她之外,沒有一個人提出申請,Lisa便理所當然地升職了——一方面因為她的勇氣,另一方面也因為工作確實出色。
但其他同事並不這麼想。
在一個大部分人都追求平庸的環境裡,保持平庸無疑是“最安全”的做法,追求上進反而不被鼓勵。倘若因為這樣就放棄努力,最終買單的還是自己。
又過了兩年,表現突出的Lisa又升了一級,
我上大學那會兒,有個學習成績特別突出的猛人。
好歹也是國內頂尖的大學,學校裡各省的高考狀元、奧賽冠軍不在少數,而這位猛人的突出在於:幾乎所有考試,不分文理,都能拿第一。
一開始,我覺得猛人兄性格有些孤僻,很少跟班上其他同學交流:他每天五點多就出門運動了。運動完去自習上課,
後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觀點。那次經過學校禮堂,裡面在舉行一場激烈的辯論賽。而我認為“孤僻不善說話”的猛人兄,正在場上滔滔不竭,儼然是辯論隊的主力。
再後面,有意識地和猛人兄一塊去自習,才發現他的社交活動遠比我想像中精彩。他不但是學校辯論隊的主力選手,還是話劇團的骨幹成員。當時學校每年都會組織以科技和創業為主題的“挑戰杯”比賽,猛人兄甚至拿了一次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在學校精通互聯網技術的圈子裡朋友無數。
與此同時,我和不少其他同學在忙啥呢?要麼沉迷於網路小說,要麼熬夜打遊戲,每天討論的話題無非就是哪個老師的課可以翹,哪門選修課容易拿高分。
猛人兄不是沒有社交,而是社交圈距離我們太遙遠。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聚焦在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而在我們看來卻是“孤僻”。
反過來看,許多人浪費時間在低品質的無效社交上,說到底還是要在群體中尋找安全感,而沒有想清楚自己真正該追尋的東西。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句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深表認同。
龜兔賽跑的故事每個人都從小聽到大,但現實世界遠比故事中要殘酷很多:我們所處的世界,烏龜或許沒有停止腳步,但兔子非但沒有睡覺,反而在狂奔,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懈怠呢?
就我所見,但凡能在一個領域紮根發展的人,無不惜時如金,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
跑得越靠前,同行者便越稀有。所以,成功者往往是孤獨的。不是他們不需要同伴,而是因為我們掉隊了,而他們從未停步。
社交行為之所以存在,一個前提便是雙方之間存在共同的話題和志趣愛好。當兩個人關注點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時,任何“假裝我們很熟”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
一位朋友在城市打拼多年,大部分原來的死黨都留在小縣城發展。一開始,他每年都會回去好幾次和死黨相聚。慢慢地,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再到後來,好幾年都不見得回去一趟了。
談起這件事情,朋友也是滿臉苦笑。他說:其實特別想念以前,那時候大家都不懂事,最大的夢想或許就是找份安穩的工作,有個幸福的家庭。但現在每次死黨們談論的都是家長里短、工資多少、小孩教育,而他尚且單身,努力想把企業做上新三板。
死黨討論的話題他不感興趣,他關心的話題死黨聽不懂,每次都特別尷尬。
社交帶給我們的,是歸屬感、認同感,以及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樂趣。與此同時,社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心力,效果還不一定如你所願。
有些人的事業和社交密不可分,所以圈子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但對另一些人而言,社交和成長之間是有矛盾的。你花在此處的時間多了,就意味著花在彼處的時間少了。所以,適當離群是保證優秀的必要。這個選擇題,每個人想明白後都不難做。
延伸閱讀:
李尚龍: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你在浪費青春
與此同時,我和不少其他同學在忙啥呢?要麼沉迷於網路小說,要麼熬夜打遊戲,每天討論的話題無非就是哪個老師的課可以翹,哪門選修課容易拿高分。
猛人兄不是沒有社交,而是社交圈距離我們太遙遠。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聚焦在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而在我們看來卻是“孤僻”。
反過來看,許多人浪費時間在低品質的無效社交上,說到底還是要在群體中尋找安全感,而沒有想清楚自己真正該追尋的東西。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句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深表認同。
龜兔賽跑的故事每個人都從小聽到大,但現實世界遠比故事中要殘酷很多:我們所處的世界,烏龜或許沒有停止腳步,但兔子非但沒有睡覺,反而在狂奔,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懈怠呢?
就我所見,但凡能在一個領域紮根發展的人,無不惜時如金,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
跑得越靠前,同行者便越稀有。所以,成功者往往是孤獨的。不是他們不需要同伴,而是因為我們掉隊了,而他們從未停步。
社交行為之所以存在,一個前提便是雙方之間存在共同的話題和志趣愛好。當兩個人關注點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時,任何“假裝我們很熟”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
一位朋友在城市打拼多年,大部分原來的死黨都留在小縣城發展。一開始,他每年都會回去好幾次和死黨相聚。慢慢地,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再到後來,好幾年都不見得回去一趟了。
談起這件事情,朋友也是滿臉苦笑。他說:其實特別想念以前,那時候大家都不懂事,最大的夢想或許就是找份安穩的工作,有個幸福的家庭。但現在每次死黨們談論的都是家長里短、工資多少、小孩教育,而他尚且單身,努力想把企業做上新三板。
死黨討論的話題他不感興趣,他關心的話題死黨聽不懂,每次都特別尷尬。
社交帶給我們的,是歸屬感、認同感,以及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樂趣。與此同時,社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心力,效果還不一定如你所願。
有些人的事業和社交密不可分,所以圈子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但對另一些人而言,社交和成長之間是有矛盾的。你花在此處的時間多了,就意味著花在彼處的時間少了。所以,適當離群是保證優秀的必要。這個選擇題,每個人想明白後都不難做。
延伸閱讀:
李尚龍: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你在浪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