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友情,是你困陷黑暗時最後的長燈
最好的友情,是你困陷黑暗時最後的長燈
作者: 小北
小時候看一些武俠劇,最能撩動我情緒的,從來不是快馬豪情縱意江湖時地刀光劍影,而是天高水遠久別重逢後地相視一笑。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摯友,功成名就後各棲天涯,幾十年後相見于黃沙原野,隔著幾十步輕吐一句:好久不見。
每當看到這種場景,我都會覺得特別帶感。同樣我越來越發現,似乎有些友誼,真的不是維繫於經常聯繫。
前天下午在朋友圈作了一個調查。
我在想,說不會的人大抵都是不主動的吧,沒有付出過所以才會如此篤定,直到一個讀者回復:不會,因為我就是主動的那個人。
她說,雖然我們很少聯繫,而且每次都是我主動,但只要兩人到了一起,立馬就會有說不完的話。
我主動,可我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
相反,我比較沒心沒肺,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其實吧,好的友誼真的不會因為長時間的不聯繫而變淡,也不會因為誰先主動而出現隔閡,因為那份默契早已植根在了心底。我主動聯繫是我因為生來比較熱情,而對方對網路社交比較冷淡,這都只是天性使然。
去年身體有恙在家休養,
那是一個很陌生的頭像,點開資料欄才發現是一個許久未曾聯繫的好友,我回了他一句,沒怎麼,隨便發的。
十幾分鐘後,我接到了他的電話,我還沒來得及思索他如何知道我這個新號碼,他便急切地詢問我狀況,我簡單和他講述了一下,他表示有時間就來看我。
掛斷後我有些詫異,
我們兩人曾是很好的朋友,那時候在一起各種壞事情沒少幹,被老師稱呼為狼和狽,第一年我高考失敗複讀,他經常給我打電話,唾沫橫飛地描繪大學的美好,以此激勵我努力學習。
仔細想想,我和他已有近三年未見,平時也基本沒有聯繫。曾經我一度因為兩人感情的生疏而暗自感慨,
我說,有個電話就行了,費這個勁幹什麼。
他說,有些人,雖然各自忙碌,但並不代表就忘記了彼此。
網上有一個很有趣的段子。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weiren/21478.html
每當別人給我發消息的時候,我都在心裡用意念回復了,但事實是壓根沒有回復,所以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很好笑,但對我來說又覺得很真實。仔細想來,我就是那個不主動,也不喜歡經常聯繫的人。
好友給我發消息,也許我當時看到了,但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而我當時又正好在忙碌,我都會先放在一邊,可等忙完後又直接忘了,下次再看見的時候又覺得已經沒有了回復的必要。
換位思考,自己的這種行為肯定很令人抓狂。可我真的不是一個喜歡經常聯繫的人,我可以面對面相談甚歡,但卻對於這種維繫於網路的交流方式有著天然地排斥。
同學朋友眼中的我,一年到頭不會發朋友圈,也基本不在同學群裡聊天。但我記得好友們每一個人的愛好,記得我們一起做過的每一件事情。
上次和幾個同學逛母校,每走到一個地方,我都能迅速的說出曾經我們在那個地方做過的趣事,當時哪些人,大家都說了什麼。
我不喜歡聯繫,一如我習慣將感情置放在心底。
曾有人問我,你覺得最好的友情該是什麼樣子?
我說:大概就是我給他發完消息後,從來不會因為他回復與否而有情緒波動。他給我發消息,我也不用因為忘記回復而覺得抱歉不安。
現在便利發達的網路通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它在很多時候更讓交流成了一種負擔。
別人給你發來一段消息,儘管無關緊要,但你要為此停留手中的工作,因為你擔心如果怠慢或者忘記回復,就會讓彼此的關係出現間隙。更有甚者直接用秒回來衡量彼此的關係,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因為我們內心越來越缺失,急於尋求一種存在感,害怕被忽視,害怕被遺忘。
可正如你害怕冷落別人,你同樣害怕自己被別人冷落。
這樣的關係,很累不是嗎?
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便是越來越接受人生而孤獨這一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有的生活方式,正如有人喜歡吃香菜,有人喜歡吃芹菜,再好的兩個人都無法做到頻率一致。我不聯繫你,不僅是因為我不喜歡螢幕交流,而且我覺得你過得很好,並不需要打擾。
我們不常聯繫,但真的不代表我不在乎你,我留戀每一次現實裡的重逢,也記得你每一次離別時的叮鈴。
我不想做你縱意狂歡時的酒友,只願成為你困陷黑暗時最後的長燈。
我都在心裡用意念回復了,但事實是壓根沒有回復,所以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很好笑,但對我來說又覺得很真實。仔細想來,我就是那個不主動,也不喜歡經常聯繫的人。
好友給我發消息,也許我當時看到了,但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而我當時又正好在忙碌,我都會先放在一邊,可等忙完後又直接忘了,下次再看見的時候又覺得已經沒有了回復的必要。
換位思考,自己的這種行為肯定很令人抓狂。可我真的不是一個喜歡經常聯繫的人,我可以面對面相談甚歡,但卻對於這種維繫於網路的交流方式有著天然地排斥。
同學朋友眼中的我,一年到頭不會發朋友圈,也基本不在同學群裡聊天。但我記得好友們每一個人的愛好,記得我們一起做過的每一件事情。
上次和幾個同學逛母校,每走到一個地方,我都能迅速的說出曾經我們在那個地方做過的趣事,當時哪些人,大家都說了什麼。
我不喜歡聯繫,一如我習慣將感情置放在心底。
曾有人問我,你覺得最好的友情該是什麼樣子?
我說:大概就是我給他發完消息後,從來不會因為他回復與否而有情緒波動。他給我發消息,我也不用因為忘記回復而覺得抱歉不安。
現在便利發達的網路通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它在很多時候更讓交流成了一種負擔。
別人給你發來一段消息,儘管無關緊要,但你要為此停留手中的工作,因為你擔心如果怠慢或者忘記回復,就會讓彼此的關係出現間隙。更有甚者直接用秒回來衡量彼此的關係,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因為我們內心越來越缺失,急於尋求一種存在感,害怕被忽視,害怕被遺忘。
可正如你害怕冷落別人,你同樣害怕自己被別人冷落。
這樣的關係,很累不是嗎?
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便是越來越接受人生而孤獨這一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有的生活方式,正如有人喜歡吃香菜,有人喜歡吃芹菜,再好的兩個人都無法做到頻率一致。我不聯繫你,不僅是因為我不喜歡螢幕交流,而且我覺得你過得很好,並不需要打擾。
我們不常聯繫,但真的不代表我不在乎你,我留戀每一次現實裡的重逢,也記得你每一次離別時的叮鈴。
我不想做你縱意狂歡時的酒友,只願成為你困陷黑暗時最後的長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