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從金星相親節目看“老少配”:心理學上的男女雙重標準

從金星相親節目看“老少配”:心理學上的男女雙重標準

當時我想,年齡相差十九歲的劉強東和奶茶妹相戀、結婚收穫的是人們的祝福,而將男人和女人掉過個兒,一個女人吸引了比她小十七歲的男孩,為什麼她就變成了大逆不道的掃帚星?

據我自身的經驗和觀察,年輕男孩被年長一些的女性吸引是很常見的社會現象。我各個年齡段的男性朋友中,都有人向我提到過這樣的經歷;我的女朋友中吸引來年輕許多的男孩的也不鮮見。

只是因為社會主流對此現象的低容忍度,且堅持詆毀三十五歲以上女性的包括性魅力在內的個人魅力,所以很多女性不會像某些男人那樣,將其當作炫耀的資本到處吹噓。所以,臺上這些人看到23歲男孩被比他大17歲的女性吸引,嚇得仿佛天都要塌下來,是可以理解的。

這一現象是在心理學上是有依據的。

神話中“母親—兒子”情人是最初的親密關係狀態。榮格在《移情心理學》中就闡明了親密關係中的血親移情,

這是人類心靈尋求歸屬的其中一種表現。其實,無論男女,年輕稚嫩時都會渴望年紀長一些的異性指引,這樣,他或她未完成的、與母親一體化的分離議題會再次浮現。對男孩來說,這還包括性方面的指引,他可以從一個相對成熟、有經驗的異性那裡去瞭解另一個性別。如果此人對此有足夠的覺察,那麼他或她就可能真正實現心理上的斷奶。
無論男女,都應該被鼓勵去做這個功課,以便“長硬了翅膀後飛走”,只有這樣,此人才會發展出既和本源保持聯結,又是獨立個體的成熟人格,才能和另一個異性健康地結合。

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這個社會在這方面對男女實行雙重標準。

社會主流自動認為女性不必發展自我,無須開創自己的世界,因此一輩子可以戀母,既不需要長硬翅膀,因此也不需要飛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社會對老男少女的伴侶類型十分寬容,甚至還暗中推崇,找一個父輩年紀的男人做丈夫,正好可以讓女人一生都去做“小女兒”“小女人”,待在一個安全的窩裡,沒有多少人會擔憂這位丈夫到遲暮之年時會成為他年輕妻子的絆腳石。

反過來,社會對男性的標準是另一個層面的苛刻。它早早地讓他擔負起成年男子的責任,全然不顧他心靈的一部分可能還停留在嬰兒化狀態。他還是媽媽的男孩,他的成人功課還沒有畢業,就被冠以父親的帽子,去照顧另一個心靈的一部分也停留在嬰兒階段的女性。如果他媽媽本身也有母親情結和父親情結,那麼他就會被他媽媽緊抓不放。他在生理上渴望一個成年女人,心理上渴望母親,這樣的衝突狀態會持續上演。他內在的另一個衝突是一部分渴望與母親分離,另一部分渴望與母親永不分離,他的一生就在這場戰爭中消耗殆盡。他只是一個偽裝的成年男人而已。

在他的心理發展進程中,最初的“母親—兒子”情人的親密關係就成為一個無意識的行為。公眾領域極少談論老女少男的伴侶類型,實際上,據我自身的經驗和觀察,這和老男少女的組合一樣常見和普遍,只不過它們以更隱秘、更精神化的方式發生著。

這就使得男孩的成人功課可能比女孩更艱難。女孩的戀母情結是可見的、被放大的,她相對弱勢的地位又使得她對自身的遭遇更敏感。一旦這個女孩覺醒,她就可能衝破“母親”(母系法則)管轄的領域,努力構建自我,比如她會寧願冒著終身孤獨一人的風險,拒絕進入傳統的婚姻。她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持續不斷地與“父親”(父系法則)作鬥爭,但無論如何,她已經在意識發展的階段大大往前進了一步。

而男孩,他這個偽裝的成年男人,在無意識中仍被“母親”統禦,他處處顯得孩子氣、不成熟,這個社會卻時刻在誇耀他的性別,以他丁點的成就為榮,壓抑他脆弱和稚嫩的面向。他到底是大男人還是小男孩?他到底是父親還是兒子?只要他的“母親”不退出他心靈的舞臺,他永遠都只是媽媽的兒子。

而這個不肯對兒子放手的媽媽呢?無疑就是沒有衝破“母親”領域的女孩,她受母親情結和父親情結的支配,她沒有成為她自己,她無意識地生養、哺育她的兒子,認為他是她的產物和所有物,又將他當成心理上的丈夫和父親,要求他為她的心靈和人生負責。

這又印證了榮格心理學中的補償性原理。男權社會在意識層面受父系法則主導,而在無意識深處,統治者卻是大母神,並且更多地是大母神的陰暗面:不是滋養而是窒息,不是促進生長而是意圖毀滅。看看這檔相親節目中那個23歲小夥的媽媽,就能感覺到這一力量有多大的統治威力。

心理上渴望母親,這樣的衝突狀態會持續上演。他內在的另一個衝突是一部分渴望與母親分離,另一部分渴望與母親永不分離,他的一生就在這場戰爭中消耗殆盡。他只是一個偽裝的成年男人而已。

在他的心理發展進程中,最初的“母親—兒子”情人的親密關係就成為一個無意識的行為。公眾領域極少談論老女少男的伴侶類型,實際上,據我自身的經驗和觀察,這和老男少女的組合一樣常見和普遍,只不過它們以更隱秘、更精神化的方式發生著。

這就使得男孩的成人功課可能比女孩更艱難。女孩的戀母情結是可見的、被放大的,她相對弱勢的地位又使得她對自身的遭遇更敏感。一旦這個女孩覺醒,她就可能衝破“母親”(母系法則)管轄的領域,努力構建自我,比如她會寧願冒著終身孤獨一人的風險,拒絕進入傳統的婚姻。她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持續不斷地與“父親”(父系法則)作鬥爭,但無論如何,她已經在意識發展的階段大大往前進了一步。

而男孩,他這個偽裝的成年男人,在無意識中仍被“母親”統禦,他處處顯得孩子氣、不成熟,這個社會卻時刻在誇耀他的性別,以他丁點的成就為榮,壓抑他脆弱和稚嫩的面向。他到底是大男人還是小男孩?他到底是父親還是兒子?只要他的“母親”不退出他心靈的舞臺,他永遠都只是媽媽的兒子。

而這個不肯對兒子放手的媽媽呢?無疑就是沒有衝破“母親”領域的女孩,她受母親情結和父親情結的支配,她沒有成為她自己,她無意識地生養、哺育她的兒子,認為他是她的產物和所有物,又將他當成心理上的丈夫和父親,要求他為她的心靈和人生負責。

這又印證了榮格心理學中的補償性原理。男權社會在意識層面受父系法則主導,而在無意識深處,統治者卻是大母神,並且更多地是大母神的陰暗面:不是滋養而是窒息,不是促進生長而是意圖毀滅。看看這檔相親節目中那個23歲小夥的媽媽,就能感覺到這一力量有多大的統治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