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小學生感恩故事:不懂感恩的孩子和白眼狼有何區別?

別把孩子養得“不知感恩”

作者:丹媽

1

前陣子回老家幾天,因為婆婆有關節炎,所以我們提出去外面吃飯。可婆婆總說:“難得一家人團聚,在家吃有氣氛。”

每餐她還是忙裡忙外,堅持做一大桌子菜給我們吃。

我這個廚房手殘星人,帶叮噹,趕稿子也幫不上太多忙,心裡覺得很過意不去,所以一有時間還會盡些力掃掃地洗洗碗什麼的。

只是讓我覺得尷尬的是,每次大家歡快地吃飯,8歲的小侄女總是嘟著嘴抱怨:“沒菜吃”“每一個喜歡吃的菜”……

婆婆聽了一臉無奈和歉意,討好般地問:“小祖宗,你想吃什麼?奶奶去給你做。”

可小侄女就像沒聽到似得,只是一個勁嘟囔:“菜真難吃,

飯也難吃……”

再看我哥嫂,對女兒的行為沒有任何糾正。不過,說實話,小侄女這樣的表現我也並不奇怪。

我哥嫂人很好,但在家說話也有點太隨意。

就如今年除夕夜,我還懷著叮噹,老公朋友送我們只大雁補身體。

婆婆沒有煮過大雁,忙得焦頭爛額,好不容易做出來。可能味道不太好,然後大哥吃飯時就一直吐槽:肉太硬、沒嚼勁,難吃!

說實話,那一刻,我挺心疼我婆婆的。

大過年的,一個人在廚房忙活大半天,沒有得到一句“辛苦了”之類的體恤話,還要各種被吐槽被嫌棄。

誰心裡舒服?也正因為是自家兒子,所以委屈也往心裡吞罷了。

所以,想要求孩子懂感恩,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沒有一丁點感恩之心,還指望自己的孩子會體恤別人的辛苦和不容易?

別做夢了!

2

不懂感恩的孩子=白眼狼

別說我小侄女,現實生活中,被父母特別是老人溺愛得沒了分寸的孩子,真是比比皆是。

就說我前幾天在網上看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奶奶常帶孫子去吃牛肉麵,每次吃面前,奶奶都會將自己碗裡的肉夾給孫子,看著孫子大口吃肉的樣子,奶奶似乎比自己吃了還滿足。

這天,兩人又來吃面,

不同的是,今天奶奶沒有當著孫子面把肉夾給他,而是在領餐處就先夾好了,再將面端到孫子面前。

孩子不肯吃,盯著奶奶的碗,皺了皺眉頭說“奶奶,你今天怎麼沒把牛肉給我”,奶奶和他解釋,孫子卻大發雷霆:“你騙人!你肯定把肉藏起來了!”。

一邊嚷嚷著一邊用筷子使勁在奶奶碗裡找肉,氣急敗壞之下竟把奶奶的面全打了,還嚷嚷著沒兩份肉就不吃。

奶奶聽了立馬急了,心疼地說:“不吃怎麼行,

會餓肚子的,奶奶再給你買一碗”。

這整個過程都被面店老闆和其他顧客看在眼裡,正當奶奶開口說要買面,老闆卻冷冷的說:“不好意思,我的面不賣給你們”。

奶奶只得再回去哄孫子吃面,豈止孩子一氣之下,把面全掀翻了,氣呼呼地走了。

過了,孩子爸爸來了,帶著孩子買了三碗面,把所有的肉都夾到孩子碗裡。然後專門叫來店主,警告他說:“我買的面,我想怎麼吃就怎麼吃,現在我們還不想吃你的面了!”。

說完就沖碗裡吐了口痰,甩下錢。帶著兒子大搖大擺,揚長而去。

店主本想通過不賣面給奶奶,讓她明白溺愛孩子的不對,卻招來這樣的侮辱,氣得也是眼淚直掉。

大人們對孩子的那份不離不棄,任勞任怨,往往只感動了自己,卻從來沒讓孩子動容。

所以但凡大人對他們有半點不順,孩子便惡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這些不懂感恩的孩子,和傳說中的白眼狼有何區別?長大後甚至比白眼狼更可怕。

3

“感恩之心”是被愛出來的,“受之無愧”卻是被溺出來的

愛要適度,教育才有力度。

現在許多家庭都把孩子當成寶,家裡有什麼好的,都是先緊著給孩子,寧願自己挨餓受窮,都不能苦了孩子。

看似是愛,其實是害。

溺愛之下長大的孩子,在家認為父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何為孝。

出門則繼續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其他人也應該事事以他為先,自私霸道、目中無人……所謂的寬容、禮貌更無從談起。

這一切都是孩子的錯嗎?

當我們在抱怨別人家孩子體貼懂事,我家孩子怎麼就這麼霸道自私時,是否應該想想,孩子從懵懂無知到變身霸王並非一日之功。

“感恩之心”是被愛出來的,“受之無愧”卻是被溺出來的。

當我們習慣了奉獻,孩子就習慣了索取,忘記了感恩。

是我們的事事包辦剝奪了孩子學會付出與感恩的機會。

想讓孩子懂得感恩,不是在孩子耳邊嘮叨幾句我為了你累死累活省吃儉用,而是要更注重言傳身教。

從感恩我們自己的父母開始,從感恩身邊每一個對我們好的人開始,讓“辛苦了”“謝謝”的聲音自然的在家中回蕩,這樣愛才在家人心中流動起來。

4

只有心懷感恩,孩子才更健康、更幸福

孩子爸一直覺得:“‘為了好處才去感恩’完全不是感恩的本質,感恩的本質是懂得珍惜和不因事物的微小而無視”。

我覺得他說得太對了。

我們並不能抱著“因為感恩會帶來額外的好處”的態度去教孩子感恩。

比起從別人那得到好處,其實感恩本身就是種能給孩子帶來健康和幸福的正能量

會感恩的孩子更健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愛蒙,在對“感恩心理”的長期研究中發現:

常懷感恩心態能使神經系統趨向平靜、使身心達到和諧狀態,大幅增加人體對抗外來細菌的免疫抗體。

同時壓力荷爾蒙明顯降低,形成良性迴圈。

會感恩的孩子更幸福。

感恩是愛的最高表現形式。

我們在每一次感恩的同時,都是在感受這個世界對自己的善意,同時也向世界發出我們的愛。

計較讓愛越來越少,感恩卻讓愛越來越多。

感恩能讓孩子的眼光更專注於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果一個人的眼中連一花一木都值得他感恩,那他眼裡的世界一定是個充滿愛的天堂。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jiaoyu/22409.html現在我們還不想吃你的面了!”。

說完就沖碗裡吐了口痰,甩下錢。帶著兒子大搖大擺,揚長而去。

店主本想通過不賣面給奶奶,讓她明白溺愛孩子的不對,卻招來這樣的侮辱,氣得也是眼淚直掉。

大人們對孩子的那份不離不棄,任勞任怨,往往只感動了自己,卻從來沒讓孩子動容。

所以但凡大人對他們有半點不順,孩子便惡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這些不懂感恩的孩子,和傳說中的白眼狼有何區別?長大後甚至比白眼狼更可怕。

3

“感恩之心”是被愛出來的,“受之無愧”卻是被溺出來的

愛要適度,教育才有力度。

現在許多家庭都把孩子當成寶,家裡有什麼好的,都是先緊著給孩子,寧願自己挨餓受窮,都不能苦了孩子。

看似是愛,其實是害。

溺愛之下長大的孩子,在家認為父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何為孝。

出門則繼續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其他人也應該事事以他為先,自私霸道、目中無人……所謂的寬容、禮貌更無從談起。

這一切都是孩子的錯嗎?

當我們在抱怨別人家孩子體貼懂事,我家孩子怎麼就這麼霸道自私時,是否應該想想,孩子從懵懂無知到變身霸王並非一日之功。

“感恩之心”是被愛出來的,“受之無愧”卻是被溺出來的。

當我們習慣了奉獻,孩子就習慣了索取,忘記了感恩。

是我們的事事包辦剝奪了孩子學會付出與感恩的機會。

想讓孩子懂得感恩,不是在孩子耳邊嘮叨幾句我為了你累死累活省吃儉用,而是要更注重言傳身教。

從感恩我們自己的父母開始,從感恩身邊每一個對我們好的人開始,讓“辛苦了”“謝謝”的聲音自然的在家中回蕩,這樣愛才在家人心中流動起來。

4

只有心懷感恩,孩子才更健康、更幸福

孩子爸一直覺得:“‘為了好處才去感恩’完全不是感恩的本質,感恩的本質是懂得珍惜和不因事物的微小而無視”。

我覺得他說得太對了。

我們並不能抱著“因為感恩會帶來額外的好處”的態度去教孩子感恩。

比起從別人那得到好處,其實感恩本身就是種能給孩子帶來健康和幸福的正能量

會感恩的孩子更健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愛蒙,在對“感恩心理”的長期研究中發現:

常懷感恩心態能使神經系統趨向平靜、使身心達到和諧狀態,大幅增加人體對抗外來細菌的免疫抗體。

同時壓力荷爾蒙明顯降低,形成良性迴圈。

會感恩的孩子更幸福。

感恩是愛的最高表現形式。

我們在每一次感恩的同時,都是在感受這個世界對自己的善意,同時也向世界發出我們的愛。

計較讓愛越來越少,感恩卻讓愛越來越多。

感恩能讓孩子的眼光更專注於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果一個人的眼中連一花一木都值得他感恩,那他眼裡的世界一定是個充滿愛的天堂。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jiaoyu/2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