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下班後怎樣充實自己?

下班後做這幾件事,自我增值才迅速

作者:楊熹文

摘自:楊熹文的新浪博客

昨天發佈了一篇題為《不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文章,後臺收到很多讀者的留言。總結了一下,最普遍的問題是,

“不工作的時候,到底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因為當都市男女普遍擁有10小時的工作量,再需花兩個小時在家與公司間穿梭,“不工作的時間”極度稀缺,也變得格外重要。

辭職一年有餘,在與自我相處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進步方式。儘管我是個超級工作狂,屬於自己的時間總是有限,但再忙也要堅持劃一部分出來,做一些放鬆或充電的事情,

我管這無比珍貴的一部分,叫生活。

如果以下這些事情可以讓我在縫隙時間中得到進步,相信它們也可以令你受益。

1、讀書

讀書完全是一種可養成的習慣。下班後直接癱在沙發上看肥皂劇,和在書桌前讀完半本書,這兩個習慣在形式上沒什麼區別,

在結果上卻有天壤之別。“不知道看什麼書”大概是最常見的問題,也是個最好解決的問題。世上寫書人比讀書人都要多,海量的書籍,愛情懸疑烹飪旅行還是純文學,總有一本是能戳中你的心窩。與其躺在床上空想“我真的不知道該讀什麼書啊”,不如親自挑上一天,去書店或者圖書館轉一轉,靜下心來用心搜尋,就能找到自己進入閱讀世界的敲門磚。

在選擇書籍方面,

還有一條我自認為的進步定律,“以經典書籍為主,工具書籍為輔,勵志等書籍為休閒”。有很多讀者詢問過我,“有沒有什麼勵志書可以推薦”,其實,勵志類型的書籍不該成為閱讀的重心,讀書的重心更應該傾向於經典。經典書籍之所有經典,是因為它們有著超越時代的力量,這其中的力量,就包括了更為持久的勵志作用,這是更為有價值的輸入。

在讀書過程中,我堅持做摘抄,

甚至為自己定下規矩——如果不摘抄,那就不讀書。摘抄是讀書人的冥想,會引起你對一本書最透徹的思考。不做摘抄的閱讀,只會令讀書的作用減半。從十幾歲開始,摘抄的本子就跟著我,若把它們全部壘在一起,想必也能佔據一席書桌,每一次翻閱,方覺知這就是積累的過程,雖緩慢卻深刻,沁入生命,暗自飄香。

2、記錄

記憶有其不可依賴性,這給了記錄發揮效用的理由。很多你以為會記得一生的事情,

轉瞬已了無痕跡,對自己最忠誠的方式,唯有記錄。

現代社會賦予記錄很多有趣的方式,使它不再拘泥於紙與筆的內容,這些有趣的方式如博客,如朋友圈,如公眾號……你可以找到一個安全的領地,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宣洩,也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讓自己的才華得到發光的機會。

對於我來說,這3種“記錄”形式正在説明我完善人生:

在公眾號上的記錄使我有機會輸出,並與讀者交流心得;

在筆記本上的私人記錄使我靜下心整理情緒,梳理生活,重新上路;

在成就本上的記錄(每天寫n條有成就感的小事)使自卑的我重獲自信。

若要擁有清晰順暢的人生,記錄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3、運動?

我的日常運動項目是跑步和游泳,偶爾會去爬山或在海邊散步。

我常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曬運動照片,使讀者有了“你一定天生愛運動”的錯覺,其實我本性並不是一個喜動的人,從小到大對一切運動項目都不感興趣,包括現在也是如此,對跑步和游泳沒有極致的熱愛,但是從那裡來的“多巴胺”和“健康身體”,卻讓我無論如何也要把運動當作基本法則貫徹下去。

從連續跑1公里都氣喘吁吁到輕鬆跑上10公里,我從跑步中得到的益處比其他運動項目要多,除去體重上20斤的減輕,更重要的是擁有了健康的飲食習慣(很多朋友都反映,跑步後很自然地就選擇以蔬菜為主的清淡食物),還有身體上的耐受力培養。這份耐受力也延伸到心理層面,變成了很好的抗壓能力,在每一個棘手的問題前,我都會這樣想,“從一個運動白癡到跑步健將那麼難的事情都做到了,還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

4、做計畫?

工作上的效率和成績,很多時候來自於“工作之外”的計畫。用每天臨睡前的10分鐘或者每天早上臨出門前的10分鐘,總結一下當天/前一天的工作成果,然後作出第二天/當天的計畫,這會幫助你保持頭腦清醒,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與身邊朋友交流生活現狀,我發現人們大多時候的痛苦,都是來自於對巨大工作量的拖延,導致了自覺無能的恐慌。

近一年我的工作量繁重,心理上也歷經了無數次如此的波瀾,我總結到的最好用的消除壓力的方法是,每一次遇到很多工作要做身體疲憊內心焦慮的時刻,去找一張大白紙,把所有壓在心頭的任務寫下來,然後按部就班地,一樣樣地去完成。??

想要把控制壓力在一定範圍內,就要保持這個白紙上不會出現密密麻麻的待辦事項。

5、改造生活

改造生活的秘訣在於,儘量讓自己每時每刻都和美好的事物在一起。除去必須要用來謀生的工作時間,用其餘的時間多多挖掘生之樂趣,烹飪美食,看一部電影,泡個熱水澡,買一束花給自己,改變傢俱擺放位置……就算是非常忙碌的時候,你也總能找到一件事可以讓自己開心起來。

我常聽見有人說,“我好像沒有什麼喜歡做的事情……”世界上不存在沒有愛好的人。原諒我的直率,一個找不到生之樂趣的人,是在用半閉著的眼睛過日子。生活有趣還是無趣,是由你自己左右的,人在很多選擇上都不自由,但在這件事上,卻有絕對的自由。

不工作的時候,試試以上這些事情,你的生活一定會有改觀,這是來自熹文的一點巧思。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lizhi/zhichang/22741.html並與讀者交流心得;

在筆記本上的私人記錄使我靜下心整理情緒,梳理生活,重新上路;

在成就本上的記錄(每天寫n條有成就感的小事)使自卑的我重獲自信。

若要擁有清晰順暢的人生,記錄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3、運動?

我的日常運動項目是跑步和游泳,偶爾會去爬山或在海邊散步。

我常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曬運動照片,使讀者有了“你一定天生愛運動”的錯覺,其實我本性並不是一個喜動的人,從小到大對一切運動項目都不感興趣,包括現在也是如此,對跑步和游泳沒有極致的熱愛,但是從那裡來的“多巴胺”和“健康身體”,卻讓我無論如何也要把運動當作基本法則貫徹下去。

從連續跑1公里都氣喘吁吁到輕鬆跑上10公里,我從跑步中得到的益處比其他運動項目要多,除去體重上20斤的減輕,更重要的是擁有了健康的飲食習慣(很多朋友都反映,跑步後很自然地就選擇以蔬菜為主的清淡食物),還有身體上的耐受力培養。這份耐受力也延伸到心理層面,變成了很好的抗壓能力,在每一個棘手的問題前,我都會這樣想,“從一個運動白癡到跑步健將那麼難的事情都做到了,還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

4、做計畫?

工作上的效率和成績,很多時候來自於“工作之外”的計畫。用每天臨睡前的10分鐘或者每天早上臨出門前的10分鐘,總結一下當天/前一天的工作成果,然後作出第二天/當天的計畫,這會幫助你保持頭腦清醒,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與身邊朋友交流生活現狀,我發現人們大多時候的痛苦,都是來自於對巨大工作量的拖延,導致了自覺無能的恐慌。

近一年我的工作量繁重,心理上也歷經了無數次如此的波瀾,我總結到的最好用的消除壓力的方法是,每一次遇到很多工作要做身體疲憊內心焦慮的時刻,去找一張大白紙,把所有壓在心頭的任務寫下來,然後按部就班地,一樣樣地去完成。??

想要把控制壓力在一定範圍內,就要保持這個白紙上不會出現密密麻麻的待辦事項。

5、改造生活

改造生活的秘訣在於,儘量讓自己每時每刻都和美好的事物在一起。除去必須要用來謀生的工作時間,用其餘的時間多多挖掘生之樂趣,烹飪美食,看一部電影,泡個熱水澡,買一束花給自己,改變傢俱擺放位置……就算是非常忙碌的時候,你也總能找到一件事可以讓自己開心起來。

我常聽見有人說,“我好像沒有什麼喜歡做的事情……”世界上不存在沒有愛好的人。原諒我的直率,一個找不到生之樂趣的人,是在用半閉著的眼睛過日子。生活有趣還是無趣,是由你自己左右的,人在很多選擇上都不自由,但在這件事上,卻有絕對的自由。

不工作的時候,試試以上這些事情,你的生活一定會有改觀,這是來自熹文的一點巧思。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lizhi/zhichang/2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