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一個人最深刻的孤獨就是在一群人中間的孤獨
孤獨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作者:俞敏洪
摘自公眾號:老俞閒話
提問:俞老師,你害怕孤獨嗎?孤獨真的可怕嗎?孤獨對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好處?
首先,我承認我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害怕過孤獨,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成長,一個人的內心會越發豐富,精神生活也會變得越加富有,外在的孤獨(比如說沒有朋友生活在周圍)就會變得不那麼可怕了。
現在我願意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一個人獨處上,
其次,我們需要區分孤獨和獨處。孤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內心深刻的情緒,而這種深刻的情緒,來自於我們害怕被群體拋棄的原始本能。因為人整體上是社會動物,社會動物只有在群體中才會有安全感,一旦脫離群體後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會迫使一個人向自己的群體靠攏,當沒有任何群體願意接受自我時,
當一個人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以後,他在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就不再沒有安全感了,也就意味著他自己獨處的時候會變得更加愜意。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的獨處實際上是一種豐富自己的過程。其實,他獨處的時候很難說是他自己一個人,他可以聽音樂、朗讀詩歌、閱讀小說、打坐靜思等,
第三,我認為孤獨對第一個人的成長是有好處的。當一個人被迫孤獨的時候(比如你在某一個階段處於某一個環境中確實沒有辦法跟其他人交往),不管是因為外在原因還是內在原因,
曾經有位作家寫過一個短篇小說,故事中主人公跟一個富人打賭,說如果自己可以住在一個房子裡十年不出來,那麼富人就要把自己的錢都給他。然後他就自己住到了房子裡去,打賭的條件是他可以在房子裡做任何事情,但必須是一個人。所以,他就一個人在房子裡讀書,先從小說讀起,然後讀歷史、哲學、宗教書籍,後來玩樂器,最後就什麼也不做,靜坐著沉思默想。等快要到十年的時候,富人感覺自己的財富就要拱手讓人,於是想去把主人公給幹掉。但當他進入屋後發現主人公已經離開了,並且留下了一張紙條說“我這十年儘管非常孤獨,但是卻收穫了人生最完善的修煉,感謝你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也知道你今天晚上會來殺我,所以我就提前離開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孤獨或者說是獨處,是有利於他變得更加完善或者內心更加豐富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孤獨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沉浸在孤獨中,內心非常空虛又不願意學習,這就非常危險了。這樣下去最終結果是靈魂的喪失、精神的萎靡甚至會陷入某種疾病狀態。
另外,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最深刻的孤獨就是在一群人中間的孤獨”,它的內在含義是:即使我們處在一群人中間,我們依然會感到孤獨,如果我們不能在熱鬧中找到靈魂上的夥伴,那麼就無法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在不孤獨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找到志同道合、可以進行深度的靈魂和思想交流的人。我們既要學會在孤獨中成長,也要學會在人群中間熱鬧。
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閱讀古今中外賢人的著作,從他們的文字中汲取豐富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雖然人是孤獨的,但我們的靈魂不孤獨,有古今中外的仁人賢士陪伴著我們。總而言之,孤獨是一種好狀態,也是一種壞狀態,關鍵看我們是選擇在孤獨中提升,還是在孤獨中毀滅。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zhupao80/xiushen/22767.html先從小說讀起,然後讀歷史、哲學、宗教書籍,後來玩樂器,最後就什麼也不做,靜坐著沉思默想。等快要到十年的時候,富人感覺自己的財富就要拱手讓人,於是想去把主人公給幹掉。但當他進入屋後發現主人公已經離開了,並且留下了一張紙條說“我這十年儘管非常孤獨,但是卻收穫了人生最完善的修煉,感謝你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也知道你今天晚上會來殺我,所以我就提前離開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孤獨或者說是獨處,是有利於他變得更加完善或者內心更加豐富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孤獨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沉浸在孤獨中,內心非常空虛又不願意學習,這就非常危險了。這樣下去最終結果是靈魂的喪失、精神的萎靡甚至會陷入某種疾病狀態。
另外,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最深刻的孤獨就是在一群人中間的孤獨”,它的內在含義是:即使我們處在一群人中間,我們依然會感到孤獨,如果我們不能在熱鬧中找到靈魂上的夥伴,那麼就無法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在不孤獨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找到志同道合、可以進行深度的靈魂和思想交流的人。我們既要學會在孤獨中成長,也要學會在人群中間熱鬧。
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閱讀古今中外賢人的著作,從他們的文字中汲取豐富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雖然人是孤獨的,但我們的靈魂不孤獨,有古今中外的仁人賢士陪伴著我們。總而言之,孤獨是一種好狀態,也是一種壞狀態,關鍵看我們是選擇在孤獨中提升,還是在孤獨中毀滅。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zhupao80/xiushen/2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