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沖:為什麼你拼命努力,還是很窮?
為什麼你拼命努力,還是活在底層
作者:周沖(80後作家)
摘自:周沖的影像聲色
01
今天講三個故事,關於努力無效、階層固化、底層人難以逆襲的原因。
第一個故事,來自一個姑娘的困惑。
姑娘很漂亮,在一個公司做前臺。
工作也努力。做事也細心。對人迎來送往,客套周全。
有一天,她看著自己每月4000多的工資卡,感到人生無望,問一個經濟學家:“為什麼瑪麗蓮夢露收入那麼高,我也很漂亮,也很努力,為什麼我收入這麼低?”
“因為瑪麗蓮夢露不可替代,
美女不信。
向公司申請加薪,被拒絕。
她提出辭職,被同意。
一周之後,她離職。離職前三天,已有兩個美女在待命了。
在自由市場中,一個人的收入與回報,與她的努力無關,與她的付出無關,與她的稀缺性有關。
當你的工作人人都能做,你的工資只會屈指可數。
當你的工作只有為數不多的人能勝任,你的收入就會鳳毛麟角。
所以,清潔工早出晚歸,快遞員馬不停蹄,
為什麼?
因為他們不具備稀缺價值。
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從兩個源泉得來的,一個是獲取時所必需的勞動量,另一個是它們的稀缺性。”
你稀缺,你就是人才,你貴。
你能輕鬆被取代,你就是人員,你當然便宜。
而一個底層的屌絲,如果想具備稀缺價值,比如說,像約伯斯一樣能創新,像劉德華一樣能表演,像傅圓慧一樣能游泳,都需要一個前提:充足的能力積累。
做不到這一點,你就只能從事一些專業技能需求低的工作。
專業技能需求低=替代性很高。
結果導致閉環:缺乏能力積累——無法變得稀缺——無法抬高價格——無法財富積累——無法投資自己——無法變得稀缺。
02
除了勞動缺乏稀缺性,
舉一個賣腎的例子。
幾年前,一個剛剛畢業的男大學生,想買房,沒有錢,父母也窮,就在論壇中發出帖子:為了結婚,我想賣腎。
記者找到他,詢問詳情後,方得知,男孩還沒有找到工作。
但買房的欲望令他焦灼不安,於是想出此招。
這著實令人悲哀。
賣腎對身體危害極大,稍不留神,非殘即死。
但窮人處在消費的衝動中,看不見成本、代價和風險。
所以說,物質短缺不可怕。
資訊短缺,才是窮人骨髓裡的癌細胞。
他會讓你忽略未來,忽略自我投資的必要性,不斷交換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時間、健康、心智、銀行信用……導致一輩子都無法擺脫貧窮。
涸澤而漁,殺雞取卵,賣腎求房,都是自殺式生存。
哪怕你不斷賣腎、賣卵、賣血、賣身、賣房、賣老婆、賣孩子,也會被困在底層無法翻身。
你應該怎麼辦?
學習,思考,實踐,獲取充足而有效的資訊。
擁有充足有效的資訊,就會擁有超人的眼光;
擁有超人的眼光,就會做出牛逼的選擇。
你會知道,哪個行業是未來的黃金產業,哪一個地段會在未來瘋狂升值,哪一個人是未來的馬雲李嘉誠,然後,一直死磕,一直投資,就能在5年後,10年後,甚至20年後,擁有財富,走上人生巔峰。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大資料時代。
資訊之王,才是財富之王。
可惜的是,權貴階層能輕易獲取的資訊,底層的窮人卻難以觸及,或視而不見。
這種資訊的匱乏,會讓窮人一邊喊著“我哪知道會有這種事”、“我不知道啊”、“我以為……沒想到……”、“我沒辦法,我只有這樣做”……一邊心智下降,失去甄別能力,看不清方向和機會,引發決策失誤,導致錯誤選擇。
於是,貧窮成為命運,一輩子難以逆襲。
03
前兩個,都是自身因素。
現在要講一個外在因素:缺乏社會資源。
前不久,我要買幾套寫字樓,向銀行貸款。
過程很順利。
後來和銀行高層的人吃飯,聊到底層人何以一直貧困的原因,他說:有自身的原因,也有資本的原因。
比如銀行。
銀行是嫌貧愛富的。
你有錢、有名、有能力的時候,它對你特別大方,因為銀行能在你身上賺回來:
“親,你需要錢嗎?行,你流水這麼高,借你三百萬吧!”
“啊,你名氣這麼大,每年代言這麼多廣告,借你五千萬吧……”
如此一來,富人獲得更多資本,投資更多項目,獲利更多,更加有錢。
而窮人呢?
銀行對你可沒那麼熱情。你一無所有,怎麼還?盈利能力那麼差,銀行怎麼敢貸?
最後只有通過信譽貸款。
但窮人的信譽是不值錢的。最多能貸多少?幾萬塊。能解決什麼?不能解決什麼。
甚至,據銀行的朋友說,當農民們將貸款拿到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在於消費,甚至賭博打牌上。
這樣一來,銀行就不太願意和窮人打交道了。
其他的社會資本呢?和銀行一樣,也有一雙勢利眼。
當你有超強的盈利能力時,資本自己會找上門來;當你窮得叮噹響,資本會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雲彩。
這也怨不得他們。
資本家可不是慈善家。我們希望他們救苦救難,但他們考慮的卻是:錢交給窮人,盈利小,回報低,風險大,回收可能性低,保障性欠缺,這種投資不划算。那當然不願意投。
04
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貧窮。
恰如富裕的最大原因,是富裕。
因為貧窮本身,會對你的身心,產生一系列限制。它會搶佔你的大腦“頻寬”,令你無法正確選擇。
所以,努力很重要,但正確的努力更重要。
你要擺脫短視,不為今天的生活而是為10年後的生活而努力。專注學習,比身邊人擁有更多有效資訊,然後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不斷投資自我,增加稀缺價值,讓自己財富增長,吸引資本,繼而投資更多專案,慢慢地走出底層,和舊日的貧窮說再見。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22855.html
你應該怎麼辦?
學習,思考,實踐,獲取充足而有效的資訊。
擁有充足有效的資訊,就會擁有超人的眼光;
擁有超人的眼光,就會做出牛逼的選擇。
你會知道,哪個行業是未來的黃金產業,哪一個地段會在未來瘋狂升值,哪一個人是未來的馬雲李嘉誠,然後,一直死磕,一直投資,就能在5年後,10年後,甚至20年後,擁有財富,走上人生巔峰。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大資料時代。
資訊之王,才是財富之王。
可惜的是,權貴階層能輕易獲取的資訊,底層的窮人卻難以觸及,或視而不見。
這種資訊的匱乏,會讓窮人一邊喊著“我哪知道會有這種事”、“我不知道啊”、“我以為……沒想到……”、“我沒辦法,我只有這樣做”……一邊心智下降,失去甄別能力,看不清方向和機會,引發決策失誤,導致錯誤選擇。
於是,貧窮成為命運,一輩子難以逆襲。
03
前兩個,都是自身因素。
現在要講一個外在因素:缺乏社會資源。
前不久,我要買幾套寫字樓,向銀行貸款。
過程很順利。
後來和銀行高層的人吃飯,聊到底層人何以一直貧困的原因,他說:有自身的原因,也有資本的原因。
比如銀行。
銀行是嫌貧愛富的。
你有錢、有名、有能力的時候,它對你特別大方,因為銀行能在你身上賺回來:
“親,你需要錢嗎?行,你流水這麼高,借你三百萬吧!”
“啊,你名氣這麼大,每年代言這麼多廣告,借你五千萬吧……”
如此一來,富人獲得更多資本,投資更多項目,獲利更多,更加有錢。
而窮人呢?
銀行對你可沒那麼熱情。你一無所有,怎麼還?盈利能力那麼差,銀行怎麼敢貸?
最後只有通過信譽貸款。
但窮人的信譽是不值錢的。最多能貸多少?幾萬塊。能解決什麼?不能解決什麼。
甚至,據銀行的朋友說,當農民們將貸款拿到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在於消費,甚至賭博打牌上。
這樣一來,銀行就不太願意和窮人打交道了。
其他的社會資本呢?和銀行一樣,也有一雙勢利眼。
當你有超強的盈利能力時,資本自己會找上門來;當你窮得叮噹響,資本會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雲彩。
這也怨不得他們。
資本家可不是慈善家。我們希望他們救苦救難,但他們考慮的卻是:錢交給窮人,盈利小,回報低,風險大,回收可能性低,保障性欠缺,這種投資不划算。那當然不願意投。
04
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貧窮。
恰如富裕的最大原因,是富裕。
因為貧窮本身,會對你的身心,產生一系列限制。它會搶佔你的大腦“頻寬”,令你無法正確選擇。
所以,努力很重要,但正確的努力更重要。
你要擺脫短視,不為今天的生活而是為10年後的生活而努力。專注學習,比身邊人擁有更多有效資訊,然後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不斷投資自我,增加稀缺價值,讓自己財富增長,吸引資本,繼而投資更多專案,慢慢地走出底層,和舊日的貧窮說再見。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2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