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Alike》: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這段時間朋友圈裡在熱傳一部動畫——西班牙動畫短片《Alike》,只有短短的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獲得了117個獎項提名,斬獲64項大獎。
不講什麼高深的道理,展現的只是我們普普通通的生活。
清晨,父親正如同我們家長給孩子一本本裝好書本,小小的書包與裝不完的書本,開始了父子一天的日常。
爸爸裝書的同時,兒子在一旁跑跑鬧鬧,張開雙臂像一隻小鷹般撲向爸爸,卻不曾想被突如其來的書包,壓倒在地上。
小傢伙雖然被書包壓得趔趔趄趄,但能和爸爸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他還是興奮異常。
周圍是一個灰白的世界,人們每天奔波忙碌其中,臉上的表情和周圍的環境一樣死氣沉沉,整個世界仿佛一個精密巨大的機器,每個人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零件。
沒有個性,沒有自我,只是漫無目的地維持著生存。
然而在這灰白單調的世界中,卻突然出現了一片“綠洲”,一個不向生活屈服,仍然堅信著自身夢想的拉琴人,
這一下子吸引了小傢伙的目光。
他興奮地沖到拉琴人面前,瞪大眼睛,模仿拉琴人的姿態,“演奏”起來。
這時老爸卻不為所動。恰當時機地出現,遞上孩子的書包,“學校才是你該去的地方,這個追求夢想的人,不過是被社會拋棄的異類。”
小傢伙雖然不情願,但還是乖乖來到學校,從ABCD開始學起。
當他在紙上畫下路上見到的拉琴人,
在學校中,孩子被無差別地教導。
而在公司的爸爸,同樣只是流水線上的一個零件,哪哪都不需要個性,我們要學會的只是如何整齊劃一地融入這個世界。
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都被磨平棱角,慢慢褪去原本的顏色。
父親也毫不例外,早就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和夢想。
唯一能讓他恢復本色的,是下班接兒子,相擁的那一刻。
然而當他看到兒子在學校“不務正業”作畫,瞬間皺起了眉頭。
本來嘟著小嘴等待表揚的兒子,察覺到父親表情的變化,臉上掛滿了委屈、失落。
日復一日,孩子仍舊會對那個拉著小提琴追夢人充滿好奇。卻被父親一次次無情拉走,送往毫無個性的“工廠學校”中。
每個孩子身上蘊藏的巨大潛能,就這樣被成人無情地磨滅了。
終於,小傢伙屈服了。
他仍然像小鷹般張開翅膀,迎接的卻不是自由,不是父親的懷抱,而是如枷鎖一般沉重的書包。
這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關於體制的思考:
剛開始的時候,你痛恨它;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你不得不依靠它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當孩子以飛翔的姿態接過書包,當他以毫無創意地寫法描摹出ABCD…是學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也意味著孩子的個性和創造力,被無情地完全抹殺。
爸爸似乎毫無察覺,自己平日的行為,其實在一點點扼殺孩子的天真,和自我感受這個世界的能力。
他眼看孩子一天天變得不快樂,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偶然再次翻開孩子的作業,恍然大悟···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孩子變得不開心的原因。
爸爸幡然悔悟,靈機一動,牽著他去看孩子最感興趣的事物。
不曾想,那個苦苦堅守的追夢人早已不在。
或許他也像其他人一樣,最終屈服於毫無生氣的體制。
小傢伙失落萬分,扭頭要走。
這時候爸爸卻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站在“綠洲”上,聲情並茂地拉起了提琴。
絲毫不顧及路人異樣的眼光。
這一舉動也得到了孩子深深的認可。
故事就這樣在平淡中結束,明天、明天的明天,這個世界還會照樣運轉,父親會回到現實,還是繼續為自己、為兒子守住一片藍色的天?
沒人知道。
但就是這樣一部平淡又開放結尾短片,在 Daniel Martínez Lara和Rafa Cano Méndez 導演手中,沒有一句臺詞。卻通過人物表情和音樂節奏將“社會如何扼殺人的創造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我還記得,我剛出生的時候,
你把我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
我還記得,我牙牙學語時,
你不停地對著我重複,哪怕只是一個字,
我還記得,我蹣跚學步時,
你總是張開雙臂,
對我說,來吧,不要怕,
你的耐心,讓我學會了走路和說話,
現在,我人生之路剛剛起步,
才開始嘗試著掙脫你的攙扶,
去探索我周圍所有的一切,
我也會失敗、摔倒,
媽媽,
你為什麼突然就變得怒目圓睜、
說著刺耳的語言、對著我大叫大嚷。
我出生睜開眼看到你的時候,
你是我眼中最美的天使,
你有溫柔的眼神、鼓勵的表情和無私的希望,
媽媽,你對我發火,
是不是告訴我,你那裡已不再是我的天堂。
雖然我裝得滿不在乎,
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
我真的很害怕,
我不願看到你因為憤怒而扭曲的臉龐,
我怎樣才能讓你重新成
為我的天使媽媽,
可努力過後,你依然會發火,
因為你需要我完美,
完美得就像那年曆中的孩子,可他只是掛在牆上。
我做不到,也很傷心,
我一定很讓你失望,
雖然你在對我發火時,
我裝得就像沒事兒人一樣。
我呆呆地看著你,強忍著眼淚,
不想讓你知道,
我無數次躲在被窩裡,
流著眼淚,
懷念著我以前天使媽媽的模樣!
知道你上班辛苦,
可上學未必輕鬆,
常常是堅持過了冗長的課時,
但課間也只能留在原位上,
沒完沒了地做題目,
去那些課外講堂,
無休止地面對那些老師們的說教和撒謊,
假期裡只能在家裡,
享用爺爺奶奶準備的一日三餐,
除了電視和遊戲,
我只能望著窗外發呆,
可我不能抑制我骨節的生長,
和對自立的渴望,
我也想像鴿子一樣在外面成群結隊、
自由自在地飛翔,
可我一直在籠子裡,無法舒展翅膀,
而你的呵斥,
更讓我喪失信心,喪失勇氣,喪失嘗試的欲望。
媽媽,你能不能回到從前,
回到你抱我在懷裡時的模樣。
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很長,
我不能保證我不會摔倒、不會失敗,不會膽怯、不會迷茫。
媽媽,到那時,你能不能還像小時候教我學走路時一樣,
對我說,大膽地走吧,不要怕,別緊張!
這首詩曾讓千萬家長潸然淚下,是啊,請不要剪斷孩子的翅膀!有節制的愛,有原則的教養,有耐心的等待,有支持的臂膀。只有做到了這些,孩子天使般稚嫩的翅膀才會不斷茁壯,最終獲得展翅高飛的力量。請呵護孩子飛翔的翅膀!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zhupao80/jiaoyu/23048.html這就是體制化。
當孩子以飛翔的姿態接過書包,當他以毫無創意地寫法描摹出ABCD…是學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也意味著孩子的個性和創造力,被無情地完全抹殺。
爸爸似乎毫無察覺,自己平日的行為,其實在一點點扼殺孩子的天真,和自我感受這個世界的能力。
他眼看孩子一天天變得不快樂,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偶然再次翻開孩子的作業,恍然大悟···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孩子變得不開心的原因。
爸爸幡然悔悟,靈機一動,牽著他去看孩子最感興趣的事物。
不曾想,那個苦苦堅守的追夢人早已不在。
或許他也像其他人一樣,最終屈服於毫無生氣的體制。
小傢伙失落萬分,扭頭要走。
這時候爸爸卻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站在“綠洲”上,聲情並茂地拉起了提琴。
絲毫不顧及路人異樣的眼光。
這一舉動也得到了孩子深深的認可。
故事就這樣在平淡中結束,明天、明天的明天,這個世界還會照樣運轉,父親會回到現實,還是繼續為自己、為兒子守住一片藍色的天?
沒人知道。
但就是這樣一部平淡又開放結尾短片,在 Daniel Martínez Lara和Rafa Cano Méndez 導演手中,沒有一句臺詞。卻通過人物表情和音樂節奏將“社會如何扼殺人的創造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我還記得,我剛出生的時候,
你把我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
我還記得,我牙牙學語時,
你不停地對著我重複,哪怕只是一個字,
我還記得,我蹣跚學步時,
你總是張開雙臂,
對我說,來吧,不要怕,
你的耐心,讓我學會了走路和說話,
現在,我人生之路剛剛起步,
才開始嘗試著掙脫你的攙扶,
去探索我周圍所有的一切,
我也會失敗、摔倒,
媽媽,
你為什麼突然就變得怒目圓睜、
說著刺耳的語言、對著我大叫大嚷。
我出生睜開眼看到你的時候,
你是我眼中最美的天使,
你有溫柔的眼神、鼓勵的表情和無私的希望,
媽媽,你對我發火,
是不是告訴我,你那裡已不再是我的天堂。
雖然我裝得滿不在乎,
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
我真的很害怕,
我不願看到你因為憤怒而扭曲的臉龐,
我怎樣才能讓你重新成
為我的天使媽媽,
可努力過後,你依然會發火,
因為你需要我完美,
完美得就像那年曆中的孩子,可他只是掛在牆上。
我做不到,也很傷心,
我一定很讓你失望,
雖然你在對我發火時,
我裝得就像沒事兒人一樣。
我呆呆地看著你,強忍著眼淚,
不想讓你知道,
我無數次躲在被窩裡,
流著眼淚,
懷念著我以前天使媽媽的模樣!
知道你上班辛苦,
可上學未必輕鬆,
常常是堅持過了冗長的課時,
但課間也只能留在原位上,
沒完沒了地做題目,
去那些課外講堂,
無休止地面對那些老師們的說教和撒謊,
假期裡只能在家裡,
享用爺爺奶奶準備的一日三餐,
除了電視和遊戲,
我只能望著窗外發呆,
可我不能抑制我骨節的生長,
和對自立的渴望,
我也想像鴿子一樣在外面成群結隊、
自由自在地飛翔,
可我一直在籠子裡,無法舒展翅膀,
而你的呵斥,
更讓我喪失信心,喪失勇氣,喪失嘗試的欲望。
媽媽,你能不能回到從前,
回到你抱我在懷裡時的模樣。
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很長,
我不能保證我不會摔倒、不會失敗,不會膽怯、不會迷茫。
媽媽,到那時,你能不能還像小時候教我學走路時一樣,
對我說,大膽地走吧,不要怕,別緊張!
這首詩曾讓千萬家長潸然淚下,是啊,請不要剪斷孩子的翅膀!有節制的愛,有原則的教養,有耐心的等待,有支持的臂膀。只有做到了這些,孩子天使般稚嫩的翅膀才會不斷茁壯,最終獲得展翅高飛的力量。請呵護孩子飛翔的翅膀!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zhupao80/jiaoyu/2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