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選擇的難題?為什麼你總是在選擇?
為什麼別人都順風順水,而我卻總是在選擇?
作者:趙曉璃(職場作家、生涯規劃師)
摘自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01
第一個問題,我們真的有那麼多選擇嗎?
真正意義上的選擇,有個重要的前提,
然而我們很多人所說的“選擇”,多半停留在想像層面,在自己沒有為之做出任何努力甚至也沒有搜集足夠多的資訊之前,所謂的“最佳選擇”多是“自以為”。
單從職業發展來說,大體有兩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為了方便解析,這裡就拿會計培訓與會計兩種職業進行比對。
1)、一種是“綜合技能”職業,
它在你的專業之外,對你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你的溝通能力,你的親和力,你對培訓是如何認知的,以及你的責任心等等。
有很多人是一枚不錯的財務人員但未必當得成培訓師,因為這個行業裡,表達更至關重要,不僅你自己要懂,關鍵要讓別人懂,所以對於學員心理的把握以及對授課內容的揣摩與研究,才是比專業本身更重要的問題。
2)、另一種是“縱深型”職業,比如會計。
它講究的是多年精耕細作,在一個領域內做得深入,就像挖井那樣,朝一個方向潛心鑽研,才有可能挖到甜美的井水。
然而現實中,很多會計從業者只是沖著這份工作表面的“光鮮”和“輕鬆”去的,他們認為會計只是一個糊口的飯碗,所以很多人停留在“混”的層面,自然收入微薄。
02
之所以說選擇很多只是幻覺,是因為我們對於事物的判斷往往停留在想像層面,
一個人最難的事情就是客觀認知自我,並且很多人往往會傾向於高估自我。
我們的大腦特別擅長編織一些不切實際的夢幻,這和我們的心智模式有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在嬰幼兒時期,這種“全能感”如影隨形,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一舉一動就會牽動母親的心,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你對自己的認知往往帶有嚴重的情感偏向的,你喜歡護短,並且常常誇大自己的能力。
心理學的朋友們總是會提到這句話,那就是“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認知自我”,因為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鏡子,
誠然,每個人對你的認知都是基於他們的角度和觀點上的,難免會有偏差,但是如果綜合起來,會接近於真實的你自己。
03
選擇一定存在沉沒成本,同時在我們進行選擇時,往往無法預測未來。
心理學家指出,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太多的選擇反而會讓人感到無力與不知所措,甚至不能從中感到自由乃至快樂。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判斷一件事物的價值,通常是來源於自己現有的經驗,不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註定要放棄其他的選擇,所以人們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思維傾向,那就是當事態發展不如己意時,我們往往會去想一個假設,當時放棄的選擇本可以給自己帶來怎樣的轉機。
這種設想的結果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增加你的痛苦。
綜上所述,在我們實力不夠的時候,其實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因為任何沒有付諸行動的設想都沒法落地生根,更談不上開花結果。
04
那麼該如何解決選擇的難題呢?
1)、減少日常無謂的選擇,通過習慣的培養或者制定計劃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
比如我們可能每天都會糾結今天吃什麼或者穿什麼,然而這種選擇並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收益,只會浪費我們的寶貴時間,所以類似這種問題的解決途徑是兩個,習慣與計畫。
比如你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清淡為主,那麼在選擇的時候就不會受口味的牽制進行一些選擇;或者你可以制定好自己一周的菜譜,這樣每天吃什麼翻開菜譜就一目了然。
至於穿什麼,主要根據你的場合來定。如果你是上班族,不妨備幾件質地不錯的單品,類似襯衫、大衣、衣褲等就可以了,顏色以純色為主,款式簡潔大方,易於搭配,每天晚上入睡前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拿出來,就可以省去不少糾結的時間了,當然如果公司有制服或者對著裝有統一規定,那就更省事了。
2)、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儘量從自我滿足或者追求卓越層面去看待選擇本身。
Barry Schwartz在《選擇的悖論》裡提到過三種人,分別是滿足者、完美主義者、最大化者。
(1)、所謂滿足者,就是這些人選擇的根據就是只要足夠好就可以了,即便他們知道存在更好的結果,也並不擔憂。
比如我之前遇到過一個英語系的碩士畢業生,她就是典型的滿足者,她喜歡會計就來學的會計,在她心目中,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足夠好的狀態了,因此她很少出現什麼選擇困擾,在擇業的時候,果斷選擇了會計方向。
(2)、完美主義者在這裡並沒有任何貶義,他們追求的是高標準,並不期望一定達成,所以在他們那裡,比起外化的結果,卓越才是他們畢生追求的境界。
很多傑出人士都具有這種特質,並且正是對於對完美的追求,才會促使自己潛心做事,這種人往往會取得驚人的成就。
比如最近報導的日本清潔工新津春子,掃地都能掃成“國寶級匠人”。其實這種人在任何時代都有,比如我們小時候學到的時傳祥,正如很多文章或者事蹟揭示的那樣,所謂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用心做事的人都值得人們敬佩。
好萊塢巨星娜塔莉·波特曼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她和丈夫去東京一家著名壽司店吃壽司,發現壽司好吃的不得了,但奇怪的是店裡只有6個座位。她很好奇為什麼這家不擴張店面,結果有人就告訴她,東京所有最棒的飯店都這麼小,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關注的,是把事情做好做漂亮,比起經濟利益,他們更關注的是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悅。
所以在這種人那裡,他們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如何做好一件事上面,這也是我們父輩那代人最可貴的地方,那個時候他們的選擇並不多,但你會發現,只要他們去做一件事,都會潛心鑽研,不浮躁也不急功近利。
(3)、最大化者才是最容易感受到痛苦與糾結的一類人。
他們只接受極致的好,進行任何選擇往往傾向於利益最大化的選項,一旦達不到當初的預期,就會感到沮喪與失落。
比如找對象,他們就像找一個多金貌美死心塌地的;找工作也是這樣,他們真正想找的,是一份事少錢多離家近的,然而現實往往會用不容置疑的回饋告訴你,這樣做最終只是空耗時間,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問你可是否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比如你喜歡繪畫,這件事情本身就能給你帶來無限的自我滿足,那就去學去做好了,並不一定非要上升到職業層面,因為愛好之所以讓人愉悅,就是因為我們只需要享受過程的愉悅就好,並不需要承擔這份職業固有的壓力與瑣碎。
所以我們需要調整思維模式,儘量從自我滿足或者追求卓越層面去看待選擇本身,你會發現很多並不足以構成能干擾你的選擇項。
3)、減少對外界的關注,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人之所以會給自己那麼多選擇項,就是因為過分在意其他人做什麼以及對方取得了怎樣的成就這件事上,然而你需要清楚的是,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複製的,你需要做的,是發現及成為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05
補充一點,對於從未涉及的領域,不要盲目跟風,最好尋求可靠的資訊源,找些領域內的專業人士給你提供相關的專業資訊,同時如果可以,允許自己多嘗試,空想及坐等是沒有任何結果的。
我們不妨回頭想想,其實對我們影響深遠的往往是不經意的決定,包括留在哪座城市,遇見哪個人,生出怎樣的孩子,活出怎樣的一生,或者正如心理學家試圖向人們揭示的那樣,其實我們並不能如己所願那般完全把控自己的人生,從這個角度而言,並不意味著選擇越多越好。
在現有條件下,如何通過增強自己的實力為自己開闢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或許才是比選擇本身更迫在眉睫的問題所在吧。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23183.html
心理學家指出,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太多的選擇反而會讓人感到無力與不知所措,甚至不能從中感到自由乃至快樂。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判斷一件事物的價值,通常是來源於自己現有的經驗,不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註定要放棄其他的選擇,所以人們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思維傾向,那就是當事態發展不如己意時,我們往往會去想一個假設,當時放棄的選擇本可以給自己帶來怎樣的轉機。
這種設想的結果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增加你的痛苦。
綜上所述,在我們實力不夠的時候,其實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因為任何沒有付諸行動的設想都沒法落地生根,更談不上開花結果。
04
那麼該如何解決選擇的難題呢?
1)、減少日常無謂的選擇,通過習慣的培養或者制定計劃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
比如我們可能每天都會糾結今天吃什麼或者穿什麼,然而這種選擇並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收益,只會浪費我們的寶貴時間,所以類似這種問題的解決途徑是兩個,習慣與計畫。
比如你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清淡為主,那麼在選擇的時候就不會受口味的牽制進行一些選擇;或者你可以制定好自己一周的菜譜,這樣每天吃什麼翻開菜譜就一目了然。
至於穿什麼,主要根據你的場合來定。如果你是上班族,不妨備幾件質地不錯的單品,類似襯衫、大衣、衣褲等就可以了,顏色以純色為主,款式簡潔大方,易於搭配,每天晚上入睡前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拿出來,就可以省去不少糾結的時間了,當然如果公司有制服或者對著裝有統一規定,那就更省事了。
2)、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儘量從自我滿足或者追求卓越層面去看待選擇本身。
Barry Schwartz在《選擇的悖論》裡提到過三種人,分別是滿足者、完美主義者、最大化者。
(1)、所謂滿足者,就是這些人選擇的根據就是只要足夠好就可以了,即便他們知道存在更好的結果,也並不擔憂。
比如我之前遇到過一個英語系的碩士畢業生,她就是典型的滿足者,她喜歡會計就來學的會計,在她心目中,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足夠好的狀態了,因此她很少出現什麼選擇困擾,在擇業的時候,果斷選擇了會計方向。
(2)、完美主義者在這裡並沒有任何貶義,他們追求的是高標準,並不期望一定達成,所以在他們那裡,比起外化的結果,卓越才是他們畢生追求的境界。
很多傑出人士都具有這種特質,並且正是對於對完美的追求,才會促使自己潛心做事,這種人往往會取得驚人的成就。
比如最近報導的日本清潔工新津春子,掃地都能掃成“國寶級匠人”。其實這種人在任何時代都有,比如我們小時候學到的時傳祥,正如很多文章或者事蹟揭示的那樣,所謂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用心做事的人都值得人們敬佩。
好萊塢巨星娜塔莉·波特曼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她和丈夫去東京一家著名壽司店吃壽司,發現壽司好吃的不得了,但奇怪的是店裡只有6個座位。她很好奇為什麼這家不擴張店面,結果有人就告訴她,東京所有最棒的飯店都這麼小,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關注的,是把事情做好做漂亮,比起經濟利益,他們更關注的是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悅。
所以在這種人那裡,他們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如何做好一件事上面,這也是我們父輩那代人最可貴的地方,那個時候他們的選擇並不多,但你會發現,只要他們去做一件事,都會潛心鑽研,不浮躁也不急功近利。
(3)、最大化者才是最容易感受到痛苦與糾結的一類人。
他們只接受極致的好,進行任何選擇往往傾向於利益最大化的選項,一旦達不到當初的預期,就會感到沮喪與失落。
比如找對象,他們就像找一個多金貌美死心塌地的;找工作也是這樣,他們真正想找的,是一份事少錢多離家近的,然而現實往往會用不容置疑的回饋告訴你,這樣做最終只是空耗時間,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問你可是否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比如你喜歡繪畫,這件事情本身就能給你帶來無限的自我滿足,那就去學去做好了,並不一定非要上升到職業層面,因為愛好之所以讓人愉悅,就是因為我們只需要享受過程的愉悅就好,並不需要承擔這份職業固有的壓力與瑣碎。
所以我們需要調整思維模式,儘量從自我滿足或者追求卓越層面去看待選擇本身,你會發現很多並不足以構成能干擾你的選擇項。
3)、減少對外界的關注,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人之所以會給自己那麼多選擇項,就是因為過分在意其他人做什麼以及對方取得了怎樣的成就這件事上,然而你需要清楚的是,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複製的,你需要做的,是發現及成為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05
補充一點,對於從未涉及的領域,不要盲目跟風,最好尋求可靠的資訊源,找些領域內的專業人士給你提供相關的專業資訊,同時如果可以,允許自己多嘗試,空想及坐等是沒有任何結果的。
我們不妨回頭想想,其實對我們影響深遠的往往是不經意的決定,包括留在哪座城市,遇見哪個人,生出怎樣的孩子,活出怎樣的一生,或者正如心理學家試圖向人們揭示的那樣,其實我們並不能如己所願那般完全把控自己的人生,從這個角度而言,並不意味著選擇越多越好。
在現有條件下,如何通過增強自己的實力為自己開闢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或許才是比選擇本身更迫在眉睫的問題所在吧。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2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