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三十歲的你
寫給三十歲的你
作者:琢磨先生
昨天發了一篇文章《寫給二十歲的你》,
我不知道怎麼嗖~的一下就從二十歲到了三十歲,快到我還一直錯覺“我還只是個孩子啊”。之前單位裡介紹我都是:這個孩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對,我現在就是個叔了,忍吧。
20歲到30歲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這麼說吧,20歲的時候每週買一盒10只裝的杜蕾斯,30歲一個月最多買一盒3只裝的岡本。有什麼好笑的,主要是岡本比較貴好嗎?要學會節省著花錢。
20歲的時候可以連夜趕5個場子,3場吃飯2場K歌,那感覺真的是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小喬就要嫁給我了。
20歲的時候當紅歌星和他們的星座喜好如數家珍。30歲別人嘴上的當紅歌星聽得我一愣一愣的,還特地上網去查大家為什麼不喜歡小虎隊了,才發現,他們竟然解散了。
站在三十歲的當口,茫茫然不知所以然,孔老先生說而立,立什麼?立功?立德?立言?都忒遙遠。但我覺得下面這五件事情,
一 讓工作成為自身的一種表達
20多歲初出茅廬,怎麼歪打誤撞做個愣頭青都可以,反正你年輕嘛。但是到了30歲,需要去反思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自己是否擁有了具備獨特優勢的能力。這個能力或許是特別擅長寫作,這個能力也可以是特別精通英文,這個能力可以是可以銷售任何產品,這個能力也可以是罵人罵的驚天地泣鬼神。
30歲如果你還沒有訓練好自己的這項技能,
我有個30歲的朋友,她上午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
打卡、開電腦、洗杯子、倒水路上各種八卦、擦電腦螢幕、整理下辦公桌、把手機拿出來充電、看看到底誰會遲到、收郵件、順著郵件裡淘寶的連結去購物、刷微博、轉發各種大事件、聊QQ告訴朋友一切順利、拉黑中毒的朋友、打開手機看微信、流覽朋友圈獻上紅心…中午吃飯。
只能說,她碰上了個好老闆,或者她睡過老闆了。
到30歲這個階段,沒有必要把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因為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立起來的後果就是,覺得只要工作,就影響到了幸福生活。讓自己掌握一項核心能力,然後利用這項核心能力去拓展自己在行業中的影響力,這樣你就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自己。到此時,工作對你而言,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成為了自我的一種表達。只有當工作超越了熟練階段,成為自身的一種表達的時候,它才可以稱得上是一門藝術。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12088.html
二 讓感情在底線之上成為一種習慣
裝修房子的時候,對各個細節都百般挑剔,吊燈的高度,沙發的角度,踢腳線的契合度......其實搬進去過日子後,很快就不會在意這些。挑選一個戀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婚前嚴密考察他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其實結婚後,對方總會有這樣那樣你覺得當初沒有覺察的缺點。之所以能過下去,其實,無非就是對這些缺點:習慣了。
習慣了,我覺得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其實就是開始學會了寬容。
這個世界不可能給你準備好一個愛人,嚴絲合縫,言談舉止性格星座完全符合你的期待,你自己想想自身的缺點,就知道這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一個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我一樣,呃,還是這麼不要臉。那怎麼辦呢?所以很多人選擇了離婚。
現在國內離婚率高不高我不清楚,但我周圍的朋友確實很高。離婚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比如牙刷放的方向不對,牙膏擠的方式不同,呃,幹嘛跟牙膏過不去呢……睡覺喜歡背對著自己,襪子亂放,吃飯喜歡吧唧嘴……因為這些而離婚,不知道對方奇葩,還是自己是奇葩中的奇葩,反正肯定有一個是奇葩。為什麼這些不能容忍呢?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讓人心煩。此時,方法不是離婚,就是外遇。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辛苦了半天,發現最愛的人在別人家裡。其實所謂的最愛,或許就是因為對方在別人家裡,因為你們沒有生活在一起,所以覺得美好。所有的愛情故事,都會從激情歸於平淡,從花前月下歸於油鹽醬醋。真正的幸福,不是一次刺激接著一次刺激,而是有勇氣接受激情褪去之後的平淡。
所以,開始習慣一些事情。比如不會再去翻閱對方的手機,因為你知道對方也要有自己的空間。不會再去計較對方的小毛病,因為自己也有不少缺點。不會再因為一點小事情而發火,因為,這種小事情太多了,總不能把自己氣死,呃~到時候房子車子票子都給了別人,想得美~
當然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沒有觸碰到彼此的底線。我認為婚姻有2個底線至關重要:一是不能家暴。二是彼此誠實。在此底線基礎上去習慣生活,不是悲觀,而是讓自己不再跟生活較勁,放自己一條生路。
三 讓旅行成為尋找自己的一種能力
旅行最大的價值,不是看千帆覽萬物,而是在旅行的過程中發現事事未必如你意,人人未必如你想。於是開始放下執著,學會接受挫折,學會尊重他人。心境於是豁然,心胸於是開闊,然後帶著一個嶄新的自己回到那個熟悉的家。
所以,會旅行,也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包括:獨處的能力,和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一個人的旅行,最考驗的是與孤獨相處的能力,無論何種美景,都因為沒有心愛的人在身旁而顯得索然無味。於是只能跟靈魂裡的另一個自己交流。一群人的旅行,考驗的是適應別人的能力,完全跟自己不同的人,在瞭解之後其實也頗為有趣。所以要尋找自我就一個人去流浪。要尋找伴侶,就兩個人搭檔。
旅行因為是陌生的環境,所以突發事件也時有發生。“你快點呀!”旅行中最怕聽到這樣的催促聲,旅行又不是趕路,那麼著急奔到目的地,不是目的。在路途中,感受環境與心的互動,方是旅行的真諦。落單了,誤車了,迷路了...這些突發事件,都給你一個機會以全新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不妨懷有一顆好奇之心,探索一下這個被打亂計畫的世界。只要在路上,哪裡不是旅行?
所以很多事情想不通的時候,不必著急氣火攻心,也不必急著一刀兩斷。每天面對一樣的人與環境,相處久了,難免產生各種愛恨情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彼此看不順眼,都可能讓人從此勢不兩立。而旅行就是脫離現實的環境,發現世界其實很大,自己那點愛恨實在是不值一提,就如同苦水灑入大海,瞬間消失殆盡,於是心平了,氣和了,然後回來換個方式快樂的氣死那些傻逼。哈哈哈哈哈。因為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最大的傷害,就是讓自己變得非常快樂。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12088.html
四 讓金錢成為自己可以駕馭的物件
20歲如果忙著賺錢的話,30歲就要學會適當去理財,把錢都放銀行裡,你也太奢侈了吧,如果利率比不上通貨膨脹,你就是在賠錢你造嗎?
如果你的月薪是5000塊錢,請記得分成五份,一分用來買書,一分給家人,一分給女朋友買化妝品和衣服,一分請朋友們吃飯,一分作為同事的各種婚喪嫁娶的份子錢。剩下的4999.95塊錢藏起來,不要告訴任何人。
這種理財小妙招,一般人我是不會告訴他的。
玩笑歸玩笑,錢確實需要想辦法去打理,如果你連筆小錢都管不好,給你一大筆錢,也註定是個悲劇。有多麼大的能力,就駕馭多麼大的財富。
理財的方式有很多,我自己有幾個經驗:
1)不要期望不合理的回報。我有個朋友神秘兮兮的給我看一個東西,說一年有250%的回報,一聽就是騙子,專門騙250的。
2)風險與穩妥並行。50%求穩,比如買一些債券一類。50%去冒險,比如去投資一些新三板什麼的。股票雖然也很好玩,呃,就不說了,怕傷了自己的心。
3)借錢與被借錢都要很謹慎。有句話這麼說:要想失去朋友,就開口向朋友借錢,或借錢給你的朋友。其實人不是逼到份上,不太會開口借錢,所以對這樣的朋友能幫就盡力幫。但是朋友向自己借錢要明確期限,比如什麼時候還,這事不能靠自覺,自覺很容易彼此產生誤會,甚至成了仇人。向朋友借錢,也不必苛求,畢竟每個人的錢都來之不易。我有個朋友向我借錢,十年了,都音訊全無,真是丟了錢,又丟了朋友。還不如乾脆不借,丟個朋友算了,哈哈。
五 讓氣質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
所謂氣質,不過是來自修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氣質不投的人無論彼此怎麼努力,關係都很難親近,雖然貌合,其實神離,因為骨子裡是彼此不認同的。而氣質相投的人,哪怕遠隔千里,也不覺得疏遠,見面都不用寒暄,就能聊到一起。人與人確實不同,不要改變別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朋友,因為你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氣質。
一個人的氣質通過三個方面獲得:閱讀、交友、反思。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寫道: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我自己的理解是,讀書,是不願意向現實生活妥協,因為讀書可以讓生活有更多可能性。關於讀書,可以參考我在《一個四十歲男人給你提個醒》中的觀點。
要瞭解一個人,其實是可以通過他的朋友來判斷的。所以朋友的共同成長也蠻重要的,你進步了對方原地不動,在他眼中你就變成了矯情。就好比你讀完了笛卡爾康得黑格爾,對方還在讀把信送給加西亞誰動我的乳酪,當然就不好交流,只能淪為酒肉朋友。即便酒肉朋友,你一張嘴也定會被認定為裝逼犯。所以朋友不僅是一生一世一起走,還是一路相伴共成長。而有幾個這樣共同成長的朋友,要珍惜。
除了閱讀與交友,還有自我反思。很多人的一生,基本都是自己跟別人較勁,比如別人對自己的期待與自己的夢想,比如把別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輕。其實一個人最應該考慮的問題是,自己如何與自己相處,比如人去樓空的時候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孤獨,比如夜深人靜的時候如何跟心靈溝通。如果自己跟自己能和諧共處,自己跟別人就能相安無事。
這就是我對三十歲人的建議,其他諸如運動健康無須我贅述。
從三十歲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夢想一點一點展現,這樣的生活才是美妙無比。不急於一步登天,幻想著所有夢想都一夜實現,那只會讓你充滿挫敗感;不忽略奮鬥路程上點點滴滴的快樂感受,有朋友言歡,有趣事相伴,有愛人可戀,即使明天終結,問心也無憾,生活或許應該就是這個樣子。
即使卑微,也自有其燦爛。
這樣你就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自己。到此時,工作對你而言,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成為了自我的一種表達。只有當工作超越了熟練階段,成為自身的一種表達的時候,它才可以稱得上是一門藝術。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12088.html
二 讓感情在底線之上成為一種習慣
裝修房子的時候,對各個細節都百般挑剔,吊燈的高度,沙發的角度,踢腳線的契合度......其實搬進去過日子後,很快就不會在意這些。挑選一個戀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婚前嚴密考察他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其實結婚後,對方總會有這樣那樣你覺得當初沒有覺察的缺點。之所以能過下去,其實,無非就是對這些缺點:習慣了。
習慣了,我覺得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其實就是開始學會了寬容。
這個世界不可能給你準備好一個愛人,嚴絲合縫,言談舉止性格星座完全符合你的期待,你自己想想自身的缺點,就知道這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一個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我一樣,呃,還是這麼不要臉。那怎麼辦呢?所以很多人選擇了離婚。
現在國內離婚率高不高我不清楚,但我周圍的朋友確實很高。離婚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比如牙刷放的方向不對,牙膏擠的方式不同,呃,幹嘛跟牙膏過不去呢……睡覺喜歡背對著自己,襪子亂放,吃飯喜歡吧唧嘴……因為這些而離婚,不知道對方奇葩,還是自己是奇葩中的奇葩,反正肯定有一個是奇葩。為什麼這些不能容忍呢?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讓人心煩。此時,方法不是離婚,就是外遇。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辛苦了半天,發現最愛的人在別人家裡。其實所謂的最愛,或許就是因為對方在別人家裡,因為你們沒有生活在一起,所以覺得美好。所有的愛情故事,都會從激情歸於平淡,從花前月下歸於油鹽醬醋。真正的幸福,不是一次刺激接著一次刺激,而是有勇氣接受激情褪去之後的平淡。
所以,開始習慣一些事情。比如不會再去翻閱對方的手機,因為你知道對方也要有自己的空間。不會再去計較對方的小毛病,因為自己也有不少缺點。不會再因為一點小事情而發火,因為,這種小事情太多了,總不能把自己氣死,呃~到時候房子車子票子都給了別人,想得美~
當然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沒有觸碰到彼此的底線。我認為婚姻有2個底線至關重要:一是不能家暴。二是彼此誠實。在此底線基礎上去習慣生活,不是悲觀,而是讓自己不再跟生活較勁,放自己一條生路。
三 讓旅行成為尋找自己的一種能力
旅行最大的價值,不是看千帆覽萬物,而是在旅行的過程中發現事事未必如你意,人人未必如你想。於是開始放下執著,學會接受挫折,學會尊重他人。心境於是豁然,心胸於是開闊,然後帶著一個嶄新的自己回到那個熟悉的家。
所以,會旅行,也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包括:獨處的能力,和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一個人的旅行,最考驗的是與孤獨相處的能力,無論何種美景,都因為沒有心愛的人在身旁而顯得索然無味。於是只能跟靈魂裡的另一個自己交流。一群人的旅行,考驗的是適應別人的能力,完全跟自己不同的人,在瞭解之後其實也頗為有趣。所以要尋找自我就一個人去流浪。要尋找伴侶,就兩個人搭檔。
旅行因為是陌生的環境,所以突發事件也時有發生。“你快點呀!”旅行中最怕聽到這樣的催促聲,旅行又不是趕路,那麼著急奔到目的地,不是目的。在路途中,感受環境與心的互動,方是旅行的真諦。落單了,誤車了,迷路了...這些突發事件,都給你一個機會以全新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不妨懷有一顆好奇之心,探索一下這個被打亂計畫的世界。只要在路上,哪裡不是旅行?
所以很多事情想不通的時候,不必著急氣火攻心,也不必急著一刀兩斷。每天面對一樣的人與環境,相處久了,難免產生各種愛恨情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彼此看不順眼,都可能讓人從此勢不兩立。而旅行就是脫離現實的環境,發現世界其實很大,自己那點愛恨實在是不值一提,就如同苦水灑入大海,瞬間消失殆盡,於是心平了,氣和了,然後回來換個方式快樂的氣死那些傻逼。哈哈哈哈哈。因為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最大的傷害,就是讓自己變得非常快樂。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12088.html
四 讓金錢成為自己可以駕馭的物件
20歲如果忙著賺錢的話,30歲就要學會適當去理財,把錢都放銀行裡,你也太奢侈了吧,如果利率比不上通貨膨脹,你就是在賠錢你造嗎?
如果你的月薪是5000塊錢,請記得分成五份,一分用來買書,一分給家人,一分給女朋友買化妝品和衣服,一分請朋友們吃飯,一分作為同事的各種婚喪嫁娶的份子錢。剩下的4999.95塊錢藏起來,不要告訴任何人。
這種理財小妙招,一般人我是不會告訴他的。
玩笑歸玩笑,錢確實需要想辦法去打理,如果你連筆小錢都管不好,給你一大筆錢,也註定是個悲劇。有多麼大的能力,就駕馭多麼大的財富。
理財的方式有很多,我自己有幾個經驗:
1)不要期望不合理的回報。我有個朋友神秘兮兮的給我看一個東西,說一年有250%的回報,一聽就是騙子,專門騙250的。
2)風險與穩妥並行。50%求穩,比如買一些債券一類。50%去冒險,比如去投資一些新三板什麼的。股票雖然也很好玩,呃,就不說了,怕傷了自己的心。
3)借錢與被借錢都要很謹慎。有句話這麼說:要想失去朋友,就開口向朋友借錢,或借錢給你的朋友。其實人不是逼到份上,不太會開口借錢,所以對這樣的朋友能幫就盡力幫。但是朋友向自己借錢要明確期限,比如什麼時候還,這事不能靠自覺,自覺很容易彼此產生誤會,甚至成了仇人。向朋友借錢,也不必苛求,畢竟每個人的錢都來之不易。我有個朋友向我借錢,十年了,都音訊全無,真是丟了錢,又丟了朋友。還不如乾脆不借,丟個朋友算了,哈哈。
五 讓氣質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
所謂氣質,不過是來自修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氣質不投的人無論彼此怎麼努力,關係都很難親近,雖然貌合,其實神離,因為骨子裡是彼此不認同的。而氣質相投的人,哪怕遠隔千里,也不覺得疏遠,見面都不用寒暄,就能聊到一起。人與人確實不同,不要改變別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朋友,因為你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氣質。
一個人的氣質通過三個方面獲得:閱讀、交友、反思。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寫道: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我自己的理解是,讀書,是不願意向現實生活妥協,因為讀書可以讓生活有更多可能性。關於讀書,可以參考我在《一個四十歲男人給你提個醒》中的觀點。
要瞭解一個人,其實是可以通過他的朋友來判斷的。所以朋友的共同成長也蠻重要的,你進步了對方原地不動,在他眼中你就變成了矯情。就好比你讀完了笛卡爾康得黑格爾,對方還在讀把信送給加西亞誰動我的乳酪,當然就不好交流,只能淪為酒肉朋友。即便酒肉朋友,你一張嘴也定會被認定為裝逼犯。所以朋友不僅是一生一世一起走,還是一路相伴共成長。而有幾個這樣共同成長的朋友,要珍惜。
除了閱讀與交友,還有自我反思。很多人的一生,基本都是自己跟別人較勁,比如別人對自己的期待與自己的夢想,比如把別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輕。其實一個人最應該考慮的問題是,自己如何與自己相處,比如人去樓空的時候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孤獨,比如夜深人靜的時候如何跟心靈溝通。如果自己跟自己能和諧共處,自己跟別人就能相安無事。
這就是我對三十歲人的建議,其他諸如運動健康無須我贅述。
從三十歲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夢想一點一點展現,這樣的生活才是美妙無比。不急於一步登天,幻想著所有夢想都一夜實現,那只會讓你充滿挫敗感;不忽略奮鬥路程上點點滴滴的快樂感受,有朋友言歡,有趣事相伴,有愛人可戀,即使明天終結,問心也無憾,生活或許應該就是這個樣子。
即使卑微,也自有其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