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春節為什麼要回家?因為路的盡頭有人在等你

春節為什麼要回家?因為路的盡頭有人在等你

作者:王建鋒

大年三十的下午,和父母去街上買了一些東西。回來的路上,看見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站在路口,突然朝著我身後喊著“爸爸”,飛奔而去。那個提著大包小包的青年小夥趕忙將東西放下,高興地抱起小姑娘親了又親……

身邊相向而行的兩個人打招呼,一個問“買的年貨不多啊?”另一個笑著回答“兩個娃工作忙,都沒回來,家裡就我和他爸,這些東西都買多了……”

同樣是轉車數次才回到家的人,

在一些細小的片段中,我突然知道了那些“趕汽車、擠火車,再轉汽車、換公車、坐牛車”歷經千辛萬苦回家的意義:因為路的盡頭有人在等你。

小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像一隻風箏一樣飛得更高更遠。長大了,才發現不論你走多遠、飛多高,牽著風箏的那根線一直都在。而線的那頭,一直有人在等你回家。

所以即使你嘴上說著“不能理解春節期間出行那麼難,為什麼仍要回家”,

但你依然會參與其中。即使你很早就已經想好“今年春節不回家”,但到了年三十的晚上,還是有一種失落不期而至。

記得前幾年央視春節期間的一組公益廣告裡說“這一生,我們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每次看到那些浩浩蕩蕩的摩托車大軍,都會被感動。即使摔倒在路上,就算風雪又大了一些,他們依然勇往直前。因為他們知道,路的盡頭有人在等著他們。

大家都說“回家三天后就被父母嫌棄了”,

又說“家裡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況且,那個被吐槽了無數遍的春晚你已經多年不看了,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是熱衷於對你的工作找物件結婚生孩子進行全方位“拷問”,不勝其煩。

但,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在春晚的背景音中,在寡淡的年味裡,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拷問”中,在父母的嘮叨中和對你的“嫌棄”中,你仍然可以無所顧忌地將一年到頭的勞累都放到一邊,

並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內心的再次充實。

這就是家的力量,也是春節回家的動力所在。古人經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經常念叨“每逢佳節倍思親”,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生,我們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因為路的盡頭有人在等你。


延伸閱讀:
離家再遠,也要回家過年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gushi/riji/2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