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家長必知孩子青春期心理三大矛盾 走進孩子青春期的心理

青春期是生命過程中一個很特殊一部分,是形成性格一個主要時期。

在這段時間,將發生很多變化,其中有生理的性怔出現等、心理上出現系列問題,例如人際心理...

第一,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

幾乎每個中學生都有美好的願望,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嚮往。他們幻想做一個有學問、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師、醫生、企業家、領導幹部等等,而實際上他 們當中有一些學習不是很努力的,他們過一天算一天,雖然他們的願望是美好的,

但他們追求的全是實現理想後的種種榮譽與享受,而對實現理想需要從現在做起, 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得不多,做得不夠,形成了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學生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係,使他 們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艱苦奮鬥才能實現。

第二,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一些中學生越來越講究“實際”,加上一些家長[微博]對子女嬌生慣養,在孩子身上花錢大手大腳, 使得中學生的消費欲望與日俱增。據我們的抽樣調查,絕大部分學生每天都買零食吃,同學過生日,除禮尚往來外,

還要擺酒宴。男生中“煙君子”、“小酒民”大 有人在:女生中講究穿著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還隨身帶著高檔化妝品,不斷更換時髦的服飾。但這些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勞動觀念淡薄,他們輕視勞動,甚至 認為勞動是多餘的,就連平時學校組織的大掃除也討厭,可以說對勞動採取消極態度、厭惡勞動的思想在一些中學生中是相當普遍的。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愛 勞動是人類的美德,
通過勞動得來的享受是正當的、光榮的,不勞而獲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第三,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學生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上,從而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許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點。
同時也由於其社會生 活經驗的逐漸豐富,他們開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別。他們願意對“知心朋友”傾吐自己內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導師式口吻對他 們說話的人,不願意同這種人進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也不願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調查中發現,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把心裡話“對自 己說”或“對日記本說”,向同學和師長隱匿秘密。由於他們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這類學生往往通過記日記、畫畫、寫字等來表現內心的 苦悶和孤獨感。他們很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而調查發現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認為老師“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決這一矛盾要求教師和學生交朋友, 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並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他們從苦悶與孤獨中解脫出來。

向同學和師長隱匿秘密。由於他們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這類學生往往通過記日記、畫畫、寫字等來表現內心的 苦悶和孤獨感。他們很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而調查發現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認為老師“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決這一矛盾要求教師和學生交朋友, 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並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他們從苦悶與孤獨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