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為什麼有些人就喜歡劈腿?

一、踐踏N條船的樂趣

我曾經分享過“一☆禁☆夜☆禁☆情”的話題,

引發了許多朋友的討論。我感覺還是要多做些分享。客觀的說,“一☆禁☆夜☆禁☆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表像,因為被發現了才算是發生過,如果再加上沒被發現以及尚未發生的次數,其實應該被稱作“劈腿”了。

雖然在許多人眼中是件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講,“劈腿”的的確確是件特別有吸引力的事情!為什麼他們會喜歡腳踩兩隻,甚至更多的船呢?如果你認為這是因為貪婪,

那其實你就捨本逐末了,因為並不是出於多多益善的心態,而是源自對於刺激感的心理訴求。

二、喜歡捉迷藏的孩子

我們暫時拋開“劈腿”這個主題,回到上小學乃至更早的兒童時代,想想當時的自己有沒有玩過捉迷藏或者員警抓小偷的遊戲?

如果趕巧玩過的話,那你再思考一下,在遊戲當中你更喜歡哪種角色呢:

A、員警

B、小偷

從我自己的真實經歷來看,似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歡當“小偷”,正因為如此,這個遊戲才多出來一些輔助的規則,比如通過猜拳讓最後輸掉的那個人當“員警”……

現在,讓我們從回憶當中再回到眼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時候玩捉迷藏會喜歡躲起來等著被捉的感覺呢?答案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之下尋找刺激!

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之所以選擇B,是因為我們處在了“自由型兒童”的狀態之下。而在扮演“小偷”角色等待被抓到的過程裡,處在那種忐忑、竊喜、無聊、期盼等感覺交織起來的“既怕被捉到,又期待被捉到”的感覺當中,恰恰是特別能滿足“自由型兒童”的對於“未知”和“不確定性”的需求的。

三、依然沒有長大的孩子

從捉迷藏回到“劈腿”的話題上,我們不難發現有這個愛好的男男女女們恰恰就像在小時候喜歡扮演“小偷”的孩子一樣,正是處在了“自由型兒童”的狀態之下跟自己的“原配”玩起了捉迷藏……

在討論“一☆禁☆夜☆禁☆情”話題的時候,有朋友回饋說這絕不是單方面的原因導致的結果,雙方都是要為之負責的。

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事實確是如此。因為,如果當事人體內有更多的“成人自我”來做理性分析和決策,或者有更多的“順從型兒童”讓自己乖乖的遵守道德和輿論規則,也就不會給體內的“自由型兒童”抛頭露面的機會了。

平心而論,如果說喜歡“劈腿”的人是依然沒有長大的孩子,那麼其周圍的相關者們就都應該做出一些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所作所為讓他不需要或者不願意長大呢?

四、過於安全會姑息養奸

聊到這裡,我們再一次放下“劈腿”的話題,想像自己是在一個電影的場景當中……

在這個橋段裡,你是一個手無寸鐵的小朋友。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你因為看到了前來偷竊的小偷的相貌而讓對方意圖殺人滅口……借著對環境的熟悉,你逃過一劫,藏到了屋子的某個角落……與小偷玩起了捉迷藏……

回到現實當中,如果再讓你做出選擇,你願意做那個一旦被找到就會丟掉性命的小孩子嗎?相信大部分朋友不會再興沖沖地去扮演這個角色了!

為什麼會做出這個不同的選擇呢?被殺人狂尋找的過程肯定比小夥伴尋找更刺激吧?幹嘛不體驗一下呢……

究竟兩種“捉迷藏”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與好朋友玩捉迷藏的時候其實所處的大環境是一種“照顧型父母”的狀態,有著足夠的安全感作為底線,自然就會保持在“自由型兒童”的狀態了。當然,也有報導說小孩玩捉迷藏被反鎖到箱子裡悶死的事件,其實就是因為“自由型兒童”的不計後果和缺乏危機意識所導致的。

如果處在找到就會被殺掉的情景之下,那麼其實就是一種“控制型父母”的外在環境,因為對方是在試圖剝奪你的生命,這無疑是一種極度的控制!自然就會激發出來體內的“順從型兒童”,躲起來然後聽天由命、任人宰割了……

此時此刻,已經不難理解伴侶為什麼也要一起為“劈腿”的發生負責了。直接點說,就是沒有給當事人營造足夠的“控制型父母”氛圍,而是選擇了處在“照顧型父母”予以理解和包容,或者躲在“順從型兒童”忍氣吞聲,還有就是處在“成人自我”試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浪子回頭……事實上,這些狀態對於“自由型兒童”都是無法起到合理降低的效果的。

究竟該怎麼辦呢?對於慣壞了的孩子來說,唯一的解藥只有挫折教育,讓他們明白找刺激是要有代價的——“你要是出去搞一個,我就給你搞十個!……你要是不平衡那就分手!少了你地球一樣能轉!”

四、過於安全會姑息養奸

聊到這裡,我們再一次放下“劈腿”的話題,想像自己是在一個電影的場景當中……

在這個橋段裡,你是一個手無寸鐵的小朋友。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你因為看到了前來偷竊的小偷的相貌而讓對方意圖殺人滅口……借著對環境的熟悉,你逃過一劫,藏到了屋子的某個角落……與小偷玩起了捉迷藏……

回到現實當中,如果再讓你做出選擇,你願意做那個一旦被找到就會丟掉性命的小孩子嗎?相信大部分朋友不會再興沖沖地去扮演這個角色了!

為什麼會做出這個不同的選擇呢?被殺人狂尋找的過程肯定比小夥伴尋找更刺激吧?幹嘛不體驗一下呢……

究竟兩種“捉迷藏”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與好朋友玩捉迷藏的時候其實所處的大環境是一種“照顧型父母”的狀態,有著足夠的安全感作為底線,自然就會保持在“自由型兒童”的狀態了。當然,也有報導說小孩玩捉迷藏被反鎖到箱子裡悶死的事件,其實就是因為“自由型兒童”的不計後果和缺乏危機意識所導致的。

如果處在找到就會被殺掉的情景之下,那麼其實就是一種“控制型父母”的外在環境,因為對方是在試圖剝奪你的生命,這無疑是一種極度的控制!自然就會激發出來體內的“順從型兒童”,躲起來然後聽天由命、任人宰割了……

此時此刻,已經不難理解伴侶為什麼也要一起為“劈腿”的發生負責了。直接點說,就是沒有給當事人營造足夠的“控制型父母”氛圍,而是選擇了處在“照顧型父母”予以理解和包容,或者躲在“順從型兒童”忍氣吞聲,還有就是處在“成人自我”試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浪子回頭……事實上,這些狀態對於“自由型兒童”都是無法起到合理降低的效果的。

究竟該怎麼辦呢?對於慣壞了的孩子來說,唯一的解藥只有挫折教育,讓他們明白找刺激是要有代價的——“你要是出去搞一個,我就給你搞十個!……你要是不平衡那就分手!少了你地球一樣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