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同時,也要注意“不流”
《菜根譚》里說:“做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意思是說,做人應當對世俗保持一份超越,但也不能憤世嫉俗,試圖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去矯正世俗規矩;對社會的時尚風氣要隨和順應,
這句話所體現的,就是《中庸》里提出的“和而不流”的處世交友之道。
《中庸》認為,君子懂得與人和睦相處,會主動適應環境,善于和各式各樣的人物和諧相處,善于維護良好的公共形象和人際關系。但不會無條件地屈服于潮流,不會拋棄自己的主張和原則,更不會與丑惡的現象同流合污,而是堅持自己的品格和操守,
與此相類似的,《論語》中還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說法,講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為什么要“和”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欲望,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我們所接觸的各式人物,
“和”的同時,也要注意“不流”。對待朋友,雖然大家互相之間關系很好,無話不談,可是并不意味著事事都隨大流,沒有個人的主見。對待文化素質、社會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要待人和氣,平易近人,不能擺架子,不能心存優越感,但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氣質和品格。
春秋時候的柳下惠,
史書記載,他“不羞污君,不辭小官”,在昏君手下做官,并不感到羞恥,如果給他個很小的官職,也從不推辭;可是“進不隱賢,必以其道”,如果做官就會竭盡全力,展示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照自己的原則辦事,不會逢迎不良的風氣。更為可貴的是,他與普通的老百姓相處,
是啊,你是你,我是我,我們和諧相處,又各自保持人格的獨立,這不就是“和而不流”嗎?所以孟子稱贊柳下惠是“圣之和者”,就是圣人中能夠與別人和諧相處的人。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https://www.201980.com/gushi/new/3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