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女士,今年40歲,離婚3年了。有一個女兒,12歲,已上初中。
據她說,離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前夫老嫌她掃地掃不乾淨,她很生氣。然後,
離婚之後,她先後找過七八個物件,但沒有一個能在一起待久的。現在和她同居的這個男人對她很好,洗衣做飯,樣樣都幹。
唯一一點,就是當他說她的時候,她會立刻火冒三丈,腦子裡便會閃現出“殺人”的念頭。
她說,一直以來這種情形經常發生,不管是誰,只要一說她,她就受不了,她一點兒也不能容忍。
由於她以前找過好幾個男人,現在的這位對她總是猜疑,讓她更是心煩。叱女士自己很想弄清楚為什麼會有“殺人”的念頭,如何才能避免。
在確定叱女士從小到大沒有受過“殺人”刺激之後,
不過,從她一出世,繼父待她就很好,從來沒有讓她受過任何委屈。也許母親對繼父感情不深或者並不愛他,
婚姻分析師認為,生活在這種家庭叱女士從小就有一種男人應該聽從女人使喚的觀念,女權主義思想嚴重。她可能認為男人對女人只能順從,不能反抗,更不可以指責女人。
否則,她就該採取措施,予以懲罰,那便是“殺人”。這也是為什麼叱女士一被指責就會產生“殺人”念頭的原因。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婚姻分析師認為有兩個辦法:一是叱女士找一個像她繼父一樣的老公,不會對她說半個“不”字,也不會創造機會讓她產生“殺人”的念頭;
二是叱女士自己要學會“包容”,增強自己對指責、批評的承受力。要明白人沒有十全十美,既然自己有缺點,
專家點評:原生態家庭對一個人未來的心理發展影響很大,在擇偶時這一點必須著重考慮。對叱女士來說,目前除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外,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婚姻生活對12歲女兒未來的影響。
現在的社會,離異家庭很多,如何降低離異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一個急需關注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