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婆媳之間難免有些衝突。清官難斷家務事,誰對誰錯已無定論,我們關鍵是探討如何讓婆媳之間的戰爭不再爆發。
孩子是潤滑劑
張妍結婚三年,現在有一個五個月大的孩子。在小寶寶出生前,張妍與婆婆的關係極為惡劣,婆婆愛乾淨,脾氣大,不愛做家務。恰好也是獨生女的張妍嘴不甜,不會做飯,身子弱,這些都成了婆婆數落她的理由。
可令張妍感動的是,自從孩子出世之後,婆婆就主動幹起了家務活,洗尿布洗碗,有時候半夜三更還經常呆在嬰兒房看著小孫子睡覺。因為孩子的關係,婆婆對張妍也客氣了起來,孩子經常成為兩人交談的話題。
孩子是全家人新的希望,因為孩子的降臨,婆媳之間會暫時拋卻以往的不快。
鄧先生說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他說自己的女兒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知道媽媽和奶奶之間經常明爭暗鬥,
女兒還經常在奶奶面前說媽媽的好話,跟媽媽說奶奶的不容易,就在女兒的調和之下,鄧先生家的婆媳關係逐漸好轉。
經濟可以改善關係
王女士結婚八年來,跟婆婆沒紅過一次臉,初期兩人相處得不是很融洽,但根據婆婆的性格特點,她總結出一套“經濟決定一切”的理論。
她說,婆婆一輩人都比較苦,把錢看得比較重,所以和婆婆不管是不是在一起住,最好都依據自己的承受能力按月給足生活費。
其次,過節費也必不可少。春節、五一、中秋、十一、元旦,再加公婆生日,最好都要表示表示。婆婆過生日的禮物是不能免的。平時一定要隔三差五買點水果啊、飲料啊、肉啊、魚啊等等東西,
“給婆婆錢,自己只賺不賠。”王女士總結道,婆婆一般都是疼兒女的,給她的錢她也會通過各種管道返還到兒女手上。
溝通是良藥
婆婆與媳婦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因為各自的差異。受過高等教育的媳婦和目不識丁的婆婆,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生活成了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為了得到兒子(丈夫)更多的愛,兩個女人的戰爭也因此而綿延不斷。
小朱說自己是所在社區裡難得的“好媳婦”,連公認難伺候的婆婆也逢人就誇。小朱說其實很簡單,首先要把婆婆當成朋友,
婆婆是老公的媽,可是和媳婦沒“過命”的交情,又不能不相處,不尊重,那麼保持一定距離的朋友關係就比較妥當了。
其次要在婆婆面前保持自己的個性,有什麼壞習氣最好別藏著掖著,婆婆就算是看不過眼也只好解釋為“她就那個脾氣”,不太較真了。
還有,要經常提醒自己“婆婆是老公的親媽,看在老公的分上,我也不能和她計較太多”。
這話要在婆婆有什麼令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在心裡默念三遍,以避免自己當場發作和婆婆理論,使矛盾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