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再者,湯圓湯圓諧音團圓,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元宵不等於湯圓
自古咱們就有“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說到元宵,或許很多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其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即成。而元宵在製作上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才大功告成。
元宵吃湯圓的由來
相傳,遠古時候玉皇大帝為了一統天下,特派灶神菩薩長駐人間瞭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稟。有年夏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薩向玉帝回稟道:“人間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日辛勤勞動,從不歇息,長此下去,我擔心庶民們會因過度疲勞累壞身體,夏曆臘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師就偷偷在百姓們的飯鍋裡丟下了瘋人藥,藥一下鍋就變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顆顆,百姓們吃了,果真慢慢地“瘋”了起來:女的縫新衣、繡花鞋,男的殺豬、宰羊,都不想下地幹活。過了臘月二十四日,瘋人藥性大發。人們就東家請人吃飯,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臘月三十日中午,百姓們都拿出各種好吃的食物,圍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來。從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紅著綠到處玩耍。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薩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們全瘋了!光吃光耍,一樣活不幹,這樣下去,如何得了。”玉帝聞奏,十分驚詫,即命群臣再議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瘋病,可令藥王菩薩設法。”玉帝准奏,即令藥王菩薩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藥王菩薩就將百姓的夜餐變成了湯圓,裡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百姓們吃了,第二天早上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延續下去,就形成了過年的習慣。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于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