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特徵暗示你異常聰明
我們通常通過一個人的外貌、社會地位來判斷一個人,這種判斷還包含著我們自己的認為傾向。如果一個人打著領結,戴著厚厚的眼鏡,穿著短褲,那他多半是一個軟體奇才或者象棋大師,更或者是九宮格遊戲高手。無論他是幹什麼的,我們都自然而然的覺得這樣打扮的人更聰明。
然而,除了上面提到的老一套認知觀念,還有很多聰明的人,他們有著與我們所認為的完全不同的興趣愛好。以下十種或許曾被你忽視的現象說明你真的超級聰明。
1、好奇心如貓
雖說好奇害死貓,
如果你也擁有那可敬的好奇心,毫無疑問,你是聰明的。
2、總有十萬個為什麼
“聰明人總是有答案”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如今,科技的發展使人類對知識觸手可及,但是人們卻是忙於自拍無暇顧及此。
而聰明人一直在做的就是,即使知道能在互聯網上找到正確的資訊,他們卻還是在不斷發問。
不幸的是,媒體和互聯網上的大部分資訊都是被曲解的社會事實,如此,還在繼續向世界發問你,事實上是很聰明的。
3、你是一個懷疑論者。
懷疑論者不會通過表面判斷任何事情。如果他們想知道真相,就會堅定去探求答案,而不會被錯誤的、毫無邏輯的要求分心。
他們通常會因為不按常理出牌而挨駡,但是他們依然可以因為獨立思考而安眠。
並不是說所有的懷疑論者都很聰明,
4、毫不避諱自己的錯誤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為什麼是那麼無知”——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這句名言常被稱為“蘇格拉底悖論”,它強調真正聰明的人不是假裝什麼都知道,而是認識到自己的無知。
這個觀點與如今盛行的聰明人永遠不要承認自己的錯誤的觀點相違背,但是一個自以為懂很多的人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眼中卻不見得那麼聰明。
所以,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也是聰明的十大現象之一。
5、高情商
美國馬里蘭大學把情商定義為“一種理解和管理情緒的能力。”
情商與智商的不同之處在于,情商的高與低更多的表現在一個人控制其情緒的能力上,
把最後一點錢存起來,儘管你很想花掉它;選擇健康的食物,儘管你很想吃垃圾食品;回到工作上,儘管你還想流覽網頁;所有這些現象都表明你的情商還挺高。
當然,高情商並不意味著你必須關閉所有的情感,聰明人更不會這樣做。
6、欣賞藝術
很多時候,欣賞藝術要求我們具有抽象思維,但即使具有了抽象思維,也不代表就會欣賞藝術了。
欣賞畢卡索的格爾尼卡不一定要在公園裡散著步才能理解,但是那些思想大部分來自於歷史的經驗教訓,甚至更早的來自于人類認識馬和牛的之前。
但是欣賞藝術並不一定要向畢卡索那樣落魄,它可以是像欣賞吉他獨奏、聽聽說唱歌手的說唱等那般簡單。
7、探索自己的思路
思索自己的想法或者瞭解自己的思路這樣的做法被稱為元認識。用元認識檢驗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對刺激的能力是挺有意思的,此外,元認知還可以用來鼓勵批判性思維,提升認知能力。
但是千萬別想太多,聰明人最容易犯也最普遍的一個錯誤就是花太多時間去思考,而失去足夠時間實踐。
談到犯錯,聰明人也時常會犯錯,畢竟人無完人。
8、習慣熬夜、酗酒、吸毒
是的,正如標題所示,你沒有看錯。研究顯示智商高的孩子像成年人那樣酗酒的可能性是普通孩子的6倍,使用禁藥的可能性是普通孩子的2到3倍。他們更有可能是夜貓子。
的確,過去許多哲學家以及其他大家都有熬夜的習慣,
遺憾的是,現如今沒有幾個那樣的思想家了,大多都和你我一樣,保持低調。所以,聰明人有熬夜、酗酒、吸毒的習慣是自然的。
9、感覺脫離了社會
通過以上的提到的特徵,可以發現在人們的第一印象中不會覺得那樣的人聰明,反而像是經常熬夜還有一大堆問題的裝模作樣的懷疑論者。
好吧,或許那些描述都不符合你,但是如果你更傾向於遠離潮流、脫離從眾,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只是你不瞭解你的同伴,或者說你的同伴不瞭解你,但是最後通常都會騰出時間做其他的,更重要的嘗試。
10、失敗中成長
貫穿古今,大多聰明人都曾犯下很多錯誤,但是每一千次失敗,他們就能獲得一大成功。
Google的創始人之一,拉裡·佩奇和蘋果公司總裁,史蒂夫·約伯斯都經歷過動盪的時代,在車庫中成立公司,即使是比爾蓋茨,他的第一次創業也是敗得一塌塗地。然而他們這些人之所以具有傳奇色彩就是因為失敗之後再從頭再來,直到成功。
歷史上那些聰明絕頂的人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不願也不能被自己的想像約束。
他們深刻理解自己固有的聰明的價值,並以之為塑造當今社會的有利因素。
你就是你自己,別相信任何人對你的評價
文/Joy Liu
那一年你4歲,非常喜歡唱歌。你有著動聽的嗓音,並且唱歌讓你快樂。有一天你媽媽加班到了晚上8點才回家,你不知道她今天跟同事吵了架並且被一位元客戶投訴,不知道她今天頭疼了一整天晚上幾乎都沒有吃飯,不知道她此刻還是頭疼欲裂並且非常想靜一靜。這些你都不知道。你只是很開心,看到她回家你就更開心了,你開始放聲地歌唱,歡快地圍著她唱歌。你媽媽終於按捺不住了,沒忍住就對你有些凶地說:“別唱了!你不知道你的嗓音很難聽嗎?”
那一刻你住嘴了。從此你變得不太願意唱歌了,因為你怕別人討厭你。你覺得自己的嗓音很難聽,所以索性就不要唱了。你甚至開始變得很害羞,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而所有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因為你媽媽在心情糟糕的時候那麼無心的一句斥責。她並不知道這句話在你身上的影響,她像全世界的其他媽媽一樣對你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可是她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可以在你的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了一個你束縛自己的,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
你上初中的那一年愛上了數學。你發現數字是如此奇妙,你並沒有想爭什麼,但是在全班的第一次數學考試中,你拿了第一名。在你看著成績單驚喜不已時,老師在講臺上說了這麼一句話:“數學的思維一般還是男生比較擅長,女孩子可能開始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慢慢學到比較複雜的知識,就要落後于男生了。”你很難過,為什麼就因為自己是女孩子,所以數學就會慢慢落後呢?
你也不懂是為什麼,但你好像真的像中了魔咒般,數學成績在初二時開始下滑。每一次你沒有學好,你腦中便會響起老師的那一句話,然後你發現自己開始慢慢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甚至開始討厭數學。這位老師的一句偏見,再一次的,被你相信並且內化成自己的聲音。從此,你和自己又簽下了一個魔鬼契約。
當然我可以給你講無數個這樣你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這些很多的契約都是你如真理般信奉的:“我不擅長游泳。”“做我喜歡的事情是賺不到錢並且沒法養活自己的”“我如果按照最本真的自己活著,就沒有辦法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我如果現在不結婚就肯定嫁不出去了”“那麼美麗性格好又高智商的女孩子是不會喜歡我的”或者是簡簡單單的一句“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值得愛的人”……
這些魔鬼契約都是以別人的無心、善意或者惡意的評價開始,以你最終把它變成自己內心的聲音結束,然後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喪失著自己的自由。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這個人包括你自己!因為不管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那都是他們對你言行的理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和女朋友還有另一位你的朋友走在路上,突然間你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賣花的小姑娘,你掏出錢包,買下了全部的花然後送給你的女朋友。你的朋友在心裡想:他這麼做就是想在女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你的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全都買下來就是想讓小姑娘今天可以早點回家。而賣花的小姑娘在想:他一定是很愛自己的女朋友,才買了這麼多花給她。
他們誰是對的呢?也許都對,但也可能都不對,因為你買花的真正原因,只有你一個人知道。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我們的任何評價,這樣的你,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魔鬼們簽下限制自己的契約。
因為你知道,你生命的流動性,複雜性和豐盛性,都由你自己來決定。這,我親愛的朋友,才是真正的自由!
你也曾竭力求得改變,為什麼卻常常徒勞無功?
文/野和尚
實改變VS虛改變
實改變的特徵:
1.明確知道並認同自己需要改變的“點”
2.有具體可行的計畫
3.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
4.持之以恆地身體力行
虛改變的特徵:
1.心血來潮,三分鐘熱度
2.雷聲大雨點小,計畫措施不實用
3.想法很多,卻遲遲邁不出步子
4.為了改變而改變,忽視了其實質意義
你只是“想要”改變,卻並不“認同”改變
“我不想再這樣懶下去,拖延症太誤事了。”小Q又嚷嚷了。每次公司最晚交報告的是他,說好的跑步計畫、專業學習目標也都被拖成紙上談兵……小Q已經第N次決心改變拖延的壞習慣了,卻總在實行時動力欠佳,得過且過,最後連“改變”本身都一併被拖延沒了。然後又縮回自己舒適的“懶窩”裡無法自拔,繼續安慰自己“何必那麼辛苦,反正這樣日子也能過”。
Tips:保持痛感,去醫院看一看,你會更加懂得健康的含義;去敬老院看一看,你會更加懂得衰老意味著什麼;去孤兒院看一看,你會更加明白親情的可貴;去更牛的公司看一看,你會更加明白優秀意味著什麼……保持痛感,才會讓你不再沉浸在自己的舒適圈,從而保持清醒、誘發改變。
你只是急於改變,卻並沒有真正瞭解自己
曾看過一期電視節目,講的是一個普通小夥想要成為明星的故事:小趙家境一般,人長得也不帥,但卻有一個想成為像梁朝偉、陳道明一樣有名的明星的燦爛夢想。他沒有找一份固定工作,長期漂在橫店當群眾演員。節目進行了一項職業技能測試,小趙也並未表現出過人的表演天分和潛力。小趙的母親哭著求他,希望他回歸到正常生活,但小趙那無動於衷的表情,讓人心驚,更讓人心碎。我絲毫都不懷疑小趙想要通過表演來改變人生軌跡的決心,我擔心的是他從未真正去瞭解過自己。
Tips:讓別人來説明你認識自己。當然,這事兒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幹,比如找專業的生涯規劃師或者你信得過也靠譜的前輩,讓他們來給你一些建議。如果你不想麻煩別人,網上也有很多關於性格和職業能力傾向的一些測試,它們未必準確,但卻可以在你對自己缺乏瞭解的情況下,為你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從而減少盲目。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當你去做一些重要事情之前,提前寫下預期的結果,等事情結束以後,將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進行回饋分析,從中發現哪一部分做得好,你的長處在哪裡,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接下來還需要學習些什麼,以及有哪些習慣需要改。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認知自我的方法。
你只是沒有足夠堅持
R前陣子興奮地說“發現一家很棒的瑜伽館,我要把線條練得美美噠,以後不許叫我小胖”,“我最近愛上畫畫了,感覺自己很有這方面的天賦呢,我決定把自己的藝術細胞擴散到全身”……沒過多久R就有氣無力地說:“我太高估自己了,被‘打回原形’了。”我不解,問她怎麼了。原來瑜伽班是報了名,可是練了半個月她發現並沒有什麼效果,就沒再去了;素描教材、畫夾也買齊了,剛開始照著畫冊還畫得不錯,但一畫實物就不行了,漸漸地就放棄了。其實改變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當你量的積累達不到,就很難實現徹底改變。
Tips:將長期目標和短期刺激相結合。比如你想讓你女兒堅持跳舞,你不能只是跟她說“堅持練習你長大就可以成為舞蹈家”這樣的長期目標來畫餅,而是要告訴她“你練到熟練,下周就給你買你喜歡的那條裙子”,結合短期刺激來激勵她,這樣她才更容易堅持。
不要把自己當成超人。有些人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根本不給自己留空間,那陣勢好像要把自己變成超人一樣,但這裡面矛盾的地方在於: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永遠是無限的,我們的精力卻是有限的,而當你耗幹你的精力以後,你在你想要改變的事情上就未必有足夠的精力去堅持了。管好自己的精力分配,才能更容易堅持。
你只是沒有用對方法
高中有段時間我特別害怕上歷史課,原因是我真的記不住那些年代、人物、事件、意義……儘管我也曾努力地去改變,比如花更長的時間去背書、把重點部分抄下來等等,但仍舊沒有什麼起色,所以發展到後面,歷史課我乾脆就不聽了,有點自暴自棄的意思。
後來歷史老師換成了一位姓趙的漂亮女老師,情況就不一樣了,趙老師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她漂亮,而在於她能夠給每個同學找到適合他的記憶方法:比如A同學,她會推薦他使用“歌訣記憶法”,換作B同學,她就會推薦他使用“年代記憶法”,而到了C同學,她則會推薦他使用“聯想記憶法”……就這樣,我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並由此愛上了歷史課,而且在一次會考中,百分制的試卷,我竟然得了98分。
Tips:確保你在用對的方法改變;在那些改變過程中出現連續性失敗的節點上,更要去反問自己:我有沒有用對方法?當你沒辦法找到正確方法的時候,求助是你的最佳選擇,不管你是通過諮詢別人還是通過報培訓班充電,或者採用其他形式,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在前方等著你。
或許你並不需要那麼多改變
小侄女彤彤起床刷牙的時候,我發現她笨拙地用左手刷牙,回想了下,印象中彤彤並不是個左撇子呀。洗漱完,我問她:“你怎麼用左手刷牙呢?”彤彤稚氣地對我說:“媽媽對我說,我要改變,用左手刷牙,這樣我就會變得更聰明啦!”聽彤彤說完,我突然想到這種方法到底會不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就算有用,又該有多少用?在尊重孩子的本性和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之間,到底哪個更重要?
Tips:重新審視你的那些改變:有哪些改變其實根本毫無意義?有哪些改變其實就算停止也對你毫無影響?有哪些改變其實可以變得更簡單?刪減無關的改變,保留重要的,生命會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
改變是很重要,但改變並不是萬能藥,因為跟改變一樣重要的還有:自我認知、堅持行動、懂得取捨,以及知道自己要什麼等等,我們只有在平衡這些的基礎上,然後用對的方法去改變,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長。
但是每一千次失敗,他們就能獲得一大成功。Google的創始人之一,拉裡·佩奇和蘋果公司總裁,史蒂夫·約伯斯都經歷過動盪的時代,在車庫中成立公司,即使是比爾蓋茨,他的第一次創業也是敗得一塌塗地。然而他們這些人之所以具有傳奇色彩就是因為失敗之後再從頭再來,直到成功。
歷史上那些聰明絕頂的人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不願也不能被自己的想像約束。
他們深刻理解自己固有的聰明的價值,並以之為塑造當今社會的有利因素。
你就是你自己,別相信任何人對你的評價
文/Joy Liu
那一年你4歲,非常喜歡唱歌。你有著動聽的嗓音,並且唱歌讓你快樂。有一天你媽媽加班到了晚上8點才回家,你不知道她今天跟同事吵了架並且被一位元客戶投訴,不知道她今天頭疼了一整天晚上幾乎都沒有吃飯,不知道她此刻還是頭疼欲裂並且非常想靜一靜。這些你都不知道。你只是很開心,看到她回家你就更開心了,你開始放聲地歌唱,歡快地圍著她唱歌。你媽媽終於按捺不住了,沒忍住就對你有些凶地說:“別唱了!你不知道你的嗓音很難聽嗎?”
那一刻你住嘴了。從此你變得不太願意唱歌了,因為你怕別人討厭你。你覺得自己的嗓音很難聽,所以索性就不要唱了。你甚至開始變得很害羞,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而所有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因為你媽媽在心情糟糕的時候那麼無心的一句斥責。她並不知道這句話在你身上的影響,她像全世界的其他媽媽一樣對你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可是她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可以在你的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了一個你束縛自己的,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
你上初中的那一年愛上了數學。你發現數字是如此奇妙,你並沒有想爭什麼,但是在全班的第一次數學考試中,你拿了第一名。在你看著成績單驚喜不已時,老師在講臺上說了這麼一句話:“數學的思維一般還是男生比較擅長,女孩子可能開始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慢慢學到比較複雜的知識,就要落後于男生了。”你很難過,為什麼就因為自己是女孩子,所以數學就會慢慢落後呢?
你也不懂是為什麼,但你好像真的像中了魔咒般,數學成績在初二時開始下滑。每一次你沒有學好,你腦中便會響起老師的那一句話,然後你發現自己開始慢慢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甚至開始討厭數學。這位老師的一句偏見,再一次的,被你相信並且內化成自己的聲音。從此,你和自己又簽下了一個魔鬼契約。
當然我可以給你講無數個這樣你和自己簽下的魔鬼契約。這些很多的契約都是你如真理般信奉的:“我不擅長游泳。”“做我喜歡的事情是賺不到錢並且沒法養活自己的”“我如果按照最本真的自己活著,就沒有辦法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我如果現在不結婚就肯定嫁不出去了”“那麼美麗性格好又高智商的女孩子是不會喜歡我的”或者是簡簡單單的一句“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值得愛的人”……
這些魔鬼契約都是以別人的無心、善意或者惡意的評價開始,以你最終把它變成自己內心的聲音結束,然後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喪失著自己的自由。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這個人包括你自己!因為不管別人對你的評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那都是他們對你言行的理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和女朋友還有另一位你的朋友走在路上,突然間你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賣花的小姑娘,你掏出錢包,買下了全部的花然後送給你的女朋友。你的朋友在心裡想:他這麼做就是想在女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你的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全都買下來就是想讓小姑娘今天可以早點回家。而賣花的小姑娘在想:他一定是很愛自己的女朋友,才買了這麼多花給她。
他們誰是對的呢?也許都對,但也可能都不對,因為你買花的真正原因,只有你一個人知道。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我們的任何評價,這樣的你,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魔鬼們簽下限制自己的契約。
因為你知道,你生命的流動性,複雜性和豐盛性,都由你自己來決定。這,我親愛的朋友,才是真正的自由!
你也曾竭力求得改變,為什麼卻常常徒勞無功?
文/野和尚
實改變VS虛改變
實改變的特徵:
1.明確知道並認同自己需要改變的“點”
2.有具體可行的計畫
3.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
4.持之以恆地身體力行
虛改變的特徵:
1.心血來潮,三分鐘熱度
2.雷聲大雨點小,計畫措施不實用
3.想法很多,卻遲遲邁不出步子
4.為了改變而改變,忽視了其實質意義
你只是“想要”改變,卻並不“認同”改變
“我不想再這樣懶下去,拖延症太誤事了。”小Q又嚷嚷了。每次公司最晚交報告的是他,說好的跑步計畫、專業學習目標也都被拖成紙上談兵……小Q已經第N次決心改變拖延的壞習慣了,卻總在實行時動力欠佳,得過且過,最後連“改變”本身都一併被拖延沒了。然後又縮回自己舒適的“懶窩”裡無法自拔,繼續安慰自己“何必那麼辛苦,反正這樣日子也能過”。
Tips:保持痛感,去醫院看一看,你會更加懂得健康的含義;去敬老院看一看,你會更加懂得衰老意味著什麼;去孤兒院看一看,你會更加明白親情的可貴;去更牛的公司看一看,你會更加明白優秀意味著什麼……保持痛感,才會讓你不再沉浸在自己的舒適圈,從而保持清醒、誘發改變。
你只是急於改變,卻並沒有真正瞭解自己
曾看過一期電視節目,講的是一個普通小夥想要成為明星的故事:小趙家境一般,人長得也不帥,但卻有一個想成為像梁朝偉、陳道明一樣有名的明星的燦爛夢想。他沒有找一份固定工作,長期漂在橫店當群眾演員。節目進行了一項職業技能測試,小趙也並未表現出過人的表演天分和潛力。小趙的母親哭著求他,希望他回歸到正常生活,但小趙那無動於衷的表情,讓人心驚,更讓人心碎。我絲毫都不懷疑小趙想要通過表演來改變人生軌跡的決心,我擔心的是他從未真正去瞭解過自己。
Tips:讓別人來説明你認識自己。當然,這事兒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幹,比如找專業的生涯規劃師或者你信得過也靠譜的前輩,讓他們來給你一些建議。如果你不想麻煩別人,網上也有很多關於性格和職業能力傾向的一些測試,它們未必準確,但卻可以在你對自己缺乏瞭解的情況下,為你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從而減少盲目。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當你去做一些重要事情之前,提前寫下預期的結果,等事情結束以後,將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進行回饋分析,從中發現哪一部分做得好,你的長處在哪裡,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接下來還需要學習些什麼,以及有哪些習慣需要改。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認知自我的方法。
你只是沒有足夠堅持
R前陣子興奮地說“發現一家很棒的瑜伽館,我要把線條練得美美噠,以後不許叫我小胖”,“我最近愛上畫畫了,感覺自己很有這方面的天賦呢,我決定把自己的藝術細胞擴散到全身”……沒過多久R就有氣無力地說:“我太高估自己了,被‘打回原形’了。”我不解,問她怎麼了。原來瑜伽班是報了名,可是練了半個月她發現並沒有什麼效果,就沒再去了;素描教材、畫夾也買齊了,剛開始照著畫冊還畫得不錯,但一畫實物就不行了,漸漸地就放棄了。其實改變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當你量的積累達不到,就很難實現徹底改變。
Tips:將長期目標和短期刺激相結合。比如你想讓你女兒堅持跳舞,你不能只是跟她說“堅持練習你長大就可以成為舞蹈家”這樣的長期目標來畫餅,而是要告訴她“你練到熟練,下周就給你買你喜歡的那條裙子”,結合短期刺激來激勵她,這樣她才更容易堅持。
不要把自己當成超人。有些人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根本不給自己留空間,那陣勢好像要把自己變成超人一樣,但這裡面矛盾的地方在於: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永遠是無限的,我們的精力卻是有限的,而當你耗幹你的精力以後,你在你想要改變的事情上就未必有足夠的精力去堅持了。管好自己的精力分配,才能更容易堅持。
你只是沒有用對方法
高中有段時間我特別害怕上歷史課,原因是我真的記不住那些年代、人物、事件、意義……儘管我也曾努力地去改變,比如花更長的時間去背書、把重點部分抄下來等等,但仍舊沒有什麼起色,所以發展到後面,歷史課我乾脆就不聽了,有點自暴自棄的意思。
後來歷史老師換成了一位姓趙的漂亮女老師,情況就不一樣了,趙老師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她漂亮,而在於她能夠給每個同學找到適合他的記憶方法:比如A同學,她會推薦他使用“歌訣記憶法”,換作B同學,她就會推薦他使用“年代記憶法”,而到了C同學,她則會推薦他使用“聯想記憶法”……就這樣,我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並由此愛上了歷史課,而且在一次會考中,百分制的試卷,我竟然得了98分。
Tips:確保你在用對的方法改變;在那些改變過程中出現連續性失敗的節點上,更要去反問自己:我有沒有用對方法?當你沒辦法找到正確方法的時候,求助是你的最佳選擇,不管你是通過諮詢別人還是通過報培訓班充電,或者採用其他形式,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在前方等著你。
或許你並不需要那麼多改變
小侄女彤彤起床刷牙的時候,我發現她笨拙地用左手刷牙,回想了下,印象中彤彤並不是個左撇子呀。洗漱完,我問她:“你怎麼用左手刷牙呢?”彤彤稚氣地對我說:“媽媽對我說,我要改變,用左手刷牙,這樣我就會變得更聰明啦!”聽彤彤說完,我突然想到這種方法到底會不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就算有用,又該有多少用?在尊重孩子的本性和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之間,到底哪個更重要?
Tips:重新審視你的那些改變:有哪些改變其實根本毫無意義?有哪些改變其實就算停止也對你毫無影響?有哪些改變其實可以變得更簡單?刪減無關的改變,保留重要的,生命會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
改變是很重要,但改變並不是萬能藥,因為跟改變一樣重要的還有:自我認知、堅持行動、懂得取捨,以及知道自己要什麼等等,我們只有在平衡這些的基礎上,然後用對的方法去改變,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