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痛苦的忍耐,怎能有珍珠的璀璨
文/湯木
一個人要想卓爾不群,就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只有經過常人不能接受的忍耐,才能讓自己從一粒沙子變成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
很多時候,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並不是才能和機遇。失敗者也不乏艱苦的勞作和智慧。他們僅僅敗在了那一點點的堅持和忍耐上,或許是一年,或許是一天,也或許僅僅是一遍雞鳴。
據傳,酒神曾想兩個乞求釀之法的人授以訣竅:精選五月初五端午當日之飽滿穀粒,與冰雪初融時清冽之洋調和,
終於熬到了第八十一天。兩人徹夜難眠,等著雞叫。這時,遠遠傳來了第一聲雞叫。似乎過了很久很久,才依稀傳來第二遍。究竟何時才能聽到第三遍呢?其中一人忍耐不住,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陶瓷。令其驚訝的是,陶瓷裡只是一汪又苦又酸的渾水。
忍耐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功夫,也可以說,很多時候,在同等的條件下,不是比誰的智慧高低,而是看誰的忍耐力強。釀酒如此,其他事又何嘗不是如此?縱觀古今,在各行各業,誰的成功不需要忍耐呢?
孔子的“克己復禮”是忍耐,他的思想至今在全球各個角落都在散發著璀璨的光芒,成為許多國家提倡的奉行之本。劉邦在取得基本性勝利之後的“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是忍耐,終於成就一代光武帝業。
善於忍耐的人,把挫折當作經驗,臥薪嚐膽,韜光養晦,積蓄能量,無怨無悔,以苦為樂,等待時機再成正果。
不善於忍耐的人,遇事情不順時,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倒是痛快,也許失去的是永遠的機會。忍字頭上一把刀,忍耐會有痛苦;忍字下麵一顆心,忍耐會受煎熬;忍耐就好似手刃自己的心,需要時間等待傷口慢慢癒合;忍得頭上烏雲散,撥開雲霧見陽光。
就像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
每顆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並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為一顆珍珠。一個人要想卓爾不群,就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只有經過常人不能接受的忍耐,才能讓自己從一粒沙子變成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
說白了,忍耐其實就是一種執著、謀略、意志、修養、信心,忍耐更是一種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是一種主動收縮和戰略調整。善忍耐者必然有著大的智慧、大視野、大心胸。
小心,那個叫“更好”的敵人
生活也好,愛情也罷,好了之後,總想著更好。
若是有個人愛上了你,十有八九會對你說:因為愛你,所以要讓你變得更好!於是,對方躍躍欲試,你也雀躍不已,兩人開始朝著“更好”的方向一路狂奔。
何謂“更好”?
若是男人,就得多點上進心,在工作上積極進取;若是女人,難免就得把自己修煉得十八般家務樣樣皆能,還得內外兼修,培養點詩書氣質。本來,你覺得如今的生活並無不妥,可若是有這麼一個人願意和你一起分擔“更好”的擔子,不就是愛的表現嗎?
你以為碰到了真愛,明天也會更美好,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你本來挺好,也挺知足。可後來,對方帶著你,一路朝著“更好”高歌凱進。於是,你眼睛淨顧著盯住“更好”,而忽略了如今本來就擁有的“好”。
你一路往前奔,盼著哪一天,生活和愛情走到一個“更好”的網站,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可多數人並不見得能如願。就算真的有這麼一天,到了你本來認為的“更好”之後,又會有新的“更好”的目標出現。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更好”的道路上一條亙古不變的金科玉律。
所以,你恐怕要到了最後,才發現“更好”原來就是吊在驢子前方的那條蘿蔔!一直往前走,卻沒有夠得著的那天。結果,放眼四周,原本沒那麼好卻容易知足的那些人,小日子過著過著,卻也過出了悠長幸福的味道。
你後悔莫及。可是,你曾經擁有的那些“好”,不就是被你用“更好”逼走的嗎?
太多這樣的人,太多這樣的愛,為了所謂的“更好”,而忽略了眼前的“好”。你盼著對方能達到“更好”的樣子,那樣才值得你好好去愛,卻不願去挖掘如今的“好”;你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虛無的“更好”上,卻不願意好好珍惜眼前的“好”。多數情況下,“更好”是條不歸路。你在這條路上,不見得有收穫,但失去是肯定的。你說,你的愛情、你的生活,怎麼可能真的“更好”?
你一直在“更好”的道路上,掙扎著、奮鬥著、痛苦著。你從來沒有停下來,好好感受一下生活的“好”。在你眼裡,不如你“好”的別人,都過得挺好了;可唯有你,為了“更好”,卻硬生生把好生活葬送了。
發自內心地想要“更好”,是好事兒。可若是為了愛,硬拉著對方一起奔赴“更好”,最後恐怕會事與願違。在愛情的風景裡,請提防一個叫“更好”的敵人。
是什麼在阻礙我們實現夢想?
文/保羅·柯艾略
編按:本文摘編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作者為該書英文版所寫的序言。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少年跟隨內心的聲音追尋夢想的故事,而這本書的成功出版,也是作者本人夢想的實現。作為一個忠實於內在聲音的人,作者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你將會遇到的阻礙是什麼……
我還記得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出版社哈珀·柯林斯的信,信上說: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就像拂曉醒來看見太陽升起,與此同時世界還在睡夢中。那時,我走到外面,看見天空,自我思量:“所以,這本書將用英語出版”。那時,我自己正在成為一個作家的路上掙扎。儘管所有人告訴我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漸漸的,我的夢想變成現實,十本,一百本,一千本,一百萬本在美國售出。有一天,一個巴西記者打電話告訴我,克林頓總統讀這本書的畫面被拍了下來。過了幾天,我在土耳其看到雜誌《名利場》,上面朱麗亞·羅伯茨宣稱她鍾愛這本書。獨自散步在邁阿密的街道,我聽見一個女孩告訴媽媽:你一定要讀一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
這本書被譯成56種語言,銷量超過200萬冊,人們開始發問:如此巨大的成功背後的秘決是什麼?
誠實回答: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正如那個牧羊男孩一樣,我們都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個人使命。什麼是個人使命(personal calling)?那是神的祝福,是神為你在地球上選擇的路途。不論何時,做那些讓我們充滿熱情的事,我們就在創造自己的傳奇。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夢想。
第一: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被告知“你想做的不可能實現”。我們帶著這樣的想法慢慢長大。日積月累,偏見、恐懼、內疚根深蒂固。最後,我們的個人使命被埋藏在心靈深處而看不見了。但它仍然在那裡。
如果我們已經有勇氣挖掘出夢想,就會面對第二個障礙:愛。我們知道自己想要去做什麼,卻害怕因追求夢想而拋棄一切,會傷害身邊的人。其實,我們沒有意識到“愛”是一個更大的動力,而不會阻止我們向前。我們沒有意識到,那些衷心祝福我們的人,已經準備好陪伴我們一起走這一旅途。
為什麼你會在這裡?
當我們受到愛的激發,又會遇到第三個障礙:害怕那些我們將會在路上遭遇的失敗。
為夢想而拼搏的我們,會比之前更受煎熬。因為我們不能再依賴老藉口:哦,好吧,其實我也沒那麼想要它。我們真心想要,並且已經把賭注都壓在這上面。個人使命之路並不比任何一條路更容易, 區別只是我們會全心全意去對待它。光之勇士必須準備好在困難時期保有耐心,雖然不知道具體形式,但要相信整個宇宙都會説明我們。
我問我自己,(在這條路上)失敗是必須的嗎?
不管是否必須,失敗都會發生。當我們第一次為夢想而拼搏時,我們沒有經驗,會犯許多錯誤。而人生的秘訣就在於,跌倒七次,就一定要站起來八次。
既然我們會比其他人遭受更多困難,為什麼完成個人使命還是那麼重要?
因為,一旦我們克服失敗——而我們總能做到——我們將充滿欣喜和自信。在內心的靜默中,我們知道我們正在活出生命的奇跡。每一天,每一時刻,都在奮力拼搏,我們生活在熱情和愉悅當中。
那些強烈的、預想不到的痛苦很快就會過去,而那些似乎還能忍受的痛苦卻長久地留存下來,不經意間,就湮滅了我們的靈魂,直到有一天,我們不能從這苦痛中解放自己,它會伴隨我們的餘生。
當夢想被激發出來,當我們用愛的力量去培育它,並帶傷奮鬥多年。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想要的就在那兒,正在等著我們,也許明天就唾手可及。
隨之而來的是第四個障礙:對於畢生夢想即將實現的恐懼。
奧斯卡·王爾德說:“每個人都殺死了他最愛的事情”,而這是事實。僅僅是能夠實現夢想的可能性,都讓一般人充滿了內疚。看到那些沒能實現夢想的人,我們就覺得自己也不配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忘記了自己越過的所有障礙,忍耐的所有痛苦,以及為了走到這裡放棄的所有事物。我認識很多人,當個人使命盡在把握之中,卻犯下一系列愚蠢的錯誤,就是不去達成他們的目標——即便那只有一步之遙。
這是所有障礙中最危險的,因為它有一種聖潔的光環:放棄快樂和征服。但是,如果你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努力奮鬥的成果,你將成為神的管道,你可以幫助世界之心,並且你知道,為什麼你會在這裡。
不就是被你用“更好”逼走的嗎?太多這樣的人,太多這樣的愛,為了所謂的“更好”,而忽略了眼前的“好”。你盼著對方能達到“更好”的樣子,那樣才值得你好好去愛,卻不願去挖掘如今的“好”;你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虛無的“更好”上,卻不願意好好珍惜眼前的“好”。多數情況下,“更好”是條不歸路。你在這條路上,不見得有收穫,但失去是肯定的。你說,你的愛情、你的生活,怎麼可能真的“更好”?
你一直在“更好”的道路上,掙扎著、奮鬥著、痛苦著。你從來沒有停下來,好好感受一下生活的“好”。在你眼裡,不如你“好”的別人,都過得挺好了;可唯有你,為了“更好”,卻硬生生把好生活葬送了。
發自內心地想要“更好”,是好事兒。可若是為了愛,硬拉著對方一起奔赴“更好”,最後恐怕會事與願違。在愛情的風景裡,請提防一個叫“更好”的敵人。
是什麼在阻礙我們實現夢想?
文/保羅·柯艾略
編按:本文摘編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作者為該書英文版所寫的序言。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少年跟隨內心的聲音追尋夢想的故事,而這本書的成功出版,也是作者本人夢想的實現。作為一個忠實於內在聲音的人,作者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你將會遇到的阻礙是什麼……
我還記得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出版社哈珀·柯林斯的信,信上說: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就像拂曉醒來看見太陽升起,與此同時世界還在睡夢中。那時,我走到外面,看見天空,自我思量:“所以,這本書將用英語出版”。那時,我自己正在成為一個作家的路上掙扎。儘管所有人告訴我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漸漸的,我的夢想變成現實,十本,一百本,一千本,一百萬本在美國售出。有一天,一個巴西記者打電話告訴我,克林頓總統讀這本書的畫面被拍了下來。過了幾天,我在土耳其看到雜誌《名利場》,上面朱麗亞·羅伯茨宣稱她鍾愛這本書。獨自散步在邁阿密的街道,我聽見一個女孩告訴媽媽:你一定要讀一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
這本書被譯成56種語言,銷量超過200萬冊,人們開始發問:如此巨大的成功背後的秘決是什麼?
誠實回答: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正如那個牧羊男孩一樣,我們都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個人使命。什麼是個人使命(personal calling)?那是神的祝福,是神為你在地球上選擇的路途。不論何時,做那些讓我們充滿熱情的事,我們就在創造自己的傳奇。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夢想。
第一: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被告知“你想做的不可能實現”。我們帶著這樣的想法慢慢長大。日積月累,偏見、恐懼、內疚根深蒂固。最後,我們的個人使命被埋藏在心靈深處而看不見了。但它仍然在那裡。
如果我們已經有勇氣挖掘出夢想,就會面對第二個障礙:愛。我們知道自己想要去做什麼,卻害怕因追求夢想而拋棄一切,會傷害身邊的人。其實,我們沒有意識到“愛”是一個更大的動力,而不會阻止我們向前。我們沒有意識到,那些衷心祝福我們的人,已經準備好陪伴我們一起走這一旅途。
為什麼你會在這裡?
當我們受到愛的激發,又會遇到第三個障礙:害怕那些我們將會在路上遭遇的失敗。
為夢想而拼搏的我們,會比之前更受煎熬。因為我們不能再依賴老藉口:哦,好吧,其實我也沒那麼想要它。我們真心想要,並且已經把賭注都壓在這上面。個人使命之路並不比任何一條路更容易, 區別只是我們會全心全意去對待它。光之勇士必須準備好在困難時期保有耐心,雖然不知道具體形式,但要相信整個宇宙都會説明我們。
我問我自己,(在這條路上)失敗是必須的嗎?
不管是否必須,失敗都會發生。當我們第一次為夢想而拼搏時,我們沒有經驗,會犯許多錯誤。而人生的秘訣就在於,跌倒七次,就一定要站起來八次。
既然我們會比其他人遭受更多困難,為什麼完成個人使命還是那麼重要?
因為,一旦我們克服失敗——而我們總能做到——我們將充滿欣喜和自信。在內心的靜默中,我們知道我們正在活出生命的奇跡。每一天,每一時刻,都在奮力拼搏,我們生活在熱情和愉悅當中。
那些強烈的、預想不到的痛苦很快就會過去,而那些似乎還能忍受的痛苦卻長久地留存下來,不經意間,就湮滅了我們的靈魂,直到有一天,我們不能從這苦痛中解放自己,它會伴隨我們的餘生。
當夢想被激發出來,當我們用愛的力量去培育它,並帶傷奮鬥多年。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想要的就在那兒,正在等著我們,也許明天就唾手可及。
隨之而來的是第四個障礙:對於畢生夢想即將實現的恐懼。
奧斯卡·王爾德說:“每個人都殺死了他最愛的事情”,而這是事實。僅僅是能夠實現夢想的可能性,都讓一般人充滿了內疚。看到那些沒能實現夢想的人,我們就覺得自己也不配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忘記了自己越過的所有障礙,忍耐的所有痛苦,以及為了走到這裡放棄的所有事物。我認識很多人,當個人使命盡在把握之中,卻犯下一系列愚蠢的錯誤,就是不去達成他們的目標——即便那只有一步之遙。
這是所有障礙中最危險的,因為它有一種聖潔的光環:放棄快樂和征服。但是,如果你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努力奮鬥的成果,你將成為神的管道,你可以幫助世界之心,並且你知道,為什麼你會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