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沒有體會過貧窮,怎麼能拿得起富有?

沒有體會過貧窮,怎麼能拿得起富有?

文/莫秋言

在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爍著少年時的畫面。大雨浸濕胡同的屋簷,漫過褲管,三兩輛手推人力三輪車奮力地踩踏,駛過城市的中心,向犄角邁進。大大小小的傢俱物件,被雨布胡亂地覆蓋,用麻繩裹緊,朝著城市的邊緣地帶奔去。

父親騎著那輛鳳凰牌自行車,載著後座撐傘的母親,我騎著那輛屬於自己的小型車子,在後面奮力地直追,任雨水在車輪的擋泥板下跳躍。然後是一邊蹬車,一邊目光逡巡,生怕車隊掉隊,又害怕舊物的遺失。

然後,每一次換一處房子,

按照母親的想法,都要點燃一串鞭炮,在火花與爆鳴聲中,驅除新家的晦氣,似是不可缺少的儀式。

那些年,家搬了無數次,從城南到城北,再到更加偏遠閉塞的區域。原因很簡單,日漸抬升的月租與微博的家庭收入之間的矛盾。

或許你該問,搬家如此頻繁,你們累嗎?答案是肯定的。累,但是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無故的施捨,也沒有等待的幸福。在環境改變之前,你要取捨好自己未來的路。

比如,每月一百元的租金,隨著物價的攀升,硬生生地漲到了一百二十元,一個月你可以勒緊褲腰帶,兩個月你可以忍氣吞聲,但是長年累月的更迭,便是額外不小的開支。

我時常有這樣一種感覺,在新家屁股沒有還焐熱,剛剛對陌生的環境產生好感,

努力不排斥,便收到房東傳來的“噩耗”,從某某月份開始,我們要增租,你們好好考慮,若接受,那麼合作愉快;若不接受,那麼請另辟新地。

礙於情面,你不能說是口袋裡寒磣,接受不起那突如其來增加的生活成本。還必須笑意盈盈地,邀請房東到自家裡屋坐會,泡上一壺不是貴賓蒞臨,不捨得拿出的茶水;透過茶葉的濃香,然後感恩戴德般地奉承。

儘管你有一百個不情願,也都應聲附和著:“對對對,您瞧現在物價高得嚇人,這房租實在該長,該長……”你不必鄙夷這其中的虛偽,也不必以為電影中類似情節臺詞的誇張,因為這便是現實,是一些階層生活的特質。命運不會因為你的貧窮和虛弱,而選擇對你的不騷擾。

房東走後,一家人隨即召開了緊急的家庭會議。你可以將每月柴米油鹽的生活成本壓縮到最低,甚至連從前60W的白熾燈泡,都要下意識地換成25W,而且保持著隨手關燈的習慣。等到考慮再三,節儉一切生活成本,尚且無力支撐即將加碼的房租之時,便只能一家人一致舉手表決——搬家!此時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契合度是不約而同的,這也是于貧窮中滋生的默契。

然後是你灰頭土腦地找到房東,為了面子上過得去,事先找好一些可靠的理由,與其作最後的溝通與決算。這些理由可能很多,比如,某某親戚家有閒置的房子,光線好,交通位置便利,並且還是通透的套間。你還可以說,經過多年的努力打拼,終於積攢了買房的錢,已經於某某處購置了一套簡單的居室,

從此告別租房的生涯。此時,房東會寒暄恭喜,你會表示感謝,這些時間為其增添的麻煩。我把這些認為是假意的虛偽,與本質無關,為了生存,每個人都不得不戴著一副外表風光,內裡冰涼剔透的面具。

找房子是件複雜且又賣力的工程。你要提前托人問詢,要走街串巷的看張貼的公告欄,遇到合適的還要與人討論價錢。諸如水費,電費等一系列生活成本,是否在你能夠接受的範疇內。既不想位置太偏,又不能接受高價的房租,綜合起來,只有契合你大部分選擇要素的,才是與你相宜相襯的“窩”。

過了許多年居無定所的日子,對於穩定的生活便特別的渴望。經過多年搬家的磨練,我會告訴自己,

即便沒有落腳的地點,生活總要繼續,太陽照常升起,大街上總有車來車往,各行其是,陽光也總不吝嗇地照亮每一寸土地,照進回憶。正如齊秦在歌中唱的那樣——星星是窮人的鑽石。

有時候,你會感覺自己很窮很糟糕,窮得無以為繼,糟得一團亂麻;但是窮有窮著的活法,能夠窮出精彩也是一種境界。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是真正含著金湯匙降臨的,即便在你身邊,有的人在物質上值得你去羡慕,但只有羡慕就好了,不必過度的攀比。你要相信因果,含著金湯匙是需要理由,需要有人為其創造條件。你不必活在別人的夢境裡,你要去思量,為何同一片藍天下,自己一直掙扎在窮困裡。你可以看一看,人家的祖輩高宗是如何為改變生存狀態奮不顧身的。

如此想想,或許你該得到些許安慰。所以,你不必因為自己暫時的捉襟見肘而背離了初衷,更不必要為短暫的堅持未能望見成果而放棄了奔跑。

不只你在貧窮中長大,貧窮從來都是一個數字龐大的群體。如果你的今天依舊在貧窮的路上徘徊,說明你的努力還差那麼一點點,你的人生盛宴還差一些些火候,或許你所想要的精緻生活,正在向你接近的路上。

每一個人生在呱呱墜地之時,都猶如一張通透的白紙,你所能夠看得見的顏色,都是經過後天渲染添加的顏料,藍色是憂鬱,綠色是信念,紅色是喜悅,黑色是恐懼……你生命中的色彩大多都是自己的選擇,出自于自己心靈的傑作。不同的是,有的人善於為自己著色,並且總能夠光鮮亮麗;而有的人用錯了生命的顏料,因而總顯得昏暗無光。

20歲,你不成功,那是自然而然之事;30歲,你不成功,或許正在奔波在走向成功的路上;40歲,你不成功,可能是還未達到質變的積累;到了50歲,還未成功,這時你才需要斟酌思考,調整方向,繼續前行。60歲,你不成功,也別灰心,也別懊惱,只要你的今天比昨天過得好,只要你的努力自己看得到,便是成功的徵兆。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不只你在貧窮中長大;但是,沒傘的孩子,就更要努力奔跑。(摘自《願你的青春永不散場》)

你就是你花出去的時間

文/宋涵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總能找到時間。”

這句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羞辱著所有被時間追債的現代人。

“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每一個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在宣佈,自己喪失了對時間的控制權。

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事嗎?正如我們的肉體是由水、蛋白質、肌肉、骨骼等物質組成的,我們的生命則是由單向度的時間組成的。當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胳膊和腿時,你會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卻不會憐憫自己那因為失控而癱瘓壞死的時間。你有沒有想過,你可能是時間的奴隸,它用一根1米長的鐵鍊拴住你,而你想做的100件事情,就全部躲在10米以外的地方。你好像永遠也夠不著,你以為你再過5年、10年就能夠著了,但真相很可能是一直到老死,你都夠不著。因為你不是時間的主人。

在這個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夢想清單。所謂夢想,就像那些10米之外的東西,人們覬覦著它,卻又不砸開那1米長的鐵鍊條。有人說:“我從下個禮拜起就要開始健身了。”有人說:“等我賺夠了錢,我就要多陪陪家人。”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可是,永遠不要聽人們口頭上的清單;不要以為他們一直念叨的,就是對他們最重要的。因為,構成一個人的實質絕對是他的時間,而不是他的語言。一個人選擇如何填充他的時間,就是選擇了如何充實他的生命。

比如,有人問心理醫生李子勳:“我女兒今年2歲,她爸爸經常出差,回來的時候想抱女兒,女兒會說:‘不要爸爸。’請問發生這種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兒?”李子勳回答:“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這是父親應該承受的。”

這位父親把99%的時間給了工作,只留1%的時間給女兒,就必須承擔這種時間分配的結果。與此同時,他也是在為自己選擇一個身份:他更願意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而不是一個父親。

許多人都對家人和子女說過這樣的話:“我辛辛苦苦賺錢,還不是為了你們嗎?”這句話就是一個十足的謊言。因為你一定會看到這樣的人寧可把時間花在打牌、喝酒、聚會、玩遊戲這些事上,也不會去陪伴家人。

時間的重要屬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當你選擇了做A,就勢必不能選擇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個身份對一個人特別重要,那麼他一定會在時間的有限疆域裡劃出一個不可侵犯的地盤,死死扞衛,不容鬆動,而在這個地盤之外,再規劃別的。

因此,所有對時間的失控,都只是一種表面的彆扭和錯位,深層次的原因是,這個人內心認同他花掉的時間:他本人就是他的時間。

世間的角色並沒有高低好壞之分,你的時間就是你的角色。約伯斯和宮崎駿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他們就是認同個人成就高於家庭價值的人。你把所有的閒置時間都花在了吃喝玩樂而不是學習上,那麼你就是一個及時行樂或得過且過的人,就別指望自己突然發憤圖強,也別制訂那些自己根本不會去實施的計畫了。

我的幾個在國企工作的朋友,天天嚷著辭職創業卻沒有任何動靜,是因為他們就是最適合在國企工作的人。我從來抽不出時間運動,是因為我根本就是個好靜又短視的不在乎健康的人。我們花掉的每一分鐘,都是由我們的本質和信仰做基礎的。

愛麗絲·門羅帶大了4個孩子,也寫了很牛的小說;和她類似,村上春樹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後、睡覺前的那幾個小時來寫作。他們不用說,時間可為他們證明,他們是誰,什麼對他們重要。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隨時保持內心平靜的能力。

我開始第一個也想到是“堅持”,後來我認為不對,“堅持”僅僅是成功所必備的能力,並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亦不是我們最缺乏的能力。堅持的目的是為了成功,成功的目的是為了幸福。然而我見過很多人成功,但並不幸福。

要討論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我們必須要放眼于整個人生:人到底追求什麼?

很多人會說“要一份成功的事業”、“要賺大把錢”、“要找到自己相愛的人廝守一生”……我們縱觀這些欲望,無一不在訴求著一個共同的追求:幸福。

我在以前說過,人要達到理想中的幸福狀態是很難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理解的幸福為:我想要幹嘛就幹嘛。但是試想想,如果一個人真的能隨心所欲,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那麼他剩下的,就只有無聊了。這時他會到處找事做,尋找新的欲望。

我見過坐擁千萬的富翁,他們買了一個又一個的包,然而他們表現出來的並不是幸福,而是永不滿足的焦慮——一個包買回來,用幾天又馬上束之高閣,因為他看中了又一個更漂亮的包。

我見過退休的老幹部,老兩口一個月上萬工資,然而經常為兒子沒有找到公務員的工作煩惱,為兒子娶媳婦的事煩惱,為孫子的教育煩惱。兒子不在身邊,他們又煩惱“客廳裡的燈沒有關怎麼辦”,“房門是不是鎖緊了”,“我的高血壓什麼時候能治癒”,“我還能活多久”……無時無刻不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換言之,他們並沒有達到自己想像中的幸福狀態。

反觀我自己,我小的時候期盼快點讀大學,那樣就不用天天上學聽家長嘮叨成績了。後來進了大學,我又期盼著早點出來工作,因為工作就有工資,有錢才有自由。現在我出來工作這麼多年,我又想著退休——我想退休的人整天澆澆花、散散步,那一定會很幸福了吧。

在看了別人的生活以及讀了一些書以後,我開始明白,一個人如果沒有刻意地去修煉,在社會的這座染缸裡攪成一團,是永遠沒法安寧的。他永遠覺得此時此刻是最痛苦的,而現在的痛苦,是為了明天的光明,明天一定會過得比今天好。

事實上這是一種幻覺,明天不一定會更好,還有可能會更壞。一個不平靜的人,無論給他什麼樣的條件,他都不得安寧,因為他沒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我們生而為人,既不能活在過去,亦不能活在未來,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一分一秒正在流逝的當下。所以把握住當下,這一分一秒的平靜就是最重要的。

看了我的答案,肯定會有人說:“我覺得你所謂的平靜還不夠,我要追求的是天天開心。”

一個人如果很容易快樂,那麼相應的,他也將很容易哭泣,因為他感性,情緒波動大。而同樣的一件事情,帶來的痛苦往往比快樂大得多。試想想,同樣是一萬塊錢,是你得到時的快樂多還是失去時的痛苦多?

年輕的時候,對所有能讓人開心的事,要保持謹慎的態度:比如熬夜玩遊戲,比如抽煙,比如喝酒。最後我們會發現,每一個能讓你開心的事情,背後都會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

一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應該學會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而不是去一味追求快樂。

關於這個話題太大,和我們討論的題目關係不大,所以用一句話概括之,即“片刻之歡愉,不如須臾之寧靜”。

我記得有一次搭地鐵,整個車廂裡的人都顯得很焦躁。和無數個早晨一樣,人們都顯出一副很忙的樣子,不停地按手機、打電話、聊天刷微信、抖腿、東張西望。唯有一個女生靜靜地坐在那裡,手安靜地放在膝蓋上,一動不動,像一棵樹一樣,不爭不取,不偏不倚,安靜地生長。

注視著她,我想起了一首詩: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些人註定要在人群中卓爾不群,因為她的修養,因為她的氣質。

我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追求怎樣的女孩,孝順?多金?漂亮?聰明?

在這一刻我明白了,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人,要追求的人生。

有的人善於為自己著色,並且總能夠光鮮亮麗;而有的人用錯了生命的顏料,因而總顯得昏暗無光。

20歲,你不成功,那是自然而然之事;30歲,你不成功,或許正在奔波在走向成功的路上;40歲,你不成功,可能是還未達到質變的積累;到了50歲,還未成功,這時你才需要斟酌思考,調整方向,繼續前行。60歲,你不成功,也別灰心,也別懊惱,只要你的今天比昨天過得好,只要你的努力自己看得到,便是成功的徵兆。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不只你在貧窮中長大;但是,沒傘的孩子,就更要努力奔跑。(摘自《願你的青春永不散場》)

你就是你花出去的時間

文/宋涵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總能找到時間。”

這句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羞辱著所有被時間追債的現代人。

“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每一個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在宣佈,自己喪失了對時間的控制權。

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事嗎?正如我們的肉體是由水、蛋白質、肌肉、骨骼等物質組成的,我們的生命則是由單向度的時間組成的。當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胳膊和腿時,你會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卻不會憐憫自己那因為失控而癱瘓壞死的時間。你有沒有想過,你可能是時間的奴隸,它用一根1米長的鐵鍊拴住你,而你想做的100件事情,就全部躲在10米以外的地方。你好像永遠也夠不著,你以為你再過5年、10年就能夠著了,但真相很可能是一直到老死,你都夠不著。因為你不是時間的主人。

在這個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夢想清單。所謂夢想,就像那些10米之外的東西,人們覬覦著它,卻又不砸開那1米長的鐵鍊條。有人說:“我從下個禮拜起就要開始健身了。”有人說:“等我賺夠了錢,我就要多陪陪家人。”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可是,永遠不要聽人們口頭上的清單;不要以為他們一直念叨的,就是對他們最重要的。因為,構成一個人的實質絕對是他的時間,而不是他的語言。一個人選擇如何填充他的時間,就是選擇了如何充實他的生命。

比如,有人問心理醫生李子勳:“我女兒今年2歲,她爸爸經常出差,回來的時候想抱女兒,女兒會說:‘不要爸爸。’請問發生這種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兒?”李子勳回答:“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這是父親應該承受的。”

這位父親把99%的時間給了工作,只留1%的時間給女兒,就必須承擔這種時間分配的結果。與此同時,他也是在為自己選擇一個身份:他更願意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而不是一個父親。

許多人都對家人和子女說過這樣的話:“我辛辛苦苦賺錢,還不是為了你們嗎?”這句話就是一個十足的謊言。因為你一定會看到這樣的人寧可把時間花在打牌、喝酒、聚會、玩遊戲這些事上,也不會去陪伴家人。

時間的重要屬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當你選擇了做A,就勢必不能選擇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個身份對一個人特別重要,那麼他一定會在時間的有限疆域裡劃出一個不可侵犯的地盤,死死扞衛,不容鬆動,而在這個地盤之外,再規劃別的。

因此,所有對時間的失控,都只是一種表面的彆扭和錯位,深層次的原因是,這個人內心認同他花掉的時間:他本人就是他的時間。

世間的角色並沒有高低好壞之分,你的時間就是你的角色。約伯斯和宮崎駿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他們就是認同個人成就高於家庭價值的人。你把所有的閒置時間都花在了吃喝玩樂而不是學習上,那麼你就是一個及時行樂或得過且過的人,就別指望自己突然發憤圖強,也別制訂那些自己根本不會去實施的計畫了。

我的幾個在國企工作的朋友,天天嚷著辭職創業卻沒有任何動靜,是因為他們就是最適合在國企工作的人。我從來抽不出時間運動,是因為我根本就是個好靜又短視的不在乎健康的人。我們花掉的每一分鐘,都是由我們的本質和信仰做基礎的。

愛麗絲·門羅帶大了4個孩子,也寫了很牛的小說;和她類似,村上春樹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後、睡覺前的那幾個小時來寫作。他們不用說,時間可為他們證明,他們是誰,什麼對他們重要。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隨時保持內心平靜的能力。

我開始第一個也想到是“堅持”,後來我認為不對,“堅持”僅僅是成功所必備的能力,並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亦不是我們最缺乏的能力。堅持的目的是為了成功,成功的目的是為了幸福。然而我見過很多人成功,但並不幸福。

要討論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我們必須要放眼于整個人生:人到底追求什麼?

很多人會說“要一份成功的事業”、“要賺大把錢”、“要找到自己相愛的人廝守一生”……我們縱觀這些欲望,無一不在訴求著一個共同的追求:幸福。

我在以前說過,人要達到理想中的幸福狀態是很難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理解的幸福為:我想要幹嘛就幹嘛。但是試想想,如果一個人真的能隨心所欲,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那麼他剩下的,就只有無聊了。這時他會到處找事做,尋找新的欲望。

我見過坐擁千萬的富翁,他們買了一個又一個的包,然而他們表現出來的並不是幸福,而是永不滿足的焦慮——一個包買回來,用幾天又馬上束之高閣,因為他看中了又一個更漂亮的包。

我見過退休的老幹部,老兩口一個月上萬工資,然而經常為兒子沒有找到公務員的工作煩惱,為兒子娶媳婦的事煩惱,為孫子的教育煩惱。兒子不在身邊,他們又煩惱“客廳裡的燈沒有關怎麼辦”,“房門是不是鎖緊了”,“我的高血壓什麼時候能治癒”,“我還能活多久”……無時無刻不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換言之,他們並沒有達到自己想像中的幸福狀態。

反觀我自己,我小的時候期盼快點讀大學,那樣就不用天天上學聽家長嘮叨成績了。後來進了大學,我又期盼著早點出來工作,因為工作就有工資,有錢才有自由。現在我出來工作這麼多年,我又想著退休——我想退休的人整天澆澆花、散散步,那一定會很幸福了吧。

在看了別人的生活以及讀了一些書以後,我開始明白,一個人如果沒有刻意地去修煉,在社會的這座染缸裡攪成一團,是永遠沒法安寧的。他永遠覺得此時此刻是最痛苦的,而現在的痛苦,是為了明天的光明,明天一定會過得比今天好。

事實上這是一種幻覺,明天不一定會更好,還有可能會更壞。一個不平靜的人,無論給他什麼樣的條件,他都不得安寧,因為他沒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我們生而為人,既不能活在過去,亦不能活在未來,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一分一秒正在流逝的當下。所以把握住當下,這一分一秒的平靜就是最重要的。

看了我的答案,肯定會有人說:“我覺得你所謂的平靜還不夠,我要追求的是天天開心。”

一個人如果很容易快樂,那麼相應的,他也將很容易哭泣,因為他感性,情緒波動大。而同樣的一件事情,帶來的痛苦往往比快樂大得多。試想想,同樣是一萬塊錢,是你得到時的快樂多還是失去時的痛苦多?

年輕的時候,對所有能讓人開心的事,要保持謹慎的態度:比如熬夜玩遊戲,比如抽煙,比如喝酒。最後我們會發現,每一個能讓你開心的事情,背後都會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

一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應該學會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而不是去一味追求快樂。

關於這個話題太大,和我們討論的題目關係不大,所以用一句話概括之,即“片刻之歡愉,不如須臾之寧靜”。

我記得有一次搭地鐵,整個車廂裡的人都顯得很焦躁。和無數個早晨一樣,人們都顯出一副很忙的樣子,不停地按手機、打電話、聊天刷微信、抖腿、東張西望。唯有一個女生靜靜地坐在那裡,手安靜地放在膝蓋上,一動不動,像一棵樹一樣,不爭不取,不偏不倚,安靜地生長。

注視著她,我想起了一首詩: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些人註定要在人群中卓爾不群,因為她的修養,因為她的氣質。

我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追求怎樣的女孩,孝順?多金?漂亮?聰明?

在這一刻我明白了,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人,要追求的人生。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