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電影《大唐玄奘》觀後感:閉目觀心靈,皆是覺悟


電影《大唐玄奘》觀後感:閉目觀心靈,皆是覺悟

大唐玄奘這個影片拍攝的很真實,演員也很好,人物構造的很深刻,裡邊的風景也很美,

文化貫穿的非常好,看的出來為了拍攝這個片子,演員和導演花費了非常巨大的心思和功夫,玄奘始一而終,堅持自己的內心得到了心中所需,這也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一種精神,良心之作。

今天看了《大唐玄奘》,電影裡玄奘大師戴的是串鳳眼菩提從長安出發的,回到長安的時候,菩提子已經全黑了。

在諸多的菩提子念珠中選擇鳳眼菩提,這是有特殊原因的,佛教從和合的角度,破除迷惘群邪回歸光明的角度來說,星月菩提的寓意很符合。但是鳳眼與佛眼的相似,猶如智慧靈魂的觀照,更容易啟發人們重視覺悟而少關注禍福。尼泊爾的很多佛塔甚至直接就把佛眼畫在佛塔上,猶如被佛眼時刻觀照一樣,

提醒眾生每時每刻的修行。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就是為了開啟真正的智慧,破除迷執,所以佩戴鳳眼西行,就有打開慧眼的寓意。到了天竺之後,他就不再佩戴這串念珠了,這是很有意思的細節,難道天竺的僧人就不用念珠了嗎?當然不會!這是與主題呼應,突出鳳眼菩提的寓意,人已經到達了真諦之國,需要的不是眼睛看,而是用心觀,不是看外而是觀內了,向內看就不用眼了,要用心!所以不需要佩戴鳳眼菩提了。可是他回長安的時候呢,鳳眼菩提又出現了,烏漆墨黑,飽經滄桑的樣子啊,還有特寫鏡頭若干。

東土眾生,愚頑無知,睜肉眼閉心眼,所以西行求法破迷執,以期攜法眼心訣東歸普度。去天竺為自己,因為自己都不明了談度化眾生那是小兒誑語,

回大唐卻是實是為了眾生,所以此眼非彼眼了!同一串念珠如同同一個人,去時一個回來一個,是同是異?身同心不同了,或者說兩重心境。兩隻眼睛才是一雙嘛,這才是人天眼目,人天導師的佛之本心。

睜眼看世界,無非禍福,閉目觀心靈,皆是覺悟。一百零八眼,閱盡世情,不過一目開闔。貫之惟一道,知行圓融,總是一線之間。千般萬般險,步步踏破,有求無求難,念念轉圜,順流逆流,浪起浪伏,安心皆是水,得失失得,苦樂樂苦,當初料如今?自度無人助,心不開眼,度他眾欣然,本作當成。

世民不觀真,玄奘獨赴西,貞觀須諦觀,三藏自回東。因緣具足處,福慧雙修中。度人本度己,度己終度人。大唐玄奘行,今朝做題記,

風猶在,無需感懷,信骨錚錚,愈挫愈鳴,彌陀勢至,同修共鑒。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