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戲曲在表現劇中人物因發怒而抬手打人的時候,演員大都採用象徵性的虛擬動作。不過,在個別情況下也出現過例外。
20世紀 30年代,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雲演《乾坤福壽鏡》。當演到胡氏因丟失兒子而瘋癲,面對丫環壽春唱完“把我親生的兒子藏在哪邊”後,順手狠狠給了這個貼身丫環一個嘴巴,用以表現胡氏此時此刻神經錯亂之狀。回到後臺,同班藝人誇讚尚先生這一巴掌打得真實。這時,才從戲的情境裡醒悟過來的尚小雲,意識到自己剛才在臺上感情過於投入,一定把扮演壽春的演員打疼了。
扮演壽春的演員不是別人,是尚小雲最為得意的大弟子孫榮蕙。孫榮蕙心裡好生納悶:師父演戲進入了狀態,打的是劇中人壽春,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實,怎麼還送錢來慰問我呢?散戲後,他帶著這個問題到師父跟前討教。尚小雲誠摯地跟他說,戲者,虛戈也,即虛動干戈。演員在臺上必須清醒地知道這是在演戲,而演戲是模擬,不必果真。今天我在臺上真的打了人,說明我忘了自己是在演戲,讓你無故挨了一巴掌,所以得慰問你。
孫榮蕙跟我講述這件往事的時候,事情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他說,這是師父給他上的一次表演理論課,成為他日後在臺上演戲始終遵循的準繩。
近日看央視戲曲頻道播出的越劇《救風塵》,就有這類似的實例:宋引章向趙盼兒傾訴自己被紈絝子弟周舍蒙蔽而遭受淩辱,見到親密姐妹時悔恨交加。演員此時情感特別投入,於繁複唱做過程中淚如泉湧,粉腮脂面盡被淚水沖得一片狼藉。這般的敬業精神令人欽佩。可我作為觀眾,
前輩戲曲藝術家所說的演戲要在似與不似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