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鍾情為什麼終身難忘
不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電影裡,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他和她在一個特定的場合相遇,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西廂記》中“多愁多病”的張生愛上了“傾國傾城”的崔鶯鶯, 《白蛇傳》中修煉成仙的白娘子西湖偶遇小中醫許仙便踩著“千年等一回”的節奏私定終身。這些都是一見鍾情的典型案例,而莎翁經典《羅密歐與茱麗葉》更可謂是“一見鍾情引發的血案”!愛情中總有些瘋狂,瘋狂中卻透著些理智。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一見鍾情呢?
生理學研究表明,人腦中和愛情相關的區域主要有3塊,一塊是腹側被蓋區(又稱多巴胺的精煉廠,愉悅系統或反饋回路),一塊是伏隔核(又名阿肯伯氏核, 是次腦皮層中的反饋回路),還有一塊是尾狀核(主導行為模式和乏味習慣形成的區域)。
人類的大腦中存在著一條“愛情生產線”。
科學家揭示出了愛情在大腦中的位置,以及組成愛情的獨特化學成分——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參與情愛過程,促進人對異性(或同性) 情感的產生。大腦中心——丘腦是人的情愛中心,貯藏著丘比特之箭——多種神經遞質,也稱為戀愛興奮劑,包括多巴胺、腎上腺素等。
關於一見鍾情,心理學大師們也有話要說:
認知圖式理論提出用“愛之圖”來解釋一見鍾情, 即每個人的大腦深處早就有一幅相戀物件的圖畫,現實生活中若遇到跟這幅圖像相似的人,就會產生強烈的親近和愛戀感,相似度越高,愛戀的感覺就越強烈越真實。現實中碰到了自己的“愛之圖”,快到只“一見”的工夫,就能愛到“鍾情”的程度。
古典精神分析理論中,佛洛德認為兒童在3歲之後開始表現出對某些人的深情偏愛。男孩所選擇的第一個戀愛物件是自己的母親,即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結”。成年之後戀父戀母情結被壓抑了,但它並沒有消失,仍會在我們的愛情中體現出來,
生物學流派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我們在尋找一個愛情夥伴的過程中,會把我們的女性原始意象(阿尼瑪)或男性原始意象(阿尼姆斯)投射到潛在的對象身上。一個男人在對愛情的選擇上,受到與他本身無意識的女性原始意象(阿尼瑪)最吻合女性的強烈誘惑。換句話說,每個人其實都是在找自己的投影,當在生活中偶然碰到與投影相吻合的人,就會“一見鍾情”。
愛與被愛的故事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儘管目前的科學水準還無法完全解釋一見鍾情這一現象但人類的好奇心不會停歇,發展的腳步也從未停止,人們出生、成長、相愛、老去,周而復始,人類在地球上生生不息。那些不期而遇的愛情總是生命中最絢爛禮花,會讓我們飄飄然甚至陷入瘋狂,有道是“不瘋魔不成活”。如果我們不相愛,那麼人類將失去未來。祝願我們大家都能在下一個轉角遇到真愛!
周而復始,人類在地球上生生不息。那些不期而遇的愛情總是生命中最絢爛禮花,會讓我們飄飄然甚至陷入瘋狂,有道是“不瘋魔不成活”。如果我們不相愛,那麼人類將失去未來。祝願我們大家都能在下一個轉角遇到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