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感恩勵志

你的人生就是父母的上市公司

你的人生就是父母的上市公司

文/小廣

很久以前的那一天,經過一系列的審批手續,在一個產房,你上市了。要知道你的母公司為了你的上市費了很多的心血,他們希望你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大藍籌。

一開始你成長得很快,幾乎不受漲停板的限制。

你的父母為你不斷地投入,儘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們不可能得到任何回報。他們看好你的未來,看好你未來的盈利能力,但更多的是出於對你的愛。

漸漸地,你哭了、笑了、說話了、走路了……你一步一步成長,在你的身後漸漸清晰地顯示出你的足跡:五日均線、十日均線、二十日均線……

你的父母關注著你的表現,每天關注你的均線,他們感覺到了你的進步,他們在探索你成長的軌跡。

你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你的母公司為你不斷地注入資產,你變得越來越強大,基本面變得越來越好,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起你的未來。

你工作了,你開始盈利,你漸漸地顯示出你績優高增長的前景。你急不可待地想向你的母公司分紅,回報他們多年的投資。可是他們並沒有接受,因為他們知道,你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

你發現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你遇見了另一個優秀的上市公司。你們開始頻繁地接觸,商討各種合作的可能。()終於有一天,你們決定實行重大的資產重組,你和你的愛人將聯合組建一個更大的上市公司。

你們的母公司為了新公司的發展開始了他們最後的注資行為,他們為你們注入了房地產資產,注入了大量的固定資產,甚至注入了他們最後的僅有的現金。當你們,一家強大的新公司誕生的時候,也許,你們的母公司已經開始ST了。人生開始了新的歷程,你無暇去回饋你的母公司,因為你已經在開始籌畫成立新的子公司了。當新的子公司成立之後,你會漸漸地理解,你的母公司曾經為你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

人生就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是我們的父母,永遠是一個不計回報的投資者,你的成長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媽媽,請別愛得太滿

文/何英

Y是我的死黨。從小到大,別人總是告訴她和她哥哥,

他們有個好母親,並不斷地誇獎他們的母親有多麼多麼好。確實,母親是Y和哥哥心中的賢妻良母,她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以及他們的父親。Y和哥哥從小就非常愛母親,到了依戀的地步。在Y上大學以前,母親在自己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一直以來,她對母親有兩種感情特別強烈,一是依賴,只要離開就會特別想念,甚至會哭泣;二是從很小的時候起,她就很怕失去母親。

在Y小時候,父親和母親的關係還是挺好的,那時候父親還比較顧家,對孩子也關心。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漸漸的,情況越來越糟糕。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一點小事就對妻兒大發雷霆甚至動手打孩子;經濟上變得很摳門,經常不拿家用回家;人越來越懶,

家務事一點都不沾。更過分的是,到後來他還搞外遇,跟不止一個女人牽扯不清。

Y的家鄉是個封建思想嚴重的地區,對於上一輩的女人來說,離婚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哪怕離婚是因為老公是個人渣,三姑六婆的唾沫星子也會把離異女人淹死。因此,不管婚姻多麼糟糕,很多上一輩的女性都選擇了忍耐,Y的母親也如是。母親年輕時工作很忙,下了班還要接孩子放學、買菜做飯、做家務、照顧孩子、輔導功課,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有一次實在累得撐不住,在Y面前放聲大哭:“就算是個機器人,也需要休息啊!”不過,父親對母親的辛勞從來都是視而不見。父親不拿錢回家,母親就把全部工資都拿來用於家庭開支,

有時候手頭緊了,也不跟父親開口要,而是自己想辦法,找自己親姐姐借一點。

但讓Y理解不了的是,迫于現實環境不離婚也就算了,母親還仍然把父親照顧得無微不至,一日三餐、衣服鞋襪、出差準備,無不打點周到,父親連自己的一雙襪子、一塊手帕都不曾買過。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天母親中午下班回到家,碰到父親請了一幫朋友來家裡做客。父親讓母親做飯給客人吃。後來Y懂事以後想起這件事,仍覺得父親實在是有些過分。因為中午下班的時間本來就很短,平時母親每天中午都是急匆匆趕回家做飯、照顧孩子,經常連休息一下都沒有就回單位上班,要她在毫無準備且時間緊迫、身邊孩子還需要照顧的情況下,

做出一桌子菜來款待客人,實在是太強人所難。而父親既摳門捨不得花錢請朋友下館子,又瞎講究說館子的東西不衛生自己不想去,根本不去體諒母親的種種難處。可母親還是順從地把一桌子飯菜做出來,然後自己連飯都來不及吃就匆匆回去上班了。

就這樣,Y從初中起目睹父母一步步扭曲的婚姻關係,同時要承受父親的糟糕脾氣和打罵,還受到母親由於過度辛勞和不愉快夫妻關係引發的負能量影響,此外還要經常充當母親的情緒垃圾桶,聽她抱怨父親的種種不是,這些都給Y(還有她哥哥)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心靈創傷,她的整個少年時期,成長得痛苦而艱辛。如今說起這段往事,Y總是自嘲為“創傷兒童”。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的內心充滿了尖銳而強烈的憤怒,她痛恨父親,經常恨不得揍他一頓。對於受苦的母親,她有著深深的愧疚感和心疼,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變得無比強大,拯救母親于水深火熱之中。

後來,Y如願以償考上了遙遠北方的一所大學,離開了那個記載著她痛苦記憶的南方小縣城。在大學的頭兩年裡,Y仍像小時候那麼依戀母親。那時候通訊不像如今這麼發達,沒有手機,長途電話費很貴,她每天抱著宿舍座機跟母親通很長時間的電話,有時候會因為太思念母親而掉眼淚。另一方面,她不得不面對因為母親長期的過度照顧和保護,造成的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無能——她不會洗衣服,不會疊被子,甚至不敢過馬路。

還好, 在Y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一股特別頑強的力量,脆弱卻又堅韌。她逼著自己,一點一點地學,直到成為一個獨立能幹的人。畢業後,她來到另外一個距離家鄉很遙遠的陌生城市,自己找工作、找房子、結交朋友。那幾年特別不容易,沒有錢,沒有認識的人,工作不好找,搬了幾次家,都是靠自己。後來,工作和住處慢慢穩定下來,她也有了幾個值得信賴的朋友,開始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她感到很踏實。Y仍然深愛母親,卻沒那麼依戀了,甚至,生平第一次,她發現自己對母親產生了憤怒感。又或者,這種憤怒以前就有,只是被她壓抑了。她開始自學心理學,閱讀大量身心靈方面的書籍,努力療愈自己的心靈。那些成長期累積的內心的黑暗和負面情緒,那些憤怒、不公、痛苦、憂鬱、絕望、無力,經過無數次的長夜痛哭,一點一滴地釋放出來,不再那麼強烈,她終於擁有了久違的平靜感。在這方面,Y的哥哥沒有妹妹那麼幸運。他大學考取了臨近城市的一所院校,畢業後回到家鄉,與父母住在一起,一方面自理能力極差又缺乏主見,成為一個“媽寶男”,另一方面,內心對父親積累的憤怒和不滿無法得到排解,反而因為與父親住在一起而更加嚴重。

再後來,Y遇到一個平凡溫暖的男人,相愛,結婚,生子,過著平淡踏實的日子。此時她已是一個成熟的女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已然轉變,不再如年少時一樣偏激、非黑即白。當她重新審視父母親的關係,發覺很多事情未必跟她當時認為的一樣,父親就是絕對壞,母親就是絕對好。當然,她不想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去解釋母親的遭遇,因為那樣無疑太簡單粗暴而且對母親太不公平。可另外一方面,父親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所謂“渣男”,他也曾經對家庭、對妻兒有過溫情,有過付出。雖然世事的變化總是涉及到非常複雜的因果,不能簡單地用某個原因去解釋,但如果,母親處理婚姻和家庭問題的方式能更健康一些,比如拒絕無原則、無底線地付出,比如更愛自己一些,也許情況不至於變得那麼糟糕,也許每個家庭成員(包括她自己)所受的傷害都會少一些。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一個和諧的關係,必然有豐富的付出與接受。一方給予另一方物質和精神的愛,另一方接受,然後再回饋給對方……付出和接受不斷迴圈,關係得以順利地向前發展。可在有的關係中,一些“好人”打破了這種相對平等的迴圈關係,只追求全然的付出,導致關係朝向壞的方向發展。因為“關係的另一方會覺得很不舒服,會頻頻感到內疚,會經常覺得問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為什麼那麼喜歡付出,他最終一定會產生逃離的衝動。”

Y對我說,她覺得母親的問題就在於,不管是對丈夫也好,對子女也好,她付出太多,愛給得太滿了,以至於忘了愛自己。在Y的印象中,母親總是不停地忙碌,不停地為身邊人付出,很少為自己著想,也從來不懂得停下來休息。這樣做的結果,是身邊人不但不領情,還覺得她煩,或者想逃離她——如果對方是像父親這種性格中有些雞賊的人,就會一方面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她的照顧和付出,占盡便宜,一方面又很容易對她產生怒氣;要麼是像Y和哥哥這樣性格比較厚道的人,一方面被母親寵溺得失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心裡卻有很大的愧疚感,有逃離她的衝動。

這些問題,在Y為人妻、為人母,對生活有了更多感悟之後,看得更為透徹了。前段時間的一段經歷,更證明了她的看法。前段時間,由於Y工作繁忙而且身體不太好,於是請退休賦閑在家的母親過來小住一段時間,幫忙照顧孩子並料理一些家務。在這段時間裡,Y和丈夫都對母親產生了很深的愧疚感,因為母親從早忙到晚,一刻不停,哪怕Y和丈夫不斷提醒她休息也不以為然。()Y說,自己也是持家的女人,知道操持一個小家庭雖然事多繁瑣,可也不至於需要像母親一樣忙碌到那種程度。她也看過自己婆婆以及其他人料理家務,極少有人像母親一樣一天到晚又忙又累。雖然別人做事未必有母親那麼完美,可是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還是沒問題的。

看著母親如此操勞,Y和丈夫頗感壓力,總覺得對母親很虧欠。Y跟我舉了個例子,有一次週末他們在家包餃子,正好電視臺播放一個精彩節目,他們決定邊包邊看。餃子包完,一籠一籠依次蒸,中間需要把熟的餃子拿出來,往鍋里加點水,繼續蒸下一籠,趁這個時間大家一邊吃已經熟的餃子一邊看電視。

Y說,其實自己跟丈夫都是比較勤快且自覺的人,這點小事對他們來說都不是事,放在平時,誰有空了就去廚房把蒸熟的餃子拿出來順便蒸下一籠,然後大家都可以輕輕鬆松地邊吃餃子邊看電視。可到了母親這裡,這就成了很正式的一個事了,她謝絕了小夫妻倆的幫忙,自己一直在忙個不停,從廚房到飯廳來回忙碌,也不停下來吃個餃子或看一眼電視,搞得Y跟丈夫很不好意思,餃子也吃得不安樂,電視也無心看了,只覺得自己在一旁享受,讓老人家忙著伺候自己。

聊到最後,Y深深歎了一口氣。她說:“其實這麼久以來,我真的好想對我媽媽說:媽媽,活著不需要那麼用力過度,別愛得太滿,多休息,多愛你自己”。說這個話時,她使勁抿著嘴唇,眼眶裡有眼淚溢出來。

那個叫母親的客人

文/湯小小

正上班時,婆婆打來電話,說家裡來了客人,問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飯。

手頭正忙著呢,實在走不開,但是,中飯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禮了。於是吩咐婆婆,到餐館點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趕過去。

結果,電話剛掛,婆婆又打了過來,說,客人說了,就在家隨便做點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來了。

這怎麼能行呢?這太不像話了!

但是,婆婆一報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親,既然是母親,那也就不必講究繁文縟節了,怎麼著都行。

於是,那天的午飯,是婆婆和母親一起吃的,兩菜一湯,極其簡單,而我,則約著同事們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親已經離去,客廳裡,留著一大堆她帶來的東西,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有。

我看著那些東西,想著母親在我家吃的那頓簡單的飯菜,心裡,忽然就難過起來。

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沒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憶。

朋友說,她是個不喜歡做家務的人,平時在家裡,連茶杯都懶得拿,但是,家裡一旦來了客人,她就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她會給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別人說不喝,她也一定要堅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勵客人隨便扔,不用講究。她覺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須讓人家感覺舒服,不然,下次誰還來呀。

於是,每次客人一離開,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几,雖然這些事她不愛做,但為了客人開心,她忍了。

那次,母親來看她,一進門,她就要求母親換拖鞋,給母親拿出水果,卻又生怕弄髒了客廳,就不停地嚷嚷:“媽,小心點,別把汁兒弄到地板上。”吃飯時,也不停地說,別把飯粒灑到地上,別把湯灑到桌子上。

總之,她的要求無止境,弄得母親有些手足無措,為了保持地面乾淨,不讓女兒清掃,索性,早早地離開。

母親離開後,看著一塵不染的家,她忽然開始自責起來。

還有位朋友,是個熱心腸,只要有客人來,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當地的小吃吃遍,把名勝古跡遊遍,生怕客人不能盡興。

這樣的熱情,自然讓她人緣超好,找她當嚮導的人,也越來越多。她從來不拒絕,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來,怎麼能讓人家掃興而歸呢?

那次,母親從老家來看她,不巧,那幾天她正為工作焦頭爛額,母親就不停地說:“別請假,工作要緊,我都這麼大年紀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沒有陪母親逛過一次街,沒有陪母親去看城市裡那些美麗的風景。她以為母親真的不需要,直到母親回家後,她打電話回去,弟弟問:“有沒有陪媽出去轉轉啊,媽說了,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風景!”

她忽然悲從中來,眼淚大顆大顆地落在電話線上。

每個母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兒家吧,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牽掛。作為家庭主婦的女兒們,總是盡一切努力,讓客人開心快樂,讓客人感到舒適,感到被重視。可是,當母親來做客時,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她開心快樂,讓她覺得舒適覺得被重視。反倒是母親,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客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麻煩主人。

在女兒的家裡,母親比任何客人都實心實意,可她從來沒有享受過客人的待遇。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大顆大顆地落下來。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的內心充滿了尖銳而強烈的憤怒,她痛恨父親,經常恨不得揍他一頓。對於受苦的母親,她有著深深的愧疚感和心疼,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變得無比強大,拯救母親于水深火熱之中。

後來,Y如願以償考上了遙遠北方的一所大學,離開了那個記載著她痛苦記憶的南方小縣城。在大學的頭兩年裡,Y仍像小時候那麼依戀母親。那時候通訊不像如今這麼發達,沒有手機,長途電話費很貴,她每天抱著宿舍座機跟母親通很長時間的電話,有時候會因為太思念母親而掉眼淚。另一方面,她不得不面對因為母親長期的過度照顧和保護,造成的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無能——她不會洗衣服,不會疊被子,甚至不敢過馬路。

還好, 在Y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一股特別頑強的力量,脆弱卻又堅韌。她逼著自己,一點一點地學,直到成為一個獨立能幹的人。畢業後,她來到另外一個距離家鄉很遙遠的陌生城市,自己找工作、找房子、結交朋友。那幾年特別不容易,沒有錢,沒有認識的人,工作不好找,搬了幾次家,都是靠自己。後來,工作和住處慢慢穩定下來,她也有了幾個值得信賴的朋友,開始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她感到很踏實。Y仍然深愛母親,卻沒那麼依戀了,甚至,生平第一次,她發現自己對母親產生了憤怒感。又或者,這種憤怒以前就有,只是被她壓抑了。她開始自學心理學,閱讀大量身心靈方面的書籍,努力療愈自己的心靈。那些成長期累積的內心的黑暗和負面情緒,那些憤怒、不公、痛苦、憂鬱、絕望、無力,經過無數次的長夜痛哭,一點一滴地釋放出來,不再那麼強烈,她終於擁有了久違的平靜感。在這方面,Y的哥哥沒有妹妹那麼幸運。他大學考取了臨近城市的一所院校,畢業後回到家鄉,與父母住在一起,一方面自理能力極差又缺乏主見,成為一個“媽寶男”,另一方面,內心對父親積累的憤怒和不滿無法得到排解,反而因為與父親住在一起而更加嚴重。

再後來,Y遇到一個平凡溫暖的男人,相愛,結婚,生子,過著平淡踏實的日子。此時她已是一個成熟的女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已然轉變,不再如年少時一樣偏激、非黑即白。當她重新審視父母親的關係,發覺很多事情未必跟她當時認為的一樣,父親就是絕對壞,母親就是絕對好。當然,她不想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去解釋母親的遭遇,因為那樣無疑太簡單粗暴而且對母親太不公平。可另外一方面,父親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所謂“渣男”,他也曾經對家庭、對妻兒有過溫情,有過付出。雖然世事的變化總是涉及到非常複雜的因果,不能簡單地用某個原因去解釋,但如果,母親處理婚姻和家庭問題的方式能更健康一些,比如拒絕無原則、無底線地付出,比如更愛自己一些,也許情況不至於變得那麼糟糕,也許每個家庭成員(包括她自己)所受的傷害都會少一些。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一個和諧的關係,必然有豐富的付出與接受。一方給予另一方物質和精神的愛,另一方接受,然後再回饋給對方……付出和接受不斷迴圈,關係得以順利地向前發展。可在有的關係中,一些“好人”打破了這種相對平等的迴圈關係,只追求全然的付出,導致關係朝向壞的方向發展。因為“關係的另一方會覺得很不舒服,會頻頻感到內疚,會經常覺得問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為什麼那麼喜歡付出,他最終一定會產生逃離的衝動。”

Y對我說,她覺得母親的問題就在於,不管是對丈夫也好,對子女也好,她付出太多,愛給得太滿了,以至於忘了愛自己。在Y的印象中,母親總是不停地忙碌,不停地為身邊人付出,很少為自己著想,也從來不懂得停下來休息。這樣做的結果,是身邊人不但不領情,還覺得她煩,或者想逃離她——如果對方是像父親這種性格中有些雞賊的人,就會一方面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她的照顧和付出,占盡便宜,一方面又很容易對她產生怒氣;要麼是像Y和哥哥這樣性格比較厚道的人,一方面被母親寵溺得失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心裡卻有很大的愧疚感,有逃離她的衝動。

這些問題,在Y為人妻、為人母,對生活有了更多感悟之後,看得更為透徹了。前段時間的一段經歷,更證明了她的看法。前段時間,由於Y工作繁忙而且身體不太好,於是請退休賦閑在家的母親過來小住一段時間,幫忙照顧孩子並料理一些家務。在這段時間裡,Y和丈夫都對母親產生了很深的愧疚感,因為母親從早忙到晚,一刻不停,哪怕Y和丈夫不斷提醒她休息也不以為然。()Y說,自己也是持家的女人,知道操持一個小家庭雖然事多繁瑣,可也不至於需要像母親一樣忙碌到那種程度。她也看過自己婆婆以及其他人料理家務,極少有人像母親一樣一天到晚又忙又累。雖然別人做事未必有母親那麼完美,可是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還是沒問題的。

看著母親如此操勞,Y和丈夫頗感壓力,總覺得對母親很虧欠。Y跟我舉了個例子,有一次週末他們在家包餃子,正好電視臺播放一個精彩節目,他們決定邊包邊看。餃子包完,一籠一籠依次蒸,中間需要把熟的餃子拿出來,往鍋里加點水,繼續蒸下一籠,趁這個時間大家一邊吃已經熟的餃子一邊看電視。

Y說,其實自己跟丈夫都是比較勤快且自覺的人,這點小事對他們來說都不是事,放在平時,誰有空了就去廚房把蒸熟的餃子拿出來順便蒸下一籠,然後大家都可以輕輕鬆松地邊吃餃子邊看電視。可到了母親這裡,這就成了很正式的一個事了,她謝絕了小夫妻倆的幫忙,自己一直在忙個不停,從廚房到飯廳來回忙碌,也不停下來吃個餃子或看一眼電視,搞得Y跟丈夫很不好意思,餃子也吃得不安樂,電視也無心看了,只覺得自己在一旁享受,讓老人家忙著伺候自己。

聊到最後,Y深深歎了一口氣。她說:“其實這麼久以來,我真的好想對我媽媽說:媽媽,活著不需要那麼用力過度,別愛得太滿,多休息,多愛你自己”。說這個話時,她使勁抿著嘴唇,眼眶裡有眼淚溢出來。

那個叫母親的客人

文/湯小小

正上班時,婆婆打來電話,說家裡來了客人,問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飯。

手頭正忙著呢,實在走不開,但是,中飯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禮了。於是吩咐婆婆,到餐館點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趕過去。

結果,電話剛掛,婆婆又打了過來,說,客人說了,就在家隨便做點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來了。

這怎麼能行呢?這太不像話了!

但是,婆婆一報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親,既然是母親,那也就不必講究繁文縟節了,怎麼著都行。

於是,那天的午飯,是婆婆和母親一起吃的,兩菜一湯,極其簡單,而我,則約著同事們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親已經離去,客廳裡,留著一大堆她帶來的東西,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有。

我看著那些東西,想著母親在我家吃的那頓簡單的飯菜,心裡,忽然就難過起來。

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沒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憶。

朋友說,她是個不喜歡做家務的人,平時在家裡,連茶杯都懶得拿,但是,家裡一旦來了客人,她就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她會給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別人說不喝,她也一定要堅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勵客人隨便扔,不用講究。她覺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須讓人家感覺舒服,不然,下次誰還來呀。

於是,每次客人一離開,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几,雖然這些事她不愛做,但為了客人開心,她忍了。

那次,母親來看她,一進門,她就要求母親換拖鞋,給母親拿出水果,卻又生怕弄髒了客廳,就不停地嚷嚷:“媽,小心點,別把汁兒弄到地板上。”吃飯時,也不停地說,別把飯粒灑到地上,別把湯灑到桌子上。

總之,她的要求無止境,弄得母親有些手足無措,為了保持地面乾淨,不讓女兒清掃,索性,早早地離開。

母親離開後,看著一塵不染的家,她忽然開始自責起來。

還有位朋友,是個熱心腸,只要有客人來,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當地的小吃吃遍,把名勝古跡遊遍,生怕客人不能盡興。

這樣的熱情,自然讓她人緣超好,找她當嚮導的人,也越來越多。她從來不拒絕,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來,怎麼能讓人家掃興而歸呢?

那次,母親從老家來看她,不巧,那幾天她正為工作焦頭爛額,母親就不停地說:“別請假,工作要緊,我都這麼大年紀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沒有陪母親逛過一次街,沒有陪母親去看城市裡那些美麗的風景。她以為母親真的不需要,直到母親回家後,她打電話回去,弟弟問:“有沒有陪媽出去轉轉啊,媽說了,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風景!”

她忽然悲從中來,眼淚大顆大顆地落在電話線上。

每個母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兒家吧,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牽掛。作為家庭主婦的女兒們,總是盡一切努力,讓客人開心快樂,讓客人感到舒適,感到被重視。可是,當母親來做客時,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她開心快樂,讓她覺得舒適覺得被重視。反倒是母親,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客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麻煩主人。

在女兒的家裡,母親比任何客人都實心實意,可她從來沒有享受過客人的待遇。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大顆大顆地落下來。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