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感恩出發
我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網路,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都以一顆感動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長久以來,一顆流浪的心忽然間找到了一個可以安歇的去處。坐在窗前,我在試問我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這藍藍的天,聞一聞這芬芳的花香,聽一聽那鳥兒的鳴唱?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聽聽家人的傾訴?有多久沒和他們一起吃飯了,聽聽那年老的歡笑?有多久沒與他們談心,聽聽他門的煩惱、他們的心聲呢?是不是因為一路風風雨雨,而忘了天邊的彩虹?是不是因為行色匆匆的腳步,
不要因為生命過於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
也許坎坷,讓我看到互相攙扶的身影;
也許失敗,我才體會的一句鼓勵的真誠;
也許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
生活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堅強,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它從來不吝嗇。要看你有沒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生活的恩賜。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因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對春天的希望。我們感謝上蒼,是因為有了四季的輪回。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沒有了埋怨,
我常常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我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生命的存在,感謝陽光的照耀,感謝豐富多彩的生活。
清晨,當歡快的小鳥把我從睡中喚醒,我推開窗戶,放眼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晶瑩的露珠,清清爽爽的早晨,我感恩上天又給予我一個美好的一天。
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點點,我打開日記,用笨拙的筆描畫著一天的生活感受,月光展露著溫柔的笑容,四周籠罩著夜的溫馨,我充滿了感恩,感謝大地賦予的安寧。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濃意深,我感恩上蒼,給了我這麼多的好朋友,我享受著朋友的溫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
走出家門,我走向自然。
我感謝……
感謝傷害我的人,因為他磨練了我的心志;
感謝欺騙我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我的見識;
感謝遺棄我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我應自立;
感謝絆倒我的人,因為他強化了我的能力;
感謝斥責我的人,因為他助長了我的智慧;
感謝藐視我的人,因為他覺醒了我的自尊;
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和無私的愛;
感謝老師給了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睛;
感謝朋友給了我友誼和支持;
感謝鄰家的小女孩給我以純真無邪的笑臉;
感謝周圍所有的人給了我與他人交流勾通時的快樂;
感謝生活所給予我的一切;
感謝天空,給我提供了一個施展的舞臺
感謝大地,給我無窮的支持與力量;
感謝太陽,給我提供光和熱;
感謝天上的星,與我一起迎接每一個黎明和黃昏。
感謝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使我的生命不再孤單;
感謝我的敵人,讓我認識自己,看清自己;
感謝鮮花的綻放, 綠草的如茵,鳥兒的歌唱, 讓我擁有了美麗,充滿生機的世界;
感謝日升,讓我在白日的光輝中有明亮的心情;
感謝日落,讓我在喧囂疲憊過後有靜夜可依。
感謝快樂,讓我幸福地綻開笑容;
感謝傷痛,讓我學會了堅忍,也練就了我釋懷生命之起落的本能;
感謝生活,讓我在漫長歲月的季節裡拈起生命的美麗;
感謝有你,儘管遠隔千里,可你寒冬裡也給我溫暖的心懷;
感謝關懷,生命因你而多了充實與清新;
感謝,因為有你,才讓我的心情有了訴說的歸宿;
感謝所有的一切……
感謝我身邊每一位好友,為你祝福,為你敲起祈禱鐘!伴你走過每一天。
感恩勵志:善待他人
在里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裡,有一個男孩,他非常喜歡足球,可是買不起,於是就踢塑膠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裡揀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口裡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乾涸的水塘裡猛踢一隻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
耶誕節到了,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耶誕節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為我們的恩人祈禱吧。”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園裡,開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裡走出一個人來,問小孩在幹什麼,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的臉蛋,說:“教練,耶誕節快樂,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願給您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
教練把小男孩從樹坑里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後,這位十七歲的小男孩在第六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上獨進二十一球,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是啊,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順境善待他人,逆境善待自己 學會感恩 關於感恩的作文
孩子,我們老去時能依靠你嗎?
文/雅斯敏·阿裡布海
一
上星期,在帕丁頓車站的一個咖啡店裡,我問一個正在看報紙的女人我是否可以跟她同坐在一張桌子旁邊。當她放下報紙時,我們認出了彼此:我們曾經在“90後”組織工作,這個組織專為想趕上正在接受普通中等教育的同齡人的未成年母親提供培訓。在“90後”,我教那些女孩英語,莎莉教數學。一轉眼,20年過去了。
我們開始聊起來。無論從誰的角度來看,莎莉的生活都是成功的。52歲的她是位受人尊重的演講家,婚姻幸福,兩個孩子都已經成年,身體都健康,還有一個美麗的家。
我問起她的兒子:“薩姆現在忙什麼?”那一瞬間,她的臉彌漫了悲傷,眼淚流了下來。她尷尬地想把淚水擦乾淨,但只是徒勞。
她突然流淚,並不是因為她的大兒子死了,而是她感覺自己和大兒子之間的關係已經死了。23歲的薩姆在一家剛創建的網路公司見習,沒有工資。跟其他很多在找工作的畢業生一樣,薩姆仍跟父母一起住。剛開始時,莎莉夫婦和薩姆18歲的妹妹都很高興他畢業後回家住。可是,薩姆隨後提的各種要求控制了他們的生活。
莎莉告訴我:“剛開始的時候他要求我們給他零用錢,每週150英鎊。我們給他了,就當他見習要交學費吧。可是,過去一年裡他的要求讓我們漸漸不能接受。他想要浮華的衣服,想要新的智慧手機,想要去外面吃飯。上星期他甚至找我們要1000英鎊,說要跟大學時的一些朋友去滑雪。”
莎利的丈夫是一名律師,他願意給薩姆支付滑雪之行的費用,但莎莉拒絕了。薩姆為此很生氣,打壞了他那間臥室裡的傢俱,打碎了裝菜的盤子,並嚇唬他妹妹。莎莉說:“他尖叫著說我們欠他的,因為他從未要求出生,他希望我們死。他咆哮說他一無所有並不是他的錯,是政治家讓國家變得太混亂,我們夫婦擁有一切,他卻一無所有。他直接詛咒我,用一些真的很骯髒的語言詛咒我。”
從那之後,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甚至莎莉都不敢單獨跟薩姆在家。
二
父母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往往因此把他們寵壞了。
莎莉的經歷令人害怕,但這種例子是不常見的嗎?似乎是很常見的,我在哪裡都見到,我看到的是醜陋的“我”一代,像薩姆這樣的二十幾歲的專制君主,他們只在乎他們自己,當事情不如他們所願時就抱怨所有的人。
可是,誰該是受指責的呢?恐怕莎莉的痛苦是她自己造成的,這是令人尷尬的事情。那是她的過失,她自己也知道。
薩姆在牛津郡的一座美麗的獨立式房子裡長大,他上的是私立中學,跟家裡人去美麗的地方度假,父母對他真的有求必應。
薩姆的成長教育跟莎莉完全不一樣:莎莉是由單親母親養大的,她的衣服和耶誕節禮物往往都是來自慈善商店。莎莉回憶說:“那時的生活真的很艱難。我在學校裡被富家子弟取笑。我想有他們有的東西。所以,當我有了孩子以後,為了給孩子們富裕的生活,我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我那麼愛孩子們——可能我太寵他們了。”
叫父母們誠實地談論他們那些二十多歲的孩子,你會經常聽到這些困惑與內疚的話語。我認識另外一對都當律師的夫婦,他們發現他們的孩子在大學裡沒有去聽課,孩子逃了一學期的課他們才知道。又有一對開了一家社交聚會策劃公司的夫婦發現暫時沒有找到工作、正在為他們打工的女兒從他們的公司裡偷了錢。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父母們都愛孩子,把孩子當寶,孩子們令人震驚的行為讓他們的父母感到非常失敗。
我怕父母們真的很失敗。很多中等階級的父母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才生孩子,他們都曾經考慮給予孩子太多的後果。事實上,也有很多孩子沒有受到壞的影響。但太多孩子變得貪得無厭、奢侈嬌縱,像老是長不大的少年。
從本能來說,所有的父母都想要孩子有比自己更好的生活,像母鳥自己寧可餓肚子也要先喂飽小鳥一樣,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然而,物質主義流行的這幾十年已經扭曲了這些本能。我們用正確的理由去做錯誤的事情。
三
我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家裡常常負債,經濟狀況很差。我在烏干達出生,1972年隨家人移民到英國。因為父親賺錢不多,所以母親白天在一家幼稚園裡做飯,晚上還領一些針線活回家做。我的布偶和布偶穿的衣服是母親用剩下的邊角料跟用過的火柴棍做成的。如果有個親戚送給我一件英國製作的衣服,我會一直穿好多年,脫線了母親會趁我熟睡的時候縫好。這段人生經歷讓我變得適應力很強,但也讓我想給我的孩子們所有我小時候想擁有卻得不到的東西。
對於我和很多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夢想已經不再遙不可及:社會變化了,我們購買力強了,父母兩人都有收入,有更多的錢來給孩子享受。我的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每年看到母親們努力地滿足她們的孩子的要求,有時我也會讓步,給我的兩個孩子買最時尚的跑鞋和滑板。現在我兒子三十多歲,女兒21歲。
但很多善良的父母沒有看到,對孩子作出太多讓步,對孩子反而不好。給孩子們買足夠他們用三輩子的物品,盲目地送孩子去參加一個又一個社交場合,沒要求孩子作出什麼回報,孩子們就會對應得利益有一種不現實的感覺。
今日,數百萬的這些自私的年輕人正在面對真正的難題:缺少工作機會、沒有住房、艱難地在這加速全球化的世界裡生存。在困境裡,他們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責駡和抱怨某人——他們的父母。
但是,令人難過的是,大多數的父母只會更加地縱容孩子。按照現在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以後的自私孩子會更多。當然,我們必須支持孩子,但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拒絕。
幸運的是,我的兩個孩子都知道向善,從來沒有剝削我們。()但這一點,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如果沒有她的持續影響,我想,我早已經溺愛他們了。
是的,兩個孩子比我以前擁有的多很多:他們上的是私立學校,可以經常去外面吃飯,有昂貴的手機等物品,還可以去奇異的地方滑雪,但他們也懂得節制。即便現在,我也聽到母親的聲音說:“要教會他們知足常樂。”
以前,母親住在住房協會提供的一個小套間裡,我的兩個兒子都喜歡去那兒。她會教我和孩子們必需的謙卑、慷慨和正派。她會說:“不要索求太多,否則,連上帝也會對你們的要求感到厭煩。”
聽了莎莉和其他像她一樣的人的訴說,我就明白我的母親的建議使我沒有衝動地給兒子和女兒過多。
四
像莎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有一個熟人的32歲的兒子仍然呆在家裡,拒絕出去找工作,還吸食大麻,每天穿著鬆鬆垮垮的運動服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什麼都不幹。他在大學裡學的是商業管理,但在被三個單位拒絕之後就再也不出去找工作了。他的母親說他得了抑鬱症,他的女朋友說得更透徹一些——她說他只是被寵壞了。
接下來,我們說到希瑟,一個化學專業的畢業生。有好幾個單位向她伸出過橄欖枝,但她都拒絕了,說它們給的工資都太垃圾。她的父親,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對此充滿了遺憾:“我的生意現在不好做,她一點同情都沒有,反而為我們家不再有能力一年去度假三次而暴跳如雷。”
我是新聞學教授,在好幾個大學裡任課。有一些大學生跟我說他們不會從底層幹起,他們想一開始就當自由作家,或者專欄作家。因為他們的一貫嬌縱,他們的父母認為他們是可以這樣開始的。
媒體行業的激烈競爭使年輕人更加自憐,更是只關注自己,以致于中年和老年人把他們看成失敗者或只會揮霍父母財產的寄生蟲。
從我們所看到的情況來看,未來看起來更黯淡。我們不能忘了,到我們這一代人老去的時候,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這些自私的、貪婪的孩子。神啊,幫幫我們吧。
三年後,這位十七歲的小男孩在第六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上獨進二十一球,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是啊,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順境善待他人,逆境善待自己 學會感恩 關於感恩的作文
孩子,我們老去時能依靠你嗎?
文/雅斯敏·阿裡布海
一
上星期,在帕丁頓車站的一個咖啡店裡,我問一個正在看報紙的女人我是否可以跟她同坐在一張桌子旁邊。當她放下報紙時,我們認出了彼此:我們曾經在“90後”組織工作,這個組織專為想趕上正在接受普通中等教育的同齡人的未成年母親提供培訓。在“90後”,我教那些女孩英語,莎莉教數學。一轉眼,20年過去了。
我們開始聊起來。無論從誰的角度來看,莎莉的生活都是成功的。52歲的她是位受人尊重的演講家,婚姻幸福,兩個孩子都已經成年,身體都健康,還有一個美麗的家。
我問起她的兒子:“薩姆現在忙什麼?”那一瞬間,她的臉彌漫了悲傷,眼淚流了下來。她尷尬地想把淚水擦乾淨,但只是徒勞。
她突然流淚,並不是因為她的大兒子死了,而是她感覺自己和大兒子之間的關係已經死了。23歲的薩姆在一家剛創建的網路公司見習,沒有工資。跟其他很多在找工作的畢業生一樣,薩姆仍跟父母一起住。剛開始時,莎莉夫婦和薩姆18歲的妹妹都很高興他畢業後回家住。可是,薩姆隨後提的各種要求控制了他們的生活。
莎莉告訴我:“剛開始的時候他要求我們給他零用錢,每週150英鎊。我們給他了,就當他見習要交學費吧。可是,過去一年裡他的要求讓我們漸漸不能接受。他想要浮華的衣服,想要新的智慧手機,想要去外面吃飯。上星期他甚至找我們要1000英鎊,說要跟大學時的一些朋友去滑雪。”
莎利的丈夫是一名律師,他願意給薩姆支付滑雪之行的費用,但莎莉拒絕了。薩姆為此很生氣,打壞了他那間臥室裡的傢俱,打碎了裝菜的盤子,並嚇唬他妹妹。莎莉說:“他尖叫著說我們欠他的,因為他從未要求出生,他希望我們死。他咆哮說他一無所有並不是他的錯,是政治家讓國家變得太混亂,我們夫婦擁有一切,他卻一無所有。他直接詛咒我,用一些真的很骯髒的語言詛咒我。”
從那之後,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甚至莎莉都不敢單獨跟薩姆在家。
二
父母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往往因此把他們寵壞了。
莎莉的經歷令人害怕,但這種例子是不常見的嗎?似乎是很常見的,我在哪裡都見到,我看到的是醜陋的“我”一代,像薩姆這樣的二十幾歲的專制君主,他們只在乎他們自己,當事情不如他們所願時就抱怨所有的人。
可是,誰該是受指責的呢?恐怕莎莉的痛苦是她自己造成的,這是令人尷尬的事情。那是她的過失,她自己也知道。
薩姆在牛津郡的一座美麗的獨立式房子裡長大,他上的是私立中學,跟家裡人去美麗的地方度假,父母對他真的有求必應。
薩姆的成長教育跟莎莉完全不一樣:莎莉是由單親母親養大的,她的衣服和耶誕節禮物往往都是來自慈善商店。莎莉回憶說:“那時的生活真的很艱難。我在學校裡被富家子弟取笑。我想有他們有的東西。所以,當我有了孩子以後,為了給孩子們富裕的生活,我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我那麼愛孩子們——可能我太寵他們了。”
叫父母們誠實地談論他們那些二十多歲的孩子,你會經常聽到這些困惑與內疚的話語。我認識另外一對都當律師的夫婦,他們發現他們的孩子在大學裡沒有去聽課,孩子逃了一學期的課他們才知道。又有一對開了一家社交聚會策劃公司的夫婦發現暫時沒有找到工作、正在為他們打工的女兒從他們的公司裡偷了錢。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父母們都愛孩子,把孩子當寶,孩子們令人震驚的行為讓他們的父母感到非常失敗。
我怕父母們真的很失敗。很多中等階級的父母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才生孩子,他們都曾經考慮給予孩子太多的後果。事實上,也有很多孩子沒有受到壞的影響。但太多孩子變得貪得無厭、奢侈嬌縱,像老是長不大的少年。
從本能來說,所有的父母都想要孩子有比自己更好的生活,像母鳥自己寧可餓肚子也要先喂飽小鳥一樣,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然而,物質主義流行的這幾十年已經扭曲了這些本能。我們用正確的理由去做錯誤的事情。
三
我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家裡常常負債,經濟狀況很差。我在烏干達出生,1972年隨家人移民到英國。因為父親賺錢不多,所以母親白天在一家幼稚園裡做飯,晚上還領一些針線活回家做。我的布偶和布偶穿的衣服是母親用剩下的邊角料跟用過的火柴棍做成的。如果有個親戚送給我一件英國製作的衣服,我會一直穿好多年,脫線了母親會趁我熟睡的時候縫好。這段人生經歷讓我變得適應力很強,但也讓我想給我的孩子們所有我小時候想擁有卻得不到的東西。
對於我和很多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夢想已經不再遙不可及:社會變化了,我們購買力強了,父母兩人都有收入,有更多的錢來給孩子享受。我的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每年看到母親們努力地滿足她們的孩子的要求,有時我也會讓步,給我的兩個孩子買最時尚的跑鞋和滑板。現在我兒子三十多歲,女兒21歲。
但很多善良的父母沒有看到,對孩子作出太多讓步,對孩子反而不好。給孩子們買足夠他們用三輩子的物品,盲目地送孩子去參加一個又一個社交場合,沒要求孩子作出什麼回報,孩子們就會對應得利益有一種不現實的感覺。
今日,數百萬的這些自私的年輕人正在面對真正的難題:缺少工作機會、沒有住房、艱難地在這加速全球化的世界裡生存。在困境裡,他們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責駡和抱怨某人——他們的父母。
但是,令人難過的是,大多數的父母只會更加地縱容孩子。按照現在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以後的自私孩子會更多。當然,我們必須支持孩子,但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拒絕。
幸運的是,我的兩個孩子都知道向善,從來沒有剝削我們。()但這一點,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如果沒有她的持續影響,我想,我早已經溺愛他們了。
是的,兩個孩子比我以前擁有的多很多:他們上的是私立學校,可以經常去外面吃飯,有昂貴的手機等物品,還可以去奇異的地方滑雪,但他們也懂得節制。即便現在,我也聽到母親的聲音說:“要教會他們知足常樂。”
以前,母親住在住房協會提供的一個小套間裡,我的兩個兒子都喜歡去那兒。她會教我和孩子們必需的謙卑、慷慨和正派。她會說:“不要索求太多,否則,連上帝也會對你們的要求感到厭煩。”
聽了莎莉和其他像她一樣的人的訴說,我就明白我的母親的建議使我沒有衝動地給兒子和女兒過多。
四
像莎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有一個熟人的32歲的兒子仍然呆在家裡,拒絕出去找工作,還吸食大麻,每天穿著鬆鬆垮垮的運動服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什麼都不幹。他在大學裡學的是商業管理,但在被三個單位拒絕之後就再也不出去找工作了。他的母親說他得了抑鬱症,他的女朋友說得更透徹一些——她說他只是被寵壞了。
接下來,我們說到希瑟,一個化學專業的畢業生。有好幾個單位向她伸出過橄欖枝,但她都拒絕了,說它們給的工資都太垃圾。她的父親,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對此充滿了遺憾:“我的生意現在不好做,她一點同情都沒有,反而為我們家不再有能力一年去度假三次而暴跳如雷。”
我是新聞學教授,在好幾個大學裡任課。有一些大學生跟我說他們不會從底層幹起,他們想一開始就當自由作家,或者專欄作家。因為他們的一貫嬌縱,他們的父母認為他們是可以這樣開始的。
媒體行業的激烈競爭使年輕人更加自憐,更是只關注自己,以致于中年和老年人把他們看成失敗者或只會揮霍父母財產的寄生蟲。
從我們所看到的情況來看,未來看起來更黯淡。我們不能忘了,到我們這一代人老去的時候,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這些自私的、貪婪的孩子。神啊,幫幫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