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面對每一天,過你想要的生活
作者:泰勒•本-沙哈爾(哈佛最受歡迎導師)
接受現實,勇敢行動
面對現實,而不是過去式的現實或是理想化的現實。
我們改變現實環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需要學會接受環境。我們或許不喜歡地心引力,希望它不存在,但我們不得不接受它並與之共存。如果我們拒絕接受地心引力,那麼我們甚至無法生存。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被應用在所有的現實條件中,比如說,我們無法改變過去、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體力極限等。
我們與其逃避現實,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如努力地面對現實環境。
社會學家阿隆·安東諾維斯基是幸福學的創始人之一,他認為痛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同時,釋迦牟尼在2500 年前也曾說過,苦難是至高無上的真理。困難、不滿足、失望以及不幸其實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這種現實主義與現代勵志大師的心靈雞湯相比,有著顯著的對比:勵志大師喜歡宣揚美好生活的捷徑,他們會保證所謂的“成功的五大步驟”“致富的三大要點”或“永遠幸福的終極秘密”,等等。事實上,在努力擁有幸福且充實的人生路上,是沒有捷徑的。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地努力和奮鬥。
就好像釋迦牟尼發現了苦難的真諦後,便去探索了離苦得樂的方法一樣,安東諾維斯基也研究了一些應對苦難的成功案例。他們都找到了一些影響深遠、非常有效的方法,幫助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無論你的人生目標是事業發展、獲得科研成果、增進親密關係,
幽默一些,輕鬆一些
沒有幽默感的人就好像沒有減震設備的馬車——它在行駛時會因為路上的一顆小石子而顛簸。 ——亨利·沃德·比徹
心理學家會用“認知重建”這個術語描述我們以不同的觀點看環境的能力。在困難或艱苦的環境中,如果我們能夠以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那麼便可以從中獲益,比如說,發現挫折中樂觀的成分,及其輕鬆和陽光的一面。當然,有時鄭重其事才是恰當的反應,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態度(還有生活)都過於認真,導致我們喪失了幽默感。重拾我們失去的笑容和快樂,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
諾曼·卡森斯在將近50 歲時被查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從此,他變成了一個白天離不開止痛藥、夜晚離不開安眠藥的人。更嚴重的是,他的醫生說,這樣下去將會影響他的壽命。
卡森斯記得曾經在某處看到過,壓力和痛苦的情緒會削弱免疫系統。當時這只不過是一種猜測,但卡森斯對此堅信不疑。於是,他決定和自己的疾病抗爭到底。他離開醫院,啟動了自己制定的“備選”療程,也就是歡笑。他每天都會看馬克斯兄弟的電影,並且聘請了一名護士每天給他講好笑的故事。他很快就發現,每次開懷大笑之後,自己的關節痛都會消失兩小時。最終,這個療法非常有效,他不再需要安眠藥和止痛藥,
多年後,相關科學研究證實了卡森斯的發現。如今,你會在無數研究報告中看到,開懷大笑對減輕疼痛和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無論是通過電影《心靈點滴》中主人公的不懈努力,還是其他類似的案例,你都會發現幽默已經成為療程中的重要部分。
然而,你不需要等到生病後才將更多的幽默帶入你的生活,從現在開始讓自己擁有更強的幸福感、更融洽的親密關係以及更健康的人生。活得輕鬆一點兒吧!看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看看笑話大全,或是找個富有幽默感的朋友一起聚聚吧。
抓住重點
社會教我們的道理就是物質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數”得出來的東西。 ——勞倫斯·波特
我們通常會以自己所認知的“客觀標準”(地位、收入、榮譽以及私家車的數量)或是我們的成就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價值。
擁有更多並不一定會讓你更幸福。無論外界環境強加給我們的標準是什麼,在獲得情感滿足和持續幸福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弄清楚什麼才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它或許是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或許是給予家人更多相處的時間。
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試試看,花更多的時間追求那些對你個人有意義的目標,投入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吧。
延伸閱讀:
哈佛最受歡迎導師:退後一步是另一種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