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真正的修養,與貧富無關


真正的修養,與貧富無關

電梯下到十二樓的時候,走上來一個富態的中年男人,右手握個手機放在耳邊,情緒頗為激動,如果不是因為他臉上的褶肉,

正變化堆砌成各種喜悅的形狀,真會以為他是在向隔壁老王下戰書。

電梯裡的人統一表現出一副厭惡的表情,此君非但渾然不覺,講到激動處,甚至還悠閒地掏出一根煙點上。

下了電梯後,他又是一個跨步便越過前面的人,率先走出了電梯,掏出腰間的鑰匙輕輕一按,門口對面生態停車位上一輛深紅色的卡宴應聲解鎖。

同伴小K鄙夷道,有錢還這麼沒修養,山炮。

我笑了笑,隨口問道,修養和他有沒有錢有關係?

小K說,當然,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我突然覺得這個問題頗為有趣,於是繼續問道,那如果一個窮人沒修養,就是應該的?

他顯然覺得這個問題有點為難,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試探性的引導,

假設剛剛那個人出來後開走的不是保時捷,而只是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你就能原諒他剛才的所作所為?

小K想了想,說雖然同樣無法原諒,但至少可以理解。

我明白他所謂的理解,窮人因為處於社會的底層,更多的需要為物質而奔波,從而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所謂的精神財富,而與他們日常生活產生交集的左鄰右舍,精神層次亦相對處於同一水準,廉價的勞動方式更是註定了他所處工作環境的精神匱乏。

這樣看來,似乎修養與貧富真的有著莫大的關聯?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修養。

個人修養就是人在個體心靈深處經歷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過程後所達成的境界,主要包括20個字的內容,

即: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悌慎廉,勤正剛直勇。

很明顯,修養與教養不同,教養注重的是先天的家庭教育,而修養更多的是強調後天的自我完善。

可以這麼說,教養可以用來評價一個未成年人的言行舉止。而成年人無論從生理上還是法律上,

都已經具備了自主的行為意識,所以在衡量他的行為規範時,用修養更為恰當。

而從修養的定義可以看出,家庭環境不是決定個人修養的絕對因素,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而成年以後,即便你仍然處於貧窮的狀態,但這與追求個人修養完全不存在任何衝突,因為它不佔用你任何時間,更不消耗你任何物質與金錢。

譬如,你只是街邊的一個小攤販,那麼在顧客臨走時道一句您慢走,這是修養;你只是便利店的收銀員,那麼在不忙的時候,給人結帳後順便幫人家一起將商品放入購物袋,這是修養;甚至即便你只是一個擦鞋工,在雙手接過錢後,不卑不亢地說一句祝您生活愉快,這也是修養……

而且人家在感受到你良好的個人修養後,

自然就會對你產生尊敬之情,在以後亦會將你當做消費首選。

所以,良好的個人修養不但不會耗用你的精力與財力,反而可能因此而為你帶來生活的愉悅,他人的尊敬,甚至隱形的物質回饋。

而且從另一角度審視,貧窮的處境與其說是對個人修養的消極影響,更不如說是對修養形成過程的一種必要的磨礪與考驗。身處貧困的糟糕境況,面對劣俗的周邊環境,此時就必須擁有較強的慎眾能力。

這也正契合了個人修養的定義,即人在個體心靈深處經歷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過程後所達成的境界。

所以,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修養,先是取決於他是否擁有提升自我的主觀意識,

而將這種主觀意識直接付諸行動的執行能力,就是最終決定他個人修養程度的關鍵。

總結來看,修養與自我意識有關,與慎眾能力有關,更加與執行能力有關。但它卻完全無關於學歷,無關於境遇,更無關於貧富。

大學一同寢哥們,畢業後便去了非洲某一國家工作,手下管理著一大批當地工人,他對那些人描述最多的便是思維淺陋,素質低下。

不過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雖然也是當地土著,但他的表現卻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哥們一度認為他相對其他人,應該會擁有較高的學歷,或較為良好的生活環境。

可在後面的刻意交流中才得知他與其他人並無二致,同樣低等的教育經歷,同樣混亂的生存環境,同樣貧窮的生活狀況。儘管如此,他卻擁有了一種不一樣的高貴品質,就是修養。

譬如每次進辦公室他會先敲門,哪怕門本來就開著;開飯的時候不會隨大流地哄搶;吃飯的時候也不會大聲交流嬉戲;甚至他們巡視工地的時候,哪怕翻譯不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亦會微笑回應,不讓他們陷入尷尬……

當然,那個人現在已成為當地工人的總負責人,薪水待遇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所以,我可以同情一個人糟糕的處境與貧苦的生活狀況,因為這除了個人能力以及勤奮與否外,還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我絕對不能理解甚至諒解沒有修養的行為。修養是一個人身上客觀存在的一種品質,絕不會因為他人主觀意志的改變而發生改變,更不會因為階級立場的不同而出現標準的升降。

從物質的角度出發,修養從來就不是奢侈品,更不能被當成一種特定標籤,而打在某些特定階層或者人群身上。

如果能夠仔細思索,修養其實真的是一種最低成本的自我完善手段,它基本無關於貧富,但是卻又能獲得最優質的回饋。

甚至可以這麼說,越是物質匱乏的時代,個人的修養越顯得至關重要。越是陷於貧困的人,越應該將其作為當下少數能夠提升自我的寶貴途徑。

因為,真正的修養,與貧富無關。


手下管理著一大批當地工人,他對那些人描述最多的便是思維淺陋,素質低下。

不過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雖然也是當地土著,但他的表現卻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哥們一度認為他相對其他人,應該會擁有較高的學歷,或較為良好的生活環境。

可在後面的刻意交流中才得知他與其他人並無二致,同樣低等的教育經歷,同樣混亂的生存環境,同樣貧窮的生活狀況。儘管如此,他卻擁有了一種不一樣的高貴品質,就是修養。

譬如每次進辦公室他會先敲門,哪怕門本來就開著;開飯的時候不會隨大流地哄搶;吃飯的時候也不會大聲交流嬉戲;甚至他們巡視工地的時候,哪怕翻譯不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亦會微笑回應,不讓他們陷入尷尬……

當然,那個人現在已成為當地工人的總負責人,薪水待遇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所以,我可以同情一個人糟糕的處境與貧苦的生活狀況,因為這除了個人能力以及勤奮與否外,還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我絕對不能理解甚至諒解沒有修養的行為。修養是一個人身上客觀存在的一種品質,絕不會因為他人主觀意志的改變而發生改變,更不會因為階級立場的不同而出現標準的升降。

從物質的角度出發,修養從來就不是奢侈品,更不能被當成一種特定標籤,而打在某些特定階層或者人群身上。

如果能夠仔細思索,修養其實真的是一種最低成本的自我完善手段,它基本無關於貧富,但是卻又能獲得最優質的回饋。

甚至可以這麼說,越是物質匱乏的時代,個人的修養越顯得至關重要。越是陷於貧困的人,越應該將其作為當下少數能夠提升自我的寶貴途徑。

因為,真正的修養,與貧富無關。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