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20%,還是80%?
20%的是富人,80%的人是窮人
20%的人改變自己,80%的人改變別人
20%的人用脖子以上來掙錢,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
20%的人正面思考著,80%的人負面思考著
20%的人買時間,80%的人賣時間
20%的人做事業,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視經驗,80%的人重視學歷
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愛放棄
20%的人愛爭氣,80%的人愛生氣
20%的人愛投資,80%的人愛購物
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
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20%的人放眼長遠,80%的人在乎眼前
20%的人把握機會,80%的人錯失機會
20%的人按成功的經驗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來做
20%的人計畫未來,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幹什麼
20%的人可以重複做簡單的事情,80%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辦到,80%的人不可能辦到
20%的人記筆記,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80%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
20%的人狀態很好,80%的人狀態不好
20%的人整理資料,80%的人不整理資料
20%的人相信以後會成功,80%的人受以前失敗的影響
馬雲: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
“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你是否也曾被這句網傳的流行語喚醒了心底那一絲早已沉寂的上進心?錦瑟流年,花開花落,歲月蹉跎匆匆過,
什麼叫吃苦?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勞動者,在辦公室裡整整資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調的寫字樓裡敲敲鍵盤算是吃苦?認真地看看書,學學習,算吃苦?如果你為人生畫出了一條很淺的吃苦底線,就請不要妄圖跨越深邃的幸福極限。
當你看了《杜拉拉升職記》,你覺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檔寫字樓,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英語,拿著讓人眼紅的薪水;當你看了《親密敵人》,你覺得投行男好帥,
他所吃的苦,是早就開始每天只睡3個小時,從N年前的資料查到昨天,一點點地做著細緻無比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為了去爭取一個客戶,
他成功地取得了讓人望塵莫及的榮耀,只因為他是一個懂得吃苦的人,能夠承擔得起那種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隨時洋溢的才華,
親愛的朋友,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奮鬥的勇氣。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在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後,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後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應該欣喜若狂,並不是因為陽光的溫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勞了筋骨,餓了體膚之後,你毅然站立在前進的路上,做著堅韌上進的自己。其實你現在在哪裡,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人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為了到達終點,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命中註定不是天才的我們
文/Emma艾小瑪
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中了一種“天才的魔咒”。
天才的並不是我,而是身邊的同學和朋友。自從小學開始,我身邊都包圍著一些閃閃發光的天才。那個喜歡濱崎步的男生,長大後去卡耐基音樂廳開了音樂會;隔壁班的前輩,奪得了克萊本鋼琴比賽冠軍;我的師弟,還沒有上中學就已經跟倫敦某知名樂團合作;如今與我關係最好的閨蜜,她12歲的時候就上高中,是個擅長理科的小能手。
站在這樣的天才身旁,我不是沒有焦慮。他們少年時代所獲得的成就,已經是許多人奮鬥幾十年後仍然無法觸碰的高點,大部分人無論如何努力都夠不著他們的一半。而我,就是這些“許多人”中的一份子:你苦苦練習一個月的技巧難題,他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彈得順暢自然;你需要花費大工夫背下的整部協奏曲,他可能聽著唱片翻著樂譜就能背個三五成。
天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生物,他們為熱愛為藝術傾其所有天賦,為世人創造美好。在天才的光芒之下,我們被時時刻刻地提醒著自己究竟有多麼的平庸。他們經常讓我感到挫敗,逐漸地挫敗變成愧疚,愧疚自己佔用資源,卻無法創造美好。在這樣的愧疚之下,我變成不太敢輕易放棄的人。對我這樣的人來說,放棄就是意味著更徹底的失敗。幸與不幸,似乎同時發生在我身上。我的挫敗,是源自身處於天才之中,又無法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我的幸運則是,被賦予了相對應的機會以及師長們的教導,得以讓我習得如何為小小的興趣而努力。
有時候,我真的很感激那些善良的天才。他們才能視野都遠遠高於我,卻從未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我,相反還經常對我指教一番。他們通過自身的善意,深深地影響著我;當我看見他們為自己喜愛的學科、信念奮不顧身之時,漸漸也萌生一種“要對生命負責任”的信念——雖然平庸無奇,但也要讓自己不受時代和天賦的局限,盡可能地追尋自己所渴望的生活。之所以選擇寫作,大概也源於此。當然,寫作的動機還有很多很多,有渴望記錄時代的願望,有希望帶給他人溫柔的想法,還有想要嘗試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剛剛開始練習寫作的時候,我根本不敢抱有成為作家,或者出版文字的奢望。當時的我,既沒有好好寫過文章,也沒有相熟的編輯可以請教,更別談天生的好文筆。稍微有點點交情的一位作者是在FanFiction裡寫東西的一個女生。她專門寫硬科幻的題材,具有非凡的想像力,能夠通過文字搭建起故事所需的邏輯、人物、衝突,長篇和短篇都寫得相當出色。我卻完全沒有這種能力。為此,我唯一的方法仍然是多練習,多琢磨。
至於練習的方式,也完全是基於個人的摸索,無非是多讀書,多看寫作理論的書籍,每天也堅持寫個幾千字。總而言之,天資平庸的人成長的方式無非是通過高壓大量的練習,以此尋求量變的可能性。從苦苦思索著筆點,到逐步在題材,結構上都稍微摸索到些許門道,寫作效率伴隨著恰當的練習漸漸提升。神明並未賜予我超越凡人的藝術天賦,但是讓我懷著無法成為天才的愧疚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說得具體些,愧疚是堅持和勤奮的源泉;也是這些複雜的情感,支撐著我寫完豆瓣專欄,也由此獲得兩本圖書的出版合約。
寫書的過程中,自然會遇到懷疑自我,寫不出來想拖稿之類的心情。我總是在做校對的時候覺得自己寫得不好,然後又刪掉重來,反反復複的折騰,難免讓人覺得心力交瘁。也許再有多點天賦,再多些才能,情況會變得更好?不過,人又怎麼能因為天資不夠出色,就放棄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呢?我雖平庸,可我亦有不忍捨棄的夢想,我亦渴望能得以記錄自身所處的時代;我雖愚笨,但通過不斷地實踐與修正,同樣能獲得些許成績。
我小時候有過很多夢想,當科學家,當音樂家,最終都漸漸越來越遠。不過,我們會在實踐中找到新的夢想,新的道路。但是無論我們選擇以什麼方式去追逐夢想,路上必然存在各種荊棘。你又可能與我一樣,都曾直視天才之光,為此而震撼,為此信念碎成玻璃渣。但是,如果只因為不是天才就乾脆什麼都不做,那未免過分消極。鴻溝無法超越,但努力本身對於個體還是具有意義的。雖說自怨自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感;不過,太早放棄,總是在放棄,或者從不願意為目標奮不顧身,終究是對自己的人生不太負責任,不是嗎?
前兩天,在你的站看到SK-II為日本芭蕾舞者倉永美沙拍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她講述自己是如何被生理條件所限制,但依然改變了自己作為舞者的命運。她作為亞洲人,天生註定她無法擁有修長優雅的雙腿,因為身材嬌小無法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但是身體上的局限也引領她成為“註定不向命運低頭”的人。最後她在舞臺上大放光彩,成為波士頓芭蕾舞團首位亞洲籍首席舞者。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改寫自己的命運。或者說,改變命運到底需要多大的運氣,又有多少女性能夠如同倉永美沙一樣,從平凡的起點一直走到世界級的舞臺。從努力、堅持到真正的改變命運,這一路必然少不了運氣,教育資源,前輩的指引等外在因素。但是,從個體的角度來說,改變自身的命運大概需要“不瘋魔不成活”的熱愛;還需要對智識,對德行,對超越功利的目標擁有高標準的渴望與追求。
註定無法成為天才的我們,同樣有資格以普通的天賦,選擇為命運和理想而戰,以努力和渴望,打開智識的大門。深知自身的平庸,卻不能也不願意妥協於此,哪怕最後未能走到巔峰,但光是這份堅守也足矣讓我們度過充實有意義的人生。
她12歲的時候就上高中,是個擅長理科的小能手。站在這樣的天才身旁,我不是沒有焦慮。他們少年時代所獲得的成就,已經是許多人奮鬥幾十年後仍然無法觸碰的高點,大部分人無論如何努力都夠不著他們的一半。而我,就是這些“許多人”中的一份子:你苦苦練習一個月的技巧難題,他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彈得順暢自然;你需要花費大工夫背下的整部協奏曲,他可能聽著唱片翻著樂譜就能背個三五成。
天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生物,他們為熱愛為藝術傾其所有天賦,為世人創造美好。在天才的光芒之下,我們被時時刻刻地提醒著自己究竟有多麼的平庸。他們經常讓我感到挫敗,逐漸地挫敗變成愧疚,愧疚自己佔用資源,卻無法創造美好。在這樣的愧疚之下,我變成不太敢輕易放棄的人。對我這樣的人來說,放棄就是意味著更徹底的失敗。幸與不幸,似乎同時發生在我身上。我的挫敗,是源自身處於天才之中,又無法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我的幸運則是,被賦予了相對應的機會以及師長們的教導,得以讓我習得如何為小小的興趣而努力。
有時候,我真的很感激那些善良的天才。他們才能視野都遠遠高於我,卻從未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我,相反還經常對我指教一番。他們通過自身的善意,深深地影響著我;當我看見他們為自己喜愛的學科、信念奮不顧身之時,漸漸也萌生一種“要對生命負責任”的信念——雖然平庸無奇,但也要讓自己不受時代和天賦的局限,盡可能地追尋自己所渴望的生活。之所以選擇寫作,大概也源於此。當然,寫作的動機還有很多很多,有渴望記錄時代的願望,有希望帶給他人溫柔的想法,還有想要嘗試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剛剛開始練習寫作的時候,我根本不敢抱有成為作家,或者出版文字的奢望。當時的我,既沒有好好寫過文章,也沒有相熟的編輯可以請教,更別談天生的好文筆。稍微有點點交情的一位作者是在FanFiction裡寫東西的一個女生。她專門寫硬科幻的題材,具有非凡的想像力,能夠通過文字搭建起故事所需的邏輯、人物、衝突,長篇和短篇都寫得相當出色。我卻完全沒有這種能力。為此,我唯一的方法仍然是多練習,多琢磨。
至於練習的方式,也完全是基於個人的摸索,無非是多讀書,多看寫作理論的書籍,每天也堅持寫個幾千字。總而言之,天資平庸的人成長的方式無非是通過高壓大量的練習,以此尋求量變的可能性。從苦苦思索著筆點,到逐步在題材,結構上都稍微摸索到些許門道,寫作效率伴隨著恰當的練習漸漸提升。神明並未賜予我超越凡人的藝術天賦,但是讓我懷著無法成為天才的愧疚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說得具體些,愧疚是堅持和勤奮的源泉;也是這些複雜的情感,支撐著我寫完豆瓣專欄,也由此獲得兩本圖書的出版合約。
寫書的過程中,自然會遇到懷疑自我,寫不出來想拖稿之類的心情。我總是在做校對的時候覺得自己寫得不好,然後又刪掉重來,反反復複的折騰,難免讓人覺得心力交瘁。也許再有多點天賦,再多些才能,情況會變得更好?不過,人又怎麼能因為天資不夠出色,就放棄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呢?我雖平庸,可我亦有不忍捨棄的夢想,我亦渴望能得以記錄自身所處的時代;我雖愚笨,但通過不斷地實踐與修正,同樣能獲得些許成績。
我小時候有過很多夢想,當科學家,當音樂家,最終都漸漸越來越遠。不過,我們會在實踐中找到新的夢想,新的道路。但是無論我們選擇以什麼方式去追逐夢想,路上必然存在各種荊棘。你又可能與我一樣,都曾直視天才之光,為此而震撼,為此信念碎成玻璃渣。但是,如果只因為不是天才就乾脆什麼都不做,那未免過分消極。鴻溝無法超越,但努力本身對於個體還是具有意義的。雖說自怨自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感;不過,太早放棄,總是在放棄,或者從不願意為目標奮不顧身,終究是對自己的人生不太負責任,不是嗎?
前兩天,在你的站看到SK-II為日本芭蕾舞者倉永美沙拍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她講述自己是如何被生理條件所限制,但依然改變了自己作為舞者的命運。她作為亞洲人,天生註定她無法擁有修長優雅的雙腿,因為身材嬌小無法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但是身體上的局限也引領她成為“註定不向命運低頭”的人。最後她在舞臺上大放光彩,成為波士頓芭蕾舞團首位亞洲籍首席舞者。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改寫自己的命運。或者說,改變命運到底需要多大的運氣,又有多少女性能夠如同倉永美沙一樣,從平凡的起點一直走到世界級的舞臺。從努力、堅持到真正的改變命運,這一路必然少不了運氣,教育資源,前輩的指引等外在因素。但是,從個體的角度來說,改變自身的命運大概需要“不瘋魔不成活”的熱愛;還需要對智識,對德行,對超越功利的目標擁有高標準的渴望與追求。
註定無法成為天才的我們,同樣有資格以普通的天賦,選擇為命運和理想而戰,以努力和渴望,打開智識的大門。深知自身的平庸,卻不能也不願意妥協於此,哪怕最後未能走到巔峰,但光是這份堅守也足矣讓我們度過充實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