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文/林小奇

大長臉是我表哥,一個典型的天秤男,有一張酷似日本文藝猥瑣大叔的長臉和一種慢吞吞與世無爭的呆萌氣場,而且還有“程式猿”的標籤。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退化得驚人,考英語只能考到滿分的三分之一,說漢語也老是舌頭打結。不過仔細想想這些年,他的經歷,讓我相信了“訥於言,敏於行”遠好過“45度角仰望天空,屁股都懶得挪一下”。

“夢想註定是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 ”,這是陳歐,他為自己代言。而大長臉的夢想沒有那麼勵志和正能量,他是為自己帶“鹽”的那一群人。

他的夢想從小就有些俗氣,就是賺錢。後來,我漸漸發現大長臉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N種可能,讓我發現原來沒有那麼多的不可能。

為了買新出的四驅車,大長臉自力更生。為了省下錢買更好的賀年片,他從H市的一端沿著鐵軌走到火車站小商品批發市場,當時頂著呼呼的寒風、踩著冰冷的鐵軌走40多分鐘的開心和無憂無慮,直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再長大些,大長臉就開始打起了夜市和各種音樂節的主意。平時慢吞吞的他,在被逼急後所爆發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雙大長腿不知逃過了多少城管和大媽的圍追堵截,一張大叔臉不知哄騙了多少少女買他的海報和螢光棒。我曾經以為他是只鴕鳥,慢吞吞地走,

慢吞吞地下蛋,一切都是慢吞吞的,後來才發現這傢伙是只黃鼠狼,有目標,有方向,起早貪黑,不言不語,然後一招制勝……

大學畢業,電腦從業人員供大於求,一向傻呵呵、慢吞吞的大長臉,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變得既孤獨又迷茫。我問他準備從事什麼職業,他無所謂地說,不管幹什麼,掙錢就好。那段時間,大長臉在無數個招聘現場中木然地奔波,實在沒有著落了,他俗氣地和我說,先掙錢再說,於是勤勤懇懇地在一家西褲連鎖店幹起了調度員。

寒假回來的時候,他抽煙抽得很凶,牌子也貌似提了好幾個檔兒,煙圈在故意蓄起的鬍鬚周圍調皮地打轉,長長的臉看起來有些滄桑,又有些可愛。我問他下一步準備去哪兒發財。

沒想到,他把煙蒂狠狠地摁在地上,正能量十足地說,去考公務員。當時,我驚得半天都沒說出話來,不知道這半年他經歷了什麼,是他厭倦了漂泊還是真的改邪歸正要立志為人民服務了?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傢伙在“離經叛道”後真的就“洗心革面”,開始在康莊大道上“匍匐”了。

兩個月之後,大長臉帶著一臉釋然和從沒有過的平靜告訴大家,他沒考上,不過準備創業,店鋪已盤好就等裝修了——他要和朋友合開一家桌遊吧。我不能想像家裡那幫50後和60後在聽到“桌遊吧”三個字時,是怎樣在他需要啟動資金的時候批駁和斥責他的,也不能想像他是怎樣頂著壓力在大家都不看好的前提下到處找房子的,只知道他去做了。

開始裝修前,我問他怎麼從家裡拿到贊助的,他只說他和他爸磨嘰了好久才拿到開店的一半資金,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裡滿是溫暖和喜悅。

店是他和朋友一起裝修的,基本上是從毛坯到精裝的一個過程。那段時間,他估計快被裝修折磨瘋了,在收集了整整一螢幕的裝修攻略後,去建材市場討價還價,然後光著膀子在房子裡DIY各種小型傢俱和道具,來“拜訪”他的人絡繹不絕。有樓上嘰嘰喳喳的大媽,有兒時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也有一群又一群慕名而來的家人。有來絮絮叨叨讓他停工的,有來噓寒問暖送祝福的,也有來冷嘲熱諷表示同情的,當然送祝福的畢竟是少數,表達無限同情的和袖手旁觀的是多數。

那段時間,不知道大長臉在叮叮噹當中忽略了多少唏噓,人家在說,他就在叮叮噹當地釘釘子或者在咯吱咯吱地鋸木頭。不按既定的方向走,不按套路出牌,讓他和他的小夥伴在這條路上走得有些孤獨。但我相信,他這麼做是真心想這麼做,人如果真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伸出援手。這世界這麼多可能,不嘗試怎麼會知道沒有可能,如果人人都聽信別人嘴裡的不可能,那也可能這個世界就真的不會有那麼多可能了。

很快,周圍的唏噓聲越來越少,各種物質和精神上的撫慰來到了大長臉身邊。弄一棵小樹苗是需要錢的,可他真是踩到狗屎運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當他路過一處建築工地時,竟然發現了人家剛剛砍斷遺棄在路邊的小樹苗和被廢棄的窗框,

於是他跟撿了金元寶似的,把樹苗偷偷運回店,開心地做成了一棵裝飾樹和數個裝飾品。人是一撥一撥地擁向他的店裡,都在感歎他居然沒花多少錢就能營造出這麼文藝而復古的感覺。大長臉變廢為寶的本領,又一次證明了沒有真正的廢物。

開業很長一段時間後,大長臉還是孤獨的,他白天忙著發傳單,晚上忙著研究店裡五花八門的桌遊。顧客不多可能是宣傳力度不夠,需要改變一下宣傳策略……我一五一十地給他分析,他煞有介事地聽,然後繼續抽著煙看著密密麻麻的遊戲說明,還是沒有抱怨,只是按部就班地該幹嗎幹嗎。可能是他在關鍵時刻能說會道,可能是店面位置優越,也可能是他的大叔氣質矇騙了涉世未深的孩子……總之,在他和朋友的共同經營下,這個店居然在不是很潮的H市火起來了。人總是極其矛盾和擰巴的,前一秒在輕蔑和假模假式的同情,後一秒可能就在嫉妒或者毫無顧忌地讚賞。()本來很多事情很簡單,卻被如潮水般擁來的唾沫生生地搞艱難了,本來很多事情的解決之路有很多條,卻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中被既定成了少數的幾條。

很少和大長臉探討看起來高大上的問題,因為你問,他就會像女神對待難纏的粉絲一樣說,“呵呵,天氣真好”。後來我想通了,不是他沒有精神,只是他把理想主義構架在食物和財務之上,想好了就立刻去做,猶猶豫豫的特性全都留在追女孩方面了。

一個朋友曾經和我說,你哥這店開起來肯定沒人去,可是後來在這個小店開起來之後,那人卻說看看這小夥子踏實肯幹又有魄力。想想如果他沒有走過那段孤獨的時光,會不會也會像很多人一樣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構思著自己曾經的夢想,不自覺地站到了“庸俗”的隊伍裡,然後在符合主流的社會裡做著規範的事情,有一天也木然地注視著身邊特立獨行的另一隊?

每個人對孤獨和庸俗都有不同的理解,孤獨也好,庸俗也罷,關鍵是自己珍視自己的選擇,能承受得了選擇後的沉沒成本,要麼孤獨地堅持著自己,不求理解,但求心安;要麼庸俗地改變自己,不求文藝清高,但求踏實平淡。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被人理解,生來孤獨本是常態,被理解怎樣不被理解又怎樣,有偏見怎樣沒有偏見又怎樣,變成別人眼裡最好的自己遠不如努力變成心裡最真實的自己。

請關閉你的等死模式

我在飛機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歡的研究生,結果失敗,卻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今年是考還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費時間;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經糾結半年了。

我問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學習?

她說她去年每天大概用4個小時,學了3個月,考前一周突擊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問她,現在你每天煩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時間?

她說從過年到現在(6個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煩死了。

花時間來鬱悶,是等待成本。花時間來嘗試,是穿越成本。這位女生花來鬱悶的時間,如果是每天5小時(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個月,那就是900小時。而去年她差3分就過的考研,每天用4小時,3個月,考前突擊一周(算每天20小時),成本計算如下:

穿越成本:(4h×3×30)+(20h×7)=500h

等待成本:5h×6×30=900h

等待成本幾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

在這個故事裡面,這個人陷入一個這樣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沒有時間和信心;越沒有時間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這個人會在今年考研前最終放棄,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慮會繼續消磨這個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終有一天完全放棄為止。

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於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我把這個模式稱為:“等死模式”。

我在一個聚會時談到了等死模式。聽完我這個故事,我的一個朋友走出去,十分鐘後滿臉喜色地回來告訴我們,YEAH!成了!

什麼成了?原來這幾天,她一直在糾結自己是不是該給一個大客戶打電話。()這個客戶是她的一個重要資源:如果打了,她擔心人家覺得自己公司剛創業,對自己印象減分;如果不打,這個單子肯定就沒有下文了。比這個更加糾結的是,她已經為這個事情頭痛了一星期,開始失眠,和家人發脾氣,面對客戶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她聽完故事,迅速計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身心俱疲;拿不到單;影響自己其他業務。

穿越成本:身心愉快;還有成功的可能;實在不成功,集中精力應付新的單子。

與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與體力,還不如去試一試!她走到洗手間,心跳加速,打通電話,驚喜地聽到對方爽快地答應自己,對方還開玩笑責怪她說:為什麼現在才說,還以為你找別人了呢。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選擇就是行動起來,進入穿越模式!穿越也許會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永久損失。

《戰勝拖拉》的作者尼爾·菲奧裡在書中寫道:“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因耽誤而產生的持續的焦慮,來自於因最後時刻所完成項目品質之低劣而產生的負罪感,還來自于因為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

所以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全面檢查自己是否在哪個方面進入了“等死模式”,如果有,那就趕快進入穿越模式吧,加油!

輸不起永遠別想贏

文/尋夢鄔萍

平庸者最愛品評天下,頭頭是道,仿佛他的觀念就是真理,仿佛這個世界失敗就是定律,每每看到身邊的朋友、公眾人物做什麼事業,從事了什麼生意失敗了,便大放厥詞“前車之鑒,此事不可為”,並且可以從幾十種角度論述“不聽我言,必遭慘禍”,所以安於現狀,裹足不前,成為害怕新生事物群體的代言人,怯弱,極其怯弱!

沒有一敗塗地覺悟的人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沒有百折不撓韌性的人如何志在天下!

電燈不是一次實驗就發明出來的,飛機也不是第一次就能飛得很好,無線電更不是一下子就覆蓋了整個地球,就算是孩子走路也要經歷過無數次跌倒,不讓孩子跌倒,就徹底剝奪了他走路的權利,不允許失敗,就徹底剝奪了自己成功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的聚焦點是這個世界上太多的失敗,還沒有開始就認為不行,怎麼可能成功?恰恰相反,成功者的聚焦點永遠是成功,這個世界上有人能夠做到,所以我也行!()同樣的事業,同樣的行業,同樣的環境,有人會腰纏萬貫,有人會傾家蕩產!差別在於自己。不要用無能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的境況,不要用無知的言論去嚼舌從未涉足的領域。

眼中滿是別人的失敗就會屢屢受到打擊,眼中滿是別人的成功就會天天激勵自我。所有的結果都是內心自我期望的印證,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絕對不要期待天上掉下一位仙女美眉,帶著碩大的餡餅宣佈你是神選中的幸運兒。

成大事者必須經歷常人無法承擔的打擊與壓力,而後才能擁有一顆智慧豁達的心境,史泰龍為了能夠成為電影中的男主角,拜訪了所有自己能夠找到的電影公司,經歷1855次拒絕,終於成就了天王巨星的神話!你的藉口又在哪裡?

可能是店面位置優越,也可能是他的大叔氣質矇騙了涉世未深的孩子……總之,在他和朋友的共同經營下,這個店居然在不是很潮的H市火起來了。人總是極其矛盾和擰巴的,前一秒在輕蔑和假模假式的同情,後一秒可能就在嫉妒或者毫無顧忌地讚賞。()本來很多事情很簡單,卻被如潮水般擁來的唾沫生生地搞艱難了,本來很多事情的解決之路有很多條,卻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中被既定成了少數的幾條。

很少和大長臉探討看起來高大上的問題,因為你問,他就會像女神對待難纏的粉絲一樣說,“呵呵,天氣真好”。後來我想通了,不是他沒有精神,只是他把理想主義構架在食物和財務之上,想好了就立刻去做,猶猶豫豫的特性全都留在追女孩方面了。

一個朋友曾經和我說,你哥這店開起來肯定沒人去,可是後來在這個小店開起來之後,那人卻說看看這小夥子踏實肯幹又有魄力。想想如果他沒有走過那段孤獨的時光,會不會也會像很多人一樣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構思著自己曾經的夢想,不自覺地站到了“庸俗”的隊伍裡,然後在符合主流的社會裡做著規範的事情,有一天也木然地注視著身邊特立獨行的另一隊?

每個人對孤獨和庸俗都有不同的理解,孤獨也好,庸俗也罷,關鍵是自己珍視自己的選擇,能承受得了選擇後的沉沒成本,要麼孤獨地堅持著自己,不求理解,但求心安;要麼庸俗地改變自己,不求文藝清高,但求踏實平淡。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被人理解,生來孤獨本是常態,被理解怎樣不被理解又怎樣,有偏見怎樣沒有偏見又怎樣,變成別人眼裡最好的自己遠不如努力變成心裡最真實的自己。

請關閉你的等死模式

我在飛機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歡的研究生,結果失敗,卻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今年是考還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費時間;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經糾結半年了。

我問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學習?

她說她去年每天大概用4個小時,學了3個月,考前一周突擊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問她,現在你每天煩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時間?

她說從過年到現在(6個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煩死了。

花時間來鬱悶,是等待成本。花時間來嘗試,是穿越成本。這位女生花來鬱悶的時間,如果是每天5小時(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個月,那就是900小時。而去年她差3分就過的考研,每天用4小時,3個月,考前突擊一周(算每天20小時),成本計算如下:

穿越成本:(4h×3×30)+(20h×7)=500h

等待成本:5h×6×30=900h

等待成本幾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

在這個故事裡面,這個人陷入一個這樣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沒有時間和信心;越沒有時間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這個人會在今年考研前最終放棄,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慮會繼續消磨這個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終有一天完全放棄為止。

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於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我把這個模式稱為:“等死模式”。

我在一個聚會時談到了等死模式。聽完我這個故事,我的一個朋友走出去,十分鐘後滿臉喜色地回來告訴我們,YEAH!成了!

什麼成了?原來這幾天,她一直在糾結自己是不是該給一個大客戶打電話。()這個客戶是她的一個重要資源:如果打了,她擔心人家覺得自己公司剛創業,對自己印象減分;如果不打,這個單子肯定就沒有下文了。比這個更加糾結的是,她已經為這個事情頭痛了一星期,開始失眠,和家人發脾氣,面對客戶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她聽完故事,迅速計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身心俱疲;拿不到單;影響自己其他業務。

穿越成本:身心愉快;還有成功的可能;實在不成功,集中精力應付新的單子。

與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與體力,還不如去試一試!她走到洗手間,心跳加速,打通電話,驚喜地聽到對方爽快地答應自己,對方還開玩笑責怪她說:為什麼現在才說,還以為你找別人了呢。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選擇就是行動起來,進入穿越模式!穿越也許會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永久損失。

《戰勝拖拉》的作者尼爾·菲奧裡在書中寫道:“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因耽誤而產生的持續的焦慮,來自於因最後時刻所完成項目品質之低劣而產生的負罪感,還來自于因為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

所以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全面檢查自己是否在哪個方面進入了“等死模式”,如果有,那就趕快進入穿越模式吧,加油!

輸不起永遠別想贏

文/尋夢鄔萍

平庸者最愛品評天下,頭頭是道,仿佛他的觀念就是真理,仿佛這個世界失敗就是定律,每每看到身邊的朋友、公眾人物做什麼事業,從事了什麼生意失敗了,便大放厥詞“前車之鑒,此事不可為”,並且可以從幾十種角度論述“不聽我言,必遭慘禍”,所以安於現狀,裹足不前,成為害怕新生事物群體的代言人,怯弱,極其怯弱!

沒有一敗塗地覺悟的人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沒有百折不撓韌性的人如何志在天下!

電燈不是一次實驗就發明出來的,飛機也不是第一次就能飛得很好,無線電更不是一下子就覆蓋了整個地球,就算是孩子走路也要經歷過無數次跌倒,不讓孩子跌倒,就徹底剝奪了他走路的權利,不允許失敗,就徹底剝奪了自己成功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的聚焦點是這個世界上太多的失敗,還沒有開始就認為不行,怎麼可能成功?恰恰相反,成功者的聚焦點永遠是成功,這個世界上有人能夠做到,所以我也行!()同樣的事業,同樣的行業,同樣的環境,有人會腰纏萬貫,有人會傾家蕩產!差別在於自己。不要用無能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的境況,不要用無知的言論去嚼舌從未涉足的領域。

眼中滿是別人的失敗就會屢屢受到打擊,眼中滿是別人的成功就會天天激勵自我。所有的結果都是內心自我期望的印證,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絕對不要期待天上掉下一位仙女美眉,帶著碩大的餡餅宣佈你是神選中的幸運兒。

成大事者必須經歷常人無法承擔的打擊與壓力,而後才能擁有一顆智慧豁達的心境,史泰龍為了能夠成為電影中的男主角,拜訪了所有自己能夠找到的電影公司,經歷1855次拒絕,終於成就了天王巨星的神話!你的藉口又在哪裡?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