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走出慣性的怪圈
一家酒店經營得很好,人氣旺盛、財源廣進。酒店的老總準備開展另外一項業務,由於沒有太多的精力管理這家酒店,打算在現有的三個部門經理中物色一位總經理。
老總問第一位部門經理:“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一位部門經理不加思索地答道:“先有雞。”
老總接著問第二位部門經理:“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二位部門經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
這時,老總向最後一位部門經理說道:“你來說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三位部門經理認真地答道:“客人先點雞,就先有雞;客人先點蛋,
老總笑了。他決定將第三位部門經理升任為這家酒店的總經理。?
人生哲理:
就事論事,往往容易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這就是常說的:慣性思維“。跳不出來時,就找不到得理事情的正確方法;相反,當我們換個角度跳出原來的慣性思維的框框時,我們就走上了一條新路,即:柳暗花明又一春。
勵志小故事:換一個思路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下來。
“請問先生有什麼事情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豪華的西服、高級皮鞋、昂貴的手錶,還有鑲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錯,只借1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擔保,
“好吧,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豪華的皮包裡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等,放在經理的寫字臺上。
“總共50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嗎?”
“是的。”說著,猶太人接過了1美元。
“年息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可以把這些股票還給你。”
“謝謝。”
猶太人說完,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在旁邊冷眼觀看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麼會來銀行借1美元?他慌慌慌張張地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啊,這位先生……”
“有什麼事情嗎?”“我實在弄不清楚,你擁有50萬美元,為什麼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30、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的……”
“請不必為我操心。只是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銀行,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
人生哲理:
貴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應放在金庫的保險箱裡,對許多人來說,這是惟一的選擇。但猶太商人沒有困于常理,而是另闢蹊徑,找到讓證券等鎖進銀行保險箱的辦法,從可靠、保險的角度來看,兩者確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除了收費不同。能夠鑽這個“空子”,轉換思路思考問題,這就是猶太人在思維方式上的“精明”。善於轉換思路思考問題,常能獲得更多的成功的機會。
勵志小故事:被拒絕了1855次後
美國電影巨星史泰龍十幾年前異常落魄,身上只剩下了100美元,連房子也租不起,只能睡在金龜車裡,但他立志要當演員,
當時紐約有500家電影公司,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拒絕了他。隨後,他又寫了“洛基”的劇本,並拿著劇本四處推銷,繼續接受別人對他的嘲笑和奚落,他一共被拒絕了1855次。
終於有一天,他遇到一個肯拍“洛基”劇本的電影公司老闆,但又遭到對方不准他在電影中演出的要求,最後,在史泰龍的一再堅持下才得到了答應。
你能面對1855次的拒絕仍不放棄嗎?史泰龍能,他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
人生哲理:
你是還沒有成功,還是已經失敗,當自己想放棄夢想的時候,問問自己,被拒絕1855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