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偶爾和朋友聊起年輕人,談到年輕人應該如何面對事業,如何適應工作環境,朋友卻長籲短歎起來:兒子最近把好端端的工作辭了,
二十幾歲,青春年華;涉世不深,懵懵懂懂。年輕人從學校步入社會,由單純的學校環境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角色的轉換必然伴隨著諸多不適。如何去掉學生腔、書生氣,如何應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把書本知識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這些問題對年輕人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於是,心理落差產生了,原本對自己信心滿滿、期望很高,希望委以重任、渴望豐厚報酬,工作中卻只能面對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適應症出現了,單純的人際關係、青春的揮斥方遒,
其實,不妨換個眼光來看,就像飛機翱翔青雲之前必須要經過加速和助跑,人生同樣需要一個助跑的階段,這就是初入社會的那段彷徨歲月,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學徒”時光。誠然,“學徒”事務多、報酬低、工作累,但也正是在這個階段,本領在增加、經驗在積累、閱歷在豐富,為人生起飛儲備充足的加速度。因此,勸君惜取少年時,青春不是用來抱怨的,而是用來奮鬥的。
正所謂,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艱辛的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之路;腳踏實地,才能獲得未來之舟。蘋果創始人約伯斯年輕時也只是公司的小職員,蘋果公司則是在自家車庫開始起步的;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則經歷過兩次高考失敗,阿裡巴巴剛剛起步時同樣困難重重。可以說,忍一時之痛,才能成恒遠之功;做得了腳底下的小事,才能成就頭頂上的大事。
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就其深。挫折總是難免,困難不過暫時,初入社會的那些艱辛和衝突,恰好是砥礪品行、磨練心智的機會。命運不會憐憫向它低頭的人,如果一味退縮、畏首畏尾,動輒向父母求援,總想重新回到繈褓,不僅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機遇重要,能力重要,學識重要,朋友重要,但這些都沒有自己的努力奮鬥重要。勤奮是耕耘人生必不可少的品質,沒有耕耘,再好的種子,再好的土地,再好的自然條件都不可能長出豐收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