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縱然年輕,你也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作者:陳大力

私信裡最多的是關於大學的問題。

有一天一個讀者問我:陳,我什麼都很認真去做,為什麼總是被周圍的人比下去?為什麼始終忙著,

還是覺得虛度光陰了?

其實是很普遍的問題。

你在上大學,處於最好的年紀,生活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種種充溢的可能性。

你在入學第一天就告訴自己:這是我最好的提升期,我要做更棒的人。

你大筆一揮,揮出一張豪情萬丈的計畫書。你要扎實學習,要發展自己,要門門高分也要日子精彩,健身,寫字,培養新愛好,做熠熠生輝的人。

幾乎每一節課,你都認真聽了。你暗自覺得自己好努力了,心裡為自己歌功頌德了一把。

你加入了很多社團,為瑣事忙到沒有時間吃飯。你心裡一歎,自己好苦情,好有奉獻精神。

你偶爾去了一次健身房,忙不迭找好光線和角度,朋友圈打卡。朋友們評論你活得好正面好積極,

你輕輕一笑,你也是這樣覺得的。

期末了,你提前一個星期苦戰,把借來的複習資料過一遍又一遍,在暖氣缺乏的自習室每天坐到晚上11點。你覺得你好拼命,好辛苦的。

暑假了,你去實習,每天擠早晚高峰的地鐵,把歌頌夢想的文章在深夜裡翻看,辦公室昏昏欲睡九個小時,你下班前發自拍在微博上配雞湯,講道今日隱忍會成就明日偉大。

日子就這麼搖搖晃晃到了大三。本以為會從容自得,你卻突然慌了。

回首過去的兩年,你做了些什麼?

你不是那種在寢室從早耗到晚的人,你一直在忙。但是你忙出什麼名堂來了嗎?

沒有。

再回頭看,那些從一開始就專注學習的人,成績斐然,排名傲立班級;那些在社團長時間工作的人,

都爬到了不錯的位置;那些悶聲健身的人,很少在朋友圈發個零星半點,但也擁有了精緻的身段。

但是這些事,你也都做過啊。難道自己真的什麼都不如別人?

發出疑慮的你,好像忘了一件事。

那些專注學習的人,可不是上課聽講就結束了。他們的課餘時間貢獻了多少給圖書館?你不清楚,因為你去“忙別的事”了。

同樣的道理,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了把一件事做到你眼中的“最好”,花費了多少時間。

我一直覺得,很多人都太貪婪了,什麼都想要做到拔尖。

這當然不是不可能的,至少時間管理術和成功學的寫作者,也都孜孜不倦地向你灌輸人生的無限可能。

但是他們再怎麼舌燦蓮花,再怎麼把光鮮亮麗的成績拎出來引誘你購買他們的生活方式,

真正要去踐行的人是你自己啊。哪怕最大程度地克服了惰性,你也得面臨時間分配的壓力。

你可以把24小時當25小時過,做5件事,每件事5小時。

但蠻殘酷的是,你還是拼不過那些只做一件事,每天10小時的人。

其實是相當基礎的道理,但放在大學上,很多人好像就迷糊了。我們都看過了太多榮譽沉甸甸或者滿世界跑的人,我們都以為可以過出那樣五光十色的日子,像任何一部開著大光圈的青春片裡的主角。到最後往往是體驗足了,卻沒有真正獲得什麼。

年輕時代真是充滿著謬論的。正是最新鮮蓬勃的心,跟世界面面相覷的年紀,有點想拼點天高地厚,窮盡人生所有可能性的。

但是時間和精力,

往往不允許我們面面俱到。

就像我其實一直以來,特別佩服那些大學四年能不被些熙熙攘攘的東西擾亂,始終保持靜心讀書的人,勝過東奔西走,很多人眼裡充實且多樣的自己。

誰說只做一件事不好?把一件事做到能力範圍內的極致多好啊,像是現代社會裡匱乏的,窮山盡水的工匠精神。

都知道大學四年很寶貴,它只有一次,你想要抓住的太多了。

——但也不必一定讓自己三頭六臂的。

非常在意成績,就腳踏實地學;想在社團鍛煉自己,就多花時間跟別人相處;想好好健身,就沉下心每天打卡。如果你什麼都想做,盡情嘗試沒關係,但要接受你自己可能做不過別人的事實。

說白了,得到必有失去。生活或許寬闊,一馬平川,

但我們只有兩隻手。

抓住你覺得最重要的,別太在意別人選擇了怎樣的日子。

縱然年輕,你也不能哪種樣子的生活都想要。
延伸閱讀:

馮侖:為什麼年輕人總會感到迷茫?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