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愛情 » 愛情感悟

meiya:情場是道場,讓你看見自己生命中的強迫性重複


情場是道場,讓你看見自己生命中的強迫性重複

作者:meiya

一直以來,我都積極鼓勵單身的年輕人去談戀愛,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戀愛的歡喜和憂愁會極大地豐富一個人的生命,

拓展一個人內在的感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情場是道場,談戀愛其實是你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一個重要方式。如果說生活是一場修行,那戀愛無疑是這場修行中關鍵的部分。那些在戀愛中獲得了成長和蛻變的人,正是修行功課做得好的人。

無論是閱讀讀者來信,還是在做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不管他們是男是女,會遭遇這樣一種情況:在職場上發展得很好,自身條件也不錯,身邊又不乏追求者,但是一談戀愛,總會遇到相似的困境,好像被卡在一個點上無法動彈,痛苦不堪。

我有一個來訪者林然,被朋友們稱為女神,可想而知她外貌出眾,很有魅力,

加上她自身職業發展優秀,為人又溫柔大方,所以從不缺桃花,但是她卻只對已婚男人來電,每一次都讓自己陷入三角關係中,成為了一個“習慣性小三”。

林然為什麼會成為習慣性小三呢?她的父親在她四五歲時發生婚外情,與她媽媽離婚,與別的女人在一起結婚生子,然後拒絕與她們母女聯繫。小學時,她的母親每個月會逼著她去向父親要生活費,父親卻常常冷冷地拒絕她,要不來生活費的她總是被母親打罵。後來母親再婚,讓她與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很疼愛她,與之相處也很快樂,她原本以為生活會變好起來,結果沒幾年,母親又離婚了,外婆也因為年紀大,沒錢沒精力,無力撫養她,她又被外婆送回母親那裡,

然後母親又再婚,對她不聞不問……

在她早年的生命裡,她總是體驗到不斷被拋棄的痛苦,先是父親拋棄她,然後是母親拋棄她,再然後連最愛的外婆也拋棄了她。她內心對異性缺乏信任感,但是又非常渴望有一個強有力的男人愛她,對她不離不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會在她身邊陪伴她,照顧她。矛盾的是,她總對那些事業成功的已婚男人心動,在和他們戀愛的過程中,在理智層面上,她不會要求對方為了自己離婚,因為她並不想破壞別人的家庭,但是她在關係中的不安全感促使她會不斷地考驗對方,考驗的方式就是不停地“作”,提很多的要求(除了要他離婚),要男人向自己證明,他是有多愛自己,對自己會不離不棄(這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一個單身男人都無法證明他會對你不離不棄,更何況一個已婚有家室的男人)。兩個人剛開始是享受愛情的甜蜜,不久便陷入無休止的爭吵,最後,這些已婚男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比如妻子懷孕,移民國外等,和她分手,她再次體驗到被拋棄的痛苦,內心痛苦得難以自拔,抑鬱發作,可下一次她又會愛上另一個已婚男人。

林然從25歲開始就當別人的小三,換了一個又一個男朋友,一直到35歲,她歷任男友都是別人的丈夫,她才意識到自己的人生陷入到某種不斷重複的命運中。

童年缺愛、物質匱乏以及被拋棄的體驗,讓林然渴望被強大又有力量的男人守護和關愛。也許在她的潛意識,跟已婚男人談戀愛,

其實是與男人的妻子一決高下,就像跟媽媽或者爸爸的情人一決高下一樣。再或者她潛意識中希望這些已婚男人選擇自己,而不是家庭(雖然她從不要求這些男人離婚),就像爸爸當初選擇和婚外的情人在一起一樣。她其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贏得父親的愛。

這個案例可以用心理學上的“俄狄浦斯情結”解釋。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三角關係,便是一個孩子和爸爸、媽媽的關係。孩子在3~5歲時,進入“俄狄浦斯期”,即是我們所說的“戀父”“戀母”階段,他們非常喜歡粘著異性父母,他們會與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的愛,兒子渴望媽媽愛自己勝過愛爸爸,女兒則渴望爸爸愛自己超過愛媽媽。比如在這一時期,兒子可能常常會說“我要娶媽媽”,

女兒可能會說“我要嫁給爸爸”。如果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他們就會向同性父母認同,男孩認同爸爸,女孩認同媽媽。比如女孩會這樣想:爸爸雖然很愛我,但是更愛媽媽,我如果像媽媽一樣,長大以後就能和爸爸一樣的男人在一起了。於是,她們長大之後,對愛情就會有正常的渴望,不容易陷入到三角關係中。反之,就會對愛情有不正常的渴望,容易在親密關係中產生一些問題,比如戀父情結,或者陷入三角關係中。

經過一年的心理諮詢,林然瞭解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她越來越看清楚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模式,看到自己是如何重複習慣性小三和被拋棄的命運。看見即是改變的開始,當她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她的行為就慢慢發生了改變,就算對一個已婚男人心動了,她也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衝動,不再付諸行動,去跟對方去發生關係。她更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稀裡糊塗地陷入到三角關係中。再後來,她漸漸不再對已婚男人產生愛的衝動,而是學會跟單身的男性談戀愛,在親密關係中也學會不再去考驗對方,不再去證明自己是被愛的,而是懂得用心珍惜和經營彼此的關係,學會更多地愛自己。

像林然這樣在情感中陷入“強迫性重複”的人並不在少數,也許他們不會重複做小三的命運,但是他們會重複其他的模式,他們的行為就像一個跳脫不開的輪回。有的人總會愛上某一類外人看來是人渣的人,她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總想這一次不一樣,但是這一次還是和之前一樣。有的人談了一場又一談戀愛,總是無法與另一個人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每一段關係最長都無法超過半年。有的人剛開始明明是很幸福甜蜜的一對,心想,TA就是那個對的人,然後不久卻發生矛盾、爭吵、指著對方的鼻子破口大駡,甚至發展到互相動手,最後累了,倦了,受傷了,帶著千瘡百孔的心結束這段關係,結果下一次戀愛,換了一個人,還是如此,陷入“強迫性重複”的閉環……

什麼 是“強迫性重複”呢?這個概念是由佛洛德提出的,他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人們仿佛故意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痛苦,相同的命運在一個人身上反復地重演。比如有的童年遭受父母虐待的子女,成年之後總是選擇會虐待自己的伴侶,重複被虐待的命運。有的因為媽媽抑鬱,總是在照顧媽媽,自己被忽略的孩子,成年後卻選擇與那些抑鬱或者生活悲慘的女子交往,經歷童年相同的痛苦體驗等。

我最近收到一位30歲男性的來信,他覺察到自己在親密關係中陷入一種“強迫性重複”。他的生命中,總會遇到兩個女人,一個是鄰家妹妹,各方面條件都與他比較般配,對他比較溫柔體貼,愛他的女人,另一個則是白富美,容貌堪比範冰冰,家庭條件,所受教育都比他要高一個層次,且對他比較冷淡,喜歡虐待他,可他又愛得不行的女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兩個女人,一個是現實,一個是理想,一個愛他的,一個他愛的。

大學時,他身邊就有這樣兩個女同學,每當他在追求白富美的過程中受傷時,就跑到鄰家妹妹那裡去療傷,獲得溫暖和安慰,等傷養好了,他會離開鄰家妹妹,又投身到追求白富美的事業中,然後被拒絕,被打擊後,他又回到鄰家妹妹那療傷……他就像一頭布利丹的毛驢,在兩個女人之間徘徊掙扎,到了30歲,重複了好幾段相同的情感經歷,還是不知道要選擇哪一個女人與之牽手。

我與他談了一次,發現他雖然表面看起來很自信,但是內心非常自卑,對於自己的家庭條件,所受的教育,工作的能力等都不自信,自我價值感很低。他喜歡並追求白富美,其實是因為內在渴望自己能夠擁有對方那樣的生活,他不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希望自己是個高富帥,富裕、自信、引人注目。白富美那樣的女孩對他來說是高不可攀的女神,與之交往,可以補償自己的自卑心理,感覺自己也被人關注,有價值了。如果他看到這個真相,學會在現實生活中去充實自己,發展自己,欣賞自己,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感,他就能夠跳出在兩個女人之間掙扎的宿命。

情場是道場,如果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總是重複相似的場景,感覺痛苦不堪,那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好好看一看我們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無法擺脫如此痛苦的強迫性重複呢?因為那些體驗雖然痛苦,但卻是我們熟悉的,熟悉會帶來安全感。很多人一輩子都習慣於走一條痛苦但熟悉的老路,也不願意走上一條快樂但陌生的新路,因為陌生意味著充滿未知與不安全。無論是通過自我覺察,還是求助於心理諮詢,改變這種重複的命運都是很大的挑戰,它需要你有很大的勇氣,願意去面對自己,改變自己。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強迫性重複”也是上天給我們的一次機會,一次改寫自己命運的機會。就像你打遊戲通關,如果這一關沒有闖過去,那這關就要不停地重複,如果闖關成功,不僅技能大增,還可以進行下一關。

任何改變,都是一次冒險。但如果不願意冒險,就只能困在舊有的模式中,就像西西弗斯一樣,一次又一次重複著自己痛苦的命運。要想終止或者打破這種閉環模式,需要我們先認識和瞭解自己,然後改變存在於我們潛意識裡面的關係模式。也許剛開始只是邁出改變的一小步,但你會看到改變並沒有原來想像得那麼可怕,一點點的成功會激勵你做出更大的嘗試和探索,最終讓你真正改變內在的模式,從痛苦的重複中掙脫出來,獲得心靈的自由。
她的行為就慢慢發生了改變,就算對一個已婚男人心動了,她也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衝動,不再付諸行動,去跟對方去發生關係。她更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稀裡糊塗地陷入到三角關係中。再後來,她漸漸不再對已婚男人產生愛的衝動,而是學會跟單身的男性談戀愛,在親密關係中也學會不再去考驗對方,不再去證明自己是被愛的,而是懂得用心珍惜和經營彼此的關係,學會更多地愛自己。

像林然這樣在情感中陷入“強迫性重複”的人並不在少數,也許他們不會重複做小三的命運,但是他們會重複其他的模式,他們的行為就像一個跳脫不開的輪回。有的人總會愛上某一類外人看來是人渣的人,她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總想這一次不一樣,但是這一次還是和之前一樣。有的人談了一場又一談戀愛,總是無法與另一個人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每一段關係最長都無法超過半年。有的人剛開始明明是很幸福甜蜜的一對,心想,TA就是那個對的人,然後不久卻發生矛盾、爭吵、指著對方的鼻子破口大駡,甚至發展到互相動手,最後累了,倦了,受傷了,帶著千瘡百孔的心結束這段關係,結果下一次戀愛,換了一個人,還是如此,陷入“強迫性重複”的閉環……

什麼 是“強迫性重複”呢?這個概念是由佛洛德提出的,他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人們仿佛故意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痛苦,相同的命運在一個人身上反復地重演。比如有的童年遭受父母虐待的子女,成年之後總是選擇會虐待自己的伴侶,重複被虐待的命運。有的因為媽媽抑鬱,總是在照顧媽媽,自己被忽略的孩子,成年後卻選擇與那些抑鬱或者生活悲慘的女子交往,經歷童年相同的痛苦體驗等。

我最近收到一位30歲男性的來信,他覺察到自己在親密關係中陷入一種“強迫性重複”。他的生命中,總會遇到兩個女人,一個是鄰家妹妹,各方面條件都與他比較般配,對他比較溫柔體貼,愛他的女人,另一個則是白富美,容貌堪比範冰冰,家庭條件,所受教育都比他要高一個層次,且對他比較冷淡,喜歡虐待他,可他又愛得不行的女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兩個女人,一個是現實,一個是理想,一個愛他的,一個他愛的。

大學時,他身邊就有這樣兩個女同學,每當他在追求白富美的過程中受傷時,就跑到鄰家妹妹那裡去療傷,獲得溫暖和安慰,等傷養好了,他會離開鄰家妹妹,又投身到追求白富美的事業中,然後被拒絕,被打擊後,他又回到鄰家妹妹那療傷……他就像一頭布利丹的毛驢,在兩個女人之間徘徊掙扎,到了30歲,重複了好幾段相同的情感經歷,還是不知道要選擇哪一個女人與之牽手。

我與他談了一次,發現他雖然表面看起來很自信,但是內心非常自卑,對於自己的家庭條件,所受的教育,工作的能力等都不自信,自我價值感很低。他喜歡並追求白富美,其實是因為內在渴望自己能夠擁有對方那樣的生活,他不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希望自己是個高富帥,富裕、自信、引人注目。白富美那樣的女孩對他來說是高不可攀的女神,與之交往,可以補償自己的自卑心理,感覺自己也被人關注,有價值了。如果他看到這個真相,學會在現實生活中去充實自己,發展自己,欣賞自己,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感,他就能夠跳出在兩個女人之間掙扎的宿命。

情場是道場,如果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總是重複相似的場景,感覺痛苦不堪,那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好好看一看我們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無法擺脫如此痛苦的強迫性重複呢?因為那些體驗雖然痛苦,但卻是我們熟悉的,熟悉會帶來安全感。很多人一輩子都習慣於走一條痛苦但熟悉的老路,也不願意走上一條快樂但陌生的新路,因為陌生意味著充滿未知與不安全。無論是通過自我覺察,還是求助於心理諮詢,改變這種重複的命運都是很大的挑戰,它需要你有很大的勇氣,願意去面對自己,改變自己。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強迫性重複”也是上天給我們的一次機會,一次改寫自己命運的機會。就像你打遊戲通關,如果這一關沒有闖過去,那這關就要不停地重複,如果闖關成功,不僅技能大增,還可以進行下一關。

任何改變,都是一次冒險。但如果不願意冒險,就只能困在舊有的模式中,就像西西弗斯一樣,一次又一次重複著自己痛苦的命運。要想終止或者打破這種閉環模式,需要我們先認識和瞭解自己,然後改變存在於我們潛意識裡面的關係模式。也許剛開始只是邁出改變的一小步,但你會看到改變並沒有原來想像得那麼可怕,一點點的成功會激勵你做出更大的嘗試和探索,最終讓你真正改變內在的模式,從痛苦的重複中掙脫出來,獲得心靈的自由。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