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切都與童年有關
作者:米粒
我是個性情溫和的老好人,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經常把我寄養在鄰居家。那是一對慈祥善良的老夫妻,
直到很多年以後,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老鄰居,她一下子認出了我,熱心的拉著我寒暄。最後她顫抖的摸著我的臉心疼的說:“我可憐的孩子,那時候,你真苦。”
這句話就像是打開記憶大門的金鑰暗語。“轟”的一聲,我被人推進了一條狹仄幽長滿是飛塵的密道,我遲疑的進去,越走越黑,越走越害怕。突然我聽見深處傳來小孩淒厲的哭喊和求救,她顫抖驚恐的聲音一直在耳邊縈繞。我焦急的四下尋找,
我呆呆的愣在那裡,腦子裡一片空白。原來我的童年是這樣的,而我自己竟然全然忘記。
後來我搬了家,轉了學,可我依然被欺負。孩子是最敏感聰慧的,他們總能從茫茫人海中追蹤到我眼裡閃過的卑微和怯懦,他們看透了我對強權的恐懼有多刻骨銘心。我就像被貼了標籤一樣始終游走在人群的邊緣。
長大以後,成人的世界裡少有赤裸直接的碾軋,我們微笑友好,互不干涉。可我還是在一種慣性下擔驚受怕,總是無條件的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害怕看到別人的不滿和失望,
我從來不知道我變成這樣的原因,我以為是天生軟弱,是命中註定。直到這位鄰居的出現,才讓我想起了我潛意識裡一直故意遺忘的那些黑暗歲月。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把所有痛苦和難堪整理打包,丟到記憶最深的黑洞裡,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生活。
和我有著相同經歷的還有作家柏邦妮,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論小朋友被欺負是打回去還是告老師,其中邦妮講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她含著眼淚說到自己也曾經選擇性的遺忘了在體育課上被男同學欺負的片段,從此之後她驚訝的發現,自己做任何體育鍛煉,都會感到恥辱和羞愧。
我查了很多資料,
我終於明白長時間以來,我那麼卑微的討好每個人的原因,因為我怕再被欺負,我怕噩夢重演,童年的記憶雖然被我刻意的忽略,但那個屈辱的陰影一直如影隨形片刻不離。
我相信有不少人也和我一樣,我們不知道自己性格裡的某些偏執源於哪裡,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常能看到許多身體完整性格殘缺的人,因為他們把碎片留在了自己的童年。
我們見過一些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戾者,因為他們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無休止的打鬥中度過的,所以他們也會認為辱駡和毆打是正常有效的溝通方式;
我們也見過一些離譜的完美主義者,原來他們從小便不在父母身邊,自認為只有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關注與疼愛。
還有那些不善言辭的沉默者,常常是親屬代養或寄人籬下,
還有極度缺失安全感的人、過於焦慮自卑的人、刻薄自私貪婪的人
……
所有不完美的性格都帶著深深的童年烙印。我們總是不自覺的將兒時的行為模式帶入成年,並在長大成人後一意孤行的反復重演。
可惜的是,我和邦妮都錯過了解決問題最佳的時機。我們沒有選擇和親人朋友傾訴,緩解壓力尋求幫助,也沒有及時換個環境轉移情緒。我們繼續在痛苦中踽踽獨行,熬到大腦和機體忍不住出手,為我們抹去了所有難堪的記憶。
如果此刻,這篇文章也讓你想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請讓我們都努力釋然。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完美無暇的呢?這裡並不是讓你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歸結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是希望遇到問題,不要像我一樣掩蓋和逃避,更不要被回憶壓倒,被過去拖累。正視傷痛,才能醫治傷痛。
無論此刻我們多麼步履蹣跚,請一定向光明走去。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的腳下。人生並不僅僅取決於你遇到什麼人,更重要的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是希望遇到問題,不要像我一樣掩蓋和逃避,更不要被回憶壓倒,被過去拖累。正視傷痛,才能醫治傷痛。
無論此刻我們多麼步履蹣跚,請一定向光明走去。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的腳下。人生並不僅僅取決於你遇到什麼人,更重要的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