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年作家、著名網路評論員西坡的一篇時評文章:人們為什麼愛抱怨自己的朋友圈?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翹首期盼“朋友圈管理規定”的抱怨者。
以下是原文:
經常看到有人抱怨自己的朋友圈,當然不是在朋友圈,而是在微博、知乎等地方。抱怨對象無外乎老三樣:代購太擾民;雞湯不對味;曬了孩子又曬狗。抱怨完了就是呼籲整治,所以前些天微信出了個什麼管理辦法,許多人歡呼萬歲,他們像成龍一樣叫喊“朋友圈早該管管了”。
我特麼就納悶了,彩票中獎你做不了主,空氣狀況你做不了主,爹媽催婚你做不了主,升職加薪你做不了主。你自己的朋友圈你都做不了主?拉黑是一項很難的技術活嗎?不懂可以百度啊。
不排除有人確實不知道拉黑這項功能,但更多的抱怨者應該是不忍、不舍、不敢拉黑自己討厭的人。明知道那個漂亮女生是以代購為生,
自從有人發明“人脈”這個骯髒的詞,人們就不再敢輕易得罪身邊的人,遮罩都不敢。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自己不能輸在朋友圈。朋友圈裡住的早就不是朋友,而是顯見和潛在的社交資源。是資源就不能浪費,正是這樣的心態縱容了朋友圈的墮落。
一個人沒法完全選擇自己的社交圈子,但如果連自己的厭棄的價值觀都不敢拒絕,那麼再多的抱怨只能匯成一句話——賤人就是矯情。
當然,每個人都是多面的,可能他發的一部分內容你不喜歡,
自己動手,賞心悅目,何須外界動手?
這讓我想起過年回家的一件事。在我們那塊窮鄉僻壤,至今還流傳著過年磕頭的陋習。今年出現了新情況,附近有些村莊大喇叭在年前就開始喊:“禁止磕頭”。城裡的自由主義者一定認為,這是權力干涉民俗,磕不磕頭是個人的自由。但事實很清楚,喇叭沒響的村都羡慕喇叭響了的村,
翹首期盼“朋友圈管理規定”的抱怨者,跟等著大喇叭來解放自己的村民,共用同一種生存方式。